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京》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07 20:50: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北京》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教学设计15篇

《北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认识10个字。

  2.练习词与恰当搭配。

  3.学习联系上下文说说“奶奶为什么笑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朗读课文。

  5.感受在家庭生活中要孝敬老人,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知道从小应该孝敬老人。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同学都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你能说说家里人是怎样照顾你的吗?

  估计:学生会以生病为例。

  对策: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那么,家里人生病时,你是怎样对待亲人的呢?你为什么这样做?

  二、出示课题:齐读“奶奶笑了”

  你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能提出:“奶奶为什么笑了?”

  过度:要想知道奶奶为什么笑了学完课文后我们就知道了。

  三、通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铅笔标出句子的序号,再逐句练习读。

  3.指名读,检查指导。

  4.读词语卡片,巩固含有生字的词语,认读。

  放学书包生病高兴讲故事拿苹果

  奶奶照顾笑了回到家倒开水不在家

  5.逐句检查读

  四、有语气的朗读

  1.边观察画面,边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提问:小朋友,图上画着哪些人?

  (图上画着奶奶和我)

  奶奶怎么会躺在床上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导读一至三句,

  3.奶奶生病了,妈妈又不在家,我就来照顾奶奶。

  知道书写“不”

  ①帮助学生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②扩词帮助理解意思“不在、不好、不是……”。

  4.指导朗读第,注意读好“我”,读出“我”会照顾奶奶的自豪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5.小结:课文的第一、二、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6.奶奶生病了,可是妈妈不在家,小朋友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照顾奶奶,那么,他是怎样学做妈妈的呢?我们应该看第几句话?用“﹋”划出。

  自由读一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朗读时,应该把它们读成重音。

  课后练习词语搭配

  7.朗读训练:

  ①齐读重点句

  ②范读,生听、比较,再齐读

  ③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写讲故事这件事时,和前两件有何不同?

  ④理解“还”的用法,并用“还”说一句话。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读,配上表情与动作

  8.发散训练

  出示句式“我给谁干什么?”说说我还会给奶奶干什么?

  9.看到小朋友做了这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估计: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真孝敬老人……

  奶奶看到自己孙女这么董事所以……

  学生:开心的笑了

  五、回归整体:

  1.朗读全文

  2.看投影、板书复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

《北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空”)及新词,认读一个字。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 能够想象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并能把这一情景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和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通过朗读和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1.布置预习。

  2.同桌互查读书情况。

  3.师检查预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然段可以为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

  4.对于课文内容比较长的怎么快速的读熟。

  5.交流学习方法。

  6.质疑。

  三、小结:

  学习中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已经四年级的孩子了,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复习、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应该放手把时间和机会还给孩子们,相信他们一定能作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2.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能够想象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并能把这一情景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里根的照片)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美国第49届总统——里根,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一个美国小镇,曾经是一名出色的体育播音员,后来成为好莱坞明星,29年间拍摄了51部电影,在69岁时他登上了象征着权力与荣誉的美国总统宝座,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并连任两届。

  2.(出示)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后,回忆往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指名读。

  学习生字“回忆”、“责任”,指名读,齐读。

  齐读。

  3.(板书)

  7.责任

  “责”的最后一笔是点,“任”的最后一笔是短横。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课,齐读课题。

  二、 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用“——”划出小男孩犯下的过失,用“~~”划出怎样承担过失。

  2.小男孩犯下的过失是什么?

  交流,出示:

  他/飞起一脚,球/似出膛的炮弹,射出了场外,正巧/击碎了一户人家的玻璃窗。

  学习生字“击碎”,指名读,齐读,书写指导。

  自由读,注意停顿。

  交流读,教师点拨。

  齐读。

  3.(过渡)这家的主人很生气,要小男孩赔偿。

  学习生字“赔偿”,指名读,齐读。

  4.(出示)小男孩回到家,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他对父亲说:“ ————

  ————————。”

  正音并理解“一五一十”。

  说话训练。

  5.父亲又是如何对待他的过失?指名读第二节。

  (出示)父亲板着脸沉思了一会儿,说:“家里是有钱,但是不能给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

  学习生字“负责、必须”,指名读,齐读。

  父亲说了几句话?指名分读。

  家里有钱为什么不给小男孩?(要小男孩承担过失,负起责任。)

  比较:

  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

  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还给我。

  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父亲用“必须”这个词说明什么?

  读好父亲的话,齐读。

  6.小男孩又是如何来承担过失的呢?

