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传》有感(精选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三毛传》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三毛传》有感 篇1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窗外,飞雪满天。呼出的热气凝成一个个小水珠,吸覆在玻璃上,眼前渲染开来,朦胧中,有一抹红。那是一株孤傲的红梅正迎着风雪凛然绽放。手捧卷,淡淡言:“一代才女百年等,红尘阡陌终一梦。”
在这本书中,向我介绍了一位旷世才女的一生。其中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最令人感动。三毛年轻时远离家乡,在外漂流。这其中,有无数西方男子追求她,可三毛都一一拒绝了。为了荷西,三毛在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落后的撒哈拉,陪同荷西过上了长达六年的生活。以至于后来荷西在一次潜水过程中意外丧命,三毛依然不离不弃,多次用自己的性命换一家人的团聚。尽管三毛已向父母表明以后不会再有自己的想法。可丢了灵魂的人终是落红成泥……
三毛对自己的追求可谓是坚持不懈,而且目标专一,从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像雨水一样目标零散。看来,只有坚持不懈加上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
我不禁想起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文,想起了李时珍、爱迪士、齐白石……的确,“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在下一个拐弯口处等你!
思绪又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书法考级的前几天,毕竟是第一次,一定得开门红!可我却总是写不出那份神韵,于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单独练,直到写好为止,一练就是半天……
目光回到窗外,那风雪中的一抹红十分显眼。其实梅亦是如此,目标专一,不与其它花争奇斗艳,只为人绽放光彩,吐露芬芳;坚持不懈,陪伴我们度过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
让我们大家都如三毛一样,如红梅一般,不畏风雪,傲然绽放于风雪之中!
读《三毛传》有感 篇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爱上了读书。轻轻翻开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在角落里随着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喜悦、而哭泣、而激动、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缘由是我太感性,以至于看了一本好书就不能自已。在我安静的童年里,书对于我来说就是永不会背叛的伙伴,它从来都不会背弃我,更不会让我悲伤。所以,与朋友玩耍倒成了一件麻烦事。
我喜欢书。但不会随随便便地把一本书定义成好书,当做心底最深处的珍藏。但是,当我看了这本田梦所著的《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的时候,我是真真切切地被它震撼到了——一边是因为对作者田梦运用文字的技巧之巧妙纯熟而惊讶,另一边是因为对三毛一生的精彩和传奇而惊叹!在我所读的书里,几乎没有任何书能与它相比较。或许你可以说法国的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非常精彩,但我却觉得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感情远远比不上田梦所著的《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那么深情而又真挚。
田梦对语言的运用仿佛与生俱来,她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能像变魔术一样组成一段唯美的话,带着一丝轻轻的古韵,在空气中酝酿着淡淡的墨香。透过她的文字,我们好像能够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温婉女子,手执一本书,踏着柔柔的晨曦,缓慢而优雅地向我们走来。
我同时也羡慕着三毛。羡慕着她的自由、羡慕着她的洒脱、羡慕着她的豪放、羡慕着她的纯粹、羡慕着她的一切!
在生活中,人们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三毛却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敢于摆脱一切现实的桎梏,义无反顾地奔向梦想中的远方,在荒凉的沙漠中寻找出生活的滋味。当我们在憧憬外面的神秘世界时,三毛却早已掀开了它的面纱,走过了不知多少个国家;当我们在家中过着平淡无味如白开水一般的生活时,三毛却抵达了别人一辈子也可能到不了的地方——广阔的撒哈拉大沙漠,与荷西过着鸡飞狗跳的生活;当我们在一张小小的办公桌上浏览着网络上的一张张风景图片时,三毛却早已用日记本记录着在撒哈拉大沙漠里与荷西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幸福。
三毛就是为流浪而生,她的一生没有终点,因为她的故乡,在永远到不了的远方。于是她成了世界上最有梦想的人,朝着远方,一路狂奔。
三毛原来的名字不叫“三毛”,因为骨子里流淌着想要流浪的血液,所以她才把自己的名字从陈懋平改成了代表流浪的“三毛”。流浪,也成为了她的人生的代名词。
对于三毛来说,她的少女时代是灰暗的,通往未来的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棘刺。虽然是如花儿一般的美好年纪,但属于三毛的那一朵花儿却因为头顶上长期笼罩的乌云而无可奈何的早早凋谢。
在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天使——顾福生出现了,他引导着三毛渡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期,渡过了生命的雨季。让三毛在生活中的偶然,生命中的必然中遇到了荷西,并陪她度过了美好的沙漠之旅。
然而上天却总是给这个好不容易获得幸福的人重重一击,荷西的离去,让三毛的生命不在精彩。也许在荷西离去的时候,三毛的灵魂也已经跟着他消逝。
即使世界再美,但如果没有身边那个人的温情陪伴,也仅仅只是一幅苍白的画。三毛完成了最后一件事件,也许是脱离了肉体的桎梏,解放了自由,终能与荷西在天堂相见!
