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09 09:19: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外形活泼机灵

  板书:燕子赶来

  飞行轻、快

  休息音符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2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春天,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机,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光,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了美丽的图景。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教师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的一声”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还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学习目标

  1.会认“伶、俐、增”等10个生字,会写“杆、痕、偶”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朗读背景音乐、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

  教学预设:

  (本课教学可用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学习。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很美。下面请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简要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可爱)

  2、再读读这一段,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写出燕子的可爱的?

  3、画燕子,互相介绍。

  4、反馈、总结:引领学生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

  5、小练笔:选择一种小动物,写好它的样子。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9个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伶”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增”左边是提土旁,要书写到位;“斜”第五画是竖钩;“痕”是病字框,不要写成“厂”。

  3.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配乐自由读这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丽、生机……)

  2、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

  随机学习:a、“黄绿眉眼”指什么?

  b、“赶集”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见到的赶集的情况?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3.指导朗读

  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

  随机朗读指导: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指名朗读,生生互相点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啊,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三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朗读,反馈:燕子活泼、可爱、机灵、飞行快……

  过渡:那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3、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

  随机学习:

  a、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速,理解“掠”;通过“‘唧’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b、“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理解“小圆晕”,画一画感受美。

  4、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和书上的插图来理解。

  4、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5、拓展: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朗读指导

  四、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子。

  教学链接

  知识拓展:

  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去。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任燕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创办《民立》周刊。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在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郑振铎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考古研究,致力于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主要译作有《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等。1959年出版《郑振铎文集》。他的作品《鸬鹚》(由《鹈鹕与鱼》改编)等,曾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并掌握“俊俏、掠、偶尔、唧、荡漾、光彩夺目、赞歌”等生字词;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二)、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三、教学难点:切实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经常听到你们唱一首歌——《小燕子》。现在,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唱一下这首歌。(出示歌词)——《小燕子》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而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在此给学生设置疑问:春天最美丽在哪呢?大家心目中的小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燕子》。(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二)具体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内容,时间为3分钟。并提出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不懂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

  2.由学生说出不懂的生字,详细学习。从拼音、笔画、结构、部首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分析。

  3.范读课文。这个步骤建立在学习完生字词之后,范读课文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生字词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了解。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作基本的必要的准备。

  接着,采用分组朗读的方法,每组朗读一自然段,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这个步骤起到把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上的作用。

  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以及对课文的理解。

  4.指导看图。燕子在空中飞着,有时飞到树枝上,一会儿又飞到到电杆上,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

  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翠绿的柳树,黑色的燕子,既能让学生认识燕子,又能唤起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这时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让学生口述。

  5.讲读课文第一节。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指名朗读第一节。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读完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再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余地。让学生自由自愿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和看法,只要是说到相关内容的都给予肯定,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最后整理出以下内容:

  全身的羽毛翅膀尾巴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同时,把生词的具体意思放在这个情景里分析,学生较容易理解。

  俊俏——即“样子好看”。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几个词说明了什么?——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

  再让我们来想一想,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在本节中起了概括的作用。

  最后,总结——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现在我们再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感受小燕子的美和可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内容,对小燕子有了一个美的印象,这一节课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可爱以及活动。

  指点:我们都知道春天来到的时候,小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那么,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这个疑问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具体教学过程:

  1.讲读课文第二节。

  首先,找一个同学朗读这一节。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读完后,让学生自由说说本节主要写了什么。

  接着,指导看图。(出示放大插图)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到远;由上到下。创设情景,让学生当一当小燕子(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切实感受春天的美丽,同时对课文内容产生亲切的感情。

  接下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美在哪里,课文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这一节的大意——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2.讲读课文第三节。

  先是老师自己范读一遍,再由同学们朗读一遍。对本节有个整体的感知。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上一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飞行时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一节的中,我们讲会了解到。

  紧接着,想学生出示正在飞行的燕子图片,图片上的燕子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切实把教学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

  观察完后,请同学们说说——高处的燕子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怎么飞呢。然后再回到课文,文中描述的燕子又是怎么飞的呢?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提出问题: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先同桌或前后桌讨论、商量,自由回答。然后,再指名概括能力好的同学回答。既做到机会均等,又做到树立优秀。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斜着身子→一转眼飞到→横掠过

  ↓↓↓

  轻快和欢乐飞得快轻轻擦过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这一节主要写了燕子飞行的样子。

  3.讲读课文第四节。

  同学们,上一节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下来时会更加的美。不信?马上去看看。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观看停歇时的燕子。观看过程中向同学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给人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逐句分析这一节: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为什么写燕子”落”在电线上,而不是”停”在电线上?

