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通用28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生门》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罗生门》读后感 篇1
暑假中,我读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日本文坛重要的“芥川奖”,便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他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
它讲述灾荒之年一个被主公解雇的下人,面对苟且的生存还是人性的毁灭时所做出的选择。当他为了避雨在停满死尸的罗生门城上看到正在拔女尸头发的老妪的恶行时,为正义感驱使,他厉声呵责。但听了老妪的一番话后,下人最终也为了苟且的生存选择了人性的毁灭。他剥下了老妪的外衣消失在漆黑的夜暮中。
文章一开头便点明当时的社会被黑暗所笼罩,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景色描写让我不寒而栗。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确成了一个最主要,也是最难的问题。这使人的真实本性立刻暴露了出来。老妪去糟蹋尸体,拔女尸的头发,只是为了做假发去卖,哪怕只有一点点钱。女人把蛇切成四寸晒干,说是干鱼,拿出去卖钱。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艰难地活下去。文章的最后,下人的最后一点正义感也被吞噬,抢走了老妪的衣服……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罗生门在日语中,指的是人间与地狱之间的门。在小说里,当仆人爬上罗生门的楼梯时,不论他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
作者所写人物表现的不是善与恶,而是人类生存中的事实。人们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欺骗。毁尸,放弃自己的底线。如果说犯罪让我感到恐怖憎恶,那么人的本性更让我毛骨悚然。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每天都徘徊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那么这种弱肉强食,逼良为盗的现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吧,每个人最终也都将”不择手段”地生存下去。因为那时,”道德”与”正义”早已荡然无存,生存的欲望会占领所有的一切。
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和平而又富足,不会发生如此恐怖之事。但我们要清楚的是,为了生存而战的”罗生门”或许不会再发生,但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地方发生着战乱,恐怖袭击和暴力犯罪。人性的罗生门仍然在考验着人类,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之间隔绝的便是这道罗生门,向左还是向右?生存还是毁灭?全在人的一念之间。
《罗生门》读后感 篇2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芥创作的短篇小说,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
《罗生门》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说中什么也没说,他只讲了故事,他没有任何议论和交代,故事甚至讲的有些唐突,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当下,人们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已经习以为常,对官员和国企经理贪污款额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愚弄和欺骗已经不再愤怒,对种种的不公平已经无话可说。罪恶感正在道德的集体沦丧下慢慢消解,并且,催生新的罪恶。
《罗生门》是一篇风格特异,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说,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样,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问题,展现了问题,却无计解决问题,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门扉,却只能在门外的黑暗中无力的叹息。大概是这样的困惑并不只是局限在一个时代,而是人类自我的终身枷锁。可在某一个国度,某一个时代里,又有几人能担负起这种思索的重任呢?
《罗生门》读后感 篇3
“罗生门是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
《罗生门》这篇小说讲的是社会的落败使得人为了生存下去只得不择手段地过活的故事。罗生门下这方法是抢走死者的衣物,将蛇肉当鱼肉卖维持生计,拉扯掉死者的头发换钱,也可以是强壮有力的年轻人掠夺老妪的衣裳取暖。
谎言呀——谎言呢!我本身并不讨厌谎言,因为没有理由和勇气去厌恶它。我也曾有着谎言啊,而形形色色的人类又有多少受到利益驱使制造罗生门的呢?芥川龙之介真的是在批判罗生门吗?还是我们的臆想批判呢?但,我们有资格批判吗?无论定义如何,至少人的求生本能这点是不容置疑的。活下去——活下去是正确的,那么为了活下去而点缀的谎言就是错误的吗么?嘛,谁又知道呢。奇妙的芥川罗生门哟。也许我们跨入它的那一天会才会找到答案。
“就持续性以痛苦为乐而言,唯有心理分析和与哲学媲美”
《地狱变》这篇文章用了多层次的伏笔来突出人的心理活动,层层基情的叠加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当我读到《地狱变》的时候,我的痛楚感是淋漓尽致的。这印象比罗生门深刻太多。芥川深入的解剖人的想法,贯穿全文,这是无比痛苦的写作手段啊。而这种持续性痛苦的写作对芥川来说又是快乐呢,因为相对的精神上获得的力量也是无比强大的。
《地狱变》这篇小说让让音乐感受到了芥川是个嗜血入迷的大人物呢。我能够想象写出带着如此剧烈痛楚感的文章是多么折磨自己的心理,而精神上又会获得多大的满足。
芥川,你让我满足了。还记得地狱变里良秀的异变性,那定然是让我与芥川都痛楚又快乐的。无良知的人也好,有良心的人也罢。芥川笔下的人物切割了我的人生观然后再进行重塑。我不得不说在我的人生观被分割流淌出慧明的汁液时,我有一种被扭曲的快感。体内的思想蠕动变换着,思想微笑着狂热着:“杀掉这一秒的自己,下一秒,你,就赢了”。正确:扭曲并不意味着打破。打破并不意味着破坏。而破坏也有可能是冲击束缚最有力的方式。芥川,就让你的文章把我破坏掉,束缚出吧。
《罗生门》读后感 篇4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由于大雨,一个中国故事。人性就如此他们丑陋的被展现自己出来。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故事的杰作本身来自禅宗是“黄昏,罗门下,家人正在等待过去的雨。”就是这么简单,并强调一个事实,即他是高出了读者的情绪的情况下,冷静的叙述。
《罗生门》尤其精短,在芥川先生的小说里只有中国故事,读来也是令人产生疑惑。不过,不可进行否认地,每次读《罗生门》都会觉得有种精神压抑学生沉闷感:日落黄昏,阴霾密布,阴雨连绵,断壁残垣,乌鸦在头顶盘旋,脚边是无人认领的尸体……一副疮痍景象,为后继相关危险的情节发展做了一些铺垫。老妇在女子对于尸体上拔发被一个从主人家被赶出的仆人撞见,仆人可以了解农村老妇用蛇干充当鱼干卖钱谋生的故事后我们恍然大悟:两人作恶撒谎行为都是企业为了提高生存,自己已经成为一种强盗又何尝不是不可呢?于是他们抢了老妇的衣服逃走了。
无论是不积德的老妇人,还是从“正义”变成强盗,都同样令人悲伤和可怜。 天灾人祸,生活迫不得已,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人性的构成变黑。 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得不到满足时,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原谅的。” 这种荒谬的言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但纵观中国历史,“不被呻吟所喂养”、“不屈服于大米”和“贫穷是不能移动的”这些说法恰恰证明了世界上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尊严。
社会是复杂的,善与恶都不容易界定。更不用说人类思想的复杂性,善恶的概念是由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个人理想目标的深度决定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肯定会认为自己是“好人”。
只有在衣食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中,人们社会才会有尊严问题意识,会惩恶扬善。在温饱都得到了不到可以保证的社会中,罪恶感会被进行消解,善良和正义已经成为一个借口。
回过头来,有软弱的地方政府就有一种欺骗固然没错,然而中国软弱从何发展而来?纯然是欲望造就了软弱。因为想保住企业现在学生自身的地位而软弱从而进行欺骗他人。人们生活就是一个因为通过这种的思想而用谎言构筑看似光鲜靓丽的海市蜃楼。
微风过罗生门吹,作为欲望南京。心罗生门,却怎么也长将再次清理?
