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6 12:29: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理解算理,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其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5×0.520×0.41.1×4

  0.39×1001.8×10×10237÷100

  [评析:口算练习应贯穿计算教学的始终,加强口算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这里的基本练习,还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出了理论依据和最近发展区。]

  二、探究新知

  1、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房间、阳台平面图)

  师:小明家最近换了新房子。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阳台的面积有多大?房间和阳台一共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2、估算。

  师:同学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的估计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①3×3=9。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②4×3=12。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所以面积比12平方米小;③3、6×3=10、8。面积和10、8平方米接近。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房间的面积一定比12平方米小,并且在9平方米左右。

  3、试算。

  师:3、6×2、8的积究竟是多少?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了解试做情况,并给试算有困难的同学以引导、提示: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计算。

  教师选取不同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师:根据估计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思考。看来问题的关键是积的小数位数。

  4、明理。

  师:谁愿意说一说3、6×2、8的积为什么是两位小数?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释:①把3、6米和2、8米分别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1008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②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把3、6看成36是把3、6乘10,2、8看成28是把2、8乘10,两个因数分别乘10,算出的积1008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1008除以100,所以积是10、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平行与橡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教材按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先教学平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再教学垂直,从生活中选取两条直线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学会画垂线,并结合相互垂直的关系,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机器应用。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在情境中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教材从生活中选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现象作为认知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以此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页的例题分三步呈现,首先呈现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勾画出两条边,这些勾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根据3张照片中的彩色线条分别画出3组直线,从现实情境和具体物体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对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3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开数学思考。第42页例题的呈现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在这样的实物和图形的反复转换中,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2、强化操作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

  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道例题都是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或垂线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想办法画,在画的活动中继续体会胡下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内涵。

  3、注重知识的应用与解释,体会认识的价值。

  教材选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知识对相关现象作出简单的解释。如穿过马路的最短路线、怎样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引到小明家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进行解释与应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与垂线等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本单元安排了大量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需借助多个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图活动有画平行线和垂线等,测量活动有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而在此之前,学生的作图和测量机会不多,经验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第一层次从熟悉教室或类似的环境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层次,通过折纸的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材要求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再组织交流进一步明确各自特征。第三层次,把这两种图形特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相互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感知并初步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的推导和归纳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学生对抽象的图形认识往往空洞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有一定的优势。根据这一特点,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想到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引导他们观察直观的图形及动态演示、操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图片。

  师:老师拍了很多生活中的图片,你们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吗?

  2.揭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思维也随之活跃。)

  二、探索新知

  1.长方形的特征

  ⑴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组交流说一说)

  ⑵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学生说,电脑演示)通过验证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确实相等

  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得出:

  4个角都是直角

  (课件演示,验证长方形对边是否相等。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亦能更轻松,自主地获取知识。)

  ⑷小结:我们把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大胆猜想,认真验证得出了长方形的特征。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正方形的特征吗?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汇报。

  (学生掌握的不止是知识,还有获得知识的方法,这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本领,小组学习探讨,解决新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师: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填写实验报告表)

  4.教学长、宽及边长。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它们称为边长。

  5.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与宽等长,或长方形的宽延伸到与长等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本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就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重视对口算思路的分析,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2、例题呈现贴近学生生活,设计了坐船出游鸟岛的情境,提出了“两个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和“还能上几人?”等问题,需要学生自己从中寻找条件,列出算式,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由学生在开放的情景图中寻找条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路,在交流中学习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即呈现了口算方法,还出现了在脑中想竖式的方法。

  3、新教材练习形式多样,活泼有趣。

  二、对学生的分析:

  学生的基础: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一年级上册学习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一年级下册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具备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

  口算一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实际上是多道口算题的组合,最初学生计算速度会比较慢,而且要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头脑中,再与后面的数相加减,学生容易出错。因此,最初的练习要注意正确,适当的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不强求速度,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数学问题,看看大家是否能解决呢?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8+30= 26+40= 52-10= 37-20=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6+3=