  “落”:“落”字正好与燕子的轻盈、迅速吻合;而“停”字有点呆板。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句:把一件事物形像的比作另外一件事物(板书)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赞歌”是什么意思?

  停着的燕子—→音符

  “赞歌”:是赞颂美好事物的歌曲(”春天的赞歌”是赞颂美好春天的歌曲)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一节—→写停歇时的燕子,既燕子的静态的美。

  (三)总结全文

  学习完课文之后,我们知道,作者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时的美,最后写到它停歇时的美。

  我们应该学会这种抓住事物特点、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

  3、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运用提示语中读懂长句的方法,正确理解长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教学过程:

  复习学法

  讲授新课

  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这一段,找一找长句。(3句)

  挑选你喜爱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按“单元提示”上的方法自己学。

  反馈自学情况,相机点拨。

  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说说自己是怎么学的。

  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色美、新芽的可爱。)

  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出示: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按“学发”学习句子。

  草、叶、花形成了春天。

  “春”、“绿”、“各种鲜艳”(颜色)“光彩夺目“(整体特点)”赶紧似的聚拢来“(多)

  指导感情朗读,并按上述方法同桌一起学。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小组交流自学。

  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燕子飞到高柳下。

  其余的一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环境及动作轻快敏捷。(与课后题2联系回答)

  出示: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面,

  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荡漾开去了。

  燕子的剪尾或翼尖沾一下水面,小圆晕荡漾开去。

  “掠过”(飞行时的美姿),“波光粼粼”、“一圈一圈”(湖面美),“偶尔”(动作的轻巧)。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课堂小结

  课文2、3自然段讲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小结主要内容及学法。)

  用赞美、快乐的语气来读这两段。

  课堂作业:

  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缩句练习。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课文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饱含深情地记叙了一群南飞的燕子。为了到达目的地不分昼夜、不畏艰辛在飞过海的情景,赞颂了燕子勇敢顽强的精神,表达对燕子的无限怜惜与崇敬之情。

  二、教学过程及分析

  片断一:如此激趣导入,结果事倍功半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来猜个谜语:春天到,百花开,有种小鸟往南飞,白肚皮,黑衣裳,身上还有一把小剪刀。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燕子

  师:看来这个难不倒你们了,对了,大家想的是不是燕子?

  生:是!

  师:(板书:燕子)你们见过燕子吗?你能来描述一下燕子吗?

  生:燕子有小小的头,尖尖的尾巴。

  生:燕子是黑黑的羽毛。

  ……

  师:你们能用手比划一下燕子有多大吗?(学生用手比划)老师还要考考大家,这是什么?(板书:海)

  生:海

  师:你们看到过海吗?

  生:看到过

  生:没有看到过

  师:有的同学看到过,有的没有看到过,那你们能用手来比划一下大海吗?(生用手比划)比划的出来吗?

  生:不能

  师:那么小的燕子要过那么大的海,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九课,一起读读课题《燕子过海》(把刚才的板书补完,学生齐读课题)。读完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燕子有没有飞过大海?

  生:燕子为什么要飞过大海?

  生:燕子会不会在飞的时候累死?

  ……

  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老师想来表现一下,先听老师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文中的生字新词。

  分析:这段上课前的导入,从表面上看似乎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不少花式,有猜谜语、有用手比划燕子和海的大小,但仔细想来,这么费神费力的引入似乎没有多大的效果。最后得出的只不过是一个课题。而要引出这个《燕子过海》的课题,为何不选择更简洁一些的方法呢?不但能节约时间而且也能让学生直接明白本节课上课的内容。可以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上,在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上,这也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应该花时间的地方。在这个开头上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有些事倍功半的感觉。

  片断二:学习重点句

  生:燕子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回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它们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师:(课件出示句子)大家来看看,这个句子中你从哪个词中找到了表示燕子辛苦?