《罗生门》读后感 篇5
《罗生门》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 “ 恶 ” 的无可回避,展示了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质的丑陋,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罗生门,一隅残破的断壁颓垣,在瓢泼的雨水中,边嗟叹人世的纷乱边试图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范接受洗礼的畅快。然而,在这个悖逆的时代,说教显得如此苍白,各种人性的罪恶与堕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长,道德瓦解,价值崩溃,连基本的底线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击。
一、无望的恶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荒凉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 老婆子眼睛睁得更大,用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盯住家将的脸,然后把发皱的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 “拔了这头发,拔了这头发,是做假发的。”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还想到美发, 这就是无望的恶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二、恶的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
《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 《罗生门》是对人性中 “ 恶 ” 的暴露、揶揄和鞭挞。
这也告诉我们,恶的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
总之,这是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
《罗生门》读后感 篇6
描述了黄昏时分在罗生门下避雨的家仆偶遇正在偷死人头发的老太婆所引发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炼,九页,一个小时就能读完,却发人深省。
故事背景是几年来接连遭遇地震,台风,大火,饥荒等灾难的京都,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一个家仆,在罗生门下避雨。因为他被主人家辞退所以无处可去,前路迷茫,生活没有着落。这个时候家仆面临的结局也许是落草为寇,也许是饿死街头,需要作出抉择,家仆的内心是矛盾的。这个时候他在避雨的地方发现楼梯上面有些动静,上去查看发现是一个老妇人在死人堆里拔死人的头发。
初时,家仆是愤怒的,拔刀相向,呵斥老妇住手,待听得老妇的解释,这个死去的人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她辩解说拔这个死人的头发维持生计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听到这些,家仆的内心再次矛盾起来,在饿死和做强盗之间的选择似乎也做出了决定,家仆突然抢前夺走老妇人的衣服,把她踢倒在死人堆里,带着抢到的衣服,消失在夜色里。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篇幅短小,人物关系简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用了很多动物的比喻来对人物进行描写,比如“猴儿般的老妪”,“像老猴给小猴择虱子般”,“那手腕恰似鸡爪”,“目光如食肉鸟般”,“鸦叫似的”,“蛤蟆低声咕哝般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读过之后也引人深思,善与恶的定义是什么?是否在不同环境下的取舍也有所不同?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取舍时,究竟应该守善,还是为生活所迫而从恶?恶是否有大小之分,是否也是影响我们抉择的因素?
《罗生门》读后感 篇7
《罗生门》一书中收录了芥川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芥川龙之介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鬼才,尤其短篇小说,几乎无人可出其右。带着这份极高的评价,我翻开了《罗生门》。
在这里对《罗生门》、《地狱变》、《密林中》发表一些浅薄的想法。
罗生门主要讲述的是处于衰败没落社会背景下,一位被打发出门的家将在生存与为盗间做出选择的过程。善恶之念轻而易举的转换,道德在私欲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展示了人自私本质的丑陋。
短篇中的两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处是家将在目睹了老妪在雨夜罗生门上拔取死人头发时,先前宁可为盗念头早已抛之九霄云外,随之取代的是对所有恶的憎恨。那么善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自然他不明白老妪的动机,却径直将老妪划入恶的行列,他完成的是自我肯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扬善除恶。作为恶的目击者,仿佛只要对恶进行反抗惩罚就能成为正义的代表。
第二处是老妪被逼问时的回答。大致意思如下:女人(死者)罪有应得,她生前将蛇谎称鱼干卖给禁军营地,但我并不觉得女人做的是缺德事,她是出于无奈,我也是如此否则只有饿死,因此这个深知事出无奈的女人想必也会原谅我的做法。老妪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同时向家将抛出了一个借口,他心中生出了在罗生门下所没有的勇气,剥下老妪桧树皮色的衣服,消失在夜色深处。在这个片段中,从开始的罪有应得到后来的不觉得缺德,带给读者的是言语的矛盾,但对于老妪而言并不矛盾,她从头至尾都在为自己辩解。
回到上文中的问题“善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能想出的最好的回答是“道德的底线”。道德的底线又分为两种,社会道德底线应该是法律,而我认为的善恶标准是个人的底线,你所明辨的善恶就是你的标准。在食不饱居无安的社会背景下,更多的家将、女人、老妪选择了“舍义取生”但于此同时仍有一群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罗生门》为读者展示的便是恶的无处可避,它在家将的心里浮沉,短暂销匿,永恒存在。那么“恶”应当存在吗?与其说恶应当存在,不如说它不可能消失。物质匮乏无疑成为推动家将为盗的重要因素,反观物质基础还算富足的今天,道德价也高。道德在人类史上有被沦为价值问题进行衡量。同样,当道德的标准上升了,最底层的道德或许会被归入恶的范围。道德与不道德,善与恶从来都不是反比关系。
接下来谈谈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地狱变》,极为精巧的结构设计,细腻多面的人物形象,色彩明艳的画面,以及不时出现的捉摸不透的隐喻,令我叹为观止。该篇讲述了一名艺术至上的画家(良秀),为完成作品抛弃了亲情、道德、人性。在“我”的眼里崛川老殿下,是位爱民如子、宽宏大度之人,而良秀则是古怪猥琐、无可救药。先抛开作者反讽的可能,就“我”来看,在听闻老殿下对良秀女儿心存异心,目睹老殿下烧死良秀之女后,仍相信老殿下是为了惩戒良秀为画屏风不惜烧车焚人的劣根性。到底是伪善遮住了“我”的眼睛,还是权力蒙蔽了心。看完《密林中》,又回想起《地狱变》,禁不住胡思乱想一番。由此看来,文中对良秀的评价及事件过程是否完全真实,也不得而知。
《密林中》该篇被导演黑泽明改编成电影《罗生门》搬上银幕。短篇以不同个体对同一案件的证词展现出人的复杂,每个人所言都是于自身有利的,我试图从中还原真相,终究是雾里看花。从语言风格美感来看,我个人感觉整本小说中透露出阴柔美,不似朱光潜所言“杏花春雨江南”般的阴柔,芥川笔下的阴柔是瑰丽的,令我见识到日本美学那种独有的物哀之美也能如此浓烈。
最后想说几句题外话,和大家分享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前几日听了一期博客暂时给了我答案,播客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如果问我看完《罗生门》有什么收获,说实话我回答不出来,唯一可见的大概是芥川又收获了一枚粉丝,但无论是他高超写作技巧还是通透的人生观都丝毫没有被我内化。教科书和工具书更多的是提供现实问题的某种解决方案,文学不提供捷径,文学其实就是想让你迷路,你要在这座巨大的迷宫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果非要说它可以许诺什么,那就是它可以许诺你一场孤身一人的探险。实际上这和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小说是在经历另一种人生。
《罗生门》读后感 篇8
罗生门这本书是由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先生所创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写作背景是在作者一段失败的情事后心情极为苦恼悲伤。在这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创作了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的《罗生门》。
在罗生门中,芥川龙之介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家将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堕落的全过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在一种大环境的趋势作用下,为了生活,为了自己活着,不断的把自己的过错全部退到环境和他人身上。然后一步一步成为自己原来心里最讨厌和最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这是多么可怕!家将(也就是仆人)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的正义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恐怖的觉悟,这一切的转变让我感到很突然,很气愤,但是又会思考“如果是我会如何选择呢?”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无非就三个人:一个死人,两个活人,从老妇人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死人生前的所做所为“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是啊!为了生存我看不到任何我们口中所谓的“人性的真诚”。被抛弃的女尸生前“吃”百姓的钱,死后被老妇人“吃”头发。而家将在听到老妇人这种“虽然我很可恶,但是我作恶的对象也是恶人,所以我的恶便是可以原谅的”的无耻的思维后便扒了老妇人的衣服跑路了相传此后再也没人看到他可以想一下家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老妇人”呢?他会不会也会被别人“吃”呢?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会不会有这样的人呢?
读完这篇小说最大的感受,用日本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你一辈子都很难看请的人性终于在《罗生门》里露出了真面目”!