撒哈拉沙漠的上空,永远都回荡着骆驼的悲鸣,因为它们可以听到遥远的过去,这里曾经留下过一曲关于爱情的歌。
读《三毛传》有感 篇3
三毛曾说:“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人生正如一艘没有指向标的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中,我们只有像三毛一样,朝着心的方向驶向远方,才能找到灵魂的栖息地。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三毛踏遍万水千山,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促使她不断地向前走,走向远方。在追梦的路上,三毛是幸福的。她用她生命的颜色为撒哈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撒哈拉成为开在许多人心头永不凋零的花。为了自由,为了梦想,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三毛母亲缪进兰说:“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看,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命的运,她勇敢地面对人生。”
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或悲凄,三毛都无意矫饰。她随心而活,如一枝山茶花,从世俗中走过,把尘俗踩在脚下,结出纯真的果。
陶渊明毅然离开那“为半斗米折腰”的官场,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中他站成了一个悠然隐士;在那硝烟弥漫的动乱时代,鲁迅毅然弃医从文,用笔杆子作匕首刺向敌人心脏,警醒麻木的世人,他站成了一个不屈的斗士;生性浪漫的三毛,用她如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从不随波逐流,她站成了一个随性的志士。
然而,命运没有特别眷顾三毛,让她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荷西的死,对她打击巨大,于是她用满腔泪水写就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在无数个凄凉的夜里,她的悲痛全都化作点点相思泪,泪如花落,不知落了多少。即便悲痛到了极致,她也不曾逃避,因为这是她的命运。人生这条漫漫长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谜底,我们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注定要遭遇许多的不如意。当我们足够勇敢和坚定,就能与我们的遭遇保持距离,永远坚持自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暮去朝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三毛,这棵流浪的“橄榄树”,以一种别样的姿态,成了一处不得不看的风景,成了永远的三毛。
读《三毛传》有感 篇4
这几天我闲来无事,在手机上无意中看到了《三毛传》这本人物传记,之前对她知之甚少,但有关她的材料我一向就想看,今日有幸看到了,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读了后,我深受启示。
三毛时间短的终身却给人留下了不行磨灭的形象。她尽管只活了48岁,但她却给世人留下了永存的佳作,影响了几代人。
她的终身能够说是崎岖的终身。上小学时,她因数学成果欠好被数学教师以为是低能儿,为了改动自己在教师心中的观点,她每天死记硬背课后习题,成果接连三次数学考了满分,教师底子不相信她有如此的成果,然后找来了三年级的数学难题让她做,成果她考了零分,教师恼羞成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默汁在她的眼睛周围画上两个大大的圆圈,全班同学捧腹大笑,三毛听凭默汁慢慢地流入嘴里,此刻的她脑子轰轰作响,她哪里遭到那么大的侮辱。更可恨的是教师还让她仰着脸面临围观的同学,从此以后她的日子失掉光荣,厌烦上学,更没有日子下去的勇气,屡次想到死,用死来完毕她的生命,脱离这个令她厌烦的国际。便是这个不合格的教师让她她厌烦上学,一休学便是七年,从此她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小屋子里,曾想到死,都被爸爸妈妈救过来了。是亲情款留她。
后来爸爸妈妈以为这样不是方法,给她请来了家教,第一个家教是教她绘画,可她对绘画毫无爱好。第二个家教教她用文字来表达她心里的主意,便是这个教师改动了她的终身,从此她就写了很多名著,成了闻名的作家。
读到这儿,我很怜惜她,觉得她的终身很不幸,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暗影。一同她也是走运的,假如没有小时分的教师让她不胜忍耐耻辱,休学在家,就不会遇到第二个让她成名的家教,她也不会在世上留下很多佳作,影响着几代文学爱好者。自古以来都是窘境出人才。
“我不吃油腻的东西,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行及的梦,这使我的睡觉安恬。我避开无事时过火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担负和许诺。我尽可能不去思念往事,由于来时的路不行能回头。我留神的去爱他人,由于比较不会众多。我爱哭的时分便哭,想笑的时分便笑,只需这一切出于天然。我不求深入,只求简略。”三毛在《送你一匹马》如是写到。它是我的精神支柱,鼓舞自己要昂起尊贵的头颅,跟日子和不善之物奋斗究竟。三毛是刚强而率性的,她的英勇和自在羡煞了千万人,包含我,虽不充足,并且在沙漠里住得也不豪奢,却能够去自己想去的远方,在路上嫁给自己倾慕的人,一同过着自己想要的简略的日子,写自己的书。
