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4-29 10:06: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5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四、讨论: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一、朗读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二、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与民同乐”。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家_________家,谥号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

  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

  谪(zhé) 属(zhǔ) 浩浩汤汤(shāng) 霪(yín)

  霏(fēi) 樯(qiáng) 薄暮(bó) 谗(chán)

  顷(qīng) 芷(zhǐ) 汀(tīng)

  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

  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谪 越 具 增 属 予。(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板书)

  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胜状 汤汤 大观 备 然则 迁客骚人 得无(板书)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板书)

  4、齐读课文第二段。

  八、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

  九、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三、四段。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叙事)

  第二部分:第一层(2)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写景)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2、3两段。

  3、体会对偶手法的运用。

  4、找出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三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三段。

  重点词语:若夫 排空 去国。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三段写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以己悲”伏笔。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四段。

  重点词语:至若 春和景明 而或 把酒临风

  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

  第四段写景明则喜,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伏笔。先写景,后情,情景交融。(板书)

  4、学生齐读第四段。

  四、师生共同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欧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三、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二层两段文字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看起来是写“异”,实际上是写同。因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容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六、自读三、四段,力争背诵

  七、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最后一部分。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3)物暗己悲,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

  为议论“不以已悲”伏笔。

  第二部分:第二层(3、4)

  (4)景明则喜,先写景,后写情,交融。

  为议论“不以物喜”伏笔。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分析最后二部分。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4、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字词:拼音、解释。

  2、齐读、抽背。

  二、新授第五段、师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五段。

  重点词语: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五段: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被。

  这里自然总结出全文中心意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回答,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这一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

  4、学生齐读第五段、力争背诵。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六段

  1、指名朗读第六段。

  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六段。

  3、教师总结。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四、齐读课文、力争背诵

  五、作业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背诵课文。

  3、预习下一课。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报负。

  第四部分(6):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创意说明】

  以合作的形式,层层深入地探究,是本设计的特点。这篇自读课文看似浅显,不过是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作者在这个游戏的回忆中,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介丰子恺。

  二、小组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还有别的目的?

  3、你认为文中父亲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

  4、你有过夹杂艺术因素的'童年的游戏吗?与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课堂交流

 1、概括本文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了一则童年游戏,它还包括在游戏中萌生艺术的兴趣,以及大人对这种兴趣的呵护。

  2、本文在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时,处理得十分自然,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若刻意为之,便会弄巧成拙,索然寡味。 (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点中国画理方面的知识。)

  3、父亲这个角色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父亲,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4、第4个问题,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慨,但不要扯得太远,要紧扣课文。

  四、语言品析

 让学生找文中写得最生动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童趣

  留白

  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鸟、虫、鱼无所不通。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像猫还是像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诀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大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大阳像个小刺猬。理由是大阳发出的光线看上去像刺猬身上的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猫发笑。

  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目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陆空游戏。管理员对老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 文学才能初露端倪。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

  [使用建议]

  选文与课文皆取材于童真童趣,然立足点正好相反,所表示的话题也同中有异。若将两篇文章以及同学自己的某些童年经历放在一起仔细探究,定然会发现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九年义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整个单元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契机、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为主题。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中特殊乘客并非真的乘客,而是植物的种子,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文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明确了本文要说明的客观事物──特殊乘客,即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的种子,同时,以两个设问句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以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为例,说明特殊乘客的变化,并指出它们变化之后的优点,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的思考:优点从何而来?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要说明的问题──它们产生变化的原因。第3自然段,概括而有序地介绍了促使这些植物种子产生变化的两方面原因:一是来自大自然的,即宇宙射线的辐射与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使其内部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二是来自科学力量的,即科学的选育,使其良好的性状逐渐稳定。第4、5自然段,依次就太空蔬菜的食用、药用和其他用途进行了介绍,说明这一科研成果能够造福人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颂了聪明勤劳的科学工作者。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文广泛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适机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是什么?