《罗生门》读后感 篇9
《罗生门》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录芥川26篇小说,《罗生门》是其中的一篇,也是开卷的首篇,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罗生门》中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叶日本“大正”时代的京都。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中央大道朱雀路南段的一座破庙。由于连年遭受地震、大火、龙卷风、饥荒等灾害,整个京都衰败不堪。罗生门更是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佛像和祭祀用具均被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也被灾民当柴出售。罗生门里,狐狸栖息,盗贼蛰伏。乌鸦集结成群,在上空蹄叫盘旋,寻觅啄噬丢弃在那里的无主尸体。罗生门内外,一片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故事的梗概是:一个被东家解雇的家丁,因无处安身,躲在罗生门避雨。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面对存亡的紧要关头,是当强盗,还是饿死?其结果是,为了一己私利,他选择了不顾别人的死活,把生存留给了自己,从而揭示出人性恶的本质。
小说中的人物只有三个:家丁和老妪,还有一具女尸。故事很简短,情节很简单,但其所揭示的现实意义却很深刻。
“罗生门”在书里意喻人世与地狱间的生死徘徊之门,亦即“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选择之门。家丁到罗生门避雨之初,虽对东家充满怨恨,但良知让他还没有“勇气”去选择“当强盗”。他一边“留意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一边抬脚就往门楼上走,准备在这里过夜。当他爬上门楼,发现一个老妪在拔女尸的头发时。在他的心目中认为,这是对死者的最大亵渎。目睹这一幕,良知让他“对一切罪恶的反感越来越升腾”。他跃上楼梯,拔出短刀,“手握刀柄”,愤怒地冲向老妪。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生死选择,在门楼下他还“委决不下”,此时却毫不含糊地选择宁愿饿死,也不能违背良心当强盗。
当他听完老妪关于拔女尸头发做假发卖,是为生计所迫;女尸生前为了活命,也曾采用欺骗的手段,把蛇肉切成段当鱼干卖给兵营的讲述时,他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与老妪和女尸的生前,都是处于同样的生存理由之中——或饿死或沦为强盗。这似乎给了他勇气,让他内心的邪恶顺理成章地被释放出来。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底线,良知轻易地滑向了罪恶。他默默地“把刀还回刀鞘”,为了不饿死,三两下扒下老妪身上的衣衫,并把她踹倒在死尸上。然后,夹着衣衫跑下楼梯,在夜色中扬长而去。
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人的一切行为都被视为合理。为了生存,东家解雇了家丁,家丁剥走了老妪的`衣服,老妪拔掉了死尸的头发,死尸生前又用假鱼干欺骗士兵。以惩恶的名义做恶,似乎成了冠冕堂皇的生存理由。
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广泛展开,人性中的自私自利性,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再有人为力量的诱导,人性由善转向恶,往往是瞬间的事情。
小说中有一个关于“刀”的细节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人性善恶变化的最好例证。家丁从担心“刀出鞘”,到“手握刀柄”,再到“把刀还回刀鞘”。几个简单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家丁内心深处人性善恶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说明利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利己是芥川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罗生门》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通过对社会人生和人性本质所做的哲理探求,挖掘出人性利己的本质。还在于通过对利己人性的剖析,鞭打现实的丑恶,表达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
他还通过《鼻子》、《蜘蛛之丝》、《山药粥》等其他短篇小说,揭示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幸灾乐祸心态。并提出如果任由利己人性的滋长,足以导致人格的毁灭,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性利己,来源于人的欲望。伟大哲学家罗素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人有欲望。而且,无穷无尽,永远无法充分满足。这是人性利己的根源所在。
芥川龙之介才华横溢,极具浪漫气质。他的小说因探求人性,而揭露人性之恶。但他并非为揭露而揭露,而是在揭露中折射出他对人性中善的向往与追求。正如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说的那样,他不是对恶的“赞美”,而是对善的“憧憬”。
芥川在小说创作中,由揭露他人的利己人性,转而剖析自己的灵魂深处,客观冷静中流露出一种悲凉,充满了对现实的否定和对人生的绝望。他在给同事的信中说:“周围尽是丑恶,自己也丑恶……面对周围的丑恶,活着就是痛苦的事”。对人性利己的现实社会,他深感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的。又因出身的原因,导致了他个性比较压抑,性格脆弱敏感。在其大有所为之际,竟选择了自杀,以其35岁的年轻生命,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芥川虽然只有35年的短暂人生,但对人性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从每个细小琐碎的事物描写中,将人性的本质剖析的如此深刻而又透彻,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在日本近代小说史上,把芥川龙之介誉为“天才”,更有人戏称其是日本文坛的“鬼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芥川在《罗生门》和其他小说中,对人性利己的深刻剖析说明,乱世中最先堕落的往往是人性,而贫穷从来都是人性堕落的重要推手。芥川探讨人生,体察社会,看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罪恶。他也追求理想,憧憬未来,得到的却总是幻梦的破灭。他通过对现实世界客观、冷静的观察和探讨,不仅深谙了人性善恶的多变,也领略了人性利己的丑陋,导致了他对生存的厌倦。最后,选择以死告别这个罪恶的世界。
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利己只是人生存的一种原始选择。面对人性利己的现实社会,我们可不可以选择利他,让自己的人格更有尊严一点呢?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我以为,不是不可以,关键在教育!
《罗生门》读后感 篇10
黑泽明的《罗生门》,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已经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无厌倦。同时,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地被呈现出来。
黑泽明的手法独特有力。借着樵夫的口,这个发现命案现场的第一人,在破旧的罗生门下躲避一场大雨的时间里,对一个路人叙述了整个事件。同时,殿里还有一个与案件当事人有过一面之缘的行僧。
是一起杀人案。武士牵着坐在白马上的妻子行走山间,与行僧擦肩而过。之后正躺在树下的强盗在微风吹起马上女人面纱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骗绑了武士,强暴了女子。而路过的樵夫发现武士的尸体后慌忙报官。
杀死武士的是强盗,这一点已经确认。而矛盾集中在杀人的动机和凶器——究竟是长剑还是短刀上。每个人的说词都完美无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武士,借着托灵的巫婆之口叙说的口供都似无破绽。
强盗并未否认自己杀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与自己用长剑激战二十多回合不幸落败也算是好汉一个,而自己则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正大的男子汉。将一个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让她顺从地满足了自己的欲念,是一件让自己无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认了自己被强暴的屈辱,并宣称在此之后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对其冷冷的漠视令自己痛苦万分。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己。但自己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托巫女的口述说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强盗在自己面前强暴了自己的妻子。随即却见妻子转而随强盗左右,并要求强盗杀了自己。他遂感愤怒万分。此时强盗一把推倒女人并表示不齿,并问武士如何处置她。武士心下原谅了强盗,却无法容忍妻子的恶毒。带着对她的诅咒和怨恨,武士悲愤地拔出短刀自己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强盗,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见。
罗生门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风雨交加如同樵夫内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终于开口,诉说出他亲眼所见的事实的真相。
强盗在强暴了女人以后百般抚慰只要她愿意跟他走。她无法决定,想要自己的丈夫和强盗以武力决战,而自己会跟随胜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愿意为她冒生命的危险,并且责问自己的妻子:“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你为何不自杀?!”此刻强盗说了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而女人霎时明白过来,自己的丈夫是多么无耻而懦弱的男人。她质问他身为武士却为何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并且对强盗亦百般嘲讽。在她的挑唆下,两个男人终于彼此拔出了长剑开始决战。然而,两人的姿势和剑法是多么的杂乱而无章,毫无气概可言。武士的死也仅仅是无意间的事情。等强盗回过头来,女人已经不见。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为何樵夫不愿意说出真相呢?他说自己不愿意卷入案件。而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图隐瞒的这这件事情被听他口述的那个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路人说的话句句在理,一边的行僧叹:“连人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于是路人说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罗生门附近的鬼魂都觉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来。