“假如有来生,我愿做棵树。站成永久,
没有悲欢的姿态。一半在土里慈祥,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十分缄默沉静,十分自豪,从不依托,从不寻觅。”
那个女子如是说。
读《三毛传》有感 篇5
仿佛漫天黄沙扑面而来,起伏的沙堆在茫茫沙海里一望无际,风与沙缠绵着绕过一块块苍白的云,灰蒙蒙的天好像一张低沉阴郁的脸。一个俏丽的女子飘扬着长发,着一身典雅旗袍黯然神伤,在朦胧沙土中渐渐消失。那一刻,狂风大振,似乎连这片名叫撒哈拉的干旱陆洲也要落泪了。
我揪着心,合上艾文茵的《三毛传》,清楚酸凉的感觉泛上心头,浸湿了整颗心脏,最终也只能化为嘴角一声无奈的轻叹,庆幸世界有过三毛。
三毛说:“很想大大方方地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心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
其实她已经送给了世界那样一匹美好的马,一匹文字搭建的情感丰富的马。那匹真实而又充满智慧和趣味的马,让迷茫中的孤独者找到生活的方向,内心的共鸣;让深受打击的失败者拥有坦然面对的勇气;让伤感愤世的麻木者不再悲天悯人;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学会争取和前进。
三毛不是世人眼光中的美女。她不如林徽因温婉可人,也不如张爱玲高贵冷艳。她的脸很圆,牙齿也不好看,她不是双眼皮,也不是大眼睛,可是她是一个“奇”女子,她特立独行,她志行高洁,她不肯随波逐流,也不愿失去自我。
三毛不是老师眼中的天才,她是个“疯子”。小小年纪的她是个有着反叛精神的少女,她喜欢幻想不切实际的东西。当所有学生梦想当科学家,当教师,当医生的时候,她只是静静的做着自己的梦。她会想去当拾破烂的拾荒者,去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红薯的街头小贩。这些所有人眼中没前途,没出息的职业却是这个崇尚自由、达观、洒脱、从容的性情中人所热衷的。她给自己改了名字,休过学,学过画,有过自闭症,远走异国,尝过孤独,品过甜蜜,一生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艾文茵在文中写道:“三毛的一生颇具争议,有人说她跋山涉水都是自讨苦吃,有人说她的前世今生都是痴人说梦。但没人能否认她是平凡世界里的迥异,她更是自己生命力的伟大。她将万水千山走遍,更改了容颜,更迭了流年,却从不更替内心的追随。她将花开日落看尽,忘记了归途,忘记了苦楚,却从来不忘那内心的归属。”
拥有疯狂灵魂的人很多,但像三毛这样愿意解除自己疯狂灵魂的封印,勇敢的挑战世界,做最真的自己,随心所欲,自由无忧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她的一生,抵得上别人的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三毛的诠释比任何人都美丽。
我没有三毛那样的勇气,我不敢扔下手中计算繁琐题目的黑笔,我不敢独自一人只身远走,踏上远方的路,我不敢去随心所欲,特立独行。我只能做一个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做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重复单调的生活,早出晚归,为高考拼命。即使我有多么不甘心,即使我有多渴望那样的生活,像三毛一样真正的活着。但是,我不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她。
“三毛的美好,在于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与荷西的爱情,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艾文茵如是说。
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遥不可及,或许近在咫尺,有人为之奋斗,也有人只是空想,我们总以为岁月漫长,我们总有大把的时间来选择和挥霍。明天是个未知数,没有谁能知道下一秒的故事,也许快乐,也许悲伤,也许已到结局,也许才刚刚开始。世人念念不忘三毛的人生,传颂它,羡慕它,渴望它,却不知,也许你努力一把,就会有比它更精彩的传奇。
我不想顺风而流,也不愿做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我只愿在梦想之路上劈波斩浪,对得起自己,不辜负岁月。
读《三毛传》有感 篇6
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完《三毛传》,内心冥冥感动不知如何表达,很确信,我喜欢上这个有着波西米亚风的女人了。
以前读她的作品,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沙漠中的稻草人》,很奇怪,像是做了一次旅行,和她一起经历那些人那些事,做故事中人,感故事中事。而这次,是他人的文字,而三毛成了非自我的故事中人,我呢,变成了置身故事外的人,看着她成长,消沉,最终离开。读她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她的真实,不娇柔,不造作,完全来自心底的声音,忠于自我的表现,深深地吸引到了我。曾自闭,但是,靠着画和文字的力量走了出来,暂时离开困惑自己的小世界,试图打开一条属于自己的与外界相连的特殊通道;她敢爱,从舒凡到那个德国人,再到荷西,没有不认真,相反,她的每一次投入都让我们感觉到她对自己内心的诚实和顺从。
