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时间:2023-07-03 15:10:31 赛赛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通用22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通用22篇)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

  “要事第一”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商业客户经理,每天必然会被许多如针对性营销政策的落实、客户的走访、对区局营销支撑、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宜等琐事缠身。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间,感觉到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经常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有时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学习了“要事第一”这一章后,我认识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效果。为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一天的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罗列和分类,按照如下四个方面画一张图表: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对照图表规划自己一天的工作。这样坚持一个月后,我觉得图表让我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图表让我的工作目标变得可以触摸和实际,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漫无目的地瞎干;其次,图表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每天可以排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明确一些事情究竟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排定优先次序可以帮助我确定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第三,图表大大地调动了我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制一张图表,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检视当天的图表,可以发现哪些工作还没有完成,哪些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我觉得我的时间分配比以前更加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每天工作的心情也更加愉快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商业客户经理。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倍受推崇的书,我的公众号名称中的“高效能”正是源自此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

  从书名看起来,这似乎是本成功学的书籍。事实上,它远远不止教导我们如何成功,在我看来,它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它讲述的不是急功近利的成功速成法,而是基于人类本身特点总结出的成长原则。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词这样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慧,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别人,不是世界,是自己。而要改变自己,就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这里的学习和成长,不是简单的看书、掌握一些知识和方法就能实现的。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这本书能给我们很好的指引。

  那么,阻碍我们成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思维定式对我们的影响巨大。就像出去旅行却拿了一张错误的地图,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和《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就是因为不同的思维定式活成了不同的结局。

  同样是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苏明玉在父母试图牺牲她成就兄弟时,果断的选择了和家人决裂,并且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得更好。而樊胜美却成了父母及哥哥一家的提款机,把改变命运的突破口放在了嫁个有钱人上,大好的光阴不去学习提升,而是用在美容和参加饭局上。

  女人的成功靠自立自强还是靠男人?这样不同的思维定式对人生的选择有巨大的影响。对高效能人士来说,转变思维定式才能实现根本的改变。书中在实现个人领域成功方面提到了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个人领域成功的关键是从依赖到独立。苏明玉和樊胜美二人不同的思维定式,导致她们这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习惯一:积极主动。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停滞不前,并不是命运对我们有多么苛刻,而是缺乏积极的态度。

  明知道要过好日子就要脚踏实地,却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事上,比如中大奖,高富帅踏着七彩祥云拯救自己等等。

  其实,只有自己才是救世主。

  苏明玉靠自己,主动去争取事业成功和经济独立,事业爱情双丰收。樊胜美想靠婚姻,积极主动都花在了和有钱人打交道上,结果呢?不过是被人当成了饭局上的“菜”。

  习惯二:以始为终。

  没有目标,所有的努力就像没头苍蝇在乱转。生活中不乏踏实肯干的人,可以没有目标,就像挖井人,这挖一下,那挖一下,力没少出,没有成效。

  要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写出自己此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要实现的梦想。

  苏明玉的目标就很明确,和很多一不如意就跳槽的人相比较,她在一项事业上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不断自我成长,这样的人,有可能因为运气因素成就有高低,但都能过的不错。

  而樊胜美呢?她的目标看似明确:嫁个有钱人,可实际上,这个目标非常模糊,不确定因素很多,没有把自己做为撰写人生剧本的作者,这种情形下,就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成了饭局上的一盘“菜”而不自知。

  习惯三:要事第一。

  作者把时间的使用方式分成了四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其中,对个人成长最有用的是第二种,包括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等,而有害的则是第三类和第四类。

  苏明玉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在于有“贵人相助”,而贵人,并不是莫名其妙的从天而降的。樊胜美的失意,一大原因是面对职业天花板得过且过,不去寻求突破,自己都放弃了,怎么会有人来主动帮忙呢?而现实中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一边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刷剧,一边感慨生活不易,这种把时间花在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的行为,只会离理想生活越来越远。

  介绍了三大个人领域成功的习惯后,作者指出,公众领域的成功是一个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