  生:不分昼夜

  师:那你能说说不分心昼夜的意思吗?

  生:不分昼夜就是不分白天和黑夜

  师:说得真棒,请你们用笔圈出表示意思相反的词语

  生:寒冷---温暖

  生:北方----南方

  生:昼----夜

  师(板书这些反意词)燕子要从北方飞到南方而且是不分心昼夜地飞,一定非常累,你们想来体会一下?(全体起立,学燕子飞)采访几只燕子

  生:非常累

  生:很轻松

  生:好辛苦

  师:你们才几分钟就累了,而我们的燕子要不分昼夜地飞,可想而知它们一定非常累。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把它们的'这种感觉朗读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好不好?(集体朗读)

  师:你还能找到其它表现燕子过海艰难的句子吗?

  生: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伏在甲板上休息。过了一会儿,……

  师:你的句子好长啊,说一个句子,好吗?再想一想

  (分析: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上课的新老师没有上课的机智,其实刚才学生说的两个句子都是,只是他一下子全说了出来,老师给予的就是否定,让他想一想再说。其实完全可以表扬这位学生,他不但能找准确,而且把两个句子连起来说了,更说明这个孩子的聪明所在,老师可以表扬他之后接一句:下面我们一句一句来看。就完全自然地接下了内容。而老师的这一否定,不但让那个孩子心里感觉不好,而且后面的内容也许那个孩子也没有更多的心思了。在上课的时候随时注意孩子的反映并给出正确的反溃这是很重要的。)

  生: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师:(课件出示句子)请你四人小组合作,说说你自己的感受。(小组讨论)谁来说一说?

  生:我读出了燕子很辛苦

  生:我读出了燕子很顽强

  生:我学得那些不能飞的燕子很可怜

  师:嗯,大家读出了燕子的顽强,同时对那些死去的燕子也产生了一种同情,那么在读的时候就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我们来试试。(重音突出了,“再”)

  (分析:小组讨论在这里似乎成了一种形式,四个学生在一起说,可结果却没有能讨论出什么来,更没有调动一些同学积极地参与其中,只是在做给老师看。这种讨论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师:还有其它句子吗?

  生: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课件出示句子)我们说理解一个句子先从理解重点词语开始,那么这个句子中,你能找到哪些词表现了燕子的艰难与辛苦吗?

  生:太疲倦、落、伏

  师:(板书这些词)从这些词中你看出了燕子的艰难辛苦。我现在想来改一改句子。(把改后的句子也一块儿出示,让学生找改了些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太”没有了,“落”改成了“飞”,“伏”改成了“停”)这样改了以后意思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变了,这样改了后就不能表现出燕子很累,很辛苦了。“落”说明没有力气了,而飞还能力气;“伏”也是没有力气,而“停”的话,它还能站着。

  师:你来表现一下伏,是什么样子的。(全体学生伏在桌子上,再次体会燕子的辛苦,劳累)我们就把它们这种劳累的语气读出来,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试试。(集体朗读)

  再次集体朗读三句话,体会燕子过海的艰难与辛苦。男生与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课后反思:

  这是《燕子过海》的第一课时,上完后,也听了不少的评析,再对照自己的上课过程,似乎发现了有许多问题。

  表演流于形式。开头为了引出课题,却花了大量时间在表演上,追求了形式上的效果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更深和地考虑到学生。

  小组讨论中,也是在走过场似的,有这么一个交流的样子,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获得讨论的帮助。

  在课堂上的机智仍没有,不能及时而正确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而且整一节课中太多地注重了形式,却忽视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以只会让学生机械地反应些问题的答案,却不能让他们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只能站在文本外面看文本,不能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它的内涵。更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因为只是站在文本外面,所以根本无法从情感上去体会。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6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一边听一边用手指着书。认真听,仔细看。(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专心听故事看书。)

  点评:开课简单,直切主题。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

  师:喜欢这个故事吧,你们自己能不能读读课文?

  生:能!