书上说是荷西带给了三毛自由和爱,确实如此,她是被我们羡慕的,从她从荷西的相识、结婚、相恋;从她的任性、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后有他陪。
读《三毛传》有感 篇7
小时候觉得三毛就是《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没有去深究,就是这样以为以为了20几年。从小就知道三毛,那是很小,看电视,电视里的三毛一直流浪,是个很可怜的人,那是的我很小吧,大概不到十岁,时间模糊了我的记忆。原来三毛本名陈平出生在重庆的浙江人,又生活在台湾。原来三毛的真的源自于《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也是他父亲。
三毛是一个幸福的人,有至死不渝的爱人,双足流浪那么多个国家,欧洲非洲,大陆台湾恢复通信以来,也回国探亲,是丰富的一生,哪里都能寻到她的足迹。
荷西,三毛,他们的爱情,连在一起的名字。
滚滚红尘,太多突然而至,更应该好好对待身旁人,让自己不留遗憾。
如果真的有灵魂,有来世,我们也不过是背着一副皮囊依附在肉体上,被肉体捆绑,解脱后,灵魂自由了,在这一世也圆满了,至于活成什么样由后人评说。在下一世又借着另一副皮囊活着,生生世世,循环不歇,谁又记得前世的种种呢。不求来世做今世人,只求今生做“好”人。
读《三毛传》有感 篇8
这几天我闲来无事,在手机上无意中看到了《三毛传》这本人物传记,之前对她知之甚少,但有关她的资料我一直就想看,今天有幸看到了,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读了后,我深受启发。
三毛短暂的一生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虽然只活了48岁,但她却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佳作,影响了几代人。
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的一生。上小学时,她因数学成绩不好被数学老师认为是低能儿,为了改变自己在老师心中的看法,她每天死记硬背课后习题,结果连续三次数学考了满分,老师根本不相信她有如此的成绩,然后找来了三年级的数学难题让她做,结果她考了零分,老师恼羞成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默汁在她的眼睛周围画上两个大大的圆圈,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三毛任凭默汁慢慢地流入嘴里,此时的她脑子轰轰作响,她哪里受到那么大的羞辱。更可恨的是老师还让她仰着脸面对围观的同学,从此以后她的生活失去光彩,讨厌上学,更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多次想到死,用死来结束她的生命,离开这个令她讨厌的世界。就是这个不合格的老师让她她讨厌上学,一休学就是七年,从此她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屋子里,曾想到死,都被父母救过来了。是亲情挽留她。
后来父母认为这样不是办法,给她请来了家教,第一个家教是教她绘画,可她对绘画毫无兴趣。第二个家教教她用文字来表达她内心的想法,就是这个老师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此她就写了好多名著,成了著名的作家。
读到这里,我很同情她,觉得她的一生很不幸,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小时候的老师让她不堪忍受屈辱,休学在家,就不会遇到第二个让她成名的家教,她也不会在世上留下好多佳作,影响着几代文学爱好者。自古以来都是逆境出人才。
我不吃油腻的东西,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三毛在《送你一匹马》如是写到。它是我的精神支柱,鼓励自己要昂起高贵的头颅,跟生活和不善之物斗争到底。三毛是坚强而率性的,她的勇敢和自由羡煞了千万人,包括我,虽不富足,而且在沙漠里住得也不豪奢,却可以去自己想去的远方,在路上嫁给自己倾心的人,一起过着自己想要的简单的生活,写自己的书。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棵树。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那个女子如是说。
读《三毛传》有感 篇9
在看完这部三毛的传记后,我心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被那个用生命生活的女人深深地震撼了。说实话,我看三毛作品很少,《沙哈拉的故事》没翻几页,《稻草人手记》买了没翻过,《雨季不在来》没怎么看,所以对于她的作品的细品我是完全没有概念的。但是,在我平常看的各种杂书中,偶尔会看到她的那些经典篇目,我常常被吸引着。