影片放到这里,差不多是结尾了。然而各执一词的真正原因,就是那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强盗想要表现自己即使杀人也要有的磊落气概,女人企图掩饰自己并不贞烈的事实和挑唆两个男人决斗致使自己丈夫死于非命的真相,武士即使是借巫婆的口也意图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而樵夫迟迟不愿说出真相,只是想隐瞒自己偷偷拿走了短刀。人性就是这样阴暗而赤裸地呈现出来,各执一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
《罗生门》读后感 篇11
先来聊聊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人,1892年生,卒于抗日战争前十年。他博闻强识,多愁善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他擅长猛烈的直击人心,毫不留情,所以无病呻吟与他彻底无缘。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和我国大学者胡适的交集,提到孔子、诸葛亮、李白、苏轼等名人,更是频繁引用我国古诗,让我心生好感。
言归正传,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家将手握短刀,逼问老妇时,一种站在道德高位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成了老妇的审判官,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故事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轻易地滑向罪恶,其行为之恶劣可与当年午子胥掘墓鞭尸相提并论。
第四宗罪。仆人三下两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脚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尸上,然后把剥下的丝柏树皮色衣服夹在腋下,转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处。仆人阻止老太婆对死人的亵渎,是出于善的本能,然而当他去剥去老太婆衣服时,却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弱者无力抗争强者,就将矛头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头发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长晒干,说是鱼干拿到禁军营地去卖。禁军们都夸她卖的鱼干味道鲜美,竟顿顿买来做菜。东京都当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当前的中国何其相似。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里。
贫穷是人性滑向“恶”的首要推手。正如梁晓声所言:“与富足相比,贫穷更容易使人性情恶劣,更容易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黑暗,而且充满沮丧和憎恨。”罗生门里一共出现四个人物,包括雇主、仆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为了生存,雇主解雇仆人、仆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亵渎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骗士兵。他们严格遵循丛林法则,剥去温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恶”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不禁让我想起时下的道德绑架:你那么有钱,捐款怎么只捐五十万?我这么讨厌日本,你怎么能买日本车?你出名了,为什么不把钱分给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
以上言论虽然听起来可笑,却真实的发生着,而且常常发生。很多人在指责恶行之时,同时掩耳盗铃式的掩藏自己的恶念,还自以为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是善的,值得深思。
《罗生门》读后感 篇12
下午洗完澡回到寝室,依旧是擦脸、洗衣服、弄头发,一切就绪之后打开电脑。昨晚不知道哪根筋跳错了,突然想到“罗生门”这个词,继而萌生了看一看传说中以这个词为名的经典电影的想法,于是乎当机立断下载了一下。
时间回到今天下午,当时我打开电脑,开始看《罗生门》。由于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对1950年电影的画面并没有过多要求,能让我看清内容就好。其实昨晚就调查了一下,发现许多筒子认为“看不懂”。本人在五点五分看完,之后迅速关电脑并且下楼打水兼吃饭,来不及思考那么深刻,什么人性丑恶之类的,只是觉得剧情叙述得很清楚,不知道“看不懂”的筒子们到底哪里看不懂了。至于说武士到底被谁所杀,我觉得并不重要,毕竟不是侦探片,作者只是为了批判人性丑恶之类的深刻道理,从而借助了武士被杀这件事而已。另外觉得女主角的鼻子和眼睛都比较漂亮,可惜眉毛剃掉了(日本鬼子的古人貌似都喜欢这么搞),脸型很好,符合本人审美标准,说话的时候嘴形不好看,然后就是显老了一点。
《罗生门》读后感 篇13
知道罗生门是因为知道黑泽明执导的《罗生门》,读了小说之后才发觉其讲述的是短篇集中《密林中》的故事。因为罗生门太具有标志性意义,所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集几乎都被叫做《罗生门》。
我在早些年读过作者的短篇集,当时对罗生门的故事未曾深想,只觉是一个简单并让人过目不忘的故事。再读罗生门,也许是岁数增长了些,不再去匆匆读完一篇文字,更愿意停下来,想一些事情与道理,为了更明白平静的对待更多的事情与道理。
小说罗生门里情节简单,被主家辞退的家将只是个平凡胆小的普通人,生活窘迫,犹豫着要不要做个强盗。遇到正在拔年轻女尸头发的老妇,胸中尚存的正义感让他像一个英雄一样抓住不良老妇。而老妇对自己的辩解又极具开脱,为了生存才拔把蛇干当鳝鱼卖的年轻女人头发去做假发。那么,因为死去的人也做过不良的事情,所以对不良的人做不良的事就成了理所应当,或者至少不用承担心理或道义上的指责。家将因老妇的行径给自己找了做强盗的极好的理由,于是抢了老妇的衣服而去。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从善到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说的。当面临天灾人祸,当面临生存危机,人性的恶就会脱离善而显现出来。不要和饥饿贫穷的人讲什么道德,当基本生活不能保证的时候,除了粮食与钞票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这是人心向恶的一个最基本又最能被接受,被原谅的最好借口。
父亲曾经讲过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刚去工厂上班,每天只有二两粮食可吃,人人都吃不饱。于是父亲的师傅带着父亲和一些同事,趁着单位周末放电影到食堂里偷了两袋玉米面,十几个人每人分了一点。我听着,只觉那是生活所迫。现在的人基本未曾经历贫穷与饥饿,所以我们不知自己若面临是否也会显现恶的一面?
《罗生门》读后感 篇14
罗生门伫立在京都中央大道上,这四周没有人声,整条街道都被萧条充斥着。本该辉煌的寺庙被破坏,死尸被随意堆放。这里已经承受不了哪怕一场灾害了。
家丁被多年的雇主解雇,在这荒凉的环境下,他又该去往何处。吃不上饭的,穿不了好衣服的生活,他又能撑几天呢?
楼阁里,死尸遍地,一个一身树皮儿色衣服的小老太,正毫不留情地拔去一个死去的女人的头发以求谋生。她已经到了不得不对同胞下手的地步了。这番场景让原本“饿死也不做强盗”的家丁无比愤怒。老婆子为了生存只能这么干,这个被拔头发的女人生前把蛇切段晒成干当做鱼干卖到禁军营。最终她死了,也还是逃不过命运的轮回。而这个老婆子,也遭到了家丁的迫害。但正是老婆子的行为给了家丁致命一击,也给了他一个理由——他自己扒了老婆子的衣服卖是因为她连死人都不放过,自己只不过是在教训这种恶举,这是她罪有应得。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可能在和平年代并没有这么明显,但一旦遭遇了什么灾害,这种本质就会显现出来。善良在这里显得毫无用处。自己善良,那别人呢?让自己生存下来,是每一个人的信念。于是,地位最高的雇主解雇家丁,让自己的处境更过得去;生前作恶却死亡的女人被老婆子拔了头发做成头套;以“惩恶扬善”之名,自以为“行善”的家丁扒老婆子的衣服卖。从最高级的人渐渐往下,到身无分文的可怜人,再到死人,一个都没有被放过。
但他们必须这么做,让自己变得残忍冷酷,不再对“善良”有任何留恋。这黑暗堕落的社会里,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善良而怜惜、放过。只有变得强大,才得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罗生门》读后感 篇15
记得第一次看《罗生门》已经是前年年初的事了。那时正是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的时候(即便现在也是),正月寒假还没过完,便兴颠颠的跑去买书。谁知道日本的名著少之又少,看得一眼的便买了下来。
大凡我日后爱不释手的书,刚买下来时都先要遭“冷遇”。刚买下来的《罗生门》在勉强看过一篇略有趣味的《水虎》(也称“河童”,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两栖动物),便落下闭而不看了,再拾起继续,便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我向来有双休躺在床上看书到很晚的“夜猫子”(方言,指夜晚精神好的人)的习惯。那天兴许是觉得没什么看头的书了便特意找了本瞅着生疏的书,裹着毛毯就坐在床上了。
看书是确有入迷一说的,总想看了这篇看下篇。我看书从不是从头一页页看到尾,而总愿是一本书翻到那儿算那,就着看。不觉就到了深夜,自己因是一人在家却还不肯关灯睡觉,迟迟磨蹭到眼睛都要花掉才熄了灯倒头便睡。
可这篇是“有感”的作文,不是大白话的教你讲经过,我还得写点感想才对。
说实在的,芥川先生存活的那个时代,我不大清楚的,只能从他字里行间、从百度百科上的只言片语晓得一个大概。不,也许连大概也不清晰。
只怕是非常混乱罢了。
给我一段文字我就能构想出画面。
在芥川先生伤惘的描述过后,所有的炫丽色彩被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抹去,只剩下大片大片的黑和零星的灰白在寂寞混乱的飘荡。
行人的轮廊都被不清晰的灰白勾勒出行尸走肉样的,匆匆的走,匆匆的停。只有一个人长久长久的滞留在其间,有人撞他的侧身,有人碰他的肩膀,可他无动于衷,长久的滞视着远方。他的目光越过人流,穿过楼厦,趟过湖泊,潜入深海……可却到不了天边。
天边是否在海角对面?
