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时间:2023-01-27 18:02:2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由在高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

  编辑点评:沪江网“《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1642字由沪友一棵紫色整理;沪江读后感大全精选各行各业优秀的名著读后感供您参考,为您的写作添砖加瓦,助您写出最优质的读后感。

  对自由在高处这个标题的"高处"二字,最初时刻不甚理解,看到题目后脑子第一反应就是初中的一道物理题"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后弹起高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三,若干次后其弹起高度为多少米……"当时只是胡想,但读过这本书之后觉得不妨将自由在高处与高处自由落体坐下比较: 就像物理老师曾告诉我们,根据能量守恒,小球落地后应该弹回原来的高度,但由于能量转化中的损失,空气阻力的存在导致弹起高度逐渐下降,在没学过物理之前,我们似乎已经将小球弹起高度越来越低这一现象习以为常,无人考究这是不是一正常的现象。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告知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禁锢,我们的生活本应不该如此,可悲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切,意识不到禁锢的存在。就像《肖申克救赎》所说"这些高墙很有意思,起初你恨他,继而你习惯它;时间够长之后你开始依赖他。" 能量的损耗往往是我们不希望的,我们要寻求措施尽量减少无用功的产生,以此来让小球在不断弹起的过程中尽量维持在较高的高度。本书同样也是想让我们尽量摆脱禁锢。绝对自由的情况存在么?就算你把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能量转化中的损耗降低为零,至少还是有点空气阻力存在,所以个人认为也许只有你飞到了无人烟的月球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绝对自由吧,只要你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你就无法真正实现绝对。作者也告诉我们要去自救,要去争取自己的自由,就算如果你真的无法摆脱那不会绝对消失的禁锢,你也要学着去热爱生活,热爱每一天。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不死的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美好的生活,但是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去寻得我们生活中的索爱,并为之守望,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被强权所摧毁,"挡得住德军,挡不住生活",生活会因你的热爱而独一无二。 作者告诉大家自己对自由的理解,以及是如何憧憬自由思想的愉悦,弹到尽量高的位置才更能理解高处的含义,这里的更高指的就是思维的高度。书中提到了《肖申克救赎》里面安迪越狱前的三个镜头,这些镜头都与高处有关,而安迪最终也是如愿得到了久违的自由,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往往都陷入一种思维定势中不能自拔,而在这时纠结其中,不得结果最终选择放弃。很少有人能把思维提高一个维度,在更高的地方考虑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个人最反感的一类 是某些人在劝别人的时候经常会说:社会现实就是这样的你只能选择去接受,或者你能改变现有的制度吗?改变不了就只能改变自己去接受这些等等。这类的话现在似乎无处不在,我不禁要反问,社会现实你真的懂是什么?社会制度现在都有哪些?这明显是一种懦弱的奴性思维。思维高度是另一方面,是否真正对自由充满饥渴又是另一方面,一天挖不完的隧道,安迪可以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用一生去追逐。 我们不得不去承认社会中的诸多奴性的现象阻碍着我们对自由的向往,一些可能涉及到反动或者政治问题的东西总是会被严重的打击和扼杀,我们真的应该用"权利批判"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现象,而不应一位的取缔,这样下去就真的像作者所提到为孩子们构建贞洁堡垒,端正不了一个人的思想就去端正一个人的姿势未免可笑,文中提到的被当做挑动学生复仇的《死亡笔记》在日本不过是一个大众化的漫画,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就不能去包容这些呢,非要让其成为扫黄打非的对象呢?这种方法将孩子放在"贞洁堡垒"中被隔离,同时也让无数大人的自由也被剥夺了。我们有选择自己所爱的权利,不应出现一个第三方监护人来监护我们这些成年人。 作者很犀利的批判了社会中很多阻碍人们各种自由的现象,但他也在最后说"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想象中的自由" 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宽阔的方向走,同时也要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悲观绝望于事无补,不要对这个社会充满了不耐烦,不要连个绿灯都没有等就不耐烦,这实在不应该。戒烟尚需一个过程,一个烟民不可能突然之间放弃抽烟,社会的宽容更需要你我共同,长时间的努力。正如安迪越狱,真正渴望的东西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争取!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2

  自由在高处,这是一种怎样的说法?关于自由,前人之述各不相同,直到如今我也没有得到一种确切的答案。带着对这个书名的疑问,我打开这本书。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产生一些有益的思考,得到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答案。