三毛是一个矛盾的女人,她活得卑微敏感,同时也活得高调随性。她的小学时段是非常卑微敏感的,一个严重自闭的孩子,她活在别人的世界之外,紧紧地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卧室,她有一个别人没有办法进入的空间,而她在这个空间里却自得其乐,这从她处女作《惑》中可以体会一二。她的高调随性主要在她留学时期和与荷西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中最能体现。在留学时,她是东方小美人,高调的情感生活弥补了她在国内的情伤。和荷西一起的日子,他们在沙漠,在小岛,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闲适,随性而又充满风趣,可谓是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满生活。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女人,其实在看完传记之后,突然感到之前读的她的很多文章其实都是自传。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进作品里面,真实而又不作怍。写她心中的迷茫与苦闷,写她生活的艰辛与幸福,写她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写她旅途的趣闻,写着关于她和她身边的一切,把生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她的经典作品里我们会感受到三毛对生活的一种执着于无奈。我有时候在想:这样的女子在生活里必然不会过得太幸福,因为她把生活看得太重了。就像指间沙,抓得越紧,反倒流得越快。
三毛还是个情绪化的女人。童年因为不忍老师的侮辱患上严重地自闭症,这虽说是三毛生命中劫难的开始,但是也从侧面反应出三毛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很差的,她太情绪了,以至于太受人左右。再者,三毛在大学期间与梁的爱情无疾而终,三毛是要付一定的责任的。三毛的情绪化导致她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梁毕业前夕才会一再强迫梁对他们的未来做出承诺,而这份感情也在一再的纠葛争执中破碎。还有就是在荷西去世后的三毛,那时候的她我想应该是肝肠寸断的,但是她寻死未遂后竟回台生活三年。这三年对于情绪化的,丧夫的三毛来说应该是极其漫长的。在《沙哈拉的故事》中。三毛多次提到她与荷西的幸福生活,所以幸福的破灭对于充满浪漫情怀的三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的爱情无处安放。情绪化的三毛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以及环游大陆上来,企图减轻她感情上的痛苦和失落。然而当情绪化深入骨髓之后,被逼无奈的三毛最终选择在医院结束自己的一生。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活着是一种痛,那死亡便是最好的解脱。
三毛的一生其实蛮戏剧化的,充满了文艺的悲剧色彩也弥漫着浓浓的文艺的浪漫情怀。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一个女人有了爱他的父母,拥护她的挚友,一段幸福的婚姻,几段起伏的生命插曲,再加上一点点的功成名就,三毛的一生,其实也不是那么悲剧。
读《三毛传》有感 篇10
昨天开会遇到孩子的语文老师,与她聊起了中考后孩子这些天都在做什么,我告诉她,孩子说总出去玩既费钱又费时间也没什么意思了,不如多看点书,她打算把语文老师推荐的民国时期的著名女人的自传看个遍,而且张口闭口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说,我们语文老师,这下把语文老师逗得偷笑,孩子打小不是多爱读书,如果不是上了初三遇到了她心仪的老师,因为老师的博学与修养令她佩服不已,所以老师说的字字句句她都记在心中。既然孩子的积极性都这么高了,我作家长的定当全力配合呀,最好的配合莫过于陪伴爱情,所以伴读就是我这个假期的任务之一,《三毛传》是我和孩子共同读完的第三本人物自传了。
与萧红一样,三毛也是另一个我打小就知道但却一直抗拒的作家,说不出为什么只是凭一种喜欢不起来的直觉,现在想来是一种逃僻,本能中对痛苦的逃僻,年少的我不知道她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但也许真的是人类的潜意识是相通的,幸福与痛苦的能量气息是会有所感应的,她们的名字就散发着一种苦的味道。人到中年才终于翻开她的书,一读便欲罢不能,读到自己泪流满面,唏嘘不已大哭,眼泪不是因为感动,是来自心疼,虽然斯人已去,时空相隔,但人类对于苦难的共情却是任岁月再悠长,总会有不变的情感拨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起你的共伤共鸣。
杨绛给出人生四个字是“人生实苦”,萧红的一生我给出四个字是“苦不堪言”,轮到三毛只能勉强找到四个字“不胜其苦”,人生来际遇不同,或富贵或贫穷,或美貌或丑陋,或智慧或平庸,纵使你福报非凡上天赐予你一蓝子礼物拿到你手软,当你来世上走一回后也方知谁都不是上天的宠儿,让你来就是要来完成功课的,或多或少,或重或轻,无法比较,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最苦只有更苦。萧红的苦我读起来倒吸一口冷气,可是三毛的苦我实在是难以再读下去,心都被揪扯着疼到无法呼吸。
心理专家说,如果足够强大,人是可以雌雄共体的,可是纵使身体强壮心理强大可以傲然独立于世间,可是生为人就一定会与他人有着难以割舍的纠缠,友人、亲人、爱人,纵使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在陪伴了唐僧许久之后,虽然被师傅误会赶回老家,可是看到找上门的二师兄还会眼含热泪的说“俺老孙身在花果山,心系取经人”,唉,世间众生谁又逃得出缘分二字,缘分来了,你会躲吗?你又躲得过吗?用痛苦浇灌出的花朵算是这世上的奇花异朵了,你想要吗?你不要行吗?