  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生:圈出来,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看查字表。

  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生:还要把这个字多读几遍。

  师:好!大家互相帮助,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我们刚才说的办法来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学生读书积极主动,教师来回指导,并提醒个别精力不集中的同学。大多数学生读过两遍后,教师叫停,总结表扬学生读书认真仔细。)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课文共有几段?

  生:共有八段。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给举手,教师找了四名同学每个读两段课文)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学生开始读,遇到读不顺的地方,教学学生一起帮忙,顺利读完,教师小结,并总结学生读书认真,听讲认真。)

  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培养良好的听讲习惯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起认真听,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师:大家一起读课文好吗?已经会读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读,还不太会读的同学,只要用手指着,把每个字读对就可以了。

  (学生一起读,有一句出现了困难,教师叫停,让学生把这一句连读两遍,课文读完后,教师再小结,表扬学生学习认真。)

  师:再自己读读课文,读熟的同学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读得还不熟的同学,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

  点评: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两次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读书中。

  (学生认真读完书,教师小结后,就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读书收获。)

  生:我知道茄子是小的,冬瓜是大的。

  生:我知道茄子是紫色的,冬瓜是青色的。

  生:我知道冬瓜的皮上有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生:我知道了,小燕子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不什么不一样。(教师板书‘认真’两字。)

  生:我知道燕子住在屋檐下。

  (其他的.答案差不多,教师及时总结每个学生的发言,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肯定学生的回答。)

  点评:学生在听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虽然幼稚,却是学生自己所得,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

  师: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课文中的词语不知道大家认得怎么样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们可以试试。

  (教师用卡片出示词语,学生齐读,然后双找了几组同学开火车读,其他的学生跟读。)

  师:大多数同学能认出这些词语,那么,把课文中的字拿出来,你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我请小组长帮助老师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认字的情况。小组长用每个同学的生字卡片来检查认字情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然后我们来汇报各小组的检查情况。

  (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贪玩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大约每个组都检查完,教师叫各小组长汇报情况,包括汇报他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肯定小组长认真负责。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你们组中那些还不会读的同学把这些字都读会?

  生:能!

  师:怎么教?

  生:让他们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教他们读,把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开始学习,教师继续巡回检查,了解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完时,教师叫停。简单小结,表扬学生学习努力。让小组长说说自己小组中有哪些同学进步了。教师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 读,学生读得很积极,大多数同学能读熟,个别同学不能全会读。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努力的结果。)

  点评:小组合作识字的办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因为老师给小组长布置了具体的任务,使小组长明确了自己的责任。组长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识字卡片一个个认真检查。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小组活动不但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内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

  师:同学们学习很努力,老师很高兴。我想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好吗?老师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二四六段女生读,三五七段男生读。(师生开始合作。)

  师:大家读得很好。你们同桌分段读好吗?男生读一三五七单数段,女生读二四六八双数段。读完以后,说说谁读得好。(学生开始练读,读完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同学读得哪些地方好,学生积极说出同学朗读的长处。)

  点评:认完生字的基础上,师生再一次尽情朗读,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师:课文读完了,我们知道小燕子认真观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许多不同。我们也拿一个冬瓜和茄子看看好吗?(学生兴奋。教师把准备好的小冬瓜和茄子拿出来让学生看,学生看到了冬瓜瓜皮上的细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

  师:我以前只注意到了茄子柄上的小刺,却没有注意到冬瓜皮上的细毛,你们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和忽略了的地方。)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想说一说吗?

  生:小燕子做事很认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生:小燕子飞来飞去,太累了。

  生:虽然累,但它不怕累,还能一次次地飞去认真观察。

  生:燕子妈妈很聪明,她让小燕子去观察冬瓜的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经过锻炼:这是学生再次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很显然,这次体验较上一次深刻、全面。孩子们已经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种体验是学生通过认真看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说明大家认真去读书了。能把书读明白。以后希望你们做事情也能这样认真。

  总评:这是一节朴实自然清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节课注重阅读和识字的教学,注重学生读书识字的过程。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和情感体验。北师大语文二册课文长,识字量大,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读书识字这个难点,付文宁老师的课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扎扎实实的读书(一节课学生读课文有七遍之多),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流畅再获得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没有精彩的语言,没用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全身心地去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同时注意让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参加小组活动。师生间亲切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把“认真”二字贯穿课堂始终。这不正像课文中那位耐心的燕子妈妈和一群认真做事的小燕子一样吗?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7