  (出示)从此,小男孩每天放学以后,就去洗盘子挣钱。半年过去了,他不知洗了多少盘子和碗,终于挣足了钱。

  从这些画线的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半年”是多少天?(188天)“每天”都去洗碗挣钱,说明时间长。

  “不知洗了多少”说明数量多。

  “终于”说明挣足钱不容易。

  自由读,读好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7.当他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又是怎样对待的?

  (出示)当他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

  学习生字“出息”,指名读,齐读。

  (出示)父亲板着脸沉思了一会儿,说:“家里是有钱,但是不能给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

  (师引读)半年前,当小男孩犯下过失时,父亲板着脸说……半年后,当小男孩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

  父亲的态度一样吗?

  从“板着脸”看出“严肃”,从“拍拍脑袋”看出“满意”。

  读好父亲的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8.(师述)长大后的小男孩果然很有出息,他就是里根。

  三、复习巩固

  1.(出示)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里根通过劳动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你们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出示)责任就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

  2.其实,责任不单单指承担过失,它还包括很多方面。

  (出示)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乐于奉献是我们的责任。

  ……

  课后反思:通过咬文嚼字,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主要要表达的意思,更是知道了写作要仔细推敲,要仔细斟酌。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北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感受老人热爱劳动的精神、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老人的语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武夷山、天游峰的资料。

  一、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2、检查读音

  3、重点朗读:颇 循 棱 豁

  4、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采用拉火车的形式朗读一遍;再请一小组朗读展示。

  二、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的情感 。

  1、指名读课题后回答:根据课题说说课文属于哪一类文章?(人)它写的是哪儿的什么人?(在这儿把老人的样子让学生找到)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天游峰?

  2、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作者在描写这位老人时,重点描写老人的什么?(语言)教师可以补充还有(神态)

  3、自学:划出描写老人语言及神态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

  4、交流:

  重点:语言————“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神态————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开怀大笑。

  感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理解过程中,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

  2、请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评议再朗读。

  四、 课堂小结。

  1、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2、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怎样描写人物?

  五、作业。仿照这篇课文,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北京》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

  认读5个字;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难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是一眼怎样的泉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新授。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读不准的字音。

  集体订正字音:

  苔藓浸出来干涸脚爪乳汁

  3.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1)(1——2):“我们”村后的密林中有一个小小的泉,叫“一碗水”,它总是只有一碗水。

  (2)(3——8):“我们”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就到这里休息喝水;树林里的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各种动物,常到这里喝水聚会。

  (3)(9):赞美“一碗水”是一眼灵泉。

  4.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或全班解答。

  默读思考交流:说说这小小的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自己默读思考。

  小组内交流。

  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乐趣主要有: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到这里休息、喝泉水、吃晌饭,使我们在劳动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可以看着可爱的小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动物喝水、嬉戏,泉水给我们提供了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快乐;激发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探索的兴趣;使我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等。

  5.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练习朗读,体会泉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6.围绕课后第2题思考题讨论。

  体会这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2、4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小松鼠、山喜鹊、鸟儿们当成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句子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表达出喜爱之情。第3句用了比喻的写法,把草比喻成闪着绿光的缎子,突出草地的平坦,突出了草长得好,颜色嫩绿。

  板书设计:

  孩子们在泉水旁吃晌饭、喝泉水

  灵泉

  乐趣

  小动物们到这里喝泉水、聚会

《北京》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怀周围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怀周围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给生字注上拼音。标好自然段序号。

  2.再练习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听的同学要认真,看谁听出问题。

  二、阅读感悟,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思考:

  1.“半边井”什么样?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画一画

  说说“半边井”的样子。

  2.鹿港人为什么要修半边井?默读课文,用括号标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找、标

  (2)个别发言。

  (3)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体会“半边井”历史悠久。

  (4)当我介绍完半边井的来历时,游客们都会露出敬佩的表情,还会说

  (5)出示句子 鹿港镇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鹿港镇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6)你就是去半边井的一名游客,听力介绍,你会说:个别读句子。

  进一步体会鹿港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说说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讨论。

  四、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中的《我是苹果》

  板书设计:

  半边井

  历史悠久 样子独特 人情味浓

  课后反思:

  学生能够讲出修建“半边井”的目的,结合实际说出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但是读的不够充分。

《北京》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北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从而培养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与教学有关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祖国的首都?北京吗?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同学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北京。可以结合照片和收集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

  (此环节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2.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马路上车流和人流不息,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教师浸润着丰厚文化气息的描述,使学生心中的北京更加丰满、神秘。)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找出生字,自主认记。边读文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反复认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二)汇报交流识字成果