三毛的第一个爱人在结婚之前突发车祸身亡,如果说三毛一身非同寻常的才华是她蓝子里的礼物的话,这从天而降的磨难又是什么呢?受与不受容不得你讲任何条件,寻死觅活,几近崩溃,终于在家人24小时无死角的陪伴中撑了过来,我们有时候会笑着给自己打气,上天不会可着一只羊薅羊毛呲牙,比比三毛好象我们绝大多数平凡人都比她幸运多了,终其一生,没啥大作为,也没经大风雨,平平常常到终点。注定不平凡的三毛就是强大到雌雄共体也依然躲不开命运早已安排好给她的劫。遇到全身心爱她的荷西,这个小她七岁的男人,视她如珍宝如生命,如果说这份感情的初始是不对等的,但是天长地久的陪伴与相濡以沫,终究拨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三毛全身心的投入与回馈爱情了,朝朝暮暮,你哝我哝,撒哈拉大沙漠因为有她们爱情的滋养至今都是后代千万读者心中的爱情圣地。
印度大诗人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是什么色的,谁敢问呢?问了有用吗?我想三毛一定是问了,因为她非问不可。荷西在一次潜水作业中意外身亡了。她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她真的承受不住命运如此无常的捉弄了,浮世之上,我们都渴望如夏花般绚烂,三毛为爱情而绽放,无奈人不负她,天负她,既然没有资格谈条件,她把生命交付给上天,了却这一世的功课。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花开花谢终是空,缘分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似梦。
读《三毛传》有感 篇11
“三毛”二字,随性却又不乏深意。她的一生,可谓自由,连离去的方式和时间都不容许老天来决定——即使她一生中诸多选择是迫不得已。我还是称她为陈懋平吧,希望她灵魂的世界能够用这个名字过过平凡但不平淡的日子。
现在陈懋平是被众人叹惜“天妒英才”的文学者,但她的文字不过是对自己经历的叙述、是自己喜爱的抒发情感的方式、甚至在沙漠的那段日子以此为生,难以想象被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不能一蹴而就的矛盾。但陈懋平的一生中,这种程度的苦楚也许都来不及发现就得去迎接下一段坎坷吧。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我羡慕陈懋平肆意在男人堆中的日子,我也羡慕她和荷西厮守的时光。两种生活应该都给她带来了快乐吧——一种是行尸走肉的快乐,沉醉于纸醉金迷;另一种却是经过万般挣扎后上天眷顾的灵魂的快活。难以想象没有荷西的陈懋平该怎么一个人去沙漠流浪。
陈懋平一生能够有些舒适的`日子,不得不提到她背后一直支持她的父母。作为一个有很多奇奇怪怪想法的女子,在那个时候能够得到父母的鼓励,对于本人来说就有了去外面的勇气和力量。陈懋平小时候喜欢一个人待在坟堂,喜欢一个人在那个地方的宁静,她肯定不曾想过,未来居然会在这个地方守护自己最爱的人,但此时却天人两隔。在厄瓜尔多的日子里,她的一生可能都在她的脑海中闪过了吧。
还好陈懋平的一生中也有许多光亮:自己的文学天赋,能够通过写文章来记录自己的经历,表达感情,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如果她不曾写下文章,她可能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受苦人,无人知晓——不知这可不可以减轻一点她孩童时期遭到老师质疑的阴影。她有关心她的人、有懂得她的文学朋友。
作为一个资质浅薄的读者,我羡慕陈懋平的一生中可以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但她究竟有多难,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如果能够重来一次,陈懋平应该还是会选择“三毛”的人生吧,因为她渴望自由。
读《三毛传》有感 篇12
读完《三毛传》,感慨颇多,三毛一个那样纯情,自由,独立,博爱,坚强,热爱生活,但又敏感,任性,孤独,自我,反叛,为爱情飞蛾扑火的女子,她热爱文字,一生为我们贡献了很多佳作:《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倾城》等等。
她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但是又为情所困,感情屡屡受挫,受过伤,流过泪,还好和荷西兜兜转转,相拥而守,他们是幸福的,在撒哈拉,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的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在那里,三毛度过了一生最快乐的时刻,我仿佛感觉到她轻盈的步伐,迷人的微笑还有和荷西说不完的话。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她最最挚爱的人,竟然悄然离去,荷西死了,三毛崩溃了,我的心也碎了,至此三毛失去了那个她最爱的和最爱她的人,荷西带走了她的快乐,如果荷西没有死多好啊,我想他们的爱情是不是可以长长久久,到满头银发,还能手拉手走在静谧温馨的街角,可是生活没有如果,荷西就这样不辞而别,那是三毛的最爱的人啊,竟然这样狠心,离开了那么爱她的女子。至此三毛的生活没有了以往的快乐,她为了父母坚强活了下来,随后父母离开人世,三毛在她48岁那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点悲伤,有点抑郁。