  8+56=

  37-8=

  44-6=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今年春游你们想去那里玩?我们一起看看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准备去哪里?出示主题图认真观察画面,图中提供了那些数学信息?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会问:什么叫“限乘68人”?(不能超过68人)】

  2、有4个班,可以怎样坐船?(学生提出建议,可以两班合乘)如果两个班的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进入第二个环节,在例1的教学中要突出2个要点,一个是利用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口算思路。第二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这么多种方案都合适吗?学生会提出总数不能超过68人,怎样才能知道这些方案是否合适呢?(计算出结果)

  2、独立思考:请你试着口算23+31和32+39的结果,(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小组交流: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全班汇报:

  23+31:

  (1)一个加数先加另一个加数的十位,再加上个位【★】

  ① 23+30=53

  ② 31+20=51

  53+1=54

  51+3=54

  (2)一个加数先加另一个加数的个位,再加上十位

  ①23+1=24

  ② 31+3=34 24+30=54

  34+20=54

  (3)相同数位相加

  ① 3+1=4

  ②20+30=50

  20+30=50

  3+1=4

  50+4=54

  50+4=54 32+39:(口算过程和前面相似,可能会出现下面的算法,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2+40=72 72-1=71【★】

  【算法学生能说出几种就是几种,不追求多与全。】

  3、比较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都是加法等。

  不同点:后一道题,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其他几种方案,看看还有哪些方案不合适。(学生根据“限乘68人”以及计算出的得数加以判断。)说说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或者你觉得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渗透择优思想,有★的算法要充分肯定】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通过算式验证,我们的最佳乘船方案通过。可是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并没有听咱们的。他们让二(1)(2)班同乘一条船,板书:23+31=54,指名直接说得数。

  2、出示例2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限乘68人,二(1)(2)班只坐了54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能提出:

  (1)二(3)班还能上多少人?

  (2)二3班还剩多少人?

  3、解决第(1)个问题。

  (1)组织学生列式,板书:68-54=

  (2)同桌互说算法。

  (3)汇报交流,强调对位。

  4、解决第(2)个问题。

  (1)你会列式吗?板书:32-14

  (2)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学生独算,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师板书口算结果32–14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1)竖式

  (2)拆分法,即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如:32-10=22 22-4=18

  (3)拆分凑整。如:32-12=20 20-2=18 。

  5、小结:

  (1)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说明:在以后的计算中,可以用你喜欢的算法进行口算。

  6、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口算方法

  (1)今天学的什么?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2)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形式多样

  1、游戏:和小动物交朋友。猜猜小动物后面是几?(猜猜得数的十位上是几?)

  23+35= 8 25+38= 3 33+52= 5 67+18= 5 54-15= 9 54-38= 6 52-24= 8 39-26= 3 2、找错误

  34+23=66(看错数位)

  45+33=75(忘加另一个加数的个位)

  26+57=83(正确)

  68+14=72(个位满十,没有进一)

  3、57+36=93 57-36=21

  从图中你能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吗?说一说(培养学生看图理解的能力)

  4、小小商店,分小组,分角色进行实践,让学生体会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的价值。

  (五)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4.P62/5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

  4、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学生做,老师评。

  二、理解左边与右边。

  出示摆一摆教学图。

  1、请大家也来摆一摆。

  2、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3、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5、有不同的意见呢?