自己看不到未来,望不穿过去。所有的人都与他渐行渐远,他仿佛已经与此个时代脱节,就像离了轨的火车,回不到过去,到不了未来。
我似乎从他的文字的间隙间嗅到失落的味道,没有梦想,没有未来。
我都哭出来了,我讨厌湿掉了(失掉了)的世界,湿掉了(失掉了)的文字,因为那会压着我直到什么也嗅不到,什么也听不了,什么也看不见。
可这并不妨碍我深深爱着这本书,我在晴天看,在雨天看,在阴天看,在雪天看。因为我知道这本书和他的作者早已是过去,如果我还想活下去,就必须抬起头一直走下去。
《罗生门》读后感 篇16
罗生门,原为佛教禅经中的故事。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当地传说融合,便有了“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含义”。而芥川笔下的罗生门,亦是如此。故事发生在“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诸多原因导致凋敝不堪的京都”,这样的背景已让我们感到荒凉。尔后写到“狐狸栖息和盗贼蛰伏之地,乌鸦集结成群”更是渲染了这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这种发生的故事更让人感到唏嘘不已。原本在“饿死”与“当强盗”之间毫不犹豫选择“饿死”的主人公,却在目睹一件的“恶”事件后,选择了“当强盗”。这一种短暂时间内极大的反差让人震惊,就是因为目睹了老妪割下尸体的头发去做假发而会导致这种变化吗?还是因为那些尸体身前所做的勾当引发了他的强烈思考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眼中,主人公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念头彻底驱逐出去,是因为他终于等到了这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理所当然地做出本性选择的机会。我始终坚信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一个人,生来就是恶的。主人公以前“万事都不能失节”的念头,只不过是在安稳时期而显现出来虚伪的一面。但是,处在凋敝不堪的年代,这种“恶”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他苦于在“饿死”与“作恶”间作出选择,而此时他缺乏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流露本性的机会。无疑,老妪的出现,便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别人作了恶,为什么我还要坚持不作恶?面对老妪恶的行为,主人公也做出了同样的事。
自古有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在教育层面上跟我们说明了不要去作恶。这不正体现了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吗?通过教化去不断纠正一个人的恶性思想,去不断发现自身的过错,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剔除这一种劣根性。诚然,让人们去剔除心中的劣根性很难,但这不就正是教育所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必要性吗?正是有了这一个目标,教育才会不断发展。“恶”,才会真正地减少。
《罗生门》通篇给人一种压抑感、窒息感,故事背景将人推向生死与善恶之间的抉择,从而展现人性的阴暗面,更加展现了利己主义的丑恶嘴脸,流露出了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无奈。
《罗生门》读后感 篇17
这是暑假在微信读书上听的书,本来以为是一篇中长篇小说,结果发现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先说一下,我读书吧,完全是凭眼缘,或者去找别人推荐的看,我不喜欢看励志书、心里鸡汤什么的,不功利地想从中收获多少东西,但是也不会去看那些没有一点营养的网文,所以看的就很杂,喜好随心不随意哈哈。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作者把人性以及人的那点小心思全都展现了出来。在死亡威胁下,拔死人头发、做强盗这些令人不齿的事都做的理直气壮,女人与情妇一边商量谋杀亲夫一边却又互相猜忌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编制谎言,即使骗不了别人,也要让自己心安理得。
也许跟芥川龙之介(作者)的生活经历有过,所以整篇文章都透露着一种阴暗、绝望。我觉得我们看这书的时候,不用太纠结于书的那些负面内容,人性本就复杂,生物本能就是趋利避害,我们只需了解就好,做好自己就好。有句话怎么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罗生门》读后感 篇18
刚打开电脑,我就很快的找到了《罗生门》,我很兴奋,因为我挺喜欢日本小说的,可是当我打开文件,我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日文,我纠结不已,我感到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奈,虽然我是全班公认的小日本,但我看不懂。但经我的反复推敲,我顿时领悟了其中的精华,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正义的小说。从题目我知道了男主是个姓罗的男人,所以就是罗先生。
然后就是生,生的意思很多,可是结合前后可看出这个字就是日本版的宁波话。宁波话“生”就是“装”。
最后就是门,通过前后文,这文章写的就是罗先生到别人家给人装门的故事。很感人!我很受感动。罗先生真是一个善良的人!有雷锋精神,无私奉献真是让我终身受用。我要以罗先生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帮助他人,对人生充满爱,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以下省略。
罗先生!好人!《罗生门》!好书!虽然日文看不懂,但是我还是深深地被感动了!
《罗生门》很好看,他的字很好!它的插图也挺好看的!
《罗生门》读后感 篇19
不喜欢这样一个故事:人已经贪婪自私到极致,甚至连对死者根本的敬畏也消失殆尽。老妪拔死人的头发做假发,而这个仆人(被主人辞退掉,无处可去又闲来无事,所以去罗生门拜访)最终受了“心魔”的指引,剥了老妪的衣服,嘴里却念叨着:“我这也是生计所迫,你不会怪我的,是不是?”而这……就是全文的结局了……
对于罗生门,作者描绘它是一个停放尸体的地方,连年的灾祸使人们信仰不再,苟且偷生。腐烂的尸体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丢在那里,有的甚至是裸体,想必有人把死人衣服也剥了去卖钱吧?罗生门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灾祸的面前,人们的贪婪、恶心一一展现出来。我讽刺的说:这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即便无法抗拒灾难,即便肉体的残缺无法避免,那么其心灵的高度也高不过一座坟头!
突然想到宫崎骏的动画《再见萤火虫》——二战结束后,日本平民的艰难生活并不亚于我们中国人。国家的错误总是百姓承担,这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总体来讲,很喜欢芥川龙之介的写作手法,味道浓厚,朦胧中却有着鲜明的主张,最爱那篇《地狱变》淋漓尽致描绘内心的黑暗和猖狂。待我慢慢道来。
《罗生门》读后感 篇20
《罗生门》出自有日本短篇小说“鬼才”的作家芥川龙之介,我也不知道当初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买这本书,买回来后就一直压在箱子底下,不久前才拆开包装,翻开阅读。
这是一本集小说与散文的书,当我翻开译序时,我就知道我不一定能顺利读下去了。因为是外国著作,翻译出来的文字总带着一些日式的风格,有些更是带有日本历史的词句,读着的感觉就像小学认字时,知道每个字的意思,却不懂成为一句话后,所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大概能看懂故事的,也就是第一篇与书本同名的小说《罗生门》了。罗生门是位于日本京都中央大道朱雀路南端的一个城门。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个诡谲、揭露人的利己本性的故事。
战乱时期的一个无名家将(奴仆),在被在主人家驱逐出来后流落街头,思考是否要沦为强盗。为躲避寒冷和大雨,家将走进了堆满尸体的城楼,城楼里,散出昏黄的烛光,壮着胆子继续走,他看见一个老妪正在拔尸体的头发,正义感使然,他上前揪住老妪的衣襟质问她这是做什么,老妪讲了其中缘由,大意是: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他们生前也是做这些勾当的,为了活下去,我想他们会原谅我的。老妪的一番话,倒让家将做了一个选择,说:“那我扒了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于是家将夺走了了老妪的衣服,一把把老妪推向死尸堆,就这样消失在夜色里。
几页纸的短篇小说,写出了故事的鲜血淋漓,读着这些文字,看着这个故事,会让人觉得恐怖与毛骨悚然,也是这个故事的成功之处吧。
《罗生门》读后感 篇21
要道德、良知,还是要生存、活命?