  这里的互赖,不是依赖,而是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双赢思维,能够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习惯四:双赢思维。

  一个人损人利己的思维方式指导下,是难以在公众领域获得成功的。所谓双赢,就是双方或多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苏明成在面对问题时,想到的就是“剥削”妹妹。而在家庭成员之间,想长期损人利己是很难实现的,最后只能收获苦果。

  而利人利己才是长久的人际交往之道。在实现不了“双赢”时,作者认为,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

  习惯五:知彼解己。

  聆听别人的心声,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容易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断别人的行为,甚至好为人师,这样做只会导致沟通不畅,影响情感交流。

  在育儿过程中,我发现这一点尤为重要。

  记得大宝刚上幼儿园不久,曾经多次问我:“妈妈,为什么我要上幼儿园呀?”我只是很简单的告诉她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可以学知识,认识新朋友。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段时间她在幼儿园被欺负了。

  以后孩子再提出类似问题或要求请假时,我就注意多和她交流,找到原因,看是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还是被老师批评了。及时沟通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理解自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这个习惯主要是指前面的五个习惯并不是互相隔绝的,综合运用的效果会更好。

  这个习惯使用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差异,以此为基础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比如《都挺好》里的苏家大嫂吴非,在面对苏大强要买房并加保姆名字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简单应对,这种情况下,不坐以待毙,积极主动,定下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追求双赢,注重移情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习惯七:不断更新。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不断更新才能不断提高产能。这里的更新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忽视这一点,即使以前有一手好牌也可能有个坏结果。

  比如苏明哲,曾经的天之骄子,在工作后没有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还任性的在苏母去世后马上回国导致丢了工作。

  而一直不被父母重视,缺乏资源的苏明玉,却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成了苏家孩子里最成功的。

  真正的改变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只有看世界的眼光变了,世界才会改变。作者:简悠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3

  最近有幸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收获颇丰,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对应着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前三个习惯能帮助个人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后三个习惯则能帮助个人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不断更新”的习惯则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是一种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细细品味书中真言,不难发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这七个习惯,贯穿这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确实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1、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催生改变

  在工作中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很重要,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由于我是一毕业就进入我们公司,对待工作十分积极主动,这些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缺乏经验所带来的失误,就像在开车时候,如果拐弯时方向盘打多了也能及时补救。同时,积极主动还带来其他好处,当遭遇有挑战性的工作时,积极主动的人即使自己力有不逮,仍会主动地选择迎难而上,会把握住很多试炼自己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诚如书中所说,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对待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始终怀抱着个人的愿景,所以充满活力与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去完成工作任务。

  2、以终为始,在工作中领导自我

  在工作中设立工作目标很重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工作的舵手,目标便是我们航行的方向。书中的第二大习惯以终为始的意思便是,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坚持自我领导的原则。具体到每天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会为自己每天的工作设立目标,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建议大家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奔着一个长远的`目标去工作,至少可以保障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太多。

  3、要事第一,在工作中做好管理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许多小事情集合而成,并没有很明显的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最终工作的成果却会很明显的优劣分明。如何成为工作中那些处理问题的能手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始终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应该是无需赘述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的时间不够完成所有的事情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只能被动地以加班作为我们每天工作的结尾。

  4、双赢思维,在工作中共享促双赢

  工作中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呢?书中认为大家应当有双赢思维,鼓励大家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敌对式的竞争。从“共享经济”一词出现后,大家应该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共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知识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财富的共享不一而足。回归到我们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坚持双赢的人际领导原则,当然大有裨益。

  5、知彼解己,在工作中沟通提效率

  与合作一样,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另一项内容是沟通。在工作中的沟通往往不是说话这么简单,而通常是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板块的交流,这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书中认为要达到有效沟通需培养知彼解己的习惯,即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聆听别人,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与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做销售工作最需要后台人员的大力配合,但同时,他们不熟悉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于是,在不多的沟通中,需明确表达我们需要后台人员配合的原因和操作的方式。后台人员难免有疏漏,那么这些疏漏就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层层沟通以弥补。我很庆幸,在工作中已经慢慢学会先聆听清楚别人反馈的真正意见,再对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确实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6、综合统效,在工作中创造更有效的方法

