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活着读书心得

时间:2022-12-16 15:00:3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活着读书心得精选1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着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着读书心得精选15篇

活着读书心得1

  十多年前在上海谋生,租了一间小房子,买了一个二手的电视机,在这之前我们家是从未有过电视机的,有了电视机就算实现了我人生的一部分理想。

  记得有年春节,我在深夜里搜素到一部电视剧《福贵》,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改编的,每天晚上好像连续播放四五级,大约从十点一直播放到凌晨两三点,我看得毫无睡意,越看精神越好,大家可以想象,这电视剧该有多么精彩。当时想过找来这部长篇小说看看,可是又一想,电视剧都看了,小说还能有什么新鲜感吸引我吗?于是看小说的念头就淡了。

  后来文学圈子里的一个作家朋友几次跟我提到《活着》这部长篇小说,这就又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刚好一个写诗的朋友开了个网店卖书,看到有余华的作品,于是就买了全套回来,首先就看《活着》。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读过长篇小说了,我甚至对长篇小说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我想我幸好没有当编辑,如果当编辑不得不阅读人家的长篇小说,我想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有的长篇小说尽管名气已经很大,但是我依然无法读完全本。

  但是阅读《活着》的时候,我连续读了几个小时,到了凌晨一点,我依然“活着”(没睡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我读《红高粱家族》的时候好像也是如此。

  看了小说,根据我的记忆,改编的电视剧《福贵》,改动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一些。电视剧给我的印象是精彩。而小说给我的是内心深处深深的震撼。读完整本小说,我的心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里,好久好久都没有回暖。

  福贵生在民国时期,青少年时他过着纨绔子弟的浪荡生活,而正是因为他的浪荡,败了家产,才让他和他的家人逃过一劫,这和我家的经历非常相似,在中国有多少这样相似的家族史?

  成为贫农的福贵本以为可以从此过上相对太平的日子,但是事实上却是灾难一个接着一个,悲剧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他一生都在苦难中挣扎。

  福贵在最后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以后,他买了一头老牛来陪伴他,他将老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一样,老牛也叫福贵,然后他为了让老牛安心干活,给老牛假想出了几个伙伴,他们是家珍、凤霞、苦根、二喜。这些名字全都是福贵死去的亲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像牛一样的活着。实际上,牛比他们还好,因为牛不需要穿衣服,也不需要吃饭,它们吃草,不需要耕种就能长出来。

  中国农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谁在思考?农民在思考吗?没有,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为了吃饱,吃饱以后,可以思考着能否吃好一些。至于别的,对于他们,实在是过于奢侈。而就是吃饱这个问题,从1949年到1978年,对于中国农民都是奢侈的问题。人在没有吃饱的情况下,那就只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吃饱。我小时候的远大理想就是顿顿有两糙饭吃,大米比包谷面稍微多一点更好的那种饭。

  因此农民不能有别的想法,不能有爱好,有了就是不务正业,在那个年代,农民们在相互监督着彼此。改革开放之初,最先离开土地,放弃土地的农民都遭到坚守在土地上的农民的嘲笑,好在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好,那些坚守在土地上嘲笑离开土地的人的人也坚守不下去了,最终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还是离开了土地。我想这是好事,农民进城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改变了观念,大家在一个大环境中公平竞争。但愿过去的苦难离我们远去,永远不再回来。愿农民头上那些特殊的符号慢慢的淡化。愿人人平等的时代快些到来!

活着读书心得2

  余华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终赌光家业,变成了一贫如洗的人。父亲一气之下去世了。妻离子散,整个家都衰败了。为了生活,福贵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为生活而努力。

  两年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回来了。我为文中的福贵高兴,我以为,他的命运会好转了。没想到,命运如此艰难,岁月不饶人,母亲也由于年老,一病不起。为了生病的母亲,福贵前去城里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好不容易最终回到了家,女儿已经因为生病而成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开口再讲话的人,母亲也因病在两年前去世了。

  然面这些灾难还只是开头,我为文中的主角们抓了一把汗。心境也随着书的情节动荡起伏。福贵,命运真是不福也不贵啊。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后,福贵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生活举步为艰。当饥饿来临时,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有庆,为救县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献出了年幼纯真的生命。然而,真正的杯具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终,杯具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女儿凤霞的出嫁,孕育,我以为他们从此能够结束悲惨的命运了。但接下来,我不禁有点责怪余华,为什么要把人家写得这么悲惨。

