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24-08-07 18:42:40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荐】课程设计报告15篇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课程设计报告15篇

课程设计报告1

  一、 目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学生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 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具体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 进度计划

  四、 设计成果要求

  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

  计划,要求文档格式规范、逻辑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

  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 考核方式

  (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逻辑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占60%

  (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 占25% (3)考勤占15%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学习软件工程课程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工程化的思想和标准文档化的思想进行软件开发。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的软件系统,亲身体验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以加深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深入理解、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2.1 课程设计准备

  1)复习软件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软件生命周期的理论以及各阶段的基本概念。

  2)明确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阶段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法。 3)熟练运用规范化的描述方法和文档,描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4)熟悉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2.2 内容要求

  1)对所设计和实现的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2)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可以选择传统的分析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3)在SRS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提交软件设计文档; 4)遵循上述文档的要求,实现软件;

  5)对所实现系统进行软件测试,完成软件测试报告。

  二、 设计正文

  1. 可行性分析报告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比如在网上查询火车票以及预订火车票等等。然而网上预订火车票预订系统诞生了,开发火车票预订系统主要是帮助人们 能够及时购买火车票,查询火车出发时间,节约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1.1.2 系统的简要描述,主要功能

  用户可以在本系统查询票价、余票,然后通过注册登录进行预订车票,若没有登录则不能预订车票和查看我的订单。一般的用户可以通过本网站选择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来查询车票,然后进行车票预订,用户还可以通过我的订单来进行对预订的车票进行退票和查询自己预订的车票详细信息。

  1.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2.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系统流程图)

  1.2.2 对现有系统的其他说明

  本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分为技术实现与使用软件说明书两大部分,这两部分都有它的重要之处,若技术支持出现故障或疑难问题无法解决、程序开发出现偏差,程序严重错误而不解的,会影响开发软件的进度和该软件不能按期完成。若软件说明书陈述出现问题,那出现部分描述含糊不清,则会影响该软件的完整性与可继承性。

课程设计报告2

  电子课程设计是在先修理论课: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实验课:电路理论实验、模拟电子实验、数字电子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必修课。

  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国际范围内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新产品的涌现,对电子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1. 改革的理念

  (1)以“走出去,用得上”为目标,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出发,采取工程集成的教学观点,加强课程设计的数字化、综合化、系统化实验。

  (2)重视设计方法学的变革,逐步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互设计工具,增强学生应用大规模复杂系统的能力。

  (3)在理论课教学和基础实验教学中,注重加强基础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以人为本,把情感因素考虑进去,充分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地位。

  (5)打破院系甚至学校的壁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本着“宁可用坏,不许放坏”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

  实践环境和实践仪器设备。

  2. 实验教学新方法

  (1)分层次。把理论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融为一体,做到一条龙、不断线、重基础、分层次。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电子技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理论教学,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应用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实验教学。其中电子设计课程属于第三层即综合应用层。

  教学内容有着必然的连续性,“我要的是葫芦”使不得,既不能像传统的教学体制中重理论、轻实践,但也不能“改革过度”,片面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学理论是为了应用,实验也是为了应用,仅仅是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而已。

  基础实验教学又分为两个小的层次:基础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使学生对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并加固记忆;提高型实验运用某一或某几个理论,设计小型的`电子产品,或电子产品的一个模块,对近期学的知识点加以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层实验是在学完电路理论、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及电路理论实验、模拟电子实验、数字电子实验后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分层次的实验,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学会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硬件安装方法、软件调试方法,学会应用新型的设计工具和仿真工具。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设计素质方面大幅度地提高,将比较分散的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到实际中去。

  科技活动层主要包括各类赛事。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众多公司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予以开放,改变传统课程设计运作模式。以往进行电子课程设计,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教师和学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且时间规定得较为严格,从教师给出题目到交实验报告为两周的时间。新的模式是一个学期:实验题目在学期初就发布到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在线选择,实验室提供通用的、常规的元器件,其它的器件鼓励学生自己到电子市场去选购器件,让他们熟悉电子器件市场,学会成本核算,为工作后的工程设计做一个“小热身”。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到实验室调试,到期末完成即可。

  (3)将电子设计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设计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先进行软件仿真,根据仿真给出相关器件的参数,以及输入输出数据和波形图。做到虚拟仿真和硬件实验相结合――先虚拟后硬件,淡化软件和硬件设计界限,使学生体会和掌握设计方法学革命所带来的科学化和高效率。要求或建议学生掌握EDA方法,以及常用的Mutisim、Protel等仿真软件使用。

  (4)本着“多样化、综合性、研究型、趣味性”的原则,精心设计实验题目和内容。设计多个题目,学生选做的实验空间加大。每一个题目都和当前新技术、新产品甚至生活中常用品有联系,有的是学院正在进行的项目的一个子模块。难度和工作量适中,设计的内容和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又有一定的提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使他们在中途望而却步。通过这些待探索性和研究型的设计题目的锻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加以综合和应用,以理论指导实验,理论得到了运用、加深和升华。

  (5)改变考核制度。考核的公正性是教育的公平性一个重要体现。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分数对学生来说很是重要,所以考核公正有利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课程设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侧重点,对环节进行细分,分为设计、仿真、参数的设定、安装、调试,对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实现的功能、性能指标测试和试验报告、总结答辩等内容,借鉴“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思想,每一个环节有不同的分值。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新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后续层次的学习例如科技创新实验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施新模式后学生在各类竞赛获得的奖项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是最好的见证。

课程设计报告3

  本次Java课程设计我们这组做的课题是画随机圆,刚开始拿到题目我们组员都不知如何下手,经过小组成员一起查找资料,并且开会讨论,我们确定了设计的设计目标以及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何将Java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系统的详细设计之中。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分为几大模块,然后每个组员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使我加深了对Java的理解,以及如何进行团队工作的划分,学会发现各组员的长处并将其发挥出来。虽然大家没怎么学过Java,但大家都有C语言基础,所以通过努力实验,进一步培养我们利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同时使我们能够学会将C语言与Java语言结合起来编写较复杂具有实际意义和算法复杂度较小的程序。与此同时熟练掌握Java语言的编辑,编译,调试程序,并将算法转变为程序实现。正确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存储表示和基本操作的算法实现。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针对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实用高效的算法,提高大家的算法设计的能力和动手实验的技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分为逻辑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实现。逻辑设计指的是,对问题描述中涉及的操作对象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并按照以数据结构为中心的原则划分模块,定义主程序模块和各抽象数据类型;详细设计则为定义相应的存储结构并写出各函数的伪码算法。作为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写出每个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各主要模块的算法,并画出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图;详细设计的结果是对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的规格说明做出进一步的求精,写出数据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按照算法书写规范用类C语言写出函数形式的'算法框架。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灵活应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结合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编写程序求解指定问题。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熟练掌握数据的存储表示和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利用存储设计算法解决简单的航空订票问题。同时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在实验课上,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以及学会遇到问题,不急不慌,慢慢解决它。

  这次课程设计本人主要参与了系统实现以及系统测试,还有参与小组共同完成的编写代码、实现功能模块。历时两个星期终于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虽然过程辛苦是不可避免,但收获还是令人感到尤其的欣慰。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让我知道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思路,如何去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整个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实验过程中,也十分感谢实验指导老师马骏老师的指点与教导。这次课程设计不仅是对这学期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一种提高,增强了自己实践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知识还比较欠缺,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有太多,学习需要自己长期的积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知识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报告4

