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秒钟》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秒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秒钟》观后感1
电影《一秒钟》剧情并不复杂,但却波澜不断,很吸引人。主要人物只有三个,张译饰演的在逃劳改犯张九声,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
三个人物塑造得都很成功。张九声的执拗疯狂与不顾一切,刘闺女的聪颖狡猾与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剧中的配角——范电影,他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范电影是电影放映员,工作了20多年,从未出过一次意外。他第一次出现是在礼堂门口,看上去非常体面。白白的衬衣外面套着马甲,头上戴着鸭舌帽,与灰头土脸的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笑容满面、气定神闲,对吵吵嚷嚷的环境见怪不怪,自有一种儒雅的风度。
范电影是这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老百姓对他热情而尊敬,他脸上的笑容显示了心里的熨帖,他很欣喜地享受着人们的仰望,就连走路的姿势都透露着优雅。
傻儿子(小时候误喝了清洗胶片的药水,因医治不及时而变成了二傻子,不能接替父亲体面的工作,只能赶大车)的出现让一切走了样,范电影的脸皮被撕破,体面打了折,一切都变得清晰而赤裸。
傻儿子赶着大车回来了,拖回来的还有长长的一大团胶片。看到这不可收拾的情景,范电影有点惊慌失措,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认为是胶片转送员的责任,这时的他一脸正义,义正辞严地要追究责任。后来得知是傻儿子闯的祸,他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力掩饰眼前的尴尬,没有心思再追究责任,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补救上。
这个情节有点夸张,有点戏剧性,但又很真实,范电影的态度变化迅疾,很有喜剧效果。但我想,面对此情此景,也许为人父母者都会有这样的反应,这就是“舐犊情深”吧!当自己的孩子陷入窘境时,父母的保护欲陡然变大,别的事情已无法顾及,只想把孩子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不愿让他们受一点点的伤害。就像影片中的范电影,为了儿子,他不得不开始——洗胶片——这一项浩大的工程,只要能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只要大家不再追究傻儿子的责任,无论费多少力气,范电影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
范电影让有经验的张九声帮忙缠胶片,他坐着板凳摇着缠胶片的简易设备,张九声蹲在地上理胶片。范电影知道胶片对张九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觉得自己俨然是他的救世主,言语之间颇有些颐指气使,一会儿批评他理得太快了,一会儿又指责他理得结了疙瘩。范电影发现了张九声书包里的胶片,厉生呵斥他偷东西,这时张九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承认是偷跑出来的劳改犯,并拔出了刀子恐吓范电影。被摄服的范电影不敢声张,两人继续工作,此时的范电影变得畏手畏脚,对张九声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他把自己的板凳儿让给张九声,满脸堆上谄媚的笑意,言语也变得小心翼翼。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人性中的某些东西却已袒露无疑。当你弱小时,别人给你的是冷眼,是不屑,是冷言冷语;当你凌驾于别人头上时,别人给你的是尊重,是畏惧,是卑躬屈膝与做小伏低。电影中人物的变化之大惹人捧腹,但笑过之后想想,此类情况在现实世界并不少见。
张九声一遍一遍地看着电影,悲痛不能自已。范电影悄悄溜出去向保卫科告了密,还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我这次算立了功了吧?能不能让我接着放电影?”这种感觉就如同是小孩子帮妈妈做了事情,等着妈妈奖励一样,这一刻,卑微、讨好、期待都写在范电影的那张胖脸上,这时的他很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可是他是为了生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哪一个成年人没有为了生活低下过头颅呢?
张九声被保卫科的人绑了起来,范电影向他坦白了举报的事实,并诚恳的道歉,还把有他女儿影像的两张胶片塞在他的衣兜里。这一情节彰显的应该是范电影善良的一面,他举报张九声也许是出于正义,也许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但终究觉得对不住张九声?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良心的救赎。
范电影,只是一个小人物,却把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展露无遗。他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与无奈,看到人生的光鲜与不堪。生活的洪流浩荡,我们都被裹挟着前进,都努力扮演着各种角色;人生境遇复杂多变,我们因之有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是虚伪,是滑稽,还是对生活的屈从?