  演示练习:

  6、请你们打乱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三、体验相对,并加深理解

  1、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2、请你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来的是不是右手。

  3、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4、做游戏: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快又对。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各题。 2、分析、评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

  3、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

  (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

  师:如果把遮挡的这些立体块变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挡的就能看见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他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师:现在是5个,如果是6个,7个,或者摆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就只研究用5个小立方块来搭物体(揭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上面:师:谁看到了他在观察的时候和刚才那个同学有个不一样的动作?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呢?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一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5、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这三个面的形状,看谁摆的多?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摆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头脑中会有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画的都对吗?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都做对的举手)

  7、师:老师也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画出来吗?自己动手画,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通过摆,直接画出来的,没摆怎么就能画出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摆帮助画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摆加强印象,才能最终不用摆靠想象就能画出来。

  (设计意图:3个练习,各有侧重点,5是通过大量的摆、画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在学生头脑中通过直观形成丰富的表象;6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强调了不仅要求画的多,还要画的准,也是进一步强化训练;7是逐步由直观—抽象,不通过摆而是通过想象,知道每个面的形状,整个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实物,调整你的观察位置或是转动实物来观察,不能转动的图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画出3个面的形状,也就只由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那么给你立体图形3个面的情况,你能知道原来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吗?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学生画的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汇报:(指名到前面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他是从正面先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也就是先从哪个面入手摆出基本图形都可以,)

  (设计意图: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组,师:再来摆一个,试试,行不。

  师:还有和他摆的过程不一样的吗?比比,哪个简单?

  (先摆数量多的,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这个呢,数量相同的,自己试试。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途径知道的吗?(你真了不起)

  先摆上面看见的,也就是底层肯定不动,只是在上面进行调整)

  (数量上相同的,先摆上面看见的)

  (设计意图:优化摆的方法,比较怎么摆简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尝试,汇报

  3、出示例题;判断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结束全课。新课开始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另外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名称,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3个内角相等。

  2、 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例题中的三角形;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关于三角形,你有那些知识

  1、按角分成三种三角形

  2、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算第三个角的度数,如果是一般三角形,那就用180去减;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就是90去减……

  二、认识等腰三角形:

  1、比较老师手边的两块三角板,他们有什么相同(都是直角三角形)

  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块三角板的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而另一块三角板的角和边都不相同。)

  指出:像这种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们叫它“等腰三角形”

  2、折一折、剪一剪:

  取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它的对角线,沿对角线剪开;展开

  观察:这样剪出来的三角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等腰三角形。想一想:为什么要对折后再剪呢(这样剪出来的两条边肯定是相等的。)

  除了两条边是相等的,还有什么也是相等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两个角也是相等的,因为也是重合的。)

  3、画一画:

  讨论一下,如果我要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画下来,应该怎么画

  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画两条同样长的边,这样就确保有两条边是相等的,然后再连接这两条边,就得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生共画等腰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

  4、教学各部分名称:

  读“等腰三角形”,想一想,这名字是什么意思(两条腰相等的三角形)

  在图上标出:这两条相等的边,我们就叫它“腰”;这第三条边和它们是不相等的,我们叫它“底”

  在底边上的这两个角是相等的,就可以共用一个名字“底角”;剩下的这个角,称之为“顶角”。

  三、认识等边三角形:

  1、刚才有的同学画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三条边都是相等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等边三角形”。

  2、为了确保三条边都相等,我们可以这样折:取一正方形形纸,边折边示范,并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折

  剪下后,量一量每条边是不是真都一样长在量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3个角也都相等,都是60度)

  3、画等边三角形:很容易保证两条边相等,但保证三条边都相等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等边三角形不好画。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一:根据角度来画。比如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然后分别画出60度的角,如果两边正好会合,正好都是3厘米,那就说明画得很准确。

  方法二:根据高来画。比如先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然后在1.5厘米处画高,从端点出发到高量出3厘米,并画下来,再画另一条,就得到了等边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一画。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物体的面,哪个是等边三角形,哪个是等腰三角形

  指名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2、用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剪出的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是直角三角形吗www.