  为期10天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10天的课程中,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的,让我更懂得了团队的意思,怎样和团友们一起分工合作。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获益匪浅。

  合作、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程设计相关文档)、小组讨论分工、完成系统开发的各个文档、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小组汇报PPT、个人日记,个人小结的任务。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我们便对这次任务进行了规划和分工。在以后的几天中,我们组的成员一起努力,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网站的开发设计,并最后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及个人总结。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课程设计总结和制作PPT,并上台汇报。面对这样的任务,我开始真的很担心,不是害怕要写那么多资料,而是怕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的人,我怕讲不出话来。有过两次上台经验的潘同学就耐心的给我传授一下他的心得。而且这是我们必经的过程,以后走入社会肯定会有很多场合需要我们在公共场合讲话,现在如果不去讲的话,那以后我们怎么办呢?还是硬着头皮上吧,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感动,经历了一起奋斗的酸甜苦辣。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课程设计中文档的撰写我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就是网站的设计我真的很担心,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的就不是很多,而且对于软件我就更抓狂了。这时候小组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了集体的效用。

  在这个过程,我受到了好多帮助,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杯热热的.咖啡,让人有无比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其实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的最大的感受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人格的磨练和交际的能力。

  和大家想的一样我们也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在产生小矛盾的时候,我们没有逃避。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它,这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问题。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学到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和别人沟通,理解别人所做的事,别人也会宽容的对待我们,从而我们就在无形之中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个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群体之中的。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不可能长久的生活下去的。

  课程设计这样集体的任务光靠团队里的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好的,合作的原则就是要利益均沾,责任公担。如果让任务交给一个人,那样既增加了他的压力,也增大了完成任务的风险,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所以在集体工作中,团结是必备因素,要团结就是要让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真诚,自然,微笑;说礼貌用语;不斤斤计较;多讨论,少争论,会谅解对方;对他人主动打招呼;会征求同学的意见,会关心同学,会主动认错,找出共同点;会接受帮助,信守诺言,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特色。

  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我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与经历,我们会一直记着,这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程设计报告5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应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简单方便,因为单摆的振动周期是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即决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摆长l,只需要量出摆长,并测定摆动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自由落体测定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锥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锥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图2-1 单摆原理图

  摆锥所受的力f是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f指向平衡位置。当摆角很小时(θ<5°),圆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线,f也可近似地看作沿着这一直线。设摆长为l,小球位移为x,质量为m,则

  sinθ=

  f=psinθ=-mg =-m x (2-1)

  由f=ma,可知a=- x

  式中负号表示f与位移x方向相反。

  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的运动,可近似为简谐振动,比较谐振动公式:a= =-ω2x

  可得ω=

  于是得单摆运动周期为:

  t=2π/ω=2π (2-2)

  t2= l (2-3)

  或 g=4π2 (2-4)

  利用单摆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某一个固定摆长l,在多次精密地测量出单摆的周期t后,代入(2-4)式,即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由式(2-3)可知,t2和l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为其斜率,如对于各种不同的摆长测出各自对应的周期,则可利用t2—l图线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试验条件及误差分析:

  上述单摆测量g的方法依据的公式是(2-2)式,这个公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否则将使测量产生如下系统误差:

  1. 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角的关系,可通过测量θ<5°时两次不同摆角θ1、θ2的周期值进行比较。在本实验的测量精度范围内,验证出单摆的t与θ无关。

  实际上,单摆的周期t随摆角θ增加而增加。根据振动理论,周期不仅与摆长l有关,而且与摆动的角振幅有关,其公式为:

  t=t0[1+( )2sin2 +( )2sin2 +……]

  式中t0为θ接近于0o时的周期,即t0=2π

  2.悬线质量m0应远小于摆锥的质量m,摆锥的半径r应远小于摆长l,实际上任何一个单摆都不是理想的,由理论可以证明,此时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其摆动周期为:

  3.如果考虑空气的浮力,则周期应为:

  式中t0是同一单摆在真空中的摆动周期,ρ空气是空气的密度,ρ摆锥 是摆锥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单摆周期并非与摆锥材料无关,当摆锥密度很小时影响较大。

  4.忽略了空气的粘滞阻力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实际上单摆摆动时,由于存在这些摩擦阻力,使单摆不是作简谐振动而是作阻尼振动,使周期增大。

课程设计报告6

  一、设计目的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积极的意义。如温室的温度控制等。另外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模拟电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A/D转换器是现实世界中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桥梁。在以往的A/D器件采样控制设计中,多数是以单片机或CPU为控制核心,虽然编程简单,控制灵活,但缺点是控制周期长,速度慢。单片机的速度极大的限制了A/D高速性能的利用,而FPGA的时钟频率可高达100MHz以上。本设计进行时序控制、码制变换,具有开发周期短,灵活性强,通用能力好,易于开发、扩展等优点。

  二、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是基于FPGA+VHDL的温度控制系统,可编程器件FPGA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使用使得数字电路的设计周期缩短、难度减少。设计采用模块化思路,包括四个模块FPGA控制ADC0809模块、分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元件例化模块,再加以整合实现整个系统,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基于FPGA的信号采集系统主要有:A/D转换器,FPGA,RS232通信。A/D 转换器对信号进行会采集,A/D 内部集成了采样、保持电路,可有效的降低误差,减少外围电路的设计,降低系统的功耗。A/D在接受到指令后进行采集,FPGA采集控制模块首先将采集到的通过A/D 转换城的数字信号引入FPGA,而后对数字信号送往算法实现单元进行处理,并存于FPGA内部RAM中。

  1. 实验设计指标及要求:

  1.1课题说明:

  在体育比赛、时间准确测量等场合通常要求计时精度到1%秒(即10 ms)甚至更高的计时装置,数字秒表是一种精确的计时仪表,可以担当此任。本课题的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计时器,即数字秒表。

  1.2设计内容:

  a) 数字秒表需求分析,信号及属性定义;

  b) 电路原理设计、分析、参数计算,画出电路原理;

  c) 电路安装与实验测试。

  1.3设计要求:

  d) 量程99.99 S,计时精度1%秒,计时结果动态显示,十进制格式;

  e) 设置启动、清除信号,清除信号使输出结果,使电路复位到初始状态;

  f) 设置暂停、停止信号,暂停、停止时均保持当前结果,直到清除信号有效时止;

  1.4总体设计思路:

  数字秒表由4个部分组成:精确的时钟源、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码或液晶显示电路。

  时钟源产生符合精度要求的基准时钟,本设计中取10毫秒即可。十进制计数器需要4个,分别对应4个十进制位,输出为BCD码。若采用七段码显示器则译码器完成BCD到七段码的译码,由4位显示电路动态显示结果。

  2.单元电路设计:

  分频、进位功能的实现:

  数字秒表由四部分组成:精确的时钟源,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码显示电路。 本实验设计时钟脉冲源采用电路板上的1000HZ脉冲,74ls90芯片具有2-5-10进制功能,

  由5片74ls90芯片构成分频、计数电路,第一片74ls90芯片将直接输入的1000HZ脉冲源分成100HZ,后四片74ls90芯片再逐次进行10H、1HZ、0.1HZ的分频工作,与此同时后4片74ls90芯片组成十进制计数器与四个终端显示由七段译码显示器连接以显示电路输出结果。

课程设计报告7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体系的日益健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必须确保继电保护模块的可靠性、稳定性运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工作中的故障问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方案的不断更新,各类电力技术、电力系统故障排除技术等不断得到应用,这为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继电保护智能化网络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文章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解决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解决措施