  女儿因生产而死,妻子也跟着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死亡一个个的之后来,最终,只留下了福贵。最终,福贵老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但年老的福贵依然乐观豁达地应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书的最终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我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明白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可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我猜测着,余华想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人只要活着,就有期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这本书好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社会的疏漏,同样也能够照出我们自我身上的缺点。从这方面讲,它也很有教化的意义。强烈推荐这本书,我认为此书适合再读。

活着读书心得3

  《活着》写了七个人的生死。凤霞难产而死;有庆在校长生孩子时,为她献血而死;二喜在工地上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家珍因自己的一对孩子而死,伤心过度而死;苦根吃豆子撑死。只有福贵还活着。

  其中有庆的死最悲催。一位年幼的孩子,为了给校长献血,在抽血的时候,脸色由梅红变苍白,由苍白变青紫,直到死都不说话。就这样,血被活活地抽干了。

  有庆难道连死都不知道吗?还是在他心里,校长的生活比自己的死更重要?这人让我百死不解。如今有庆这样的人物在我们身边已经很少了。但是像他这样能为别人着想的人还是挺多的。就说我们班的谭老师吧。她是我们班任和数学老师,在我们眼里应该是很厉害的人,她是标准答案。

  有一次,谭老师在算3X1=13的时候把X算成了5了5,我一看这道题,掐指一算结果X是4。当我正要举手时,我们班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x不是5而是4。谭老师仔细算了一下,说:哎呀,果然错了。还好你们提出来了,以后有错都要及时提出来!我们听了,不但没有嘲笑谭老师,反而更加尊重她!我们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我们不仅要像庆祝一样为别人而活,还要为自己而活。

  余华想借有庆告诉我们,活着有多难,死却如此简单,只有为自己而活,才能活出风采!

活着读书心得4

  翻开黑色的封面,一个又一个故事如同凶猛的涌流朝我扑来,几次欲放下,却又一次次沉重地拿起。合上书本那一刻,仍感觉令人窒息的压抑。闭上了眼睛,试图平静我的呼吸。

  随着余华冰冷的语调似乎亲眼目睹了福贵的一生,在文字里,悲喜交集,感受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嗜赌成性的福贵少爷荒诞地让家庭陷入破败,一家人陷入了艰难潦倒。老爹被活生生气死,福贵又被国民党拉去了做壮丁,待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母亲早已病逝,女儿凤霞因病成了哑巴。在无尽的悲哀中,作者又透进了点点温情,给我一丝丝美好的希望。儿子有庆长跑得了第一名,凤霞怀了孕嫁了人,天真地以为悲剧都结束了,噩梦亦不会再萦绕,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最后都会大团圆结局。

  可冰冷的笔锋并没有让这简陋的欢乐延续。没有丝毫婉转地,一个个人以各种难以想象的方式迅速死去,毫无预兆,几近残忍。似乎在告诉我们,命运从来都不随你,现实的无情生活的残忍,远比你想象中要剧烈,并且无时不在上演。

  凤霞难产而死,有庆的死更是荒谬而冤枉,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接二连三的死亡,好像一只巨大的手,一点点地掐住了我的咽喉。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然而,苦难并没有结束,继儿女死去后,妻子、女婿、外孙,好像一切都陷入诅咒一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最后,只剩下福贵孤身一人,还有他名叫福贵的老黄牛。

  还是要活着。

  “福贵啊,你要好好干活啊。”

  福贵仍在死亡的伴随下静静地活着,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瞬间,无语泪自流。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韩文版的自序中,余华如是说。

  活着,为了承担生活给予我们难以承受的苦难,承受过后依然坚忍、顽强,这便是活着给予我们的力量罢。

  有人说活着是为了追寻人类所渴求的一切,绽一片灿烂光华。你也许会对福贵牲畜一般的活着予以唾弃,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活着真的是像余华笔下所述的那样仅仅为了活着,人只是一种存在,和万物一样并无大意义。这或许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为活着本身而活,并不为活着以外的事物所活着。

  我们终究会明白,沉浸其中的欢欣喜悦,无法自拔的痛苦不堪,抑或是难以告人的艰辛苦难,终有一天会随时间的沙漏一点一点如尘土般被拭去。

  那些鲜血淋漓的伤疤,哭天抢地的泪水,无边无际的绝望,都会在活着的时光中,告诉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