罗生门位于城正中,它不仅是城内与城外的分界线,还是秩序与混乱,善与恶,生与死,正义与非正义的分界线。
在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家仆,思想上正在进行挣扎——到底是做强盗还是被饿死。这时候他正巧来到罗生门,一个堆满死尸的地方,本想进去找一些财物,结果却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上拔头发。一瞬间,正义感填满了家仆的心脏,他冲上去指责老妇人连尸体都不放过,仿佛刚刚自己进来的目的与之不同。老妇解释说她只是想做个假发用以谋生罢了,并且说死去的这个女人,用蛇肉晒干当成鱼干来卖,都是一样为了生存。家仆恍然大悟,既然都是生存,有什么事不能做呢?在一种“虽然我做恶事,但我作恶的对象也是恶人,所以我的恶是可以被原谅的”心理驱使下,家仆抢走了老妇的衣服逃走了,从此再无音讯。
这个戏剧化的结尾,让人产生一种矛盾的情感,即好笑与郁结的碰撞。明明是令人发笑的结局,却又不得不令人感受到内心对于生存与良知的拷问。
《罗生门》的作者是日本文学界的鬼才芥川龙之介,他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正经历着失恋。他爱上一个社会地位极低的女人,这段感情被所有人嘲讽,不被支持,最后她还是另嫁他人。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他写下这篇环绕着阴冷黑暗氛围的小说来宣泄郁结。《罗生门》给人的感受就是“在阳光面下犯罪”,什么道德,什么底线,为了生,又有什么不能做呢?这种充满了压抑、绝望、无助色调的世界,正是芥川龙之介内心真实的写照,是他无法倾诉的苦闷反应。
《罗生门》中的家仆,其实尚存善良,犹疑不定,他本就是做了一番思想挣扎后才进罗生门的,但等到看见老妪拔死人头发的一瞬,他内心的正义感达到最高值,以指责老妇的方式满溢出来。但老妇的解释又使家仆的心境发生了改变,认为这些人不过是罪有应得,所以,一种利己思维模式逐渐占据了他的内心,让他最终变成为了生存而放弃道德的那类人。
而老妪则只有身体特征的描写,与其说作者将其人物形象写得丰满而生动,倒不如说他是用大量动物的比喻将这个怪异丑陋的老太婆融入了荒凉恐怖的外部环境中,从而对整个作品的阴森氛围起到了烘托作用。正是因为老妪外表与内心的丑恶,对家仆的改变起了巨大作用,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本来心存善良的人转而成为“强盗”的心路历程。
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将一种心理揭露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利己主义。在利己主义影响的基础上,无论是违反道德还是损害别人利益,都是利己主义者达到自己愿望的脚踏石。但是,利己主义者又不同于一般的恶人,因为他们通常会为了自尊,把过错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或外部环境上,就像作品中的家仆一样,由善变恶,也显示出在利己主义面前,人的价值观是多么脆弱。因此,如果被利己主义侵蚀,那么当然会认为他人的利益,只是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的工具。所以,人类的恶行,大部分都可以说成是以什么理由为基础的利己主义。
人性到底本是善抑或本是恶?谁也不能断言。说到底,人就是一个复杂与矛盾的存在体。特别是挣扎于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真诚无迹可寻。
一个普通人,在阴森潮湿的罗生门前,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逐步走向堕落,与自己的良心相剥离。人们在感叹利己主义可怕性的同时,更应该透过现象反思自身。
面对人性的残忍与冷酷,我们不禁要拷问自己:“要道德、良知,还是要生存、活命?
《罗生门》读后感 篇22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种“杀人游戏”。这个游戏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当中充满了欺骗。杀手通过欺骗隐藏自己;平民通过欺骗找岀凶手;就连不能说话的法官和被杀者的眼神也充满了猜疑。欺骗的背后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自私自利。
《罗生门》中的主线就是杀人,但这个“游戏”并不好玩。
罗生门因年久失修而衰败不堪,在大雨滂沱之下,它静静地迎接着前来避雨的人们。平常人烟稀少的罗生门,似乎恢复了一点生机。可是罗生门下的人们谈论的却是死气沉沉的东西——杀人。人们彷佛都进入了罗生门”的世界罗生门”的世界是阴暗、欺骗、自私的。卖柴人是第一个看见武士被杀的,但他也是第一个说谎的。他为了不被卷入其中,捏造了事实,因为他拿走了那把好匕首。抓住多襄丸的男子说他是从马上摔下来的,而多襄丸却说是因为自己喝了有毒的泉水;多襄丸说,喜欢真砂是因为她的刚烈,而真砂在作供时却表现的无比脆弱;神巫“请”来了武士的魂魄,并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武士自杀的好戏每个人都说着不同的“故事”,这其中除了欺骗,还是欺骗。我们究竟还能相信谁。但黑泽明导演并没有让影片在欺骗中结束我们重新相信了我们自己。和尚是整个影片中唯一没有说谎的人,而且极易相信别了多襄丸,相信了武士可是在他相信所有人后,他开始迷茫了。在卖柴人讲岀他亲眼所见的真相后,他的信念动摇了;在眼睁睁地看见被遗弃小孩的衣服被人扒掉时,他失去信念了;在他以为卖柴人要扒走小孩最后的贴身衣物时,他找回了最初的信念。雨过天晴,卖柴人抱着小孩走远了。
黑泽明导演通过“杀人”使我们看到了人们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最后一句“你让我能重新相信别人”,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面。罗生门是黑泽明心中的地狱,人们在走进罗生门后,就变得自私自利起来。当雨过天晴,人们走出罗生门后,一切又变得真实可信了。其实“罗生门”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罗生门》读后感 篇23
今天看同学拿出《罗生门》这本书时,才想起来自己也看过这本书。不过就剩一点没有看完,便搁置起来了。在这本书中,你很可能会发现另外一个自己。不过只是自己的反面,丑恶的一面,同时又引人深思。
看这本书前,我已经做好了惊叹的准备。谁知看完之后,留下的只剩下惊骇和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一股凉意。
一个被家主辞退了的家将,在尸横遍野的罗生门中走着,找的一个屋檐下躲雨。进了房子里之后看到一个老妪在拔一个死人的头发。家将对这种罪恶的反感上升到了极致,便把刀拿出来威胁老妪让她说出自己的目的。老妪说自己是为了生存活下去。家将顿悟,也为了生存,他摒弃了武士的尊严,剥去了老妪的衣裳,消失在了隐隐闪着燃烧形成的光的漆黑夜色中。
日本的小说这种风格并不少见。它们都将人性的阴暗面给放大呈现出来。世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美与丑,人间本就是个情感的集合体。我们的痛苦、快乐,人性是非也是其中一体。我无法确切描述当你真正去阅读罗生门时的感受与震撼,就像有一双眼睛,凝视着你的内心,凝视着社会的深处,充满冷峻尖锐又很真实。
上次买书时,妈妈说起了莫言,我一直想读一读《檀香 刑》这本书,只是没有找到。他在书中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般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家将为了生存,不仅乞求社会的原谅,也乞求自己的内心留出一个角落来安放自己的丑恶。就是这样,让一个即使落魄无依也坚守着信条的武士成了强盗,成了一个思想上祈求的人。
家将的结局都想得到。人也和家将一样,是一个善与恶、美丑交织而生的矛盾的集合体。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恶自己的欠缺,那么就要学会去接受它。我肯定善的存在,但这个社会又不得不逼我在他的对立面去看待他。看了罗生门后,似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得到了相应的解释。这些现象的背后的事也真正了解了。在我看来,《罗生门》虽然是在讥讽这些人间丑恶,这可能也是芥川龙之介自杀的真正原因。他没有等到善意的世界的到来。没有让他渴望真善美的心生存下来。
《罗生门》读后感 篇24
人人各有一词,真相却只有一个。
几米曾说:“小孩闭上眼,看见花,看见梦,看见希望;大人闭上眼睛,睡着了。”长大后的成人们,无法想象像小王子中蛇吞象的漫画,可他们却忘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先从最早发现尸体的樵夫讲起,他其实是了解真实案发经过的人,也是杀人事件最重要的证人,但他却为了掩盖自己偷走匕首的行为而隐瞒真相,谎称自己在场没有见过任何凶器,也没有看到完整的作案过程。
再说多襄丸,他是臭名远扬的盗贼,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苍蝇和蚊子在他身旁肆虐,在森林的树底下睡觉的他遇到了真砂与武弘两夫妻,由于真砂的美貌,他故意引走武弘并将他五花大绑,真砂见此情形便让丈夫跟多襄丸一战,其实只是为了自保罢。在要求作证时,多襄丸也是大方承认自己杀害武弘的真相。
但荒唐的话再次发生,真砂辩解自己杀害丈夫,而其本人又说自己是自杀。此时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人都为了自己利益,各执一词,又自圆其说。正应了那句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绝对理性”是当今利已主义的代名词,若生活上和陌生人交流,给陌生人帮助都不复存在,那么理性教给我的最终唯有苍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冷漠,还是时代的悲哀。
就像不久前真实发生的案例中讲的,一位独自生活的老人依靠楼下水果铺店的帮助度过余生,并给了店主自己的家产。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陌生人”能走到一起便只是同情心使然。店主完全没有想到老人会将他的家产交给自己,两人之间丝毫没有利益的争夺,也许这便是性之善。