  一、揭示课题,联系生活,初知人鸟之情

  1、形象描述。为缩小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尽快走进文本,新课开始,可这样引导:同学们,你喜欢燕子吗?(板书:燕子)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凭借影视和课外阅读获得的有关知识,从漂亮的外形、清脆的鸣叫、庄稼的卫士等方面叙述,初步了解人与燕子的情意,为阅读感悟课文奠定基础。

  2、揭题引疑。课题“燕子专列”既富有情趣,又具有悬念,它给了学生质疑和想象的空间。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初知人鸟之情后,可这样引导:今天所学的《燕子专列》(板书:专列)写的就是人与燕子间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看了课题,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疑问:以往所说的“专列”都与人有关,怎么会有“燕子专列”?燕子要去哪里?是谁,在什么情况下为它们安排“专列”?)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感觉人鸟之情

  1、自由朗读课文。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然后分自然段指名朗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中思考,整体把握。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燕子专列”是在什么情况下安排的?为让燕子登上专列,人们做了些什么?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自读思考后指名回答,先一问一问地说,然后连起来说,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觉人鸟之情。

  三、凭借描述,展开想象,感悟人鸟之情

  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促使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可抓住语言形象与语言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想象画面,描述情境,感悟人鸟之情。

  1、由画面感受怜悯之情。学生读第2自然段后引导他们抓住“很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语,以“我来到xx,看到xx,听到xx,我想xx”的句式描述课文描写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面对大雪漫天飞舞,燕子横七竖八的惨不忍睹的画面,抒发自己内心的沉重、焦虑,感悟人们对燕子的怜悯之情,为下面的阅读想象奠定基础。

  2、由政府的呼吁感受关切之情。课文第3自然段有这么一句:“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这是课文的承启句,既是上述凄惨画面的结果,又是下述感人情景的起因。句中的“呼吁”,为学生提供了话语空间。可这样引导:面对这么多可怜的燕子,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是那么焦虑。就在人们焦急万分的时刻,电视和广播向人们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你能想象叙述“呼吁”的内容吗?让学生灵活运用第2自然段提供的语言材料,想象并叙述“呼吁”的内容,既训练了思维与表达,又能进一步感受人们对燕子的真切关心。

  3、由典型的人物感悟真切情感。课文先叙述瑞士居民顶风冒雪寻找遇困的燕子,接着重点描写小姑娘贝蒂和爸爸妈妈一起从早到晚救护冻僵的燕子的情景。前者是面,概括地写;后者是点,具体地写。可先引导朗读写居民们救助燕子的句子,让学生想象描述:读了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抓住“纷纷”,想象男男女女齐上阵、老老少少齐出动的情景;抓住“冒着”“顶着”,想象人们顶风冒雪抗严寒,想方设法救燕子的情景;抓住“四处”,想象人们在田野里寻找,在小河边行走,在树林里穿梭,在山崖上攀登的情景,感受人们救鸟心切,助鸟心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当某一角色,教师(也可让学生)以下列问题(可灵活设计)作现场采访,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

  ①小朋友,春寒料峭,大雪纷飞,你也加入了救护燕子的行列,不怕寒冷吗?

  ②老奶奶,您年纪这么大了,天又这么冷,就在家休息了,为什么也出来救护燕子呢?

  ③小伙子,你腿脚不便,理应在家休息,为什么也出来呢?

  对孩子救护燕子的描述是课文的重点,切实感受其画面,是体会人鸟之情的主要前提,可引导学生细读想象:读了这一段,你看到了怎样的小女孩,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感动?让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说出自己感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想象: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女孩救助的燕子,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获救的'吗?让学生从小鸟的角度,具体想象叙述救助燕子的一个细节,如攀上陡崖救助,爬上小树救助,走上冰面救助……从而在细节的想象描述中,感受孩子为救助燕子付出的辛苦,感悟她对燕子深深的爱。

  四、凭借语言,丰富画面,升华人鸟之情

  课文结尾简单叙述了燕子与人们告别的情景,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为升华学生对人鸟情感的感悟,可引导学生依据结尾想象描述:

  ①同学们,经过紧张的抢救,一只只濒临死亡的燕子终于安全地来到了人们为它们安排的专列上。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想到自己在危难之中得到了人们的救护,现在就要与人们告别了,你心情怎样,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从燕子的角度,叙述对人们的衷心感激和依依惜别,表达自己在春天来临后重返故土,为人们服务的愿望;

  ②如果你参与了救助燕子的活动,看着一只只在空调列车上叽叽喳喳的燕子,你心情怎样?想对它们说些什么?从救助者的角度,叙述对燕子的依依不舍和良好祝愿,表达自己在春天来临后迎接燕子,与它们团聚的美好愿望。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下,自己学会探究;在情境中,自己学会想象;在鼓励中,自己学会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举一下手。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

  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课件:“阳春三月,……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咱们一起读一读。

  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

  二、感受燕子所处的艰难环境。

  这样吧,咱们先读一读这段话(课件:“这年春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第一次读的时候,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流利。自个快速地读,好吗?

  谁来读读?

  请你带着大伙把这里的生字新词读一读。(课件出示:麻烦、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同学们,这一些生字新词离开了它们的语言环境,你还认识它们吗?

  咱们一齐读一遍。

  你们看,“骤降”的“骤”字,这个字“马”字旁加一个 “聚”,比较难写,大伙把笔拿出来,在纸上写一下。

  什么叫做“气温骤降”?

  最后一个词咱们来读一读。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是呀,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危险。

  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你想读哪一句?(课件出示: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同学们,你们知道燕子要飞多长的路吗?老师告诉你们,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你们看──(课件出示:燕子迁徙情景)

  一路上,它们要飞越大海、高山、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路那么长。你想,燕子飞得辛苦吗?

  而且还要跋山涉水,肯定非常疲劳。我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再来读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对“长途跋涉”更有感受了。谁来读?

  是啊,路真长啊!谁再来读?

  飞得真辛苦啊!大伙一起读。

  “饥—寒—交迫”,你们为什么这么读呀?

  是呀,它怎么就找不到食物了呢?

  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读书,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你看昆虫都冻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饥寒交迫。

  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寒冷极了的燕子正濒临死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听出了你在为燕子着急。谁还想读?

  我听出了你的心情很沉重。谁还想读?

  你在为燕子担心、着急是吗?体会得真好。同学们,还有哪句话也让你感觉到燕子处境的危险?请你再读,再找。(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得到当地气温的寒冷吗?(课件出示:寒风飞雪的`气候片断。)

  你们看──寒风像狮子那样狂吼,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大家都冻得受不了了。这么冷啊,小燕子是候鸟它怎么受得了?谁再来读这句话。能通过朗读让大伙感觉到天气是那么那么的冷吗?

  是不是感觉到有寒气在向我们逼来的感觉,浓不浓?有一点浓了是吗?来,谁读得再冷一些,让大伙都觉得气温是那样的低那么的寒冷。

  你们的朗读似乎把我们带到这冰天雪地中去了。大伙一起读。

  饥饿、寒冷、疲劳使小燕子濒临死亡,处境太危险了。读到这儿老师心情非常沉重、着急、担心,你呢,你是不是这样的?你们都是的,是吗?

  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同学们,就是这么一群饥饿、寒冷、疲劳极了正濒临死亡的燕子,最后却坐上了专列。让我们走进这个专列。一起读一下这个题目,读──《燕子专列》。

  想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吗?这样吧,咱们还是快速地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声音读一读整篇课文。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如果能够一遍后读出感受,那就更好了。

  同学们,真想听听你的感受啊!读完整个故事之后,心情怎样?说说吧。

  是啊,你读到哪儿特别的高兴特别为燕子庆幸,把这一段读给大伙听听。

  读到这儿就高兴了庆幸了,是吗?还有──

  这个用广播用新闻媒体来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中有个词,叫什么?

  同学们,你想啊,当时的时候,这瑞士政府会怎么通过电视、广播这些新闻媒体向大伙呼吁的呢?怎么呼吁才能把全国人民的爱心调动起来呢?我知道你肯定有好办法。这样吧,先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我们来代表瑞士政府写上几句呼吁的话,好不好?