活着读书心得5

  这本书看完了,这确实是一本不需要书签的书,对于想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来说,十分推荐这本书,读起来很流畅。

  一本书一共有五篇自序,这还是第一次见。在日本自序中,余华谈到了时间创造了一切,创造了生离死别,创造了酸甜苦辣,并引用了贺知章的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对于某些事情的认识,确实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就像对于读完上面这首诗的感受,初中和现在相差深远。而现在当我读完《活着》的这本书时,感触并不是很深,并没有觉得这本书写的有多么好,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上一两代人所遭受的苦难没有切身体会的原因吧。

  读完之后大概有以下几点感触:富贵最大的幸运就是取了家珍这么好的妻子,这一点甚至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择偶观;凤霞因为生病变成哑巴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是她第一次就相亲成功我感觉还是比较意外的;有庆一定是一个超级可爱的'孩子,如果当时能给他一只狗狗陪他玩,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了,毕竟绵羊和人类的互动还是很少的,感触最深的就是富贵夸他跑步得第一名的时候,仅有的一次表扬,内心真得比有庆本人还要激动,这可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吧;凤霞因为难产而去世,二喜因为工地事故而去世,苦根因为吃豆子而去世,这样类似的事情回老家时也听长辈提起过,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确实。

  只有回老家时,才能听到长辈讲述他们年轻时的苦难,表情状态大都相似,脸上的皱纹快乐的游动着,和富贵一样,精彩的讲述着自己。

活着读书心得6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来自《活着》这本经典作品里的话。从这简单的两句话里,我似乎读到了一个有着倔强、麻木性格的人内心的无奈。

  透过这两句话,我能感受到这个人对生活的希望一点点被时间和现实所剥夺,他是一个满是伤痕的人。在面对现实这个怪物面前,他无疑是懦弱的败将,但在一次次跌倒、爬起、再跌倒、再挣扎的中,他变得比最初更加成熟,他也更加清楚自己所拥有的的一切都会是过往云烟,包括虚名、钱财、甚至是刻苦铭心的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两肋插刀的友情。也许这样很残酷,也许这只是福贵的绝望、也许这只是那个时代产物,但是这却深深地扎进了读者的心,让读者看到生活这两字之于福贵来说就是一种习惯而已,只要这世界能给他一片生存的空间、一口空气、一滴水,他便就可以这样苟且地活下去。他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只想顶着这副皮囊任现实的鞭子抽打,尽管鲜红的血液止不住地从血管流出,他也不想去理,更不想睁开眼睛一瞥。

  “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好像身边的老人看上去也是这样的平静,对于生命旅程中的一切他们都变现得很平淡,即使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举世无双的功成名就、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也不能勾起内心的一丝涟漪。也许在偏理性的人眼里,这是长大的标志、这是思想成熟的标志。可这样一个对喜怒哀乐都没有知觉的人不应该很可怕吗?可这样一个被岁月剥脱了激情的人的生活不应该很单调吗?可这样一个把生活当做习惯的人不应该很可怜吗?他之于生活就像是一块寒冰,而生活之于他就像是多点了的一道菜,吃不吃都无所谓,只是到收银台时会多拿一点的钱。

  余华在《活着》这本书里,用了一生的时间让主人公福贵一点点沉沦。年少的福贵只是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对这个社会还是存在一点点期待。可当他的家族破产,他被强制安排到军队里,他的母亲和爱人一点点远离他的生活,他的儿子和女儿被现实折磨得满是伤痕时,他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要活下去,他不知道为何这一切的不幸都是发生在周围最亲最爱的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要知道他们都是没有一点罪恶的人呀,错的人是他,该被上帝带走的人也是他。

  在庸俗的人眼里,死亡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可在余华的眼里,的痛苦不是拿走这个人的生命,而是折磨他,让他在无尽的悔恨、无尽的悲伤中苟且地活着。在《活着》这一本小说中,余华就这样给福贵安排一场悲剧接着一场的悲剧,他要让这个不珍惜生活的人被生活蹂躏到连哭都难。他要福贵看着一幕幕亲人死亡的惨象,他要让福贵明白在现实面前他是多么无能无力,他要让福贵连在睡觉时都被这样的噩梦惊醒。在小说的结局,余华还安排了一个更加残忍的剧情,他连福贵生活中的希望也给剥夺了。苦根是福贵在这世上最后的亲人,是福贵对未来的一种期盼,但作者却滑稽地安排了他的死亡。苦根,他是纯洁的,似乎和这个世界无怨无仇,可最后被安排撑死了。余华彻彻底底地毁掉了这个叫福贵的人,对他的可怜是让他继续苟且活着。到最后的最后,福贵仅剩下年老的自己和一头老牛。