在影片的结尾,樵夫从僧人手中接过婴儿,告诉别人自己家中已有六娃时,偷人匕首也似乎变得合情合理,恶也转变成了善。人性的毁灭源于人生的困境,人生的困境又饱含人性的无奈。他们被繁重的生活所压垮,梦中再无诗和远方,只是无力地为维持生计所日夜奔波。成年人也许并不是想放弃梦想,而是在一次次现实血淋淋的教训后,迫不得已的放弃已然是最后的希望。
真相只有一个,人人各有一词,这就是现实所带来的悲哀与不幸。
《罗生门》读后感 篇25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大学时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学创作之途。芥川生于1892年,卒于1927年,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多愁善感,创作时讨厌平庸,讨厌直露浮泛,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和自然主义的写实。行文精雕细琢,立意独辟蹊径,构思缜密严整,然文风冷峻,用词朴素压抑,擅长对人性中“恶”的暴露、揶揄和鞭挞,时常流露出厌世主义倾向所导致的对艺术的执著与痴迷。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故事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轻易地滑向罪恶,其行为之恶劣可与当年午子胥掘墓鞭尸相提并论。
第四宗罪。仆人三下两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脚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尸上,然后把剥下的丝柏树皮色衣服夹在腋下,转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处。仆人阻止老太婆对死人的亵渎,是出于善的本能,然而当他去剥去老太婆衣服时,却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弱者无力抗争强者,就将矛头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头发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长晒干,说是鱼干拿到禁军营地去卖。禁军们都夸她卖的鱼干味道鲜美,竟顿顿买来做菜。东京都当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当前的中国何其相似。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里。
贫穷是人性滑向“恶”的首要推手。正如梁晓声所言:“与富足相比,贫穷更容易使人性情恶劣,更容易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黑暗,而且充满沮丧和憎恨。”罗生门里一共出现四个人物,包括雇主、仆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为了生存,雇主解雇仆人、仆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亵渎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骗士兵。他们严格遵循丛林法则,剥去温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恶”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义缺失是人性滑向“恶”的另一推手。人在盛世,道德是束缚“恶”的软力量,社会越和谐,道德的约束力越强大;刑律是束缚“恶”的硬力量,如果为恶触及底线,必然受到惩罚。然而当乱世来临,为“恶”得不到道德的谴责,得不到正义的惩处,社会整体道德沦丧,底线无人看守,为恶者获利丰厚,为善者举步唯艰。而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本能的驱使下,叫人如何不去善从恶,历来改朝换代时期的盗贼蜂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善”与“恶”就象宝剑的双锋,当为善超出“适度”的围畴,会滑入“恶”的行列,善与恶之间只是一步之遥。这与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何其相似,超生的人须支付一笔的社会扶养费,政府收费具有惩罚性质,其本意是通过经济手段抑制超生者的生育冲动,达到少生优生的目的。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悄然变味,部分基层政府通过老百姓交钱就给生育指标的方式,动员富人超生,从而达到创收的目的。
类似的现象何其多,我们仅以交通罚款为例。交通违章处罚本是规范交通秩序的手段,却越来越象一个个不怀好意的玩笑。君不见,当有车群体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城市的停车场却越来越稀少;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摄像头,规范交通秩序用得着这么多价值不菲的摄像头吗?摄像头横杆上的雷达感应系统,利用超声波原理感知移动目标,相当于全天候免费为过往的行人车辆打B超,是为了老百姓健康着想吗?与摄像头配套的大功率灯泡,刺眼的强光直射汽车前挡,行车者途经交通摄像头时,经常眼前一片空白,埋下巨大交通隐患;交通警察终日忙于违章停车罚款,却对交通要道的拥堵怠于疏导。交警系统本是社会交通秩序的忠实守护者,是道路正义的伸张者,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却逐渐演变为盈利组织,打着维护交通秩序的旗号全力创收。
与交警罚款类似的,还有工商罚款、环保罚款、卫生罚款、公安罚款、城管罚款等等不一而足,以罚代管现象遍地都是。犹如《罗生门》的仆人,本该守着“善”的职能,却不知不觉步入“恶”途。这是谁的失职,谁该为他们的趋恶性埋单。
经济社会中,人既有善的本能,也有恶的冲动,大多数人在道德的倡导和法律的震慑下,不敢为恶而转而行善。同样,公权力也有善恶两面性,对于它的去恶扬善,该由谁来倡导谁来约束呢?对于行政权力滥用,社会道德是不能起倡导作用的。那么法律呢,法律本该可以约束公权力的越界使用,但大多数法律法规就是政府部门参与制定的,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本是上下级关系,是利益共同体。出台一部法律无非是为执法者的为所欲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年来,一次次的政府机构改革、一批批的取消行政审批项目、一部部法律的重新修订、一年年的倡导服务型政府。我们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把公权力关进笼子,正在努力打造有限政府。
《罗生门》读后感 篇26
听说过罗生门,就是不知道罗生门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指虚伪与真实之间的辩论。罗生门这本书,是由短篇散文合成的,虽然里面的题材很普通,其实很精彩,很吸引,简单的题材后面告诉我们一个个的道理,真与假,虚与幻,恶与善。
《鼻子》寺内的高僧长着一个垂到下巴的鼻子,也一直为这个长鼻子而烦恼不堪。有次,无意得到缩短鼻子的偏方,尝试之后真的把鼻子缩短了。高僧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产生闷闷不乐,希望鼻子恢复原状,等到恢复原状了,心里的不开心也随之化解。
人是矛盾体,明明已经摆脱了困境,却怀念起以前的种种。到底是现实的残酷,还是曾经的一切一直值得拥有,而不想突然被破坏了,从而对现实产生抱怨?可能是出于内心的习惯,习惯之后突然改变了,反而怀念以前。现实中的我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心理,当困境摆脱了,理想实现了,以为会得到满足,然而不是的,而是产生一种空虚和寂寞的感觉,想要回到过去。
《山药粥》一个下级武士从来没有喝过一顿饱饱的山药粥,因此希望能够在平生里能够一次喝个饱。有次,机会来了,真的可以喝上一顿饱饱的山药粥,可惜,在喝了些后,看着一锅锅的山药粥,反而产生反胃的感觉,不想再喝了。
山药粥是理想,等到让理想变成现实之后,反而觉得一切都是不真实,很虚幻。曾经一直所期待,所执着的理想,在实现之后,原来不过是如此,甚至对理想产生一种耻笑的态度。也曾经以为理想是伟大的,永恒不变的,原来等实现之后,更像是一个笑话。
《蜘蛛之丝》书中主人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大盗,有次不忍心杀死一只正在爬行的蜘蛛,而放它一条生路。因此在下地狱时,佛祖见他还带有一丝善心,打算用蜘蛛丝把正在地狱受苦受难的大盗,脱离上刀山下油锅的痛苦。在沿着蜘蛛丝爬了一段过程时,无意中往下看时,看到一起跟他下地狱的人群,也接二连三的沿着蜘蛛丝拼命的往上爬,就生气了,然后就阻止下面的人继续往上爬,最后,蜘蛛丝断了,大盗再次掉落在地狱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恶人永远都是恶人,不会因为做了一次好事,还保留一颗善心,只不过是做了太多坏事后而出现疲倦感。恶人的心里始终保持着一颗卑鄙无耻之心,只是在等待报应。更不能一时对恶人产生怜悯感,而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恶人会反转过来狠狠一击。
《魔术》“我”去见一位会变魔术的朋友,在见识过朋友变的魔术之后,很想学,却抵不过心里的欲望,最后以失败告别。
人,很容易受到财富的诱惑,只要接触到,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口中所说的理想,更多是来源于对财富的喜爱。理想实现了,预示着财富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理想跟财富是挂钩的。
