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采松果》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5 13:56:3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采松果》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采松果》教学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经过激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 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出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5.指名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叙述。(1.先把4根和5根合并在一起,再把2捆和9根合并在一起一共是29根,2.在计数器上先拨上25,在个位上再拨上4,)(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不仅可以得到结果,还能体会到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6.揭示算理: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强调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设计意图:因为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应牢记的一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学生形成了这种认识后,才能在笔算学习中不出现大的偏差。体会到口算和笔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便于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教学。) 7.课堂小结:一边演示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算法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同学们25+4= 29(个)你会算了,那么 4+25=你知道等于多少吗?(为什么25+4= 29(个) 4+25=29(个)也等于29呢?(在此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因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加个位,其实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8.讲解完成后出示第二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究竟应怎样解决呢?请各学习小组用小棒和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学生在前面加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25-4的算法。

  9.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10.小组推荐两名组员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叙述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11.揭示算理: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

  12.课堂小结:一边演示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算式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25-4=21(个),要求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要从“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中拿掉“小松鼠采的4个”,剩下的就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个数,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减个位,不要减到十位上。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和谐平等的交流气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每个孩子得以畅所欲言。并且学生发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感悟、共同进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让学生自主摆一摆、拨一拨等操作性活动,组织小组活动,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体现“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小结有助于完善学生发现的`数学知识,起到归纳总结以及“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体验乐趣

  1、课本第23页第1和4题,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跟同桌说一说。并把算式填在课本上,然后集体定正。(大屏幕展示)

  2、 游戏:看谁算得快。

  师:同学生喜欢做游戏吗?谁想和老师一块做游戏?

  老师和学生做游戏。

  老师举卡片,学生抢答得数。

  3、猜一猜。(课本第23页第2题)

  (1)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填一填。

  (2)学生填好后,集体定正,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现了什么?

  (3)生:我发现相同的两组加数,虽然交换了位置,可是它们相加后所得到的得数却相同。

  (4)鼓励同学们仿照发现的规律自己再想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设计意图:练习中设计取材于课本,用说一说、想一想、猜一猜、填一填、找一找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加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的规律,巧妙利用教材现有的习题,用活教材,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同时起到应用新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

  篇二:采松果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采松果》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采松果》训练案(第1课时)

  主备人:孙玉波学校:唐付小学

  一、口算

  21+5= 34+4= 44+4= 43+5=23+5=

  33+6= 42+5= 25+3= 22+3=34+5=

  37+2= 55+4= 62+4= 24+4=32+3=

  25+4=64+2= 27+2= 54+4= 53+3=

  二、我会在○里填上“>”“<”或“=”。

  79-9○80 88-8○7040+9○3938-8○40

  36-6○41 27-7○7099○99-791+8○99

  三、填上合适的数

  56=50+( )65=60+( )49=40+( ) 47-7=( ) 86-5=( )

  四、同学们在捡果子,小军捡了3个,小明捡了25个。

  (1) 他们一共捡了到少果子?

  (2) 小明比小军多捡了多少个果子?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练习一》训练案

  主备人:孙玉波 学校:唐付小学

  一、口算

  3+64=() 76+20=() 30+59=() 6+33=()

  64—3=() 76—20=() 59—30=() 48—6=()

  10+78=() 4+34=() 55—12=() 69—50=()

  二、完成下列竖式

  6 7 9 9 4 15 0

  —2 6—7 2—4 8 —1 9

  8 62 2 5 5 6

  —4 —3 3—3 2—6 2

  三、估一估,连一连

  45+20 三十多 72—30

  3+35 四十多 67—3

  30+16 五十多 83—50

  22+30 六十多 59—6

  篇三:《采松果》教学设计

  《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52页“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今年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采松果,过了一会儿,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了。”小松鼠数了数,低着头说:“我只采了4个松果。”

  学生观察主题图。看到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

  2、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先在小组说一说。

  问:怎么列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4=29(个)

  预设:“一共、;是求总数,是妈妈和小松鼠合起来的总数,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5+4=29。

  (1)25+4等于几。在25后面接着数4个数,26、27、28、29,25+4=29。

  (2)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把这部分合起来是29根。

  (3) 25+4=29

  ||

  20 5

  把25分成20和5,个位上5加4得9,9加20得29。

  3、师: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

  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4=21(个)

  问:你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再和你的同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1)先拿出25根,减去4根,从单根的小棒里去掉4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21。

  (2)25-4=21

  | |

  20 5

  把25分成20和5,5减去4得1,20加1得21。

  (3)25减去4,回数4个数,24、23、22、21,得数是21。

  (4)25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5个一减去4个一的1个一,20加1得21。

  4、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怎样计算较快?

  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教师再小结。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师:现在我们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25加4等于多少,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边摆边说。

  师:25减4得多少?怎么摆呢?自己摆一摆,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左边摆25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是29根。

  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练一练”第1题。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解答。

  如:(1)总共有多少人?列式为34+3=37(人)

  (2)学生比老师的多多少人?列式为34-3=31(人)

  2、“练一练”第3题的第(2)题。

  师: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练一练”第4题。

  同桌的两人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四、发现规律,提高速度

  填一填,看你能发现什么。(出示“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再观察,或者先观察再计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怎样能很快地填出得数。

  试着给同桌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采松果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个)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伴读》P44、45.

  教学反思:

【《采松果》教学设计三篇】相关文章:

《数松果》教学设计08-30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

牧童教学设计04-02

《乘法》教学设计04-01

必备教学设计02-25

小班教学设计02-22

夏教学设计01-01

数学教学设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