  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事务的解决程度,工作经验是指我们在工作中累积的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而书中认为,培养综合统效的习惯,使第三种远胜个人见识的选择得以被创造,这种创造性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映照到我的工作中,在对产品数据进行完善、提取、应用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些人依赖数学公式,有些人则关注文字信息的对比,有的人则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操作侧重。而当大家开始交流这些方式的不同体验后,我们往往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方法。

  7、不断更新,始终坚持自我提升。

  在大学里,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他鼓励我们始终抱有信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书中最后一大习惯“不断更新”与老师的话遥相呼应,这一习惯指向的是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进行平衡的自我提升。前面说到这一习惯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在工作中培养这一习惯也变成了自动自发会做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使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

  读一本好书,确实就像交了一个好友,虽然文字有限,可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有些是自己已经不自觉在践行的,有些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培养的。所谓“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书中展示的便是不常变化的“法”,在学习过这本书后,我开始聚焦于培养自身的这七大习惯,希望能早日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4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高中时期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深深地被它的力量震撼到。前不久,在史蒂芬·柯维先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又读到了这段话,它让我逐渐回想起高中时期我对于一些好习惯的坚持,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习惯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按照之前的阅读习惯,我首先翻看目录,当读到积极主动,读到要事第一,读到双赢思维,我顿时有种已经探得先机的错觉,似乎觉得明了了整本书的内容。然而,仔细想想,我真的要比作者思想得更加深刻了吗,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谛了吗?答案当然不是,否则史蒂芬·柯维先生怎能在体育馆里给上千人演讲,为上千管理者传道授业解惑。

  当看到第八十一页内容时,我的内心开始心里发怵了。对,没错,我开始焦虑了。第81页是第二章“七个习惯概论”付诸行动部分的小练习,给自己的七个习惯打分,对于每个习惯,书中给出了一些评分的指标。我拿起笔,给自己打分,却逐渐发现不对劲,那些都是我能够清楚理解的词汇,但是分数却越来越低。头一次,我因为一本书产生了如此强烈的焦虑感。

  回看书中的成熟模式图,在模式图中作者划分了人的三个成长周期: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当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肯定是在独立期之上的,认为自己好歹已经成年了,进入职场好几年,怎么也应该脱离依赖期了吧。但是,我赫然发现有个小人站在依赖期的区域内,而那个小人就是我。读书使人明智,不是因为书中的内容多么深奥艰涩,而是因为我们能够从书中的词句中反省自身,不至于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书中介绍的第一习惯是“积极主动”,它是关注个人领域成长的习惯之一,另外两个是“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积极主动是所有习惯中的基础,其余习惯皆是由它衍生出来的。如果我们抱着消极的思维行动,怎么可能培养出其他好习惯呢?迈克尔·乔丹说:我能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积极主动的意思是生命取决于价值观而不是感觉,取决于主观决定而不是客观环境,它的原则是勇于承担责任。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我在大学期间,和许多人一样,实现了手机的自由,逐渐沉迷于手机中。当我复习准备考研时,打电话给我爸爸抱怨说,都是因为手机导致我不能专注地看书。我父亲和我说,之前你总教育我抽烟对身体不好让我把烟戒了,我不也强忍着把烟戒了吗。今天你既然下定决心考研,就要控制自己不玩手机。我听了他的话,重新给自己规划,每天规定午饭时间利用手机看看新闻和回复消息。积极主动,在我看来就是要勇于破除自己身上的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关于这个习惯,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当你身无分文,孤身一人到达一座机场,恰好是纽约的肯尼迪机场,突然地被禁止离开机场,更加不幸的是,你无法用语言沟通机场中的任何人。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你的旅行心态是不是瞬间崩溃了。接下来,你只能开始漫无目的地在机场游荡。日复一日的过去,你能想象你最终成为什么样子吗?你,成为了不自由的人。然而,有人做到了真实的`自由,突破环境限制的自由。这个故事源自于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幸福终点站》。电影中,主人公开始在机场过起了生活。他开始为自己找到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开始从机场书店购买书籍学习当地语言,努力地一次次填写同一份表格以便续签自己的签证。和正常人的生活一模一样,他也与机场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他还邂逅了自己的爱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做出了基于自身的改变与抉择,在一个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幸福终点站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培养这些习惯类似学习一种常识。我们知道饿了就要吃饭,从菜地里挖出的蔬菜我们要洗净泥土后才能吃,同样的道理,小孩都能明白孝顺自己的长辈,真诚对待朋友,这一切其实就是人们内在的“自然规律”,拾起这些本心做出自己的选择,破冰而行。要想取得人生变化,首先应该在思维方式上发生转变,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先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因为思维方式的变化才意味着最终的结果会发生变化。心理学认为,一种认知或行动重复了21次之后就会形成肌肉或者大脑记忆。如果你想要真正地获得改变,一次次的重复新的想法,践行新的行动,直到第22天,它们成为你的新习惯。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5