  除了余华的《活着》,还有很多类似的作品,那些作者都在用手中的笔写下生活的可怕、战争岁月的艰难。在看《活着》这本小说和电影时,我感到很压抑。我想任何一个人在看着一幕幕死亡场景时,都会觉得心在一点点被撕扯,都会感到有一种侵入五脏六腑的寒冷,甚至会害怕自己也成为了现实版的福贵吧!福贵的悲剧并不是特殊的,在看了巴金的《寒夜》之后我便更是这样觉得,巴金以一家四口的在战火纷飞的破裂来反映主题,给人的感觉很亲近,表现得也很自然。汪文宣和曾树生相遇在寒夜的薄雾中,他们的离别、各自的结局也在这样一个寒夜。汪文宣和曾树生曾经对生活充满着期待,他们的理想是办一所学校,可以在教堂里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一个个渴望学习的青年,可在战争年代这样的生活就是妄想,那黑暗的时代嫉妒他们身上的光,所以它便露出獠牙嚼碎了这样的梦想,而《活着》也是这样在把幸福毁灭给我们看。

  余华是成功的!他笔下的福贵生动了演绎了一场生命的悲歌,现实摧毁人性的好戏。同时他也惊醒了一些把活着视为习惯的人,他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要倔强地、有意义地活下去。

活着读书心得7

  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农民福贵遇到一个游客后,叙述自己的一生

  富贵,名字富贵,实则命运给予他的是富贵还是灾难,这似乎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是讽刺还是现实

  在他身上真正的展现了命运给予一个人一生的“圆满”,似乎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承受了所有的灾难。在他还是地主阶段的时候,堵博败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对婚姻的不忠,到最后的流落街头,被抓去打仗期间,母亲临死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对于双亲以这样的离恨离开人世,相信这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但是福贵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继续为了活着的人而继续活着,他这一生最庆幸的是有一个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妻子。为他生了一儿一女,由此,命运对他是公平的,在让他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圆满幸福的家庭。以为恶运就此到头。但这似乎只是不幸的开始。女儿因为生病成了聋哑人,福贵再一次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继续为了生活而活着。虽然这期间忍受了各种因为大自然以及这个社会的变迁而带来的种种磨难,但是他们都顽强的一一战胜命运给予的苦难与折磨。

  为了活着,可以更坚强,为了活着,他们依然继续保持着最原有的初心,为了活着,忍受着内心的麻木,为了活着。。。而继续的前行着。命运似乎就是这么任性的无情的在考验着一个人在困难面前所能承受多少的重量才能折腰屈服,妥协,再一次的向富贵伸出了恶运之手-夺走了他最疼爱的儿子。

  富贵是绝望的,但并没有为此妥协,努力的前行着,为了活着的人,他有使命,有责任。继续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当他们以为命运就此放弃“光顾”他们的时候,命运再一次带着友善前来关照。这此应该是幸福使者来临吧,当他们以为自己聋哑的女儿要一辈子独守时,命运安排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守护者来守护他们的女儿,这一切似乎真的很完美。完美到不真实。但却又真实的存在,前面有多美好,后面就会有多残酷,本是带着美愿来却又留下满地的心碎而返。女儿难产致死,妻子病情加重也离世,女婿一次意外出工被伤亡,留下的可爱外孙本以为可以相依为命,却也不幸离去,看着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的先他而去,这份悲伤,这份绝望,普通的人又如何能承受,对福贵而言。他这一生,圆满了。

  在他一个人身上经历了所有人所经历的过往,接受了命运给予的一次次安排。就如他所说,想起来的时候,有时候伤心,有时候塌实,至亲的人都是他送走的,当他有一天要走了,心无牵挂,没有牵盼,这种内心的坦然,这种人性的境界,不是艺术又是什么

活着读书心得8

  "活着"这一词在中国人的眼里总是沉重的。我翻开《活着》的扉页,甘愿让心灵经受一次痛苦的洗礼。

  富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我把这些名字写在纸上,止不住地幻想假如我是富贵,假如我是家珍,假如我是凤霞,假如我生在长在那样一个时代,我要怎样活着,我要怎样才能活着,我不敢想......

