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与人为善》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4 16:43: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与人为善》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与人为善》课程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善良的内涵,领会善良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分析法、探究教学法,歌曲欣赏法等,懂得什么是善良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情景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善良、正义、仁道、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 懂得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引导学生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多保持着单纯善良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对善良、助人、爱心、宽容等道德观念产生偏见和抗拒,在现实生活中,要么表现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只管自己的利益,做事斤斤计较,不愿意帮助他人;要么表现得盛气凌人,挖苦、中伤、贬低和伤害他人而无动于衷。同时有些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和功利倾向,注重自我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得失;注重个体的目标,忽视群体的价值,以致成为“自我中心”的一代。对于学生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对他们进行善良、仁爱、宽恕、助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无疑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

  三、教学重点:善良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与人为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助人为快乐之本。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归纳法,歌曲欣赏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发现善良

  学生观看2011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郭明义的感人事迹。

  问;结合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知识,说一说郭明义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师:通过感人事迹让学生对善良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此引出课题——以人为善

  第二环节:解读善良

  师: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善良在无数伟大的灵魂身上闪光,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做善良的人》,引导学生从歌词中理解善良的内涵: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等。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

  情景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思考: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为什么?

  师生交流,老师小结:善良是无私的。

  情景二:蒋晓娟事例(视频与图片)

  思考:蒋晓娟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交流。

  老师小结: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情景三:小亮是位初二年的学生,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不管谁叫他帮忙,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一天,同学小刚找小亮为他藏匿一辆偷来的自行车。

  思考:如果你是小亮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老师小结: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情景四:对行乞者的不同做法

  思考:你们更赞成哪位主人的做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

  老师小结:善良要见诸行动。

  第三环节:感悟善良

  学生阅读、交流:阅读P47—48探究园中“一只手套”的故事,你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老师结论: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为快乐的。为什么?

  师;为什么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或为什么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 ?或为什么要与人为善?)

  学生;回答。

  师: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们会发现世界对自己的需要,感悟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增强自信心,将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和宽松。帮助他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付出、奉献和牺牲。其实,有时你会以另一种方式收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为别人和社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索取越多,收获越小……

  第四环节:实践善良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帮扶对象,全组成员献计献策,倾情相助。各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发言。

  最后以歌曲《爱的奉献》结束本课。

【《与人为善》课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03-21

与人为善成语解释05-29

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08-20

课程教学实习目的范文01-25

有关课程网站的设计开题报告02-05

课程毕业设计的论文致谢词01-06

Java课程设计的实验工作报告03-31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