  1.认读生字。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认识这个字吗?在哪见过它,是怎么认识的?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他们的识字积累,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2.自主汇报,读出字音,说出自己记的方法,组词、说话。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形近字:巾?市

  偏旁相同的字:坛、城 国、图

  编字谜:略

  3.教师强调字音的重点,认清字形的方法。

  翘舌音:庄、周、厦

  前鼻音:严、拼、坛

  后鼻音:央、庄

  多音字:似:似乎(sì)似的(shì)

  (三)巩固检测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测: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和句子检测。

  词语:瓦房、姓周、张庄、拼音、拼图、图案、案件、花坛、大厦、中央电视台、英雄纪念碑

  句子: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地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新建的中华世纪坛。

  三、指导写字

  1.巩固“央、交、市、旁、国、图”六个字的读音,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结合学生的发现,重点指导写“央、旁、图”三个字。注意“央”字的横要写得长一些,写在横中线上,撇是竖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旁”字的秃宝盖的横要长些,覆盖住下面的“方”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写字。

  6.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并做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课文是否能够读正确。(每人读一自然段,同学和老师共同评价。)

  2.通过读课文,北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五、作业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分别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的。

  2.抄写“央、交、市、旁、国、图”六个生字。

  3.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读一读生字卡片,并选择一个或几个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2.读词语卡片: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

  二、朗读感悟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美丽?

  2.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写,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的雄伟与壮观。

  (3)带着自豪的心情练习朗读这一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3.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

  (1)播放北京的风光短片,让学生感受北京街道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美丽和交通的发达。(此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绿树成阴、绿毯似的草坪、川流不息”等关键词语,感受北京的美丽。)

  (2)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风光片中的文字,读一读。

  (3)在课文中找到描写北京柏油马路、立交桥美景及交通发达的词语,画出来,联系课文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朗读练习,读出北京的美丽。

  4.理解感悟第四自然段。

  (1)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名胜古迹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是读懂句子的基础,因此要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

  (2)说出自己知道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及高楼大厦,并用自己的话作简单的介绍,感受北京的古老与美丽。

  三、朗读抒情,背诵积累

  1.带着对北京的热爱之情练习朗读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丽。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写字指导

  1.巩固“优、阴、坛、城”四个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根据学生的发现,重点指导写“优”和“城”三个字。注意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写好“城”字的斜钩。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写字。

  6.评出最佳作业和小小书法家。

  五、作业

  1.抄写本课新学的生字和书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收集描写北京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

《北京》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奕秋通国教诲俱学弗若曰矣。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说说课文的内容。

  情感目标:

  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寻宝。这可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出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学生齐读)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一是“读”,能正确隔词断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是“义”,能根据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三是“悟”,能结合实际,体会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想展示一下?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指导读好文言文速度要慢,能正确隔词断句。

  3.师范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读一遍。根据老师读的用笔在文中标出停顿,并在心里跟着老师读。生给老师评议。

  4.自己练习读,读不好的地方可以请教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

  5.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

  6.齐读。

  三、整体感悟大意。

  1.对照着课本中的注释,结合着插图,自己试着揣摩每句话的大意,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作上标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文大意,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2.全班交流:

  3.给下面的文段加上标点并翻译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明确: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从上文概括出两个成语:专心致志心有旁鹜

  5.译文:

  弈秋是全国著名的下棋高手,让他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聚精会神,一心只听从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表面上也在听,实际上却一心想着有只天鹅将要飞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学下棋,尽管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成绩肯定赶不上人家。(难道)这个人的智慧不如那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

  (1)小组代表说课文的大意,互相评议,补充。只要主要意思不错即可,学生说不准的,教师给予点拨。师适当板书。

  (2)师说课文大意。生评议。

  (3)小组质疑,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四、交流感悟。

  1.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师总结并板书(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善始善终、一心一意等,不能三心二意,)

  2.你做到了吗?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交流。

  师小结:会读,能理解课文大意,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认识了文言文,等等,这都是无价之宝,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会找到更多的宝藏。

  五、品读,读出其中的韵味。

  六、小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1.出示部分课文内容,一些重点词句用括号表示,让学生试着填空。

  2.学生自己练习。

  3.指名交流。

  4.同桌互相检查。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

  正确地背诵并默写课文。自己设计作业。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一人

  专心致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材料的翻译训练,熟习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

  2、理解专心致志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弈秋败弈》选自《刘子·专学》,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呢?