  年轻的富贵叛逆、放纵、浪荡,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他挥金如土,顶撞父亲后扬长而去,他穷奢极欲,在赌场对着怀孕几个月的家珍大打出手,他所做的一切都令我心寒齿冷,我替徐老爷感到寒心,替家珍打抱不平,心想这样的男人就不配被爱,怕是只有孤独才会屈尊与其作伴。

  中国人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作孽作的越是心安理得,报应来的越干脆利落。与其说是报应,不如说是惩罚,有什么惩罚比看着自己的亲人相继离世还要残忍的呢?

  富贵的一生这才刚刚开始。

  黑发人送白发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富贵尝尽了这世间百态,他每经历一次亲人的离世,我便感受一次万剑攒心。

  唯有亲人离世,最让人无能为力。

  记忆又将我拉扯到那个黎明还未出现的夜半,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我梦见妈妈出车祸了,没有抢救过来。在梦里妈妈变成幽灵来到我身边,跟我讲她是如何出的车祸,我听了后心里满是呜悒。不过我转念一想妈妈可以以这种身份一直待在我身边也挺好的,可是没有多久妈妈就跟我讲她要投胎。然后走了,真的走了。我猛地惊醒发现妈妈真的去世了,变成幽灵回到我身边只是在做梦。我慌极了!我没有妈妈了,我真的没有妈妈了!那种觉得世界都不再有光亮的感觉现在还令我胆寒。我使劲摇自己,希望自己还在做梦。我又是幸运的,我睁开了眼睛,伴随着不均匀的呼吸。一时间我竟我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我努力寻找着我和妈妈近期的记忆,梦里的记忆和现实的记忆开始变得水乳交融。

  我看见对面的舍友正在甜蜜地酣睡,我在宿舍,前两天还告诉妈妈我就要回家了。我还有妈妈,妈妈还平平安安的。我可以感受到我心脏失而复得的喜悦,它搞得我无法再入眠,我一直在想这个梦。原来我面对亲人的离世经不起任何打击,我还没有经历过就已经知道了。

  我无法体会到富贵失去这么多亲人时的痛苦,其实更多的是我不敢体会,连假想一下对我来说都是勉强的。这种感觉如同将我连根拔起,让我不再向阳。也许我会变成枯槁了的梧桐,变成消歇了的醴泉,变成罡风中的一粒尘埃,消溶入一片苍茫,找不到归宿。

  即便知道我终究会经历这些,我仍然不愿意面对,好怕这样失去你,我的亲人。

  这个可怜可恨又可敬的富贵啊,他有我身上不曾有过的坚强。但愿在现实给我这沉重一击时,我能够像富贵那样平静地看着转瞬即逝的黄昏和袒露着结实胸膛的广阔土地,然后继续好好活着。

活着读书心得9

  又是一本沉重的书。花了六个小时读完了福贵曲折的一生,但我想人的一生可不是仅仅五个小时就能读懂的。开始福贵种种恶劣的行为真是让我恨的咬牙切齿,看到后面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世,独留福贵一个人在世,仿佛身上的力气也一点点抽尽。最心疼的还是有庆和苦根,他们年纪还那么小,放在这个时代,他俩谁还不是一个家的宝儿。看到有庆死后,福贵那句话:“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想是撒满了盐。”想必这盐是撒在了福贵的心上。心疼有庆,他活着还没穿过一双好鞋,那么善良、有爱的孩子,有糖懂得分享给妈妈和姐姐,为了不把鞋子穿坏,在大冬天都能赤脚上学,我们现在穿这么好的鞋有时都觉不暖和,可想而知有庆的小脚丫该有多冷,没想到他最后死去都是因为给别人献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以我现在的年龄还不足以读懂这句话,理解的还不够透彻。第一遍读这本书,我的理解只浮于表面,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对这本书一读再读,也许那时我会改变我此时的一些想法,亦或者读懂更多。