  分别请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指出: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也可以按边来分,这是两种不同的依据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说说这几个轴对称图形都是什么三角形。

  指出:既然是对称的,那肯定有两条边是相等的,那就是等腰三角形。

  4、在点子图上画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画出每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

  老师注意巡视检查,也可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画的,怎么想的

  5、教学你知道吗

  五、课堂作业:

  第32页第5、6、7题。在写之前可先组织学生说说各题是怎么思考的。

  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

  3、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分苹果入手,介绍了除法竖式的写法,接着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掌握如何列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本课时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教学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位同学大约分几张卡片,然后组织教学活动,探讨怎样判断估计得正确与否。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找出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的试商策略。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求有余数除法的方法,教师可以充分放手,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际活动的背景中去探讨试商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4、教学目标:

  A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B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培养学生在小组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让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方法。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活动:小组倒背乘法口诀

  2、练习:

  (1)( )里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 (2)( )里最大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比较(1)(2)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新授

  1、以小组为单位分物品

  第一小组(5人):分49张苹果的卡片第二小组(5人):分50张圆形卡片第三小组(5人):分51张梨形卡片第四小组(6人):分52根小棒第五小组(5人):分53个小珠子a、猜

  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物品b、看

  盒子下写好要分的东西和数量c、估

  估计一下你们小组每位同学分得几样东西d、想

  想一想你们小组是怎样估的e、写

  把你估计的结果和分的过程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f、分

  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是否正确g、说

  说一说每人分得的数量是怎样得出来的,为什么既没估大也没有估小?

  小组合作的提示:

  1)你能把分的过程和结果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组长带领说一说分的结果和数学算式的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算的和分的是否一样?

  4)有没有快速试商的好方法,请做好准备与其他小组分享。

  教师要把握:

  1)帮助学生将分的过程和数学的除法联系起来。

  2)将分的过程和算式的各部分之间联系着来进一步理解竖式除法各部分之间的意义。 3)再次经历分的过程,进一步将数和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体会数学中“验证”的方法。 4)帮助学生提炼试商的策略,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小组人数和分得的卡片数(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又比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小。

  5个小组的算式分别是:(1)49÷6=8?6?7?6?71 (2) 50÷6=8?6?7?6?72

  (3) 51÷6=8?6?7?6?73(以5个式子中的一个列举如(3)中6×8=48,比51小; 6×9=54,比51大)

  (4)52÷6=8?6?7?6?74 (5) 53÷6=8?6?7?6?75

  2、问题:从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要是再有一个小组的话,是不是会出现54÷6=8?6?7?6?76呢?为什么?

  3、练习

  第6页第3题森林医生

  完成书第5页的试一试

  完成书第5页的算一算

  4、比较试一试和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作业

  书第6页的题目教学内容:P 4-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活动内容:秘境佤山游。

  适合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析: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活动结合人教版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及第三单元应用题的“行程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于“秘境佤山游”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旅游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其魅力。

  设计思路:

  以到临沧市沧源县的景点旅游为线索,将这些景点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线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油耗、油钱和旅游线路的选择等问题,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与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的:

  1.通过挖掘身边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巩固已学知识。

  2.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旅游四个景点至少要用多少油及所需油钱。

  2.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活动过程:

  一、简要导入

  1.今天见到佤山小朋友,心里很高兴!老师从电视里了解到秘境佤山不仅有神奇的文化,而且有优美动听的民歌,还知道佤山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景点。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你知道的景点。(学生介绍)

  2.同学们介绍的景点令人心驰神往,老师现在最想到四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去看一看、游一游。(屏幕出示)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四个景点的名字喊出来。(翁丁原始部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崖画、司岗里溶洞)。

  3.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

  二、根据信息探究问题

  1.(屏幕出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旅游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先到翁丁原始部落,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学生提问题,口头列式)

  2.如果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12千米”,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①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有多少千米?36+12=48(千米)。②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几小时?12÷40=0.3(小时)。③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用几小时?0.3+0.9=1.2(小时)或(12+36)÷40=1.2(小时),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各有哪些优点。

  3.同学们这么快就解决了在第一条旅游线路中遇到的问题,很好!接下来,老师还要到崖画和司岗里溶洞去游一游。请看大屏幕,根据提供的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①从县城到崖画有多少千米?0.6×40=24(千米)。②从崖画到司岗里溶洞有多少千米?0.4×40=16(千米)。③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共有多少千米?24+16=40(千米)。④从县城出发到司岗里溶洞共需几小时?0.6+0.4=1(小时)或(24+16)÷40=1(小时),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样算的理由。

  小结并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三、进一步探究“油耗”和“油钱”问题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知道了从县城到每个景点的路程和时间。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两个信息,看看从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信息:①旅游车每千米用油0.15升;②每升油价5.60元。

  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教师再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

  问题(1):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多少升油?0.15×48=7.2(升)。

  问题(2):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需要多少油钱?