  也许很多人读书都不爱看序言,我也不愿意看太过冗长乏味的序言,但熊培云的这篇序言:《因为无力,所以执着——我为什么要写作》我却回回看了许多遍。读完这篇自序后,我确定熊培云是一个热爱字如生命的人,他的字具有感情。他能够将自己的感情通过字表达,他很幸运,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拿笔作剑,虽然他只是想做胡适一样的人,不去做"英雄","因为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他只想"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和良心去担当"这样的选择也很好。

  无疑,熊培云是一个能握住笔的人,若他失去笔,体会一次无以表达者的痛苦,他会有什么感觉呢?

  他在自序里提到一事,20xx年在米哈博桥他突然有点想写什么的冲动,但是当时他的手上没有可以记录下他此刻想法的工具,因为还在别处有约,一番焦灼后他只能离开。

  读完这一段后我试着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虽然从未经历过这种想些什么却无法记录的事情,但我似乎也能体会到那种失落,那种惆怅。作者曾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段话:"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这样无奈又现实的情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知道很多人都为自己或是为自己的职业而问过其意义所在,上的守住土地、保住良心、看住房屋、不被灭门、握住笔便是很多人的答案。可若是连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意义都失去了,对我们最想守护的东西都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否自由?

  是啊,自由,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想要的未,我们都觉得自己自由。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是否所有人选择工作都会把自己的兴趣与喜好放在第一位?是否每一个人在决定自己想要的未时是抛开了所有的外在干扰而只是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未?不是的,很多人选择工作是把薪水的高低放在第一位,很多人选择未的路时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生活中也许有很多我们无能为力的地方,但是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能改变自己生活的小环境,自己要不触及规则,我们还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只要积极地面对生活,我们就是自由的,我们就不会出现那种握不住手中笔的情况。

  乔布斯说:"你须寻得所爱。"熊培云在少年时便解决了这个问题,除了思考与写作,他的生命别无激情。这是一个多么纯粹的人,能有如此简单的一生所爱,并且能为此而努力奋斗,他实在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反观如今社会绝大多数人想要的太多,得不到的也太多,得不到的永远都在骚动,反而终日忙碌无所得,忘记何为初心,忘记为何而,混混沌沌就蹉跎了一生。

  而我们如今身为学生,当奋发向上,用知识充实自己,即使学习不是我们所爱,我们也应通过学习给自己一个寻找所爱的机会。所谓自由并不是毫无底线的自由,在限度之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站得高,我们的视野便会变得开阔,便可以看见更多的'东西,看见更好的人,周围的许多纷扰在某一个高度以上看,就也许只是庸人自扰过眼浮云,我们,便可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自由的生活,想必是大多数人所期望的。但是自由有许多种,我们可以选择哪种呢?我们知道古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勇,舍生取义的科学家布鲁诺也奉行了这一原则,但是我们也知道"留得青在,不怕没柴烧",伽利略正是为了保全生命、继续自己的人生才选择妥协。

  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是贪生怕死,既然已经知道了真理,为何不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摆脱错误的认知呢?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选择妥协的伽利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知道他的死亡并没有他活下的意义大,他妥协后的几年中得到的研究成果也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理智给人类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即使他因为"懦弱"被众人辱骂,他也不曾后悔。

  感谢黄河弯曲而哺育了如此多的生命,感谢我们国家遭受过的苦难而孕育出了我们如今的中华儿女,感谢我们曾经受过的和以后将会遭受的挫折,因为它们教会了我们我们现在拥有的并不是我们应得的,我们便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苦难成就了现在的我们,所以不要害怕它,相信凤凰涅槃,我们经受了苦难同样也会重生。

  熊培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相信中国因有社会而有未;相信我们每天的付出都有报偿;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万物各成其美;相信阳光如此美好,坏人也会回头。我同样相信,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困顿中前行的人们,将总有一天会站在自由而幸福的彼岸会师的。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自由在高处,也在低处,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国家是如此地自由,我们也是如此地自由。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3

  邂逅这本书,缘于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4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自我?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思考的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转型、风云变幻的年代,就像狄更斯所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机遇,却也有无法承载的迷茫与困顿。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不正义、太多的不道德、太多的不应该,我们都有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曾有的理想的光芒日益暗,我们像身处茫茫黑夜中恣意漂泊的航船,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让我们颠簸不已。我们能否到达向往与憧憬的彼岸?