  1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概念

  受到电力系统内外运作环境的影响,其经常会出现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等故障,如果这些故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运作的要求,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电力安全事故,不利于给用电者带来人身财产安全上的维护。为了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必须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在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相关故障元件的切除,进行电力系统负荷的减少,实现对电力系统重要部件的保护,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运行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逐渐加快,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结构及系统运作模式日益复杂,这对继电系统的功能及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工作,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好相关的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方案,有效解决系统运作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故障产生因素的深入性分析,落实好相关的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进行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进行相关安全策略的应用,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工作程序的协调,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某电力系统110kV一次侧的继电保护如图1所示。

  2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

  2.1硬件因素;;硬件装置是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客观环境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硬件模块故障问题的产生,容易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现象的出现,这需要从装置接口、通道、通信、继电保护辅助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保护系统元件的核心性作用,在系统故障中,其将被保护元件及时性的进行切除,确保剩余元件的稳定性工作,这装置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电源供应模块等构成。辅助装置是促进继电保护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条件,常见的'有交流电压切换箱、继电箱等装置,通过对辅助装置的应用,可以为继电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继电器箱又分为分相操作继电器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因素诸多。比如二次回路绝缘问题、产源故障问题、隐形故障问题等。二次回路绝缘老化问题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在这个环节中,装置接口、通道也是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因素。比如光纤通信接口、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等容易出现通信阻断状况,从而不利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2.2软件因素;随着现代化计算机体系的不断应用,各种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不断得到开发,其实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体系的健全,满足了继电保护智能化、自动化等的工作要求,实现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这些系统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旦出现应用程序设计上的问题,必然不利于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继电器保护环节中,无论出现控制系统软件错误还是继电保护设备上的设计;程序错误,都容易导致继电器保护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等状况,从而不利于继电器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系统保护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系统软件需求的充分性分析及掌握,就可能导致软件设计编码问题、设计不规范问题等,这不利于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稳定性运作。2.3人为因素;整体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程序尚不健全,其尚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在一些设备安装及维护模块,依旧需要展开人工操作。但在实践工作中,我国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实现复杂设备及技术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不能按照工程标准展开操作,导致设备工作中的接线错误问题,不利于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使用。

  3继电保护事故解决方案

  3.1人为故障解决方法;人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在实践工作中,人为操作问题是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必须要提升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电保护电力故障问题,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对计算机智能化处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复杂性设备故障及技术问题的解决,工作技术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性、科学性检查策略的应用,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检查及评估工作,及时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行实时性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必要的,做好继电保护设备各个运作程序信息的监测及记录工作。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发出故障提示信号,确保其向现场工作人员的及时性反馈,提升人机协作效率,有效应对设备系统故障问题,进行合理性解决措施的应用。3.2硬软件故障处理方法;通过对硬件故障处理环境的营造,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这需要进行相关硬件故障处理策略的应用,做好二次回路的及时性拆除工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回路故障问题。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环节与排查环节的协调,在故障解决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就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行拆除,然后重新进行组装,实现对系统故障点的及时性定位,实现设备组件安装顺序的协调。置换方法是硬件故障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电保护设备检查过程中,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所用设备状态的良好性,从而进行疑似故障元件故障问题的判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降低事故检查时间。在参照对比法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相同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当作事故检查的参考依据,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考及比较,但两者型号不一致性,说明继电保护系统存在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防干扰装置的安装,安装顺序如图2所示。图2防干扰装置安装顺序图在继电保护软件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故障监控信息的分析,根据故障状况的相关记录,比如故障记录波形态、设备过载情况图等,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分析,确保绝缘监测环节、保护性能检查环节、定值检查环节等的协调性运作。3.3优化故障检查方案;为了有效应对继电保护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事故检查及处理效率的增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故障检查方案的应用,根据实际工作情景进行适合的故障检查方法的选择,比如进行整组试验法、逆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等的应用,有效防止继电保护系统故障问题。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方案的优化,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程序的协调,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xx,(4):29+52.

  [2]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xx.

  [3]王同文,谢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xx,43(6):58-66.

  [4]陈星田,熊小伏,齐晓光,等.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状态评价的大数据精简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xx,35(3):538-548.

  [5]浮明军,刘昊昱,董磊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xx,43(1):40-44.

课程设计报告8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是学生掌握市场营销计划制定的方法,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出可实施的营销计划。Simmarketing是以营销理论模型为基础,模拟为手段的教学工具,可以让我们在复杂的模拟现实环境中演练,从而学到各种理论知识,充分体验企业从市场调查、竞争企业分析、营销战略制定到具体的营销战术决策组织的全部过程,熟悉和了解各种市场调研预测工具的应用。本次实验,我们小组以SUN手机公司作为实验对象,对手机销售进行了季度市场策划演练,从营销战略角度考虑问题,并且在模拟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市场环境,组织实施个修正本公司的营销策略,从中受益匪浅。

  二、小组成员

  三、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5日星期一四、实验过程与内容(一)季度决策前所需做的工作

  (1)明确实验对象、进行宏观分析其中包括:

  1、经济分析

  在市场环境,帮助页面中有关于SUN公司基本情况的简介:是以专注于低端手机产品而闻名的手机生产厂商,公司的手机品牌在情感交流型细分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UNH公司,两家公司的竞争激烈,一直处在不相上下的状态。低端手机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产品售价一路走低,但是随着公司产能扩大,生产经验的累积,生产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所以公司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还是具备了良好的竞争能力。

  2、行业发展分析

  SUN的市场占有率在模拟系统中的手机品牌中还比较靠前,并且两种机型SUNA、SUNB各有优势,所以行业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3、行业政策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联系其他企业目前的综合竞争力,整体把握和预测市场动向,进行行业政策分析,一边做出完善的决策。

  (2)进行市场分析1、销售市场分析A、零几度的市场占有率B、消费者采购习惯2、产品市场分析

  包括规模,趋势,推广模式,宣传,产品各商场要素分析,优势项,产品种类生产分配等

  3、市场竞争分析

  要进展到这一步,需要模拟系统有竞争对手,全班大部分同学完成实验,才可以进行产品竞争

  (3)营销策略

  1、自身分析(SWOT)

  SWOT

  SUN是以专注于低端手机产品而闻名的手机生产厂商,公司的手机品牌在情感交流型细分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UNH公司,两家公司的竞争激烈,一直处在不相上下的状态。低端手机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产品售价一路走低,但是随着公司产能扩大,生产经验的累积,生产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所以公司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还是具备了良好的竞争能力。

  一、Strengths(优势)

  1.SUN手机公司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比较靠前

  2.SUN手机公司在拥有良好的渠道,尤其是在百货公司拥有较大的销售量,在专卖店和超级市场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3.SUN手机公司在的手机广告宣传比较到位,宣传渠道广,合理根据受众人

  群投入。

  4.SUN采用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出的经营理念,容易获得更大的市场效益。

  二、Weakness(劣势)

  1.因为经营低端市场,SUN手机公司在新技术、新功能的推出上滞后于其他

  大型品牌手机;

  2.SUN手机公司对全球市场不甚了解,缺乏相关经验;

  3.SUN手机公司在芯片、射频元器件等核心零配件的采购上无法与国外对手竞争,缺乏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

  4.SUN手机公司的产品质量一般,缺少美誉度;

  5.SUN手机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品牌运作能力有所欠缺。

  三、Opportunity(机会)

  1.SUN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大众人群对SUN品牌更为熟悉;2.SUN可能会在近些年启动3G,与其它知名低端手机,乃至高端品牌机等产业联盟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3.印度、巴西、非洲等地新兴市场,像SUN手机公司的部分低端手机有较大发展机会;