  ①24×0.15×5.60+16×0.15×5.60=33.60(元);②(24+16)×0.15×5.6=33.60(元);③40×0.15×5.60=33.60

  (元)。最后比较这三种解法,说说每种解法的理由。

  问题(3):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往返需多少升油?48×0. 15×2=14.4(升),并说说“往返”是什么意思。

  问题(4):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加70元的油能返回到县城吗?33.60×2=67.20(元),并说说为什么要“×2”。

  3.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4.让学生先说说“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和“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四、给这次旅游提合理化建议

  1.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旅游中遇到的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看旅游线路图,给老师的这次旅游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你的理由。

  2.学生提建议,教师对能省时、省钱、省油等经济实惠方面的建议予以肯定,倡导绿色旅游。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懂得的旅游知识还真不少,谢谢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多的建议,这次秘境佤山游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板书课题:秘境佤山游)

  附板书设计:

  秘境佤山游

  路程=速度×时间

  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过程:

  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

  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课件出示钟表:

  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

  生1:16秒

  生2:60秒

  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

  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

  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课件演示)

  谈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

  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

  生1:60(板书)

  生2:97(板书)

  生3:88(板书)

  生4:12

  师:老师帮你测一测。只测10秒就能推出。78下。(学生:啊?)

  生5:96下。(板书)

  生6:70下。(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

  生1:90

  生2:60

  生3:80

  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

  计算 拍球 数小棒 读字 画画

  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

  生1:我拍了122

  生2:我拍了50个

  生3:我小棒数了50个

  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

  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

  拍球

  活动内容

  组员代号

  结果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

  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

  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

  先估计:

  生1:50个

  生2:30个

  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开始写。

  汇报:

  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

  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

  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师:你能猜测2分钟写多少个字吗?

  师: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课题:乘车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45-4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教具学具:

  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公交车吗?每当公交车到站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

  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课也要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及安全教育,抓住本课教学内容隐含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乘车、注意安全。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师:看!老师把你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

  学生思考,如果能回答,老师就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果不能回答,教师讲解:车上原来有2人,前门上来3人,这时有5人,后门上来2人,这时有7人,车上现在就有7人。用

  一个算式表示就是2+3+2=7。(板书讲解)

  师:这样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2.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在“七里庄”站的这辆汽车,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二幅图)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

  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第80--81页。

  教材分析:

  《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从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猴子看桃、行驶的汽车看到的大楼范围、路灯下的影子等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模拟等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这一变化过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中已经初步接触。学生能辨认从高处、远处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麦当劳广告。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2、看来观察的范围是会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课件出示)

  师:小猴在墙外能看见地上的桃子吗?怎么办?

  小猴爬上A点,看到墙内地上最近的点是哪里?

  同学们,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2、自主操作,初步探究。

  (1)画一画,找一找。

  (2)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A点的。

  (3)演示,注意眼睛、墙的右上角。

  (4)说一说:小猴在A点看到的范围。

  (5)明确: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视线、观察点、阻碍点等概念并板书,得出确定观察范围的方法。

  板书:观察点,障碍点,视线,观察的范围。

  3、自主操作,深入探究。

  小猴爬到B点、C点,看到墙内最近的点是哪里?它能看到墙内哪些地方呢?

  学生在书上试一试,画一画,再汇报交流。

  4、交流讨论

  比较三次的结果,有什么发现?