《杜子春》杜子春在无处可去之时,一位老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指点迷津,之后成为洛阳首富,过着三年奢侈的生活后,潦倒后无处可去。这时,老人又一次出现指点迷津,杜子春又成为首富,又过上三年奢侈的生活后,又潦倒后无处可去。感受到人情冷暖的他,拒绝了老人的指点,反而希望能够像老人那样成为神仙。老人多次吩咐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说话,一旦说话就成不了神仙。杜子春经过多次的磨难后,看到地狱的父母变成老马,不断受到鞭打,于心不忍的他终于受不到父母被鞭打到皮开肉绽,奄奄一息而说话。因此杜子春成不了神仙,这时的老人反而受到感动,让他到泰山南山的茅屋里,过上田园生活。
杜子春成为首富时,所谓的朋友遍布天下,当他贫困潦倒时,所谓的朋友全部离他而去,一个人流落街头也没有人救济他。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人都是现实的,不管任何时候,有钱的时候,称兄道弟;没钱的时候,谁也不认识。朋友都是靠钱来维持的,特别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伸手拉你一把。靠得住的,只有父母。父母永远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竹林中》在竹林中发现一具尸体,大盗说他杀的,尸体的妻子说她杀的,尸体的灵魂说他自杀的,到底哪个说的话是真实的,只有他们几个知道。
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有两面,真实与虚假并成一体。在真实的面前,虚假会用谎言瞒天过海,欺骗所有人的耳朵,以换取一席之位。而真实的表现,反而让所有人产生一中虚幻的构想,在徘徊中来回确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当事人所知道。
《报恩记》船长投资的货船遇到风暴沉没后,不但把钱全部赔光,还欠下债款。在偶然之下,小偷闯入到船长的家中,无意中得知船长在二十年前救过他一命,现在船长有难了,打算报答当年的恩情。后来,船长的儿子无意得知事情后,打算用自己的命换取小偷的命,算是报答小偷曾经的帮忙。
恶人有恶报,好人有好报,有善良之心的人会得到好报。人,无论如何都要带着一颗善良之心,就算是无心之举,别人也会记得恩情。报答的恩情从来都不会提早或者过晚 ,而是刚刚好。行善积德,总会有收获的时候。
《小白》名叫小白的小狗,看到隔壁的小狗小黑被屠户设计捕杀,而选择临阵退缩,跑了。后来,小白得知自己的毛全部变黑了,主人也认不出它来,只好狼狈的逃跑出去,四周流浪。感知自己软弱的行为之后,打算去做好事,并救了很多人的命。后来,小白的毛变白了,也回到主人的家中。
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因一时胆小怕事的行为而迟疑,该出手就出手,救人一命胜在七级浮屠。做了好事总会得到好报,只是时间的问题。
挑了好几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写了感想。人的一生中,是在现实与理想中度过,既有欢乐,也有忧愁,可能也会在得与失之间徘徊不定。
《罗生门》读后感 篇27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说巨擘,也是当时新思潮文学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说并不像我们所熟悉的众多短篇小说那样有个完满的结局,而往往给读者带来的是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也正是芥川龙之介之所以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罗生门》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小片段,实质平常所见的事情,却在特定的环境下放大来看竟显得如此这般的丑恶与突兀。
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刚被主任辞退出来的家将。本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来到这罗生门时,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倘若”,事实上他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己也对自己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而产生了怀疑。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给自己开脱时,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但老太婆并没有料想到,她的自我开脱正正给了仍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故事在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细腻而真实。家将、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间的关系,不由让人想到鲁迅先生常说的“吃人”的现象。谁在吃人?谁在吃谁?每个人都在“吃人”,每个人又都在“被吃”。因为那些仅剩的良知,也被饥饿折磨地昏头了,而社会又给与每个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人心的复杂多变,善与恶的定义并非轻易就能划分出来。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而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而“吃人”的把戏就会循环上演。
作者在《罗生门》中细腻的描写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从性本“善”到最终的恶,过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转变,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内心的懦弱。人们相信正义鄙视邪恶,在现实中却不能坚持正义,并存侥幸心态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最终屈服于邪恶且不自知。人性的丑恶在这本书里被淋漓的刻画,我们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样,狭隘、自私、卑鄙,人们不想也不敢直视的东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罗生门》读后感 篇28
罗生门,本是一座庙。庙是看世间的一只眼,庙破落了,世道就破落了,世道破落了,人心就破落了。破落的罗生门里,佛像和供品被打碎,涂着朱漆、金箔的木头被人堆在路旁当柴出售,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无主尸体也纷纷扔到这里任由鸦群啄食。
阴冷,潮湿,散发着腐尸味的罗生门,在芥川的笔下变成文字,变成故事,变成一只尖锋利刃的手术刀,从皮到肉一点点剖开,直剖至人性深处。
乱世中,最先堕落的,恐怕就是人性。人性是什么?不过是善与恶的相互纠缠和相互较量。世间没有纯粹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只有纯粹的利己主义。尤其在一个地震、火灾、台风、饥荒灾连祸接的年代,在一个只要饿倒在路旁,就会像野狗一样被丢弃的年代,仅生计和吃饱,就能够收买人性,使它成为恶的傀儡。
恶的诞生也不是一蹴而就,毕竟,还有善的反击和压制。起初,当走投无路的家丁坐在罗生门坍塌的石阶上避雨时,在饿死还是当强盗的妄想中,就是因为不能认同"强盗"而委决不下。尤其是看到小老太残忍地亵渎死者时,善本能的驱动,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正义感,那一刻,在饿死和强盗之间,他毫不含糊地选择了饿死。
然而,正义是善变的,因为,走投无路更容易使人的内心充满沮丧和憎恨。生,是世间所有的生物本能的欲望和共同卫护的底线,当这条底线被碰触,一切行为都能够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生,雇主解雇了家丁,家丁剥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头发。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便去亵渎死人。为了生,一切罪恶都变得理直气壮。小老太拔去女尸头发时,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那个女尸生前曾不断地卖假鱼干去欺骗士兵。家丁剥走小老太的衣服时,也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小老太丧尽天良,竟然连死人也不放过。
家丁本是被趋善的,却在小老太的陈词下,最终不知不觉步入恶途。如果引导他走向恶途的是小老太,那么引导小老太作恶的又是谁?引导女人生前作恶的又是谁?
是心做娑婆,是心是娑婆。
读《罗生门》就是在读人性的本来面目。孔子说性本善,我赞同。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我也赞同。善与恶本就是一个阴阳共生体,只是善更容易被恶牵引,犹如墙头草,性随境转。
"如果你是那个家丁,在罗生门的境遇下,你是选择饿死还是当强盗?"每读罗生门,我都会这样问自己。但我始终没有勇气回答。
现世说,"当强盗还能生,不当就得死。"
佛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莲花生大士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人这一生,要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我只想做好那一念的修持,好让我在罗生门的境遇下,能够有勇气选择饿死。
【《罗生门》读后感】相关文章:
罗生门读后感(精选9篇)05-15
《罗生门》读后感3篇03-21
观《罗生门》有感02-12
《罗生门》读书心得10-29
读罗生门有感06-06
罗生门经典台词06-18
罗生门读书笔记02-04
《罗生门》观后感01-18
罗生门观后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