  《自由在高处》就像航海图,让我们看到了自身拥有的力量,看清了我们自身的位置,让我们有了一条明确的路线,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耳目一新。

  我注意到《自由在高处》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素描,这尊雕塑的名字叫做"self-made man"?——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右手执锤,左手执凿,正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成人形的人。于是,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的主题呼之欲出。

  这本书前三分之二是时评,后三分之一是演讲与独白,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强调国家与社会以及个人的界限:人类有废除死刑的自由吗?中国人有过洋节的自由吗?两个成年人有在公共休闲场所亲热的自由吗?……这些争议中,有的即使现在看来也只能博人一粲,有的看起来则是任重道远,还有的仿佛是无解的悖论。

  一、我是我的作品

  人的自由是自己给的,心灵的禁锢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不论处于哪一空间时间,拥有心灵的自由,能自由的思考,就能拥有全世界。

  纵然如此,作者的乐观也绝非盲目,自由和奴役是两种精神状态,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熊培云先生告诉我们"不自由,毋宁死"的教条主义太过严苛,生活教会我们的是"不自由,仍可活。"

  这并非是在为苟且偷生寻找借口,而是在纷扬中寻找一种现世安稳的自我平衡。我是我的作品,对大多数人而言,命运并没有在生命和自由之间设立单项选择,我们只需要对自由和时间、自由和金钱、自由和地位……各种代价进行换算。然而,你我知道,这种换算没有想象中困难,把握方向,我们也可以拥有权力塑造人生。

  二、相信国家比想象中自由

  虽然,当前社会存在经济的成长,文化的交融,在新旧交替的碰撞中,不稳因素难免凸显,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持清醒警觉,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合理、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和不满的意见,更应当充满信心,坚定地相信改变正在渐渐地向前推进,满怀勇气保持在路上的忙碌,从自己开始行动起来。我以为作者是一个勇敢而清醒的写字人,正是由此而来。

  虽然我们的网络还不够自由和开放,但是较于没有网络的.时间空间,我们获得信息的广度,表达意见的渠道,交流思想的平台都毫无疑问地拓展了;虽然对于一些世界的和我国历史上的事件,我们无法探寻得真相,但是我们仍然在很大地程度上享有阅读典籍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和探求事实的真相;虽然我们的媒体还难免以宣传的口吻做报道,但是我们的新闻教材中仍然把宣传和新闻的概念解释得清清楚楚。

  自由的前提是信赖。用作者的话来说:你多一份悲观,这个社会就多一份悲观。再借胡适的话:"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三、生活处处是政治

  一个初中生就可以从思想品德这一科中学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其中第一项就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现实的状况是,相较于教科书上的白纸黑字,更为深入人心的却是一种对政治的漠不关心。

  学生通常会觉得政治是大人们的玩意,似乎只有饱经世故,历经沧桑,野心膨胀的人才会涉足所谓的"政治"。也有人觉得政治是太虚的东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今的青年,既不生于五四运动革命激情澎湃的时机,又未赶上浪漫和启蒙的八十年代,仿佛太平年间,大家能做的就是"无为",但媒体在我们眼前呈现的部分世界加上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其实正处于"转型时期",处于现当代的我们,除了缅怀向往那过去的黄金时代,又未可预料我们的时代是否会成为后来人追忆的"黄金时代"呢?

  所以,生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我们尚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激发内心的个人意识,只有个人觉醒,争取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承担自由带来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才有国家的自由。身处于社会中,表现出对事物的参与甚或关心都是"为"的一种形式。

  将来的人们回望现在,也许会为我们今天的纠结忍俊不禁,或为我们走过的冤枉路感到忿忿不平。但要知道,这些纠结和弯路自有其意义,每一个思考都是我们自我塑造的一步。再回想那个自我塑造者,他不仅从石头中赋予了自己希望拥有的形象,也将送给自己一双能奔善跑的腿脚;他从石头中诞生的那一刻,不仅是他完成对自己的塑造的一刻,也是他从桎梏中获得解放的时刻。

  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相关文章: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2-25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12-25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04-27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09-03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12-29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800字12-25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通用19篇)10-16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读后感(精选15篇)06-25

人往高处走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