  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来自于史蒂芬柯维博士创作,这是一本影响全世界的经典著作,值得反复学习,以下是我个人提炼书中的简要读书笔记,希望对热爱阅读的你有所帮助。

  一、重新探索自我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就得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

  思维定式是一种对万物看待的“主观事实”,是一种影响人强大而可怕的存在,而思维转换就是改变思维定式的存在,是一种以自然原则为主的“客观现实”,对于我们来说,价值观就是一种可感触而存在的思维定式,如思维定式符合原则,我们就能高效的生活。

  不要为个人魅力所迷惑,要深入人的内心,由内而外造就自己,这是一切改变的基础。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求知的第一步,人生包含太多成长与改变,往往只能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而不断精进。短暂的技巧只能缓一时之痛,并不能铲除病根,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它能正确的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要阐述的内容,是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与人际效能的共同提升。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人的成长经历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要实现真正的效能,就必须让产出与产能最大限度得到平衡。

  二、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是指: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环境,人类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人注重内在的认知,会根据外在的客观情况选择有意识的待人接物,不会受制于外界太大的影响,始终掌握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具有自我独立意识的',能在外界的刺激与自我回应之间找到选择的自由。“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简单的一句话说明选择对于自我是何其的重要。

  逆境能激发思维转换,使人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世界,审视生命的意义,所以逆境能促使人得到快速的成长。爱是一个动词,而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感觉,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爱。

  人的精力与时间会放在两个圈中,一个为关注圈,另一个为影响圈,我们要做的是把时间与精力持续根植于影响圈,扩大影响圈。要专注于可控制的事物上,对于不可控的事情则以真诚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待错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以此来反败为胜。

  满意源自于自己内心,不要总是追求通过外在的改变而追求幸福,这样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明确个人方向与目标的重要性,以目标为起始,就不会南辕北辙,能朝着固定的目标不断精进、努力。

  任何事物都经历两次创造,首先是头脑中构造,然后是付诸于实践,作为个体的人要充分觉察到主动性在于自己,而非外在的约束性限制与被动,要明白第一次创造是由自身所作出来的。

  领导与管理就像思想与行为,领导作用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则为正确的做事。

  我们要以原则与道德为中心,明白人生所感,从内心出发,知道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东西,懂得保持冷静与客观,不受情绪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心专注于此,不受羁绊。

  学会运用心灵演练,以价值观为中心,发挥想象力,对未知的事情进行合理的设想。

  要撰写好人生使命宣言,明白个体在社会中所担负的各种不同的角色,有针对性的确定不同角色的长期目标,组织的使命宣言重在共同参与制定,这样认同感高,付诸于实施效果好。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歌德。有效的管理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按照日常需处理的事物可简要分为四类,即一类是重要且紧急、二类是重要不紧急、三类是紧急不重要、四类是不重要且不紧急,而我们要做的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在第二类事务上以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第二类事务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

  如果要专注于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要有说“不”的勇气,且是不卑不亢、有礼貌的说“不”。