活着读书心得10

  读过不少余华的作品,曾经被《在细雨中呼喊》深深折服。今日用了整整一个下午读完了《活着》(自己很早买过这本书,被人借去未还,前天在F同学家借来了该书),却没有收获预期的精彩。说实话,读着这部公认的悲情小说,我没流一滴眼泪,那种沉闷、略显失真的情节,让我在躺椅上几度犯困,有些章节我是跳读过去的。之所以足读,一是出于对余华同志的敬重,二是逼迫自己做一番思索,再写一篇读后感上传博客,否则,我对它的一点点感觉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它借一位老农之口,用平平淡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家庭在二十世纪四十年月到七十年月之间所遭受的灾难,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日战斗、解放战斗、新中国成立、xxx时代、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背景。仆人公福贵的一生也是现代中国的演化史。

  回头浪子福贵经受了人生最大的苦痛,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等全部至亲至爱的人相继死去,他的心底其实在滴血、在哭泣,但他仍旧奇迹般地一次次挺过来了,依旧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在风烛残年之际,依旧欢乐地与老牛为伴,没有一丝的懊丧。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困难,看不到对世道人间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

  福贵老人也是广阔中国农夫的一个缩影,他的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和善、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很多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有几餐温饱与一丝怜悯。

  福贵没有由于亲人的全部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历经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或许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只是很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这么简洁。而世上却有很多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为了幸福,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名利,只为了爱情……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或转变不了命运时,就轻易与世界说再见。

  《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力气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给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赐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凡。”“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论生活多么凄惨,人都要坚韧地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盼望。只要活着,就是成功。

  活着,为自己,为爱你和你爱的人。

活着读书心得11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年轻,看书就是看热闹,也如同看戏。今次再读,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看到徐福贵的一生,以为很多事遥远,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开篇是描述了一个五味杂陈的现实世界,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土腥味儿十足的情景,慢慢讲述徐福贵做少爷的时候,他作威作福、吃喝嫖赌,直到把家产败光。

  然后,我们看到的徐福贵,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角色了。居家过日子,没有生活来源,苦苦地在土地上刨食,满是老茧的手,一遍遍在土地上试验着,下午能糊口。

  徐福贵娶的媳妇,叫陈家珍。原本的富贵小姐,家教好,人品好,没有任何怨言地跟着他辛苦劳作,把他视为一家之主,她把自己的所有都贡献给了这个家。

  徐福贵养孩子,一儿一女,可谓儿女双全。女儿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活泼伶俐的女孩,到因得病聋哑后的勤劳懂事,时时刻刻都围在父母身边。儿子是一家的希望,乖巧懂事,学习刻苦,积极上上。

  徐福贵的女婿,为了娶媳妇,借钱欠债,结婚后日子过得也是清苦。媳妇生孩子死后,他一个人带着孩子工作,虽然累,还是满满的希望。知道他临死,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孩子!

  徐福贵的外孙,听话,灵巧,懂事,最后因为家里条件差,吃豆子撑死了。

  最后的徐福贵,和一头老黄牛作伴,跟老黄牛谈话,谈话的内容,就是他这一生里最重要的人和事。

  做了几段摘录,通篇故事情节都很诱人,建议自己阅读。

  1、当本书主人公徐福贵输完家里的财产时,摘录:

  “我重新站起来,像只瘟鸡似的走出了青楼,那时候天完全亮了,我就站在街上,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他还以为我是被那些女人给折腾的,他不知道我破产了,我和一个雇工一样穷了。我苦笑着看他走远,心想还是别在这里站着,就走动起来。”

  “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到了城外,有一阵子我竟忘了自己输光家产这事,脑袋里空空荡荡,像是被捅过的马蜂窝。”

  2、当本书主人公徐福贵自己挑着一担子铜钱去还赌债时,摘录:

  “一天下来,我的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我一个人往家里走,走走哭哭,哭哭走走。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钱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辈挣下这些钱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到这时我才知道我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铜钱,他就是要我知道这个道理,要我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这么一想,我都走不动路了,在道旁蹲下来哭得腰里直抽搐。”

  3、当赢走本书主人公徐福贵的全部家产的龙二被解放军枪毙后,摘录:

  “我知道家珍的话,我的女人是在求我们从今以后不再分开。看着她老了许多的脸,我心里一阵酸疼。家珍说得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活着读书心得12

  读罢余华的《活着》,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无法猜测当时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这部作品。但我作为一个读者,在读这个作品时候,深刻的觉得《活着》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残忍的阅读。面对那黑色的书皮简洁的名字。更是给我一种沉重和沧桑的感觉。