  4.SUN手机公司开始细分市场,并调整,完善SUNA和SUNB两种型号手机的市场份额,可能开辟一片“蓝海”。

  四、Threat(威胁)

  1.在国内,很多新兴的低端手机品牌,开始学习SUN公司重心下移的渠道模式,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以UNH为首的手机公司开始实施低成本战略,推出超低价手机,对SUN手机可能造成重创。

  3.面对拥有品牌规模以及资本明显的国际品牌的围攻,如何挖掘在服务成本及人才方便的故有优势,同时将技术突破转化为稳定的产品品质,这也是SUN公司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SUN手机公司虽然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在市场范围内有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机会,但我们在手机的核心技术突破上失语,这个决定胜败的核心问题预计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那么SUN手机公司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处于全球手机行业的第三第四阵营,而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的机会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2、市场定位分析见表

  3、营销定位分析

  4、产品定位,在系统中给出几个重要因素,依照行业专家的观点,也经过了各家公司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过去的营销经验的证实,手机的购买者被划分为4个细分市场,他们分别是: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情感交流型。每个细分市场的人群都有不同产品需求、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市场大小和成长空间,并且这些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变化。要进行分析,进而对产品进行优势要素定位,加大投入,且两种不同型号的手机要素的优势是不一样的。

  5、价格定位

  参考已给出的表格中价格,进行价格调整,在一开始的公司简介中也有说,正在进行价格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价格调整要和自己一开始投入的成本相照应,不能超出预先策划,否则必定不成功。见表

  6、广告定位

  针对产品定位与目标消费人群,利用报纸、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有针对性,广告,在系统中要一句策划成本,正确决定每种宣传广告的投入量。见表

  7、销售渠道定位

  系统中给出超级市场、专卖店、百货公司三者之间,SUNA和SUNB各自目标销量,以及每种渠道所占的比例,应结合两种手机市场占有率表格中,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等各要素所占的比例,进行前后调整。见表

  (4)、销售措施

  1、销售政策

  分销渠道政策,当前的分销渠道种类很多,企业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来决定适合自己的渠道进行,一般可分为:经销商与终端两大块,另外中间代理商等形式,在选择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公司的有限资源和力量,经过分析,我们组将SUN两种型号的三种不同渠道销售比例调整为,如下表中所见见表

  (5)媒体策略1、总体费用2、媒体选择3、媒体费用使用策略见表

  (6)总预算及执行

  1、首先对公司进行SWOT分析,从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对SUN公司进行产品的规划。

  2、市场定位的`几个要素,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个人交往型,SUNA定位为个人交往型,而SUNB定位为科技追求型。

  3成本预算

  SUNA期初成本为485.5SUNB期初成本为686.8见表

  4、目标销售量

  SUNA目标销售量31121SUNB目标销售量33482见表

  5、市场预测6、市场占有率见表

  7、价格定位SUNA定位为1999元SUNB定位为2399元

  此处系统出现提示,必须将产量,定价,期初成本结合,做出正确定价。见表

  8、销售力量见表

  四、实验小结

  体会:我们根据系统和老师提供的运作规模制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营销策略等,并在系统模拟中运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和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公司的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都在发生变化…….让我们能在数字游戏的娱乐中,掌握了营销知识和销售技巧。该软件提供了市场分析功能,各种策略报告模板、利润计算表格等,帮助我们学习市场营销的有关知识。数据量化,具有实战、竞争与协作的教学环境,给我们一种真实的营销氛围。

  在现代买方市场的市场经济时代,如何用市场营销观念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显得越来越重要。

  该营销软件结合互联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强大处理功能,构造一个有效的虚拟营销环境,让我们可以扮演公司市场总监策划人的角色,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执行营销决策,并且通过优化计算模式,以市场占有率和实际销售数量的形式反映我们的营销的差距。该平台的产品具体信息、产品要素分类和营销的竞争,让我们的营销策略效果数量化,真是地计算出我们的模拟经营效果。

  心得

  1、营销计划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战略与战术形式相关财务成果的逻辑顺序与一系列活动,对于企业有着战略性的意义。

  2、要有效利用市场调研信息,正确客观评估自己的现实状况,做到“知己知彼”。

  3、产品定价要考虑成本及其性能,产品供求状况和竞争状况。

  4、新产品的开发要明确目标市场,产品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5、广告投入要合理慎重,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要投有所值。

  策划合理,准备充分,把握商机,不打无准备之仗记得孙子兵法里讲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事先作必要的准备和周密的策划,以确保能够达到目的。销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使得销售成功,它需要销售人员做必要的准备。准备工作的主旨,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使下一步接近客户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避免失误,争取主动高效地完成销售。

  这次实验把书面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营销的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的营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给与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收获知识,收获人生。

课程设计报告9

  1、地震震害及其特点:

  ·地震震害表明:6、7度区单层砖柱厂房破坏较轻,少数砖柱出现弯曲水平裂缝:8度区出现倒塌或局部倒塌,主体结构产生破坏;9度区厂房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倒塌率较大。

  从震害特点看,砖柱是厂房的薄弱环节,外纵墙的砖柱在窗台高度或厂房底部产主水平裂缝,内纵墙的砖柱在底部产生水平裂缝,砖柱的破坏是厂肩倒塌的主要原因。山墙在地震时产生以水平裂缝为代表的平面外弯曲破坏,山墙外倾、檩条拔出,严重时山墙倒塌,端开间屋盖塌落。屋盖形式对厂房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重屋盖厂房的震害普遍重子轻屋盖厂房,楞摊瓦和稀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其纵向水平刚度和空间作用较差,地震时屋盖易产生倾斜。

  2、适用范围及结构布置

  2.1单跨和等高多跨的单层砖柱厂房,当无吊车且跨度和柱顶标高均不大时,地震破坏较轻。不等高厂房由于高振型的影响,变截面柱的上柱震害严重又不易修复,容易造成屋架塌落。因此规定砖柱厂房的适用范围为单跨或等高多跨且无桥式吊车的中小型厂房,6-8度时厂房的跨度不大子15m且柱顶标高下大于6.6m,9度时跨度不大于12m且柱顶标高不大于 4.5m。

  2.2厂房的平立面应简单规则。平面宜为矩形,当平面为L、T形时,厂房阴角部位易产生震害,特别是平面刚度不对称,将产生应力集中。对于立面复杂的厂房,当屋面高低错落时,由于振动的不协调而发主碰撞,震害更为严重。

  2.3当厂房体型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或构筑物)时,应设置防震缝将厂房与附属建筑分割成各自独立、体型简单的抗震单元,以避免地震时产主破坏。针对中小型厂房的特点,钢筋混凝上无檀屋盖的砖柱厂房应设置防震缝,而轻型屋盖的砖柱厂房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处宜设置双柱或双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地震时最大弹塑性变形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50~70mm。

  3、结构体系

  3.1地震时厂房破坏程度与屋盖类型有关,一般来说重型屋盖厂房震害重,轻型屋盖厂房震害轻,在高烈度区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要求6-8度时宜采用轻型屋盖,9度时应采用轻型屋盖。人之地震震害调查表明:6、7度时的单跨和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8、9度时排架柱有一定的震害甚至倒塌。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8Jll一89)规定:6、7度时可采用十字形截面的无筋砖柱,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柱,8度3、4类场地及9度时边柱宣采用组合砖柱,中柱直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经过地震震害分析发现:非抗震设计的单层砖柱厂房经过8度地震也有相当数量的厂房基本完好,所倒塌的厂肩大部份在设计和施工上也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无筋砖柱单层厂后,在8度区仍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见对8度区的单层砖柱厂房都配筋的要求是偏严的,在抗震规范的修订稿中将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往改为“宜”采用组合砖柱,允许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对是否配筋有所选择。一般来说,当单层砖柱厂房符合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条件,经抗震验算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无筋砖柱。