  管理者要做责任型授权,而不是指令型授权(会导致亲力亲为)。责任型授权即双方沟通好需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给与对方一些基础资源、陷阱指导,而不是具体事项,明确责任与奖惩即可。

  三、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并不是简单地一加一大于二,它是在彼此坚持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兼顾对方的利益,以求达到彼此都满意的结果。我们生存的世界很大,人人都有立足的空间,要知道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世界并非零和博弈。

  双赢来自于诚信、成熟与知足的人格,是高度自信的结果。有时无法实现双赢,可以选择放弃,这是一种理智且避免各自受损的好做法。

  习惯五: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

  人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于心理,即我们常说的被人理解、肯定、认可与欣赏。

  移情倾听,就是需要身为倾听者的我们把自己代入倾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了解对方谈话的目的,并掌握清晰准确的事实,再通过对对方的情感客观的反馈,来实现真实有效的沟通。

  移情倾听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你要去影响别人,就得先真正被别人所影响,这样才能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就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精髓就是要尊重差异。沟通的三个阶段层次依次为互相提防(有输有赢)到互相尊重(妥协),再到统合综效(双赢)。

  日常生活中遇到分歧时,不要着急着进行妥协或者对抗,要用开放、创造的眼光重新审视问题,找出彼此都满意的第三选择,以求解决当下的分歧与问题。

  四、自我提升与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自我提升与完善的四个方面,即身体、精神、智力、社会与情感。在身体方面,我们可以做到满足自己健康的饮食、充足的休息以及定期的锻炼。在精神方面,我们要懂得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与大自然相处,学会一个人静心思考与独处。在智力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知识,靠阅读书籍、自由写作、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等身体力行的方式提高自己智力层面的能力。

  在社会与情感方面,不需特意花费太多时间,可在日常与他人交往中完成,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移情倾听、彼此产生分歧时,第三道路的选择以及尊重批次差异进行交往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实践,达到一种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目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平衡好这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共同推进,来成就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未来。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6

  初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到作者的观点跟我的思考事物的逻辑、或者我认同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契合;起先以为是一般的励志书,如果不是有读书笔记的任务,也许就不会静心去阅读,也许会在一些概念理论中渐渐失去耐心;然而,轻翻几页,不由肃然。读完这本书后,仿佛是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需要和自己心灵对话的阅读,是一次需要内省的阅读。一直以为,技巧的东西,非内心动容,是不会有鲜活感的,所以,在看到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时,特别悦纳!

  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拥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能够事事主动积极,而非受制于人。但是,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人我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并非圆满生活的终极目标。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着重在如何修养自己,由依赖进而独立,达到“个人的成功”。后四个习惯则涵盖了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追求“公众的成功”。对于我们“工作人”来说,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应该尤其注重合作这个概念,也就是做到双赢的思考习惯,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再寻求自身的被理解,团队精神,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人是很难改变的,出于本性的固执和偏执。在生活中,固执的人和偏执的人非常多见。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在我看来,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是其他六个习惯的基础和铺垫。

  本书一开始,作者就提到:“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积极主动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是个人踏上成功的基石。人受制于客观条件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要针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回应,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要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如果你没有目标,只是等待,那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只有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目标寻找机会,才能获得成功。

  同样,积极主动是引导企业成功的动力源泉。企业外部的市场问题当然重要,但对于基于明确战略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种种矛盾。具有领袖素质的企业决策者,明白如何引导员工的信念朝着更积极正面发展的道理,在企业内部系统地塑造各种优势能力。企业要大发展就必须超越传统管理,上升到激励和引导的高级层面上来,认识并塑造员工身上的最强、最美好的东西,并将这些优秀的品质转化为积极工作的动力,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引导他们的动机、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自觉融合,释放企业内在活力和潜力,增加抵抗外界困难的免疫力,最终将“积极主动”铸造成为企业成功和个人成功相结合的动力源泉。这正是书中提到的:“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以前在我自己的`思维定义里,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也时常将“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挂在嘴边;然而,在第一个习惯中,一开始提到的社会之镜,才发现我就是从哈哈镜中看自己。我一直没有理解“积极主动”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随着读书的深入,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对积极主动也有了新的认识;当看到书中有位学生请假的案例时,顿时豁然开朗:“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这本书我还会继续读,因为七个习惯也是需要坚持去做的,让自己的内在充实起来,只要坚持下去,那么,想要的成功也会到来!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7