范电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一秒钟》观后感2
关于电影的电影故事,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心结,20xx年戛纳电影节的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曾让很多影迷沉迷,张艺谋导演在里面也有一个小故事。没想到70岁的时候,张艺谋拍了一部返璞归真的《一秒钟》,据说一部分来自个人年轻时的经历,他对胶片时代的怀念让很多迷影分子心动。
作为导演的张艺谋,现实题材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个人最喜欢他的片子,也是现实主义色彩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可惜,新世纪以来的几个片子,没有真正打动我。《一秒钟》一击即中,又找回了90年代那种纯粹状态,他对电影的热爱融进了苦涩的记忆中。
《一秒钟》的故事从张九声赶路走进沙漠开始,从张九声和刘闺女再次走进沙漠结束。故事的大背景就像沙漠一样令人绝望,带着希望的逃犯张九声,不仅是现实的中囚徒,还是希望的囚徒,随时可能破灭,只是望梅止渴而死比真的渴死好一点。
在正片放映前在22号《新闻简报》里一闪而过的张九声的女儿,何尝不是带着改变坏分子女儿的希望,积极去参加劳动改造,和大人们争当先进,因年纪太小去扛粮食口袋,不幸殒命。电影没有正面讲这个事情,但刘闺女在影院和张九声吵架时,看似一语成谶的一句话,实际上是一个伏笔。
在精神和物质空前贫乏的年代,电视、报纸还不普及,除了广播,人们了解国家大政方针、重大新闻的渠道,就是每次电影之前贴片放映的《新闻简报》了,谁知道一个14的岁孩子,为了争当先进连命都没了,一生只剩一秒钟的影子。
刘闺女这个蓬头垢面的假小子,稍有影史储备的人,都会想起1981年杨延晋导演《小街》里的张瑜。这个偷胶片的贼,偷走了别人的希望,却是想给弟弟一个新希望。张九声和刘闺女剑拔弩张,但没有变成“互害”关系,最终了解对方苦衷,成了朋友,这是善良的底线。
不得不说,张艺谋在选角上,有一套独特的审美,每一届谋女郎都最终走红了,是有理由的。从刘闺女刘浩存出场以来,眼睛就离不开她的影子,执拗,帅气,不失善良,当她换上女装,变成有些羞涩的大姑娘,倒反有些不适了。
《一秒钟》这个故事可能是张艺谋对自己20来岁时,看电影留下的某种心结的回顾,荒凉沉痛有一丝明亮轻盈。被风沙永远埋葬的35毫米胶片,就像逃犯永远见不到的女儿,时代留给逃犯的念想,连一秒钟的残缺影像都没有了。
范伟演戏已经成精,范电影这个角色,中和了张九声、刘闺女身上的苦情味道,一出场就稳抢C位,表面理直气壮,私下胆小怕事、时时自保,有点小小的蔫坏,有小缺点但也不是坏人,这个人物几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做。
范电影带领群众在街上拾掇蒙尘的胶片,组织人马到后台清、吹干,和张译饰演的逃犯一起“倒带”,以及放映室里循环放映的小发明,都带很强的仪式感。尤其开映前,借着灯光直投,观众的人头、自行车等什物倒影在布幕上,流动的'剪影颇有诗意,《活着》之后张艺谋又表达了一次对“皮影戏”的热爱。
大银幕上放着重复了无数遍的《英雄儿女》,过道、窗台、走廊,人山人海,大家陶醉地大合唱,膜拜虚构的英雄和看不见的荣誉,却不曾留意身边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带着看一眼女儿容貌愿望的张九声,为弟弟不顾一切的刘闺女,也许才是现实中的“英雄”。
残酷岁月,每个人都无法逃脱悲情的命运,命如草芥,人人都是牺牲品、试验品。《英雄儿女》(1964)上映的第二年,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席卷全国,饰演政委王文清的田方(田壮壮导演的父亲)深受冲击,被下放五七干校,重病不治辞世。饰演王芳的刘尚娴受家庭影响,几乎停滞了表演生涯;饰演英雄父亲王复标的周文彬,也丧失了表演资格……
《一秒钟》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正好是1970年代中期,《英雄儿女》里面很多演员,在他们或长或短的生命里,也正在遭遇和张九声、刘闺女差不多的苦难,作为真实的人,他们的生离死别和多数人差不多,这是电影内外难以磨灭的留白。
想起北岛的一句诗“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当然,这是后话了,是发生在《一秒钟》结束之后真实历史时空里的反思之诗,张九声、刘闺女如果真有其人,或许能熬过苦难,活成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一秒钟》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秒钟》观后感10-29
《一秒钟》观后感300字06-17
《一秒钟》观后感(精选14篇)12-09
《一秒钟》观后感7篇11-03
创业的成功就是再坚持一秒钟08-02
创业:成功就是再坚持一秒钟07-27
长大只需一秒钟读后感04-13
校园欺凌观后感 看校园欺凌观后感11-24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观后感11-16
观后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