  3. 3对于单层砖柱厂房的纵向仍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单靠砖柱做为抗侧力构件是不够的,如果象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那样设置柱间支撑,会吸引相当大的地震剪力。使砖拄剪坏。为了增强厂房的纵向抗震承载力,在柱间砌筑与柱整体连接的纵向砖墙,以代替柱间支撑的作用,这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3.4 当厂房两端为非承重山墙时,山墙顶部与檩条或屋面板恨难连接,只能依靠屋架上弦与防风柱上端连接做为山墙顶部的支点,这不仅降低了房屋整体空间作用,对防止山墙的出平面破坏也不利,因此厂房两端均应设置承重山墙。

  3.5 厂房的纵横向内隔墙宣做成抗震墙,其目的充分利用培体的功能,避免主体结构的破坏。当内隔墙不能做成抗震墙时,最好采用轻质隔墙,以避免墙体对柱及柱与屋架连接节点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采用非轻质隔墙,则应考虑隔墙对柱及其与屋架节点产生的附加剪力。

  3.6 无窗架不应通至厂房单元的端开间,以免过份削弱屋盖的刚度。天窗架采用砖壁承重时,将产生严重的震害甚至倒塌,地震区应避免使用。

  4、抗震承载力计算

  4.1 横向抗震计算

  单层砖往厂房横向抗震计算的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选取:(1)当厂房柱为无筋砖柱或边柱为组合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可采用下端为固接、上端为铰接的徘架结构模型; (2)当厂肩边柱为无筋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士柱,在确定厂房自振周期时,砖柱下端按固接考虑,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砖柱下端按铰接考虑。这主要是考宅到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变形的不断增加,无筋砖柱下端开裂并退出工作,囚而全部横向地震作用由中部的钢筋混凝土柱承担。轻型屋盖单层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可以忽略空间工作影响·采用平面排架进、厅计算。对于钢筋混凝上屋盖和密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厂肩,其空间作用不能忽略,应按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但为了简化,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厂房可以按平面排架进行计算,考虑到其空间工作影响,对计算的地震作用效应要进行调整。

  4.2 纵向抗震计算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当考虑屋盖为刚性时,纵向地震作用在各柱列之间的分配与柱列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当考虑屋盖的弹性进行空间分析时,侧移刚度较大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小,而侧移刚度较小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大。设计中为了利用刚性屋盖假定时纵向地震作用分配形式简单的优点,可以针对不同屋盖形式对柱列的侧移刚度乘以修正系数,做为纵向地震分配时的柱列刚度,并对所计算的厂房自振周期进行修正,以考虑屋盖的弹性影响。

  对于纵墙对称布置的单跨厂房,在厂房纵向沿跨中切开,取一个柱列单独进行纵向计算与对厂房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是相同的。对于轻型屋盖的多跨厂房虽然屋盖仍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考虑到屋盖与砖墙的弹性极限变形值相差较大,为了计算简便,仍可假定各纵向往列在地震时独立振动,按柱列法进行计算。

  由于山墙比较高大,在横向地震作用下,墙体内的平面弯曲应力使墙体产主水平裂缝,墙体内的剪力使墙体产生交叉裂缝;在纵向地震作用下,墙体产生平面外倾倒。在山墙壁柱中配筋,可以防止或减轻上述震害的产生,壁柱的截面和配筋不应小于排架柱,并应通到墙顶与卧梁、屋面构件连接。

  为了防止山墙和横墙的剪切破坏,对其开侗应有所限制,开洞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 。8、9度时在山墙和横墙两端应设置构造柱,9度时在高大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课程设计报告10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向前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广告宣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新颖夺目的LED广告宣传牌充斥在城市的公共场所中,为灯红酒绿的城市增加了炫目多姿的色彩。这些LED广告宣传牌动态显示的背后,则是以流水灯的原理为基础,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按照广告商的宣传需求,通过炫目的多彩和新颖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来完成广告宣传。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的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自身的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完成与流水灯显示电路的数据联通,通过内部的程序运行来实现对流水灯显示电路的动态控制,进而实现显示电流的循环亮灭的操作。所以对于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对于学习单片机控制系统以及LED广告宣传系统的工作机制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的系统电路

  流水灯的显示电路就是多个二极管通过一端公共连接而构成的显示电路,并将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的.多个数据输入输出端口进行连接,当单片机向这些端口发送相应的数据时,根据二极管的工作特性,从而实现对其的亮灭控制。当然,单片机工作还需要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配合单片机芯片构成单片机工作的最小系统,从而满足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如图1所示,为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图,该硬件电路以AT89C51为基本的控制核心,实现对8为二极管流水灯显示电路的亮灭控制。

  该控制系统是以AT89C51为系统的控制单片机,它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的CMOS 8位处理器,同时配备了丰富的硬件资源,有128字节的RAM供用户使用,并提供2个16为定时器/计数器完成定时和计数的工作以及32根数据输入输出端口来单片机与外部电路的数据连通的工作。

  8位二极管构成的流水灯显示电路是用共阳极的连接方法来构成的显示电路的。常见的LED显示灯电路中的二极管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共阳极连接,一种是共阴极连接,它们是根据显示电路中二极管公共连接的方式来决定的。共阳极接法就是将构成LED显示电路的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起构成公共端,共阴极接法就是将LED显示电路中的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构成公共端。对于共阳极接法的显示电路来说,如果在该端实施低电压(零电压),对于共阴极接法的显示电路来说,如果在该端实施高电压,那么无论在另外一段如何控制电压都不能使该显示电路亮灭,从而实现了通过对该公共端的电压的改变对整个LED显示电路的进行控制。当公共端施加了使能电压后,通过对该显示电路中的某个二极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对显示电路的二极管亮灭控制。图1中所示的流水灯显示电路为共阳极接法的LED显示电路,通过施加Vcc电压,可以是LED显示电路中的所有二级管一直处在使能状态,从而配合的单片机控制完成流水灯的设计。

  3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的流程控制

  流水灯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按照人们的意愿有序地亮灭,通过人的视觉误差从而形成流水状的状态。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系统设计,以图1为基本的硬件电路,根据人们的意愿来编写程序代码,通过单片机定时向P1端口发送控制信号数据,从而对流水灯显示电路的二极管亮灭的控制,实现流水灯的效果。

  由于本文中采取的是流水灯显示电路采用的是共阳极的接法,所以在针对一个二极管亮灭的控制情况下,主要是是向该端口发送低电压数据即可使该二极管发亮,依次类推,即可实现流水灯的现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研究对于视觉具有暂留的特性,如果紧邻的两个二极管的亮灭交替时间间隔太少,在人眼观察下就会是持续亮的状态,达不到流水灯的效果,所以设计的时间间隔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对于流水灯的实现上有很多方法,其中循环移位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控制方法,即对8位二极管的亮灭信号控制字进行循环移位来实现流水灯的方法。