  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当时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老师苦口婆心的对学生讲人生大道理一样,左耳听,右耳出,觉得无关痛痒,当时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有幸的是,公司组织了“悦读分享·品质输出”活动,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这本书,竟惊讶的发现这里面的很多习惯对于做好工作,实现个人目标和理想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该书主要讲述了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由于字数的要求,本次先谈一谈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二个习惯。

  第一,以终为始。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当看到“以终为始”这个习惯时,心中不免想起当初走过的艰辛。相信每个人都有迷茫期,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满腔热血的想干出一番成绩,于是拿到工作,急于求成,不假思索的埋头苦干,根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于是不断碰壁、修改、调整,过程很艰辛,障碍非常多,慢慢的冲劲也没了,感觉工作很难做。后来在前辈的引导下,逐渐走出了困境。这段历程正是印证了“以终为始”的重要性。现在的我,更需要坚持“以终为始”的原则。

  在理解“以终为始”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要以目标为导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机遇和挑战,在努力前进的同时,我们更要定期停下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前进方向是否与当初心中的目标是否一致,有则及时纠偏,没有就继续前行,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二,要事第一。工作中,每天可能会遇到大量的琐事或者突发状况要处理,打乱我们预定的计划。面对工作中一堆事情时,每天努力工作,有一些人会很郁闷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却不被领导认可。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救火而不是防火。不清楚孰轻孰重,一直在无效的自我管理中越来越迷茫,直至丧失对目标的追求。

  那怎样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呢?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总共分为四个象限,以第二象限事物为中心的时间管理方法。这个方法非常棒,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兼顾重要的和紧迫的事情,能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事主要由领导来决定,领导决定了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我管理来掌握重点。

  要事第一,有两层含义,其一,要把这个事情优先安排在自己的工作计划中;其二,如果时间发生冲突,就要优先保证这件事。信息瞬息万变,要事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要根据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定期去核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任何时候都要主动出击,做好自我管理。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8

  如果你向一位年轻小朋友推荐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多数情况会换来一个嗤之以鼻的表情,伴之以——你们高效能关我屁事,我做我的快乐肥宅哦。或者,为什么要高效能,我才不要……如果你再和他说人家学霸的人生宽度广度如何如何,不出意外肥宅丧懒青年会跟你说他不要人生的宽度,他只要眼前的三尺小床。

  所以,本文的题目或许应该叫做鸡血中年阿姨该怎么和年轻人沟通。

  不谦虚的说,我自己真的是一个高效能老阿姨。年轻的时候,工作8小时之外,有无数事情要忙,健身、写稿、摄影、旅行、跑半马、喝酒蹦迪……每天只睡5个小时,总觉得生活太精彩,时间不够用;那时的娱乐生活高效率的原因归结为独立,健身也罢,旅行也罢,说走就走,一个人无妨,不像很多妹子做什么都要有闺蜜作伴,同时,把妹子们相约逛吃的时间,几乎都用来读书码字,久而久之,收获颇丰。

  再后来,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职业发展也遭遇了尴尬的瓶颈,于是果断舍弃鸡肋的外企工作,全身心做了两年家庭主妇,这两年时间也是异常高效能,婚礼旅行买房装修,足月顺产生下女儿,一个人全职带娃8个月……当然,这期间依然坚持读书和写读书笔记。这个阶段,高效的奥义应该就是书里所说的“要事优先”,或者佛家讲究的戒“贪”,人生精力有限,不可能处处精彩,做减法,放弃才是得到。