  二、词语点读。

  “非弈道暴深”,弈道:此处可解释为解决棋的困难局势的对策。暴:突然。深:深奥、复杂。“情有暂暗”:思想、心理上出现了暂时的糊涂。情:此处可理解为思想、认识、心理等。暂:暂时。暗:糊涂,不明白“笙猾之也”:笙曲干扰了他。猾:扰乱,干扰。之:代词,他,指秋。

  三、出示文言语段,要求学生点读翻译。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弈秋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六、读一读,练习背诵。

  课后小结: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自己学习第二篇古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材料,进行翻译训练,熟悉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

《北京》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认读13个字。朗读课文。了解神州五号飞船从天外安全返回祖国大地的经过,产生骄傲自豪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神州五号飞船从天外安全返回祖国大地的经过,产生骄傲自豪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注意认读字的发音。

  1.生自由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达到正确流利,注意认读字的发音。

  2.指名朗读,注意指导难句的断句。

  二、交流资料

  关于神州五号的资料。关于神州六号的资料。

  老师补充神州的的发展史

  三、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会用这么都么多时间的时间词语?如果去掉这些时间词再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表现了科学家的什么品质?

  (2)生默读后小组交流。

  2.汇报结果: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返回过程中科学工作人员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杨利伟与指控中心的对话,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像体会当时的情景。

  2.指名朗读。

  3.浏览全文,使这给课文分三部分,说说每部分写了什么?

  (1)生独立分,前后位交流。

  (2)指名说订正。

  4.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述这件事情呢?(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五、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怎样概括?

  六、作业:朗读课文

《北京》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选的都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旨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极其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巴塘连北京》是新人音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欢乐的村寨》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能够唱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乐谱,个别学生学习乐器,识谱能力强,在音乐学习中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在演唱方面,气息的运用、声音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在识读乐谱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跨小节的节奏把握困难,视唱音准欠佳。对于这一特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通过节奏训练的方式,层层深入的步入跨小节的节奏,使学生首先读准节奏,再通过多方聆听、教师多次范唱以及跟范唱接唱等形式,结合肢体动作逐渐准确演唱难点乐句,同时利用钢琴牵引学生矫正音准,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识谱能力、提高音乐技能、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藏族的音调风格和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初步了解巴塘人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模仿、聆听、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通过旋律接龙、自主学习等形式,流畅自如的完成歌曲演唱,表达歌曲感情。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了解切分节奏,高音能够用感情演唱,掌握一定的发声方法。

  体验弦子舞的最基本舞步。

  教学重点: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准确的舞蹈动作和优美抒情的歌声进行《巴塘连北京》。

  教学难点:歌曲中第2、3小节中连音线、圆滑线的唱法,跨小节的切分音的唱法。

  学生准备:

  1、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有关西藏、巴塘、藏族人的知识,收集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

  2、听一听藏族民歌。

  教师准备:

  1.练习藏族舞蹈。

  2.搜集有关西藏、巴塘、藏族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时空穿梭,我们来到了四川西藏巴塘,巴塘的人们在干什么呢?

  (播放视频:太空中旋转的地球——西藏地图——巴塘)

  (视频截自:北纬30°·中国行 远方的家:弦子故乡巴塘)

  教师课件出示:播放视频《巴塘的弦子》。

  教师:看巴塘人跳得多热闹,我们也来跳一跳。

  学生站成圆圈,模仿视频舞蹈动作跳起弦子。

  老师边跳遍提醒: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跺踏步摆袖”、“献哈达”……

  二、学习巴塘弦子舞。

  1.了解巴塘弦子舞。

  教师:刚才我们和巴塘人一起领略了他们的弦子舞,怎么样开心吗?你对弦子舞有多少了解呢?

  视频播放《巴塘弦子简介》。

  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又叫“巴塘弦子”。巴塘弦子舞是一种优美抒情的藏族舞蹈,具有“长袖善舞”的特点,表演时,由数名男性持拉弦乐器“毕旺”(胡琴)在队前演奏领舞,其余舞者则和他们一起边歌边舞。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巴塘弦子舞的基本律动特点,其含胸、颤膝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每逢喜庆佳节,集会野营、劳动之余,人们聚集在坝子跳起弦子舞。

  2.学习弦子舞。

  教跟着老师学几个简单的弦子舞动作:

  第一个动作:平步拂袖手。 第二个动作:踏点步双晃手。

  第三个动作:三步一撩。 第四个动作:甩袖拂胯手。

  第五个动作:跺踏步摆袖。 第六个动作:献哈达。

  教师:学会了这些动作,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创编组合,表演整首歌曲。

  (学生分组创编组合动作。)

  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音乐。

  学生分组表演自己的动作组合。

  3、评价激励

  (1) 小演员自评

  (2) 老师总结小演员的表演、观众的表现,以激励为主。

  4.弦子舞歌舞表演。

  个别表演

  三、自主学唱《巴塘连北京》。

  1.初步感受音乐。

  课件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音乐,教师范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速度、曲调、情绪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找一找这段旋律都由哪些音组成。

  2、学唱歌曲。

  课件播放《巴塘连北京》歌曲。

  (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结合乐谱,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解决难点乐句。

  教师:说说自己在听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 跨小结的切分节奏。

  解决方法:①划拍视唱“彩虹啰”,把握节奏。

  ②强调长音后面的尾音“6”。

  (2)一字多音:北京。

  解决方法:①视唱准确掌握旋律。

  ②从“北”字的字音入手,引导学生以拼字的方法“bei—ei”,采取归韵的方式,结合语调唱准、唱清一字多音。

  (3)一字多音:“紧相连”。

  解决方法:

  ①体会前十六后八紧凑的音乐感觉。

  ②将节奏与歌词涵义以及语感相结合,配合击掌动作准确演唱。

  4、练唱歌曲。

  (1)、伴随音乐,师生接龙,尝试演唱歌曲。老师唱第一句,同学们唱第二句……

  (2)、学生随老师的琴声齐唱歌曲。

  (3)、点生演唱歌曲,一男一女PK赛。学生点评。

  ⑤、完整的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4、唱好歌曲。

  (1)、把握歌曲整体感受。

  巴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车也没有铁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别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想走出去看一看,这条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紧相连,可以说这是一条寄托着巴塘人民梦想的路。……所以这首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川藏公路”圆了她们的梦想,她们亲切地称它“金色的路”,从此那里就传唱出了很多像《巴塘连北京》这样的歌曲。

  提问:如果你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看看身边美丽的景色,想想可以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了,你会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呢?

  学生练习

  (2)、引导学生近一步总结歌曲特点,介绍这是一首四川巴塘的藏族民歌。

  教师:由于多数藏族人都是以放牧为生的,放牧闲暇眼望着一望无际的高原,是那么的无拘无束,于是唱出的歌儿也像他们的心境一样无拘无束。他们的地域辽阔,

  因此长音较多;还有许多衬词、一字多音,节奏变化,疏密相间等。

  听老师范唱长音。

  提问:刚才老师在这个长音处延长了几拍?

  学生跟着老师学唱。

  指导衬词“啰”的唱法:演唱衬词“啰”要用甜美的声音,近一步抒发情感。

  介绍藏族民歌特有的颤音唱法,指导学生模唱:

  教师在乐句末长音处融入颤音进行范唱,学生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何不同?

  ①教师范唱,学生聆听体会颤音演唱的特点。(2个颤接1个长音)

  ②引导学生结合眼神以及晃头动作体验颤音。

  长音加颤更加凸显什么感情?

  学生:幸福、自豪、神气。

  四、延伸拓展

  教师:同学们,藏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摇篮,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劳动之余会对着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天空放声歌唱,你听!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课件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师点击课件,学生听赏 。

  五、教学小结:

  巴塘——弦子的故乡,歌舞的海洋。巴塘弦子不仅风靡全国,而且蜚声海内外,成为了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我们的民族艺术骄傲自豪吧!随着悠扬的琴声,让我们跳着婀娜的弦子结束今天这节课。

《北京》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 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 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3

  课前准备: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提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她的首都在哪里?

  2、 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 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 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 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 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 读生字并组词。

  6、 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7、“土”还有哪些字。

  (1) 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2) 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8、掌握笔顺写“央”字。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 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 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 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 全班抽认生字卡。

  2、 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

  1、 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2、 重点字抽认。

  二、 课文,理解内容。

  1、 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 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3)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2)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3)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4)体会读。/article/

  (5)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1)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2)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3)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1)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2)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 扩展活动。

  展示收集资料,谈谈你所理解的北京的新变化。

  四、 写字教学。

  1、教师提示:

  “旁”第6笔是横钩。

  观察“国”、“图”指导写方框。

  板书设计:

  10、北京

  北京 中国的首都

  天安门 红墙 黄瓦 广场 纪念碑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爱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

《北京》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激发学生

  2、上网阅读有关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现象。并仿照课文的构段方式写一个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小故事。

  教学准备: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教师:动物之间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的故事呢?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

  二、网上自学课文。

  1、教师:你对哪一组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最感兴趣,你就选择相应的这个自然段,好好地读读课文。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读懂课文,你可以先打开“学习提示”,自己读一读。

  2、学生自己读一读“学习提示”。

  3、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组动物自学。读课文,结合图片等。

  4、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收获。

  三、创设情景。

  1、教师:动物电视台的一位小记者,听说了动物之间还有互惠互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想来采访这几组动物,她想让大家帮她出出主意,她采访时,可以提哪些问题?