  在作品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富贵的形象,平静地讲述了他这一生的故事。用近乎冷漠的语调,编织了一幅人性的挂毯。作品的语言风格简洁而有力,直戳人心。让读者走进主人公富贵的世界,同他欢喜同他忧愁。

  人生是一场奔向美好的,走向光明的,充满希望的旅程。可是书中的主人公福贵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命运却一次次与他开玩笑。他的顽劣使他的家庭败落在他手中。最亲密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承受着一个又一个的痛苦。可就算是这样,命运依旧没有放过他。悲剧一个接一个,整本书的故事很压抑。但也有转折,富贵的聋哑女儿凤霞托人找了一个对象。对象二喜出现后,富贵以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会走向好转。可是最后就连他的聋哑女儿也因为生孩子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命运到最后,只有老黄牛陪伴着他。

  每个人内心都有着纠结和挣扎。一方面是对于残酷现实的不满。一方面是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而正是在这种纠结和挣扎中,人们变得或勇敢,或懦弱,或消沉,或积极。就像这本书序言所说的那样,做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活着读书心得13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朦胧的眼睛还睁不开,阳光洒在脸上,微暖,许久不见的太阳如期而至,几天的下雨,让我知道了阳光的珍贵,微风拂过脸颊,舒适。慢慢的,我努力的在床上挣扎这爬起,走向书桌,随意的拿起一本书,如此之好的天气,书就是现在的伙伴。坐在书桌上,阳光倾洒,鸟鸣就在耳边荡漾,桌旁还有一杯茶,一人一茶一书,正好。

  读完后,关上书籍,缓缓闭上眼睛,书中的内容像画面一样翻来覆去的演着,不停歇。《活着》它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不一样的生命力,感受那个时代的跌宕起伏。

  《活着》讲述着主人公福贵年轻时的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最终还是把家产是的一干二净,父亲为他的堕落,不争气,感到失望,生了病,去世了,搞得家破人亡。

  而后妻子家珍陪着他一起受苦,母亲也是生病走了,自己被国民党捉住,几个月未归,女儿凤霞变哑了,长大后嫁了个老公二喜,本以为迎来了春天,却不想为生下苦根,大出血死了,福贵的儿子与老师的血型相匹配,抽血过度,导致死亡,二喜在工作时被钢泥板砸伤而死亡,苦根好久没有吃豆子,一下子太多而导致撑死。福贵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作文依为命,独自一人,在时间的消逝下,回忆着与家人快乐的生活。一个个身边的人离去,再也回不到身边的感受是很难熬过去的。但福贵最终还是看开了。突出着生命的可贵。

  我感叹着,其实作者余华并没有写的有多悲伤,用朴素的语言讲诉着那时候的故事,解放战士的善良,的伤害,红卫兵的无理取闹,着那些所谓的“资本家”,在农村他们经历的那些苦难,一一的刻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望着现代的世界,原来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不懂他们到底有多么的幸苦,但我知道的是,使他们为着我们的未来才打下来的天下,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的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的是我们爱的人好好活在我们的身边,为的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最重要的是,我们为的是那个藏在心中的美好梦想,最初的梦想。《活着》让我感受到生活就像一条铺满刺的道路,我们必须靠着我们的毅力向前冲,再苦再难也要撑着,努力的向前攀爬。

  我不知道将来的路到底有多长,但未来是不知的,我们满怀期待着等待她的到来。人生不像是一盘磁带,我们没有快进,没有后退,也没有暂停。面对着困难我们只能勇往向前。

活着读书心得14

  余华的《活着》无疑是众多文学作品中闪亮的一颗星。一读:朴实、白话易懂;再读:发人深省、感触至深…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富贵,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娶了漂亮的城里女子家珍为妻,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却整日沉醉于赌博之中,无法自拔。最后败光了家产,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的赌,也将自己父亲的生命作为了赌博的牺牲品。赔光了所有财产的富贵开始逐渐醒悟,从此不再涉赌。后与母亲、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靠种地为生。虽然生活贫苦没有之前的显贵,但一家人却团团圆圆,这段日子应该是余华笔下富贵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天有不测风云,万事总不随人意。好日子在富贵的身上总是不长久。母亲重病,在去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抓去当壮丁,这段时期的富贵经历了太多的烟火炮弹,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畏惧死亡,更加坚定了要好好活着的信念。等他回到家时母亲已仙逝,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老天对富贵最痛苦的惩罚。但这只是对富贵惩罚的开始:女儿发烧至哑、儿子在校优秀却被抽血致死,丧子之痛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哀莫过于此。对于富贵而言远不止于此:女儿嫁于良婿却难产而死,继而女婿工伤致死,妻子因病而死,给富贵最大的眷顾便是留下外孙相依为命;但是对于富贵上天却是如此不公,连唯一的亲人都不给他留下—外孙因吃毛豆过多而死。亲人的一一远去,只留下富贵一人在这世间同老牛相依相靠。