  再次回归工作已是新东方生涯的开始,这段时间,可谓人生的一次重启。全职在家两年再出来工作,已与时代和社会脱节,对自媒体,网络几乎完全陌生……行业陌生、客户群陌生……此时很应书中的另一个高效能原则——不断更新。为了了解留学是怎么回事,先从西方历史开始读书,了解大学为什么在中世纪宗教统治下的欧洲建立起来,接着看吴军的《大学之路》,了解那些著名学府的建校背景和精神。就这样一点点学习积累。讲真非常不同意一些自媒体宣扬的观点——先假装自己很牛逼,然后背后一点点朝着牛逼的方向去努力,最后就真的牛逼了。终身学习的路上,没有时间装,每天世界都在变化,都需要我们在知识和认知上新陈代谢,且怀谦卑坦然的心面对未知的世界。

  说完了老阿姨的.经历和感悟,再回到开头的话题,如何让肥宅丧懒的青年接受高效能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肥宅懒的问题是知行的不合一。我什么道理都知道,但我做不到,也没有内驱力,于是坦然接受自己现在这样;至于没有内驱力,就是丧喽。这事儿的核心是要解决丧。讲真解决丧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就从习惯影响性格,不给丧任何机会侵占人类熊孩子的心智。比如我这个自律的老阿姨,永远保持早睡早起,我家的熊孩子自然无论冬夏都是7点准时起床,老阿姨管理熊孩子从来都是做完作业才可以疯玩傻玩,相信最后一定能变成本能和条件反射,拖延症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做百日行动派,要21天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因为习惯是一切之本,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一个小的习惯开始,改变自己知行不合一的矛盾。而且21天,不长不短,容易坚持也能看到成果。所以,劝说一个肥宅丧懒青年改变,真的不能上来就拿出这本几十年的职场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而是先劝说他加入百日行动派,先试试做一件事情坚持21天,养成一个习惯,从小处让自己知行合一。

  试想,你自己就是一个企业团队,你先能管住团队中的落后分子(比如拖延、懒),不让落后分子影像整个团队的行动(比如因为懒继续肥宅,因为拖延玩了很久游戏而没有学习了),什么时候自己对自己这个企业完全把控了,你才能出去江湖中混,才敢去玩这本老古董书里说的知己知彼、共赢、创造性合作这些高阶互动操作。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9

  前几日阅读了大名鼎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本书看似平淡无奇,但读完之后,我由衷钦佩作者的远见卓识。借着读书笔记,首先整理下本书的知识框架。

  本书框架:

  一个普遍规律,个人成长的规律:依靠—独立—互赖。这个普遍规律引出了本书的两个重要章节,个人成功领域的成功,从依靠走向独立,与之对应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走向互赖,对应着中间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习惯的定义:

  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

  高效能人士的定义:书中并没有明确定义何为高效能人士,我们普遍理解的是大家认为的在事业、家庭、生活中取得普遍成功的人士。

  书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务必从改变自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这是非常深刻而又见地的理解。

  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在术的层面想办法,还要回到道的层面,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去思考,以及从了解周围环境入手,综合一句话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积极主动,就是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挑重担,高效能人士为自我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取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潜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我的影响范围。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原则。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时刻明白要事第一,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个现实应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好处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总结一下,所谓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这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从价值观和工作观入手,讲述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相当于儒家讲的修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从理念、沟通、合作等层面讲述处世之道,相当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相当于道家的应物变化思想,强调我们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唯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告诉我们: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让我们告别旧习惯: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单一举动,而是要靠不错的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实际效果,必须从观念入手,树立长远目标,克服“惯性”的信念,并且“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身”。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该书主要介绍了成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每个人做每项工作或做每件事都应积极主动向前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着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各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但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身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在学会做到积极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遵循原则,沿着上一棒传递的方向:学会自我领导、清晰个人使命。列一张使命宣言、定一个生命中心,这是实现自我领导的第一步:把握自身的人生方向。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忠诚于自身的人生计划。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细,“以终为始”。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以终为始”的习惯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然后付诸实现。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选择不做什么更难。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远离角斗场的时代。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身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利用于人际关系的原则。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身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身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因此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换位思考和沟通。“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身,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但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要“知己知彼”。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身、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学会倾诉与聆听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身、自由沟通的环境中,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人出来高呼"理解万岁"。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1+1可以大于2。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很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再次由内而外造就自身。