  咱们先听一听几个同学是怎么代表政府呼吁的,看看谁的呼吁最能唤起全国人民的爱心。

  动情的语言再加上动听的声音,在广播电视里播诵的时候,肯定能唤起很多人的爱心。写得非常棒。

  同学们,当时,瑞士政府就是像你们那样动情的并且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通过电视广播呼吁全国人民奉献爱心。正是因为有了政府这样的重视,所以才有了这千古奇观──燕子专列。

  三、总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瑞士政府呼吁全体人民纷纷出去拯救濒临死亡的燕子。在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们纷纷出去寻找。

  二、感受人们对燕子的爱

  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的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你能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这幅文字照片吗?(课件出示: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谁来把这幅文字照片念给大伙听听?

  刚才听了她的朗读,你觉得她读哪个词时特别感动?

  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呀?

  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说明她非常的──寒冷。但她在乎吗?

  她一点也不在乎。是啊,因为她太在乎谁了?

  太在乎燕子了。你们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幅照片,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是啊,你们看,小贝蒂双膝虔诚地跪在雪地上,双手捧着小燕子,嘴里还在向小燕子呵着──暖气。

  她身体里的热气在呵出来,好像在为小燕子祈祷。从她一系列的动作当中,让我们感觉到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刚才咱们找到的这段话,谁来?

  多勇敢的孩子呀!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呀!

  这十几只燕子她该跑多少地方呀,大伙一起读一读。

  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仅仅是小贝蒂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再默读,你感觉到还有谁也在乎小燕子了,把这相关的话找出来。(课件出示: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什么叫做“料峭的春寒”啊?哪里看出很寒很寒?

  又是雪又是冻,怎么能不寒呢?在我们这个地方,冬天没有这么寒冷,是吗?再找一找整篇课文当中描写寒冷的语言,你看看这料峭的春寒到底有多寒?

  有多寒,说吧。

  (课件出示:“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除了这儿,还有吗?

  (课件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课件出示:“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小贝蒂都冻成这样了,能不冷吗?所以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话都说明这料峭的春寒“寒”不“寒”啊?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我们最想做什么?

  是啊,躲在空调房间里躲在被窝里。但是,就是在这样料峭的春寒当中,居民们却纷纷──(课件展示:寒风飞雪片断)

  你们看啊,这一次你们来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想你们的体会更深了。

  谁来读?

  大伙一起读吧。

  同学们,你仿佛看到谁走出家门了呀?

  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身份的人,都纷纷走出家门──(齐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你们能想象他们走出家门时候的心情吗?他们是怎么走出家门的?(齐读)

  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会到哪儿去寻找啊?

  所以你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你能用一个词来说吗?

  是的,同学们,为了寻找这些冻僵的燕子,居民们就是这样不辞辛苦、艰难、千辛万苦、不怕严寒地去寻找燕子,到那么多的地方去寻找燕子,这就是──“四处寻找”。

  谁再来读这个词?大伙一起读。

  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样地寻找。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齐)在乎!

  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齐)爱!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是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课件展示: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是啊,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小燕子们此时此刻唧唧喳喳的,有那么多的话想诉说想感谢。这一列充满了爱心的专列马上就要启程了。同学们想啊,当它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它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课件展示)

  你们说这个远方会是哪儿呢?

  还在瑞士吗?是的,这远方可能已经不在瑞士了,因为我们知道瑞士这个国家非常的──(齐)寒冷。

  我们可以想象到,小燕子可能会享受到更多国家人民对它们的──在乎。

  有了这么多人对小燕子的在乎啊,我相信,年年春天,小燕子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再读一读刚才咱们读过的这一段话,好吗?(课件展示: “阳春三月,……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三、拓展说话,感悟升华

  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

  课文学到这儿学完了,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心大使史怀泽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展示: “动物是人类的近亲。”)

  四 、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五、总结。

  六、作业。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01-30

燕子语文教学设计01-25

《燕子》语文教学设计02-26

语文《燕子》精品教学设计03-21

语文《燕子过海》教学设计03-06

燕子过海语文教学设计02-17

《燕子》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03-27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03-07

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03-09

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设计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