她这一生短暂而丰实,享受了人间少有的爱情,但也体会了太多的痛苦和心酸,愿她在天堂没有悲伤,找到她的荷西,永远幸福。
读《三毛传》有感 篇13
三毛,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我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她有最桀骜的心,最自由的灵魂,以及不顾一切的热烈。
很久以前,我以为三毛就是那个《三毛流浪记》里面长着三根头发的小孩,一直都记得他在雨天里奔跑的画面,他是没有被温暖保护的小孩,那时候,我也想着,我也要随他一起去流浪,一起去看寂静的世界,去看日出日落,去看大漠海洋,要在夜晚和星星说话。
后来,就知道了她。
我一直都无法想象的是,如果她此生没有运气做陈嗣庆和缪进兰的女儿,她没有机缘遇见顾福生,没有遇见荷西,她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或许,这就是宿命,这是注定的,没有谁能改变。她从一出生就带着属于她自己的特质:孤独,热烈,倔强,固执,决绝。
她是可以为了自由而跋山涉水的人,她可以那么直接的向喜欢的人表达情感,她必须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顾一切的去追寻对方的回应,她也可以在失望之后决绝的亲手摧毁自己守护的东西,她常常不给别人留余地,也不会给自己余地。她要的就是全部,所有,她要放弃的也一定是全部,所有。
是的,她就是那个用灵魂行有的人,是那个最单纯又最深刻,最快乐又最哀伤,最多请又最无情,最温柔又最狂野,最冲动又最理智的女子,注定她的一生要遭尽舛运。
孤独的人,她只适合跟自己生活,倘若真的遇见了那个可以把你从地狱十九层拉出来的人,那么你的一生就都是他的,没有他,你就活不下去,你就活的毫无指望,即便是亲情也不能让你留恋,也不能抚慰你。荷西死后,三毛也死了,她的魂是跟他一起走的,倘若不是为了母亲的那个背影,不是为了父亲的哀求,不是为了保全着最后一点人伦之情,她是不会多活一分钟的。
后来,她还是走了,因为她活够了,她爱了该爱的人,她看遍了美的风景,她尝遍了人间大苦,世间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她可以安心的去找自己了,去找荷西了。
读《三毛传》有感 篇14
不一样的作家-三毛
记得当时借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偶然看到,知道这么个作家,不是很了解,于是就是借了出来。书非借不能读,眼看年终的日子要到了,还书的日子也要到了,这才捡起这本书读了起来。
三毛,原名陈平(原本父亲给她起名叫陈懋(mào)平,后来三毛觉得中间的“懋”难写,就去掉了,改作陈平),台湾女作家,一个性格叛逆、敏感、极端、自闭,而又富有文学才华的为了爱情活着的像风一样的女子。
三毛作品集
她又是个旅行家,到处游历,欧洲、非洲、美洲、亚洲……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并在撒哈拉大沙漠和荷西结婚。和荷西6年的爱情,像春风般温存,像蜜般润甜。是不是人世间美好的爱情都要经历磨难催人泪下,才会让人们留下记忆?他们的爱情亦如此,幸福只维持了六年,荷西因一次潜水意外溺亡,只留下了孤零零的三毛。六年的爱情结束了,她像风筝断了线般失去了原有的方向,到处游荡。可是她始终没有走出失去荷西的阴影,患病卧床,抑郁着,自闭着,艰难地活着。她开始疯狂地写作,甚至一天都可以不吃饭。母亲来给她送饭,看到昨天送来的饭居然都没动过,这样的三毛多少有些让人为她担心。病好些后,又开始了到处游历,而后又来大陆寻根问祖,走亲访友。而和大陆的西北歌王王骆宾之间的爱情之花,终是没有结出果实。她开始失望,身体又开始病了,这一次比以前更厉害,终是没能走出抑郁自闭症的魔爪,在医院的卫生间用一条肉色的丝袜结束了自己48岁的生命。当然,这也许对三毛是一种解脱,天堂没有自闭,没有抑郁,没有失眠,没有病痛,愿天堂里,你可以和荷西继续童话般的爱情故事。
三毛和荷西
写到这里,我觉得,内心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样的三毛,不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那种平常人。她天生叛逆的性格,决定了她的一生终是不平凡的。初中时因被老师羞辱,心生愤懑,再也不肯踏进校门,从此辍学。而后又学习音乐、钢琴、书法、画画,不过这些都没能让三毛拾取起兴趣,她最喜欢的还是中国文学,当然最后这也成了她的追求目标。从她名字就可以看出,第一次阅读的书为漫画小人书《三毛流浪记》,因为太喜欢”三毛”这个角色了,所以就把自己的笔名取作“三毛”。当然,命运也许就此注定,她的一生如真漫画书里的三毛一般,像水中的浮萍般,流浪一生。五年级时开始阅读《红楼梦》,这样的一部中国文学名著,她太喜欢了,反反复复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这样的一部中国文学巨著,这样的一个还未及豆蔻年华的女孩,二者之间似乎要发生点什么故事。事实也真是如此,在三毛自杀后,她的父亲陈嗣庆悲伤地写下:“平平啊平平,你真是走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三毛生前最爱的《红楼梦》的结局。