  以紧邻两个二极管亮灭时间间隔为0.5s为例,对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系统的控制流程进行伪代码设计如下:

  a,对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进行初始化,包括定时器/计数器的选择,工作方式选择等初始化工作。

  b,设定二极管亮灭控制变量V_number,并赋值为0xFE(该值是对高7位的二极管的阴极设定为高电压,对最后一位的二极管的阴极设定为低电压,从而实现最后一个二极管亮,其他二极管灭的初始状态)。

  c,将V_number赋值到P1端口。

  d,对定时器/计数器进行初始值设定(定时0.5s)并开始计时知道结束。

  e,对V_number进行循环移位操作并将结果重新赋值给V_number。

  f,跳到步骤c

  根据上述流程,即可实现对P1端口输出控制数据的循环变化,实现共阳极的二极管显示电路的流水灯现象。

  4 总结

  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配备8位共阳极接法的二极管显示电路,通过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以及对连接8位二级管显示电路的P1端口进行循环移位赋值,从而实现对二极管显示电路的亮灭自动控制,实现流水灯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灿.单片机花样流水灯设计[J].信息通信,20xx(01)

  [2]易礼智.基于51单片机实现流水灯的若干种编程方法[J].铜仁学院学报,20xx(06)

  [3]朱艳梅.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xx(04)

  [4]李灵锋.单片机控制流水灯方法研究[J].煤炭技术,20xx(11)

课程设计报告11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并熟练掌握组态王软件; 2.通过组态王软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了解过程控制理论基础知识; 3.了解典型工业生产过程(锅炉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 4.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培养自主查找资料、收索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组态王简介:

  “组态王”是运行于 Microsoft Windows 200/NT4.0.XP 中文平台的中文界 面软件,充分利用了 windows 图形功能完备、界面一致性好、易学易用的特点, 并且采用了多线程。 COM 组件等新技术, 实现了实时多任务, 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 组 态 王 ” 软 件 包 括 由 工 程 浏 览 器 (TouchExplorer) 、 工 程 管 理 器 (Proj-Manager)和画面运行系统(TouchVew)三大部分组成。在工程浏览中可以 查看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完成数据库构造、定义外部设备等工作;工程 管理器中内嵌了画面管理系统,用于新工程的创建和已有工程的管理。画面的开 发和运行由工程浏览器调用画面制作系统 touchMak 和运行系统 touchVew 来完 成。

  三、锅炉设备的的控制原理及工艺流程:

  锅炉是过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 化学反应、干燥、蒸发等过程提供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泵类 驱动透平的动力源。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强化,生产设备不断革新, 作为全厂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亦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方向发展。为确保 安全,稳定生产,对锅炉设备的自动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实现调节任务,将 锅炉设备控制划分为若干个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系统有:

  (1)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 操纵变量是给水流量, 它主要考虑汽包内部的物料平衡,使给水量适应蒸汽量,维持汽包中水位在工艺 允许范围内。维持汽包中水位在给定范围内是保证锅炉、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使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标志之一。 由于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复杂控 制系统,汽包液位控制与给水控制、蒸汽压力控制、送风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等 有关。汽包水位在外界扰动作用下的变化过程与蒸汽流量 D、补充给水量 W、 补充水温 T、炉膛热负荷(燃料量 M) 、汽包蒸汽压力 PD 等参数有关,其中影响 作用较大的主要是蒸汽流量 D、炉膛热负荷(燃料量 M) 、补充给水量 W。 汽包液位控制分为三种: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

  (2)锅炉燃烧的自动控制 有三个被控变量,蒸汽压力(或负荷) 、烟气成分(反 映燃烧经济性指标)和炉膛负压。而操纵变量亦有三个: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 量。这三个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兼顾,从而组成合适的燃烧 系统控制方案,以满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保证燃烧的 经济性和锅炉的安全性。炉膛负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第一个任务是维持汽压恒定。汽压的变化表示锅炉蒸汽量和负荷的耗汽量不相适应, 必须相应地改变燃料量,以改变锅炉的蒸汽量。 第二个任务是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当燃料量改变时,必须相应地调节送风量,使它 与燃料量相配合,保证燃烧过程有较高的经济性。 第三个任务是调节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配合,以保证炉膛压力不变。 对于一台锅炉, 燃烧过程的这三项调节任务是不可分隔的, 对调节系统设计时应加以注 意。

  (3)过热蒸汽系统的自动控制 以过热蒸汽温度为被控变量,喷水量为操纵 变量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使过热器出口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管壁 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控制方案选择: 单回路控制方案: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减温水流量,实际上是改变过热器 出口蒸汽的热焙,亦改变进口蒸汽温度,如下图所示。从动态特性上看,这种调 节方法是最不理想的,但由于设备简单,因此,应用得最多。 减温器有表面式和喷水式两种。减温器应尽可能地安装在靠近蒸汽出口处, 但一定要考虑过热器材科的安全问题,这样能够获得较好的动态特蛀。但作为控制对象的过热器,由于管壁金属的热容量比较大,使之有较大的热惯性。加上管 道较长有一定的传递滞后,如果用下图所示的控制系统,调节器接受过热器出口 蒸汽温度 t 变化后,调节器才开始动作,去控制减温水流量 w .w 的变化又要经 过一段时向才能影响到蒸汽温度 t 这样,既不能及早发现扰动,又不能及时反映 控制的效果,将使蒸汽温度 t 发生不能允许的动态偏差。影响锅炉生产的安全和 经济运行。

  改变减温水量控制蒸汽温度系统

  实际中过热蒸汽控制系统常采用减温水流量作为操纵变量,但由于控制通道 的时间常数及纯滞后均较大,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 此常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减温器出口温度为副参数,以提高对过热蒸汽温度的控 制质量。 串级控制方案: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采用两级调节器,这两级调节器串在一起,各有其特殊任务,调节阀直接受调节 器 1 的`控制,而调节器 1 的给定值受到调节器 2 的控制,形成了特有的双闭环系 统,由副调节器调节器和减温器出口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副环。由主调节器和主 信号—出口蒸汽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主环,可见副环是串在主环之中。

  过热蒸汽温度串级调节系统原理图

  调节器 2 称主调节器,调节器 1 称为副调节器。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调节 器的输出信号,不是用来控制调节阀而是用来改变调节器 2 的给定值,起着最后 校正作用。 串级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质上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通过它们的 协调工作, 使一个被控量准确地保持为给定值。 通常串级系统副环的对象惯性小, 工作频率高,而主环惯性大,工作频率低。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希望主副 环的工作频率相差三倍以上,以免频率相近时发生共振现象面破坏正常工作。串 级控制系统可以看作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对象, 起了改善对象 特征的作用。除了克服落在副环内的扰动外,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过 渡过程。 串级控制由于副环的存在,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等效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减 小,系统的工作频率提高。同时,由于串级系统具有主、副两只控制器,使控制 器的总放大倍数增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因此,一般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 控制质量要比单回路控制系统高。

  四、工程建立:

  设计思路:首先,一打开运行,就是进入首页,点击“锅炉控制”进入主界 面,动作之前,先要给定“水位设定值” ,然后点击自动按钮,就可以观察实时 曲线;也可以将开关打到手动状态进行手动控制。

  设计过程: (一)首先建立工程“锅炉控制” ,进入画面界面,点击新建工程画面,进 入开发系统界面,确定背景属性,打开工具栏,使用图库(快捷键 F2)创建所 需的器件:锅炉汽包、炉膛、各种阀门等;并设计水流的动态表示; (二)设置串口; (三)然后打开数据词典, 定义所需的变量, 注意其变量类型及其后续设置; (四)接下来就是动画连接,双击画面上的器件,输入变量,或点击“?” 进入变量浏览器选择所需变量,当设定完成后,进入工程浏览器双击“应用程序 命令语言”输入控制程序。