  富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但却没有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消沉,而是奇迹般的选择好好的活着。对于富贵而言,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为了经历这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百态百味。很多人认为活着是为了金钱、名誉、富贵、爱情…一旦这些没了,活着便无意义,一旦为之奋斗的目标失去了,很多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活着只是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追求而活。究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余华曾在作品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是啊,活着真好,只要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希望。人生再悲也悲不过失财失亲的富贵,人生再富也不过为地主时的富贵。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此时的富贵仍能以一个讲述者的身份向问者娓娓道来他的一生,就像在诉说着别人的经历一样淡然处之,我们会发现人是要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痛处之后才能如此。活着或许只是一种状态,或好、或坏;或喜、或悲。活着,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的情感,多少的喜喜悲悲,多少的悲欢离合。不论经历了什么,只要活着,你的人生便是现在进行时,便会充满无限的可能,活着真好。

  读《活着》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给自己的生活一个崭新的规划。"人终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将临的节日".因此在这个所谓的"节日"来临之前,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不要去怀疑、不要迷茫、更不要放弃自己,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但却无法实现而奢求的明天。活着就要经历人间的酸甜苦辣,各种的辛酸苦痛,面对这些,我们仍要坚强的活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一草一木都在为活着而坚强的茁壮生长,我们更应该如此。因为坚强才应该是活着最好的证据,才应该是活着大写的最好模样。

活着读书心得15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的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地主家的少爷徐富贵,由于年轻时嗜赌放荡,输光了家产,导致家道中落后沦落为佃农。之后,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在读到福贵的故事开头的时候,我深深地对这个纨绔子弟的嗜赌放荡、不思进取感到厌恶。他天天只知道吃喝嫖赌,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却不知道珍惜。在他的身上,完全没有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该有的样子。可是,在他家道中落之后,他终于有了觉悟,慢慢地开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一点到是让我非常欣赏。家珍刚开始的时候是米行老板的千金小姐,后来福贵对她一见钟情,把她娶回了家。后来她一直忠诚地陪伴在福贵的身边,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他们刚结婚的时候,福贵还是原来的那个纨绔子弟,我刚开始有点不明白为何她还是会对福贵不离不弃,后来我觉得这可能跟那个年代女性受的传统教育有关。在她们的心中,丈夫就是自己的天,不管自己的丈夫是怎样的人,自己都应该对他忠诚,不离不弃。

  在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开始觉得福贵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他后期作为一个下层劳动人民,命运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深深的无助与绝望感接二连三地摧残着这个可怜人的身心。可是同时,我也觉得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有些人看来,他的人生可能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可是,从他自己的叙述中来看,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悲惨,在自己所经历的苦难中,还是充满了幸福与欢乐,尽管这些幸福与欢乐都比较短暂。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妻子贤惠忠诚,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自己的子秀孝顺,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自己的女婿踏实能干,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婿……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给了他幸福与欢乐。因此,他对书中的“我”讲述他的故事,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他在叙述自己的苦难时,仿佛在讲的是别人的故事,语气中甚至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轻松和沧桑感。

  在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揭示了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福贵看着家人接二连三地死去,尽管心里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却没有选择跟着他们死去,他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可见,家人其实并不是他活着的主要意义,他并不是为了家人而活着。正所谓:“存在即合理。”,福贵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就要好好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不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就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合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活着是为了金钱,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权势,有的人活着是为了爱情……当他们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仿佛失去了活着的支柱。最后,自己选择走向死亡。这些人都没有体会到“活着”的真谛,他们都不知道,活着,才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最好的意义。活着,比什么都珍贵。

【活着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活着读书心得08-24

《活着》读书心得01-02

活着的读书心得05-27

活着读书心得08-05

2022《活着》读书心得11-29

《活着》读书心得大全11-29

最新活着读书心得10-21

《活着》读书心得及感悟06-22

活着读书心得(精选15篇)09-30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