  小结:爬得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说明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板书:高、低,大、小。

  5、联系古诗说一说

  这好像和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有关系。

  联系古诗,学生背诵,从数学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变化的楼房(课件出示)。

  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1)客车行驶到位置1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哪一部分?

  (2)到达位置2时能看见建筑物B吗?穿过建筑物A呢?

  (3)司机的观察范围是如何变化的?

  (4)你有什么发现?

  障碍点不动时,观察点远,观察的范围大;观察点近,观察的范围小。

  2、画影子。试一试1(课件出示)

  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影子的形成,并让学生画出路灯下几个杆子的影子。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

  观察点不动,障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障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小结:观察点与障碍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观察的范围也会变化。板书:位置

  3、猫捉老鼠。一天,一只猫追一只老鼠,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这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2)如果你是这只猫,想看到更大的范围,你想怎么办?

  预设:

  a、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猫向后退;

  b、可以绕过障碍物或跳到墙上。

  4、拓展思维:解释日食现象,月食现象。

  生活中,还有许多与观察范围有关的现象。看日食图片

  1、日食。

  你们明白日食是怎么形成的了吗?

  2、月食。

  月食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

  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的收获。

  我们是用哪些方法得到的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视线

  观察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2、在操作、观察、思考、辨析等活动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在比较辨析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数

  1、你们都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分数)

  把你知道的分数知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预设:(1)分数有分母、分子、分数线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取一份就是1/2

  (3)分数的比较大小

  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1)分数加减法

  (2)约分、通分

  看来大家的求知欲很强,今天咱们就继续研究分数

  二、实践操作,研究新知

  (一)认识单位1

  出示:1/4

  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把它画下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先完成的同学再举举其他的例子

  3、汇报交流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预设:

  (1)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4

  板书:平均分

  强调:是谁的1/4

  (2)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

  (3)我把一米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米的1/4

  (4)我把四根小棒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四根小棒的)1/4

  这一份是谁的1/4啊?(这四根小棒的)

  也就是说把这四根小棒看成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你们知道这个整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上面这些图中,把谁看做单位1?分别说一说

  4、你还能把多少图形平均分,也能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

  (5)我把八根小棒平均分成了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八根小棒的1/4

  这是把谁看成一个整体?(八根小棒),那么八根小棒就是(单位1)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6)我把12根小棒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

  5、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操作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都是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意义相同

  不同:单位1不同,有的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有的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分多个物体时,1/4一会表示1根,一会表示2根,一会表示3根

  6、通过观察你现在认为1/4与它们所分的物体的(个数)无关,也就是与(单位1无关)。无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1/4的分母4,始终表示把它们平均分成四份,分子1始终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表示

  7、每一份出现数量不同是因为(单位1不同)

  8、如果把他们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两份呢?(2/4)

  你能说说它表示的含义吗?三份呢?四份呢?

  1、刚刚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用不同数量的物体找到了1/4,下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1)、把12个图形平均分一分,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2)、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思考有几种分法。

  根据操作过程填写记录单。

  说清每个分数的含义。

  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是()的(),是()个图形。

  记录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画图表示

  用分数表示

  ()

  ()

  ()

  ()

  ()

  ()

  ()

  ()

  与分数对应的个数

  2、小组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学生质疑、解答。

  结合表格或图说一说,每个分数中,分母表示的是什么?分子表示什么?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2、教师:这样的2份、3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几个图形

  那也就说既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又可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3、归纳概念:

  刚才大家开动脑筋,得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能结合刚才的学习活动,结合表格试着总结出什么叫分数吗?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它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三、简单应用,生活中解释意义

  1、分数不仅在我们的课堂中,而且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100,我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

  学生自主阅读,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

  谈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用分数表示下面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3、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8-25

小学的数学教学设计04-21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模板01-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语01-0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01-01

小学数学《轻重》教学设计02-27

小学数学《蚕丝》教学设计03-17

小学数学除法教学设计03-17

数学广角小学教学设计03-15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