  2、对,在20xx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题: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读题。

  二、初读课文

  1、看到这个符号,我们知道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2、对,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阅读提示,用序号标出提示给我们的几个要求。

  生:二个要求。

  3、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看大屏幕,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齐读。

  2、有个别同学这二个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

  例 lì 如 筛 shāi 选

  谁再来读一读。

  3、接下来请大家浏览课文,并完成练习题,出示课件:

  全文共____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在第( )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第( )到第( )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在第( )到第( )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在第( )自然段。

  4、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二个方面。

  生: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二个方面的内容。

  5、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课文的中心句(找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板书:

  变化、用途

  生: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6、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解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四、品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要去看看太空种子到底有哪些变化?

  默读2~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变化找出来,说说为什么?

  ⑴ 出示句子: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变化

  ⑵ 你理解微重力、高真空吗?

  这有一段资料,自已读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微重力状态

  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

  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可多了。在空间站,任何事物都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纯净的新材料;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生1:微重力是失重。

  生2: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很多。

  ⑶ 大家看,这是宇航员在训练中的场景,你能说说微重力有哪些现象?

  ⑷ 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植物种子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有你感兴趣的句子吗?

  ⑸ 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⑹ 相差这么大。哪些同学也对这句话感兴趣一起来读读吧。

  2、不管是太空种子的果实有巨大差异,还是种子内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都非常的(美妙)。

  板书:

  美妙

  3、课文不仅介绍了太空种子美妙变化,还介绍了太空种子的(用途)。

  引读。

  4、默读4~5自然段,找出太空种子神奇用途,并完成表格。

  默读4到5段,填表:

  A、食用:美味佳肴、绿色蔬菜:

  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辣椒

  a、想不想看看太空蔬菜?

  b、出示图片配讲解:

  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

  c、怪不得作者说它是美味佳肴,又因为它抗病力强,很少用农药,又是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B、药用及其它:

  除了食用,太空种子还有很多用武之地。

  良药:太空菜葫芦中苦瓜素可治疗糖尿病。

  美化生活:太空花卉。

  绿化祖国:太空育种。

  a、一起去瞧瞧新奇的太空花卉吧!

  b、出示图片配讲解: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太空花卉?

  c、太空花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期更长,一年四季都能(美化我们的环境),太空育种还能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引读。

  5、一粒小种子竟有这么多用途,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那么的(神奇)。

  引读。

  板书:

  神气

  6、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这都是谁的功劳?

  生:科学工作者。

  7、科学工作者真得有魔力吗,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1:知识和工作。

  生2:科学技术。

  8、正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

  科学创造奇迹

  9、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说明方法

  1、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作比较。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

  板书:

  举例子

  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

  (出示句子)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生:例如、如、比如、譬如

  6、习作时可以用上这种方法,它能让你的习作内容说服力更强。

  六、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生: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

  出示小练笔:

  种子的自述

  我原是一颗普通的_____种子。由于__________

  _______。我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太空______。

  说起那次旅行:____________。真是让人难忘啊!

  经过人类的种植,我的用途比以前更多了__________

  ___。我真高兴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4、交流。

  七、作业

  1、继续完成这篇想象作文《种子的自述》。

  2、生活中,课文中类似的奇妙事例有很多,课后178页《人造发光植物》就非常有趣,回家仔细阅读。

  【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举例子 变化 美妙

  用途 神奇 科学创造奇迹

  【设计理念及意图】

  1、语文能力训练:

  课文线索清晰,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梳理线索,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根据课程标准,四年级开始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就本班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考虑降低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出示段落大意,找出相关的段落。指导学生综合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相机引导出另外一种总结课文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找出课文中心句和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多次的训练,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前学生也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课文。我抓住课文多次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特点,归纳以前所学习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引出新说明方法──举例子。指导学生在本篇课文中寻找,感悟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特点,并应用于习作中。

  在课程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种子的自述。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所学过的说明方法习作。既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进行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以图激趣:

  课文中有一些科技术语,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为了让学生客观了解植物种子所处的特殊环境,我采用了大量宇航员太空生活的图片,如,漂浮行走、吃食物等图片,从中让孩子知了解在微重力、高真空状态下产生的一些现象。太空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越陌生的东西越能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图片正是帮助学生理解最直观的工具,用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科技术语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为达到丰富学生有关微重力、高真空的知识,给学生一次阅读训练机会,我设计了一个阅读链接。从短文中灌输给学生微重力状态就是失重现象以及在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的知识点。

  我还采用了大量太空蔬菜、太空花卉的图片,给学生感观上的刺激,对奇迹发出惊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由激情再回归文本,这样就更能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自读自悟: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教学时,抓住阅读提示给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通过默读找出感兴趣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在交流时,让学生感悟词语或句子在表达上清楚、生动这一特点,并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这一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个性思维。

  4、课外延伸:

  学习本课之后,我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在拓展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推动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1. 这是一篇描写江南风情的散文(选学课文)。文章以农家孩子的视角,用朴实风趣的笔调,真实地叙述了水乡车塘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习俗、农民的勤劳淳朴和集体劳动的乐趣。文章以总引开头,先写车塘,后写捕鱼,适于完成单元训练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引出“车塘捕鱼”。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车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装车、架架子到车水,完整地写了车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捕鱼。先写大人捉鱼,后写孩子“扫荡”。文中写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为、配合默契的劳动场面以及塘水车干后各类鱼的表现,写得妙趣横生。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农民在车塘捕鱼中的情趣以及劳动中配合默契、勇为集体做事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近排了哪些材料来写“车塘捕鱼”。

  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有条件地简要叙述“车塘捕鱼”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木制水车”挂图,词语卡片,抄有“车”字的6种解释的小黑板或相应的投影仪(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喜欢捕鱼吗?你知道有哪些捕鱼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水乡去领略一番“车塘捕鱼”的乐趣。(板书课题)

  学生读“车塘捕鱼”。这里的“车”不是名词,是什么意思呢?请在出示的6种“车”的意思中选择一个(指“用水车打水”);那么课题“车塘捕鱼”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车打水把鱼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鱼。]

  接着出示水车图,认识就是这种水车可以用来车水、捕鱼。过去农村里用这种农具车水浇地、抗旱,也用它车水排涝。

  2. 初读课文。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学生字词语,划出不懂的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

  (2) 检查生字新词。是否读准生字,如翘舌音:蛳(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鲢(lián)铅(qiān)后鼻音:订(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车塘、规矩、额外、寒噤、豪爽、扫荡”等词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塘”?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捕鱼”?并按事情发展试着给课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总引,分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车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鱼”(第三段)。]

  (2) 让学生在课文中标上分段符号:“||”

  5.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最后一句“不过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讨论“不过最有趣的要算车塘捕鱼了”这句话的作用,先同桌议议,再全班讨论。

  (3) 反馈、小结。捕鱼、钓虾、摸螺蛳都是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事。“不过……”一句,是全文的总起。引出下文——“车塘”与“捕鱼”。

  6.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段。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分步学习。

  (1) 按照“车塘”的先后顺序:这一段写了哪几个过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 先4人小组议,再全班讨论。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堵住进水 脱得精光

  车塘 装水车 架车架 喝酒驱寒

  车塘水 跳入塘中

  装好架子

  (3)简述“车塘”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说(评议)自由练习说、同桌互说、指名优秀生说、鼓励后进生说,评议时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顺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着……最后……”。还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让学生自己简单复述阿大、阿土架车架的过程。)

  (4)第6自然段,鱼的挣扎姿态写得极为生动,可用引读法训练读,教师问:什么鱼?学生读各种鱼的姿态。

  7. 学习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想一想:捕鱼过程可分几层意思,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 用引读法读课文。教师读大人捉鱼,学生读小孩“扫荡”,体会捕鱼的乐趣。

  (3) 学生说说捕鱼的乐趣。(读读有关句子)

  8. 完成课后作业 3,比较写法的不同。先讨论,后评议,最后完成作业 。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项目设计方案11-1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04-04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 撰写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10

教学设计方案06-19

教学设计方案06-1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11-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7-21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11-2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