  工程创建过程的截图显示:

  (一)系统变量定义:

  (二)动画连接:

  (三)图形界面的设计:

  (四)自动运行结果: (设定值为 30 时)

  (五)手动控制运行结果:

  五、系统软件编译

  六、课程设计感想: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熟练掌握了组态王软件 6.52 版的使用。 使我对组态软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组态王软件的应用、组态王软件 的系统开发过程。在画面加工上做的更美观,立体感更强。使我得到了一次用专 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相信以后在使用组态软件设 计能够更全面,设计出更方便的实现监控和控制的功能,同时让我在使用编程技 巧的熟悉度向前迈了一大步。

  七、参考文献:

  《过程控制工程》 孙洪程 李大宇 翁维勤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人民邮电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通信网络技术》 郭宗仁 吴弈锋 郭宁明编著 出版社 出版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 覃贵礼 吴尚庆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

  《过程控制》 金以慧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

课程设计报告12

  一、准备:

  1、实训时间:20xx年11月14日——11月18日(第十三周)

  2、实训地点:材料10.1班教室

  3、实训项目:铸造工艺设计、绘图附带说明书

  4、实训安排:前三天对铸造零件进行绘图,后两天进行说明书写作。

  5、实训目的:

  ①、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设计基础课的知识。

  ②、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们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

  ④、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6、设计任务:

  ①、铸造工艺图一张

  ②、模型装配图一张

  ③、芯盒装配图一张

  ④、铸型装配(合箱)图一张

  ⑤、铸造工艺卡一张

  ⑥、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过程

  1、零件图、毛坯图绘制

  2、模型装配图绘制

  3、芯盒装配图绘制

  4、铸型装配(合箱)图绘制

  5、铸造工艺卡一张

  6、设计说明书写作

  三、实训感想:

  本文为铸造工艺课程的设计。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很重要的,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我们小组的.工艺图也是一改再改,不理解之处就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询问老师意见。

  在铸造工艺设计中首先进行了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其中包括对零件铸造工艺性的分析,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以及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其次分析计算了零件的各种铸造工艺参数并设计了砂芯。最后对浇注系统、冒口、冷铁、出气孔等进行了计算与设计。

  在工艺装配设计中对砂箱,模样模板,芯盒进行了简要的设计。我们发现,铸造工艺设计中有着大量的工艺参数需要去查找,并且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从中选出适合本课题铸件的相关参数有着一定难度。信息的取舍与否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多次询问老师的意见,在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中,不断地改善我们的设计。作为组长,对每份图纸上的设计与参数需要去了解,并帮助每个成员进行改进,与此同时,自己对于铸造工艺的认知也能得到提高。

  本组组员的配合也很默契,大家都竭尽所能地查找资料,及时沟通,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大家能够一起思考,进行讨论并解决。

  我所绘制的是最后一张装配图,由于在参与绘制的前几张图的时间里,已经对相应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绘制装配图时,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难点。相应数据等的取舍也有了些经验,对于绘图软件的应用也已比较熟练。

  此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铸造领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实际的工艺设计,亲身投入到设计中去,体会团队协作、学习设计思路,对于我们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但在本次设计中,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有一些和现实状况结合很密切的问题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希望老师们予以谅解。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设计报告13

  一、 设计目的

  1、 掌握AUTOCAD的绘图环境设置及绘图命令的操作。

  2、 掌握AUTOCAD的绘图编辑的操作。

  3、 掌握AUTOCAD的文本输入与尺寸标注的操作。

  4、 掌握AUTOCAD的图形的输出操作。

  5、 掌握AUTOCAD的文本输入与尺寸标注的操作。

  6、 锻炼工程CAD的综合和设计能力。

  二、 设计内容

  工程CAD在大一时我们已经有一定的接触,对一些基本的二维绘图有比较初步的了解。但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机械制图,对于我们土木这块的绘图还是有点差别。这个学期开设的CAD主要是针对本专业而设置的,因此难度和要求都比大一的时候要难些,让我们在大一学习工程制图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图形地绘制,特别是强大的三维建模模式的运用。

  三、整个设计过程

  通过这次设计自我感觉设计很重要的就是布局,一旦布局出来了那绘图就很快了。大多同学的设计思想是先整体后局部,而我则恰恰相反,我采用的是先局部后整体的思想。因为整体布局由于涉及的空

  间太大,组成元素较多,比较繁琐。因此我将它分成很多小块,每一部分设置一个图层以便于编辑修改,一块一块的做,然后再拼接在一起,又由于本次设计的地下通道有高度的对称性,所以只要做一部分然后直接镜像就行。这是我的整体构思,下面一一分解。

  ①首先第一个图层是辅助线图层,在绘图前首先用构造线绘制一些控制尺寸的辅助线,以便于之后的.绘图,由于做完图后我觉得图层线条太多故将辅助线删去了。

  ②接下来的图层是校门图层:

  这是自己设计的本部大门,跟真实的大门存在很大差异,此图比较简单,主要由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构成。其中长方体和球体是直接用三维实体绘制的,圆柱体则是通过扫掠而成,最后用并集将其合成一体。

  ③楼梯: 楼梯是我花心思最多的。其中的每个细部都画的很仔细。我先将楼梯的平面图画出来。然后主要运用拉伸命令,楼梯设有坡道以便于自行车、残疾人的出行,坡道是由长方体剖切而成,中间还设有休息平台。 坡道旁边设有扶手,主要运用扫掠命令将其绘制成圆柱形。在扶手细部还进行了处理,以提高美观度。

  ④雨棚:

  雨棚我是第一次画,因此刚开始不太熟悉,自己摸索了很久才慢慢懂的。此图主要是先用多段线画下面的框架,然后拉伸,再用直线扫掠绘制柱子。最难得是上面的雨棚,我是运用样条曲线然后再扫掠形成该曲面。

课程设计报告14

  1、开设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及侧重点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应能直接上岗,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加强实践性课程教学,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为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改革。目前,我院按照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教学规律,构建了实践教学三层次四环节的实践课程体系(图1)。实践教学三层次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拓展、综合创新,四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和课外实践。“C语言课程设计”是我院信息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结束后的下一学期进行,历时2周,40学时。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

  2、项目教学法的简单介绍

  2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或制作一样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在技术领域,很多小产品或一些复杂产品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项目,如:在信息类专业,可以开展微机组装、网站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局域网构建、单片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项目;在电子类专业,可以开展报警器、LED、门铃、家电组装等项目;在商业、财会和服务行业,所有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商品展示、产品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

  22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3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项目“源”于企业,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由浅入深,选择的项目具有典型性、实用性。

  (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认知过程。

  (4)评价特殊性。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及作业质量,避免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测评可以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综合评等方法。教师只有明确并抓住项目化教学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设计”中的实施

  31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设计教学,经过多次实践和摸索,总结出学生在具体实施项目中一般存在2个方面的知识不足: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前导课程在教学上受学时影响,很多教师对指针、结构体、共用体和文件基本操作的知识介绍不甚完善、系统,更难谈上辅以实例加以消化。对此,针对学生在这些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利用4~6个学时,实施区别式的、辅导性的、实例化教学。

