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考

时间:2022-07-28 16:21:05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考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制定。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28日联合印发实施。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考

  大纲认为,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纲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并分学段细化了教学内容与要求。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高中学生则要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此外,为了保障大纲的落实,大纲明确,学校法治教育实施情况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学校法治教育纳入综合(平安建设)工作考评。

  下面就一起来看小编整理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考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法治教育,是政法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

  通过三十年来的全民普法,特别是“六五”普法,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长足进展,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数量多、蔓延快、危害大,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重较大;二是犯罪类型多元化,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有些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反侦查手段频频使用;四是犯罪方式团伙化,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五是犯罪对象上,在校生犯罪突出,社会闲散青少年、聋哑等特殊群体青少年犯罪较多等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刻不容缓。

  二、问题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失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近年来,离婚率直线上升,单亲家庭增多,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母爱,相当一部分对子女失去管教或管教不严,使他们浪迹社会,到社会上寻求温暖,而被犯罪分子所用,也有一些家长自身素质差,行为不检点,涉足“黄、赌、毒”等,不良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或简单粗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丧失,导致子女自私、偏激、冷漠、自卑,思想和行为易走向极端。形成反社会人格,家庭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

  (二)不良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身体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现象,而其心理成熟滞后,缺乏独立自理、自我约束、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充斥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腐败现象等不正之风,直接侵害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二厅一吧”(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受制于社会、家长及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上去,学校就是“先进学校”,不愁生源。一些“特色学校”、“改制学校”、“名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学校对后进生和差生缺乏耐心、关怀和帮助,批评多、鼓励少,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逃学、辍学,有的甚至视为包袱,竟令其退学或开除,将其过早地推向社会,导致他们走向违法犯罪。

  (四)教育机制不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头轻举动,重灌输轻实效,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存在着上面重视下面忽视的情况。有的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了法治课,但被“挪为他用”的现象时常发生;有的学校虽然有兼职老师,但只挂虚名;有的职能部门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搭班子、建组织、图形式、走过场,没有实在内容;有的任科老师对涉及青少年的法律知识知之不多,储备不够,无法满足学校法治课的讲授;部分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经费缺乏,程度不同地影响和制约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及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完善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设计和考试评价。研究制定《法治教育大纲》和《法治教育进课程实施方案》,将法治理念培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系统落实到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将有关法治知识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将学生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明确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开展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形成科学的教学安排和常态化的教育机制。加强法治教育的支持体系建设,组织专家编写、审定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鼓励和支持有关学校法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家庭为子女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用科学的方法管教子女,关心孩子的品德表现、学习状况和交友状况,善于发现孩子违法犯罪的早期征兆,注重培养子女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以身作则,增强子女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各级党政组织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把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张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定期研究,狠抓落实,带动全社会主动参与,齐抓共管。

  (二)着力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和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校长、教师法治教育专项培训。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全员法治培训,着力提升校长依法治校和教师依法施教能力,为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培计划”,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10课时的法治培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在全市重点建设若干所集实践性、参与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实践基地。推动各级教育部门与法院、检察院等机构合作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聘请法律职业工作者作为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

  (三)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能力,通过宣传板报、墙报、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主题班会、法制课、知识竞赛、征文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在校青少年普及宣传有关法律。运用网络手段加快普及与推广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创建校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制夏令营、观看法治电影、参观看守所、旁听法院公开审判等实地警示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启迪,在警示中得到教育。转变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建立中小学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依法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法行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活跃社区文化,帮助校外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远离诱惑,防范犯罪。

  (四)净化社会环境,减少和排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查禁淫秽物品,剔除精神垃圾,坚决铲除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另一方面,要对易激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公共场所,通过减少治安管理漏洞,消除治安死角,形成严管态势,有效地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使其不敢为、不能为。同时,政法机关要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是要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处罚,必须严格把握政策、法律界限,坚持区别对待,慎重处理,对罪行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以示教育他人。二是要加强预防,完善罪后帮教机制,努力减少重新犯罪,对青少年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并针对其心理、生理特点和犯罪情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耐心细致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三是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规,明之以法,使之迷途知返,走自新之路。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深入基层、深入青少年,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考】相关文章: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08-10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1-25

道德法治教育心得06-06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7篇11-26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4篇12-04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精选13篇)11-29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5篇02-04

201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总结09-25

个人总结大纲03-14

2022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精选29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