三毛曾经走过的沙漠
不一样的三毛,她爱过恨过失落过,走过写过彷徨过,她是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慧星,闪了一瞬就消失了。夜空中划过的弧线,是她一生刻下的给人们留下的永恒的记忆。听,那首耳熟能详的《橄榄树》不时又在耳边响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永远的三毛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场马拉松,你跑过的每一步都是你人生的足迹。这每一步的足迹里,你是否都是认认真真地跑完,还是留有遗憾?当你跑过最后一程,迈过人生的最后一步时,你的人生划上了句号时,能无怨无悔地笑着向世界说声再见时,我觉得你的人生是幸福的。三毛的一生,虽然经常有病痛的折磨,有失去荷西的落寞,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至少她爱了恨了无悔了,遇到挫折时努力去改变过,不管结局是如何!这样的人生,我觉得是值得让人敬佩和欣赏的。
读《三毛传》有感 篇15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千帆过尽不寂寥,妙笔生花是三毛”
三毛,本名陈懋平,因懋字难书,自删之,为陈平。后因读《三毛流浪记》,深爱故事中的三毛,便以之代笔名。在年少时,三毛便与众不同,喜欢拾荒,并从中淘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收藏,在父母的包容下,这也成为她一直拥有的习惯。在成为荷西的妻子后,他们居住的房子前便有一个垃圾场(也许是心细如水的荷西投妻所好,特选此地居住),闲时,她便选有用的东西回家,以便下班回来的荷西经由自己一双巧手,创造出椅子,桌子等。但是,她的孤立的性格和一个孩子最初的自信在一次课堂上被老师无情的摧残,她最后的自尊也在老师用墨在她双眼画圈取笑下彻底瓦解,这也也彻底改变了三毛。从那时起,学校对于三毛来说是个恐怖的地方,她开始逃学,不想甚至害怕去与身边的人相见。对她而言,他人眼中恐怖的墓地于她却是一方净土,她喜欢那里的安静,喜欢那里的无人问津带来的惬意(多年后,挚爱的荷西回归他喜爱的大海被葬墓园,当回到故地看望他时,这个地方依旧那般熟悉,让她喜爱);她开始疯狂的通过读书来处理自己时间,开始沉迷其中的故事。七年之久,不知道读了多少书,也不知道她都经历过什么。在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下,她开始慢慢走出心中的阴影,拜师学画,在老师的帮助与肯定之下,她开始回归生活的本真。在19岁天空,她收获到了人生中的最大的一份肯定,第一篇文章被发表。慢慢的,青春的荷尔蒙,爱情的萌动,她开始了恋爱。在感情的旅途上,也正式因为如此,她选择了在路上行走,只身出国游学,前往撒哈拉沙漠,也最终遇上挚爱的荷西。在品尝不同的生活,经历大大小小的生死离别,她为世人留下了《撒哈拉沙漠》等一系列巨著,为人津津乐道。
在品读这本书之前,曾读过三毛的一部作品《撒哈拉沙漠》,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没一则故事,无论是她和荷西在沙漠中的点点生活日常还是遇上的哑奴,都给了我很深的感悟。
三毛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剧,虽然只有短短的47年华,可她的经历,阅历可谓是我们数辈都无法比拟的。在这本书中,我最深印象与感悟的便是“三毛是幸福的,首先她拥有一直支持和关心自己的父母。也正是父母的包容让她有一颗无牵挂的心游四方,品百态;其次,她有一个挚爱自己,而且心细如水的丈夫——荷西。也许,正是因为荷西的出现,才让她在撒哈拉沙漠不在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空旷所带来的孤独吧!有荷西的岁月,她体验了沙漠中的爱情,从结婚到过日子这些年的经历今生难忘。”再一期的《朗读者》中,仿佛当年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故事重现。丁一舟,赖敏(身患遗传病,不可治愈)他们为了爱情,一路游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过着贫苦但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生活。他们和荷西与三毛一样,都是嫁给了爱情。
接下来,讲三毛的另外著作品读。很感谢这本书,让我对三毛有了新的认识。书中的语言很精美,好多值得收藏[太阳][太阳][太阳][太阳]
【读《三毛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三毛传》有感01-07
读《三毛传》有感6篇01-18
读《岳飞传》有感01-19
读《李世民传》有感05-14
读《毛泽东传》有感06-29
读《华罗庚传》有感07-06
读《梵高传》有感07-16
读《苏武传》有感09-08
读《李清照传》有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