  2、学生帮助小记者提问。

  3、采访活动。学生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自由采访,其他学生则是刚才自己选读的那组动物的角色。小记者自由采访,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4、相机指导读好课文。

  四、拓展学习。

  1、教师: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想不想进一步了解。

  2、学生点击“知识拓展”,选择3-4个故事,浏览阅读。还可以点击“视频欣赏”看几段录象。思考:谁和谁互惠互助?他们之间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3、仿照课文2、3、4自然段,写一个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小故事,用文字发表在交流区。

  4、交流评议。

《北京》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通过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帮助学生对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进行归类。通过抄写句子的练习,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句,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通过写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句,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出相同偏旁的字。

  1、比较每组两个偏旁。

  2、独立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同桌订正。

  二、抄写句子。

  1、说说你都读过哪些书?给大家说说书的内容。

  2、你最喜欢哪句话?读读听听。

  3、抄写句子,注意别抄错字。

  4、检查:读一遍,有没有多字少字现象。对照看,有没有错别字。

  三、读儿歌。

  1、借助汉语拼音独立阅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3、边读边想象,感受诗歌的优美和冬天的神气。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冬天。

  5、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朗读比赛。

  7、自己写几个描写关于冬天的词语、成语或句子。

  四、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

  2、指导书写。

  3、独立书写,把字写匀称。

  课后反思:在读短文时学生基本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初步对积累词语有了认识。

《北京》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读生字并组词。

  6,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全班抽认生字卡。

  2,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1,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立、、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二,课文,理解内容

  1,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⑴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⑵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⑶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⑴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⑵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⑶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⑷体会读。

  ⑸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⑴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⑵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⑶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⑴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⑵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扩展活动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12个字(其中一个多音字:唠)

  能力目标:了解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标:体会森警战士对待艰苦、单调和寂寞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北方林区的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美国的森林警察,了解了他们的工作作风。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原始森林中,有个独特的小木屋,那里生活着内蒙古一群特殊的的森警部队,他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到文中去了解。

  二、初步自学。

  1.自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号,理解词语含义,试着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2.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同桌互相讨论不懂得词句

  提出仍然不懂得问题。

  三、进一步自学。

  1.出示思考题,边默读边思考:

  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是怎样的?(在文中标划出相关语句)

  把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试着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批注自己的感受。

  2.分组交流讨论:

  课文时从那几方面说明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状况的?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读写结合,读中有感。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开拓思路。

  2.试着动笔写一写,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

  3.小组讨论评议。

  五、拓展延伸。

  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试着给课文再拟一个题目。

  板书设计:

  32北方有个小木屋饮水吃饭极其艰苦

  居住条件和环境充满恐惧乐观、奉献精神

  业余生活单调寂寞

《北京》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北京的夜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指定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的夜景很美。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产生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写字

  教学难点:写字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阅读课文:

  1、你觉得北京的夜景怎样?

  2、再读课文,找一找北京的夜景哪美?

  3、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同时指导朗读:

  (1)第一自然段:

  灯火辉煌:想象是什么样子?

  句子后是什么号?

  这句话该怎样读?

  (2)第二自然段:

  高速公路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说一说:

  还有的灯象什么?

  “看见了,看见了!”该怎样读?

  (3)第三自然段:

  大厦小区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4)第四自然段:

  “北京的夜景真美呀!”怎样读?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读生字,巩固字音,熟悉字型。

  2、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修改。

  四、练习:

  1、读一读词语: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2、仿说。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北京的夜景

  公路串宅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作业]

  自己出题给同学做

【《北京》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北京天安门》教学设计03-04

拼音教学设计04-05

牧童教学设计04-02

必备教学设计02-25

夏教学设计01-01

春酒教学设计12-26

雨点教学设计12-07

《安慰》教学设计10-05

《种子》教学设计10-01

《关雎》教学设计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