  第二,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知之甚少,针对此情况,采用2个阶段实施有别于常规教学的补课行动。第1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利用2~4个学时,安排曾经做过项目且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现身介绍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复习C语言知识)、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如何做市场调查、如何做需求规格分析说明书、如何做概要设计说明书、如何做详细设计说明书、如何选择使用代码编码器代码编写注意事项)、项目验收及作业提交的工作(包括程序测试事项、如何写课程设计报告)等。在学生介绍中,教师穿插讲解,辅以点评。第2阶段为项目实施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发生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32教学要求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以下3点:第一要做到“学有三备”,即:在项目实施前做好知识储备,在项目实施中做好安全防备,项目结束时做好被评准备。第二要写好“三书一报告”。“三书”即每个项目组要做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一报告”即人人都要做课程设计报告。第三要做“四自”参与者。“一自”即自律,要求学生自觉履行学生守则和项目实施有关规则,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实施点名制度,若无特殊原因,有5次旷课者自愿以重修论处;“二自”即自尊,要求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学习规律、尊重项目组成员、尊重教师、尊重自己;“三自”即自信,要求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工作内容,遇到困难时,沉着、冷静,理性地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四自”即自强,要求学生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和以往与课题项目组共同取得的成绩,用创新和超越的思想,做出比以前哪怕是前进一小步的事情。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好相应的工作,如做好项目整体规划、精心准备、努力激发学生参与行为、为人师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多分析、精点评等。

  33项目实施进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不能生搬硬套地利用一个时间标准,又不能影响项目实施的整体进程,因此对时间的灵活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值得商榷的。

  34明确项目内容,帮助学生立项立项首先要审题。当学生拿到项目列表时,最不能忽略的问题,就是提醒学生审题。审题恰当对学生以后开展各项工作是关键。审题时,学生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长、缺处,做到扬长避短,也就是说审题就是学生自己审自己完成该项目有多大的能力,有没有信心。只有学生明白自己,才可以避免以后实施项目过程中走弯路。同时既要建议学生在组建项目组时,考虑所在组的其他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又要尽量避免使被学生认定的差等学生没人愿意与其组合,而成绩好的学生又抱团的现象发生。

  根据近几年带课程设计的经验,关于如何合理选择项目,建议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下4个因素,协助学生做好选题:

  (1)规模。项目规模太大会影响项目的完整性,项目规模太小难以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2)难度。项目难度一定要适中,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能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3)实用性。项目的选择应该是现实世界真实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实用性。

  (4)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选择项目时应考虑其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大热情投入项目。

课程设计报告15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梁强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梁强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三1前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其目录为:

  1.程序要求

  2.算法分析

  3.流 程 图

  4.源 程 序

  5.调试结果

  6.实习体会

  2 程序要求

  学生成绩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计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完成以下六种功能:

  (1)学生注册登记;

  (2)登记学生成绩;

  (3)修改学生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5)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6)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3 算法分析

  1. 学生成绩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

  学生成绩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个班级用一个结点来表示。考虑到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这些以班级为单位的结点用链表方式组成一个主目录。每个结点有四个域:

  (1)班级代号;

  (2)课程情况;

  (3)学生情况;

  (4)班级顺序链。

  课程情况应能反映出大专生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因课程是逐年增多的,所以采用链表结构以便能不断插入新的课程。该班学过的课程构成一个课程链表,所以班级结点中的课程情况用课程链表表示。学生情况主要反映学生的学号,姓名,每学期学生的成绩情况。因为学号总是顺序排列的,所以选用一个结构体数组作为反映学生情况的登陆记表。该 数组的下标值接上班级结点中的班级号就是学号。例如,设每班学生数不超过40个人,班级号为9612,某学生在登记表中相应分量的下标值为26,则该学生的学号为961226。另外,学生成绩管理要分6个学期,所以在学生登记表中,开设6个指针域,每个指针指向该生某学期某门课程学成绩的结点。

  各结点结构如下所示:

  (1)主目录中班级的结点为:

  班级号 课程链 班级顺序链 学生登记表

  (2)程链表中的结点:

  课程代号 学期号 二叉树链 课程顺序链

  (3)分数链表中的结点为:

  左链 学号 课程代号 成绩分数顺序 右链

  为了便于登记和查询学生的成绩,选择二叉排序来存放学生的成绩。

  每个班级的每门课程对应一棵二叉树。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课程链找到指定的课程结点,再通过课程结点中的二叉树指针指向该门课程的成绩二叉排序树。另外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指向该学生本学期某门课程的分数结点,并以分数结点的分安数顺序链勾链该生各门课程的成绩。

  在登记成绩和查询分数时,都要用到课程代号。课程 代和课程名称是一一对应的。为了简化程序,课程名称和代号对照表设计为一个向量,向量的下标值就作为课程代号,而向量中的元素就是课程名称,这样可以省去代号域。

  1.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1)学生注册登记

  学生入学后,首先应是注册登记。注册时应先检查该学生所在班级是否已经登入主目录,未登入则若调用新结点后登陆入主目录。然后将新调入的班级结点中对应域赋初值,最后再读入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并一一填入学生登记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班级的注册和登记工作。

  (2)登记学生成绩

  学生注册后才可以登记成绩,所以先要检查这个班级是否已经注册,班级中是否有这个学生。在确认有此学生后,登记该生成绩。这时需完成两个操作。一个查询课程代号,另一个是将成绩填入二叉树。这两个操作分别用两个函数来实现:

  ① 查询课程代号;

  ② 插入二叉排序树。

  有了这两个函数,登记学生成绩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首先查处课程代号,调用课程结点,填入课程代号和学期号;再在二叉树链域中置初值为NULL,将课程结点插入为课程链表的头结点。接着读入每个学生的学号和成绩,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生成一分数结点插入到相应课程的二叉树中。同时,还要将该分数结点链入该生这学期各科成绩的分数链表中。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域中存放该分数链表的头结点地址。

  (3)修改学生成绩

  若登记的学生成绩有错误,则调用修改学生成绩的函数便可以加以修改。修改时从主目录出发,查到班级,再从学生登记表中查对学号和姓名,再在与学期匹配的学期指针域中取得该生的学生链表的头指针,然后搜索分数链表,查到指定课程的分数结点,就可修改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由于学生成绩是用二叉树排序树来存储的,所以采用中序遍历的方法就可以按次序打印出学姓名和成绩。在打印了程序中,从主目录开始查到班级号,就可以从课程结点的二叉树链域中取得成绩二叉排序树的头指针;然后调用中序遍历了程序就可进行打印,同时可求出平均成绩和各个分数段的人数。

  (1) 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此了程序从主目录查对班级号开始,通过学生登记表中每个学生的学期指针取得各自的分数链表的头指针。顺着分数链就可求出该生本学期各科的平均成绩。

  (2)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对二叉树序树进行中序扁历,但扁历时应判断当前成绩是否处于分数段内而决定是否打印。

  6调试结果

  7实习体会

  经过一个星期的上机实践学习,使我对C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学好它要重在实践,要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才能更好地学习它,通过实践,我也发现我的好多不足之处,首先是自己在指法上还不行,经常按错字母,通过学习也有所改进;再有对C语言的一些标准库函数不太了解,还有对函数调用的正确使用不够熟悉,还有对C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也不了解,通过实践,使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

  通过实践的学习,我认到学好计算机要重视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学习C语言,还是其它的语言,以及其它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要重在实践,所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视实践操作,使自己便好地学好计算机。

【课程设计报告】相关文章:

课程设计报告12-29

课程设计报告08-03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11-23

cad课程设计报告范文01-27

课程设计报告15篇12-29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03-25

课程设计报告(精选23篇)12-26

课程设计报告(15篇)12-29

课程设计报告(精选20篇)06-28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