  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身。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身,因此自身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不错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要“不断更新”。我们要懂得磨练自身。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身,因此自身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不错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推动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健全。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些习惯,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1

  由于时间因素匆忙的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于后三个习惯: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简直就是囫囵吞枣。虽如此,仍感觉这是我读过的对于调整自己思维和工作的最好的一本书。只要我还有梦想、我还追求进步,在以后的时间我会好好的研读,相信此书的精髓会伴我开创事业的左右。特别是书中阐述的以始为终、和要事第一两个习惯对我感触尤深。原来一直有种感觉,感觉我们所参观交流的新华路小学的领导参加过"领袖素质培训"或类似这样的培训,读过这本书之后相信那是真的。现就我对"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的感悟阐述如下,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思路的调整有所启发。

  "以终为始"的定义按我的理解,就是先给我们的工作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富有挑战情的目标、然后考虑我们当下就当是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工作、怎样度过我们的每一天。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一种追求,无形中我们就会以未来的高度规范我们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让未来决定现在吧。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以碌碌无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了目标没了追求没了方向,所以我们就没了动力。要养成这样习惯本书的作者就强调我们要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宣言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定的价值和原则。而在我们所有的生活中心中强调以原则为中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我们达到目的的轨道。另外它还强调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成功,而团队的成功就要制定这个团队这个组织的使命宣言,团队的使命宣言又是要求团队所有的成员共同制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回看自己的工作思路,我们的一些要求一些目标却都是自己或是班子成员参与制定的,没有形成我们团队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或是草率马虎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就印证了我经常反思的一句话——不是我们的老师不配合,而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

  再者是"要事第一的'原则",以前我在上班坐在办公桌前的第一件事是把今天所要完成事情写在工作日记中,第二天或是下午下班前查看任务完成的情况,自以为自己对工作很负责、工作很条理,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以前的行为还仅仅停留在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低的层面。在到新华路小学参观交流之前,我曾查看并打印了他们的一周工作安排,当时感觉做到很难,看了此书才发现不仅不难而且是做好工作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过去总感觉我的团队成员不够优秀、缺乏责任,连一个简单的治理学生随手扔垃圾的习惯都做不好,害的我要每天的去弯腰捡拾、去给学生做榜样、做表率,看了此书才知道我的过去是不懂得授权、不懂得责任情授权,不懂得作为领导要知道只要求结果的授权、而不是传授方法的授权。

  总之这是一本给我很多反思给我很多启迪的好书。只要还有梦想、只要还有追求我就希望你把此书好好的读一下,它一定能帮助我们实行我们的梦想和追求。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2

  萧抡谓有文章曰:“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孟郊在劝学中亦云:“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在现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感谢融誉生读书活动让我们重拾书本,能够再次从古往今来伟人的文字中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境界。

  读完《高效能人士的期个习惯》这本书,我不禁感叹,它不愧为融誉生必读书单的第一本。这是一本可以多次阅读,反复琢磨,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书。它所提到的七个习惯具有很高的普适性,我相信,其中肯定都有能令我们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部分,甚至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这本书并不是讲所谓“假大空”的道理,而是通过许多生动的小故事来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并不仅仅提供工作事业上的指导,而是在为人处世以及生活的各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帮助。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听说可以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的混合体,第一次听说成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而占本书主体的'七个习惯,也并非相互割裂的七个主体,是相辅相成、互相印证的。

  在提高个人修养方面,我们需要养成“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习惯。方志敏说,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积极主动的人关注自己的影响圈;以终为始的人学会高效的自我领导;要事第一的人掌握有重点的管理方式。我们的工作并不是流水式的记账工作,犹如一滩毫无波澜的水,我们的工作有宁静的水湾,汹涌的暗流和美丽的浪花朵朵。每一项工作,我们在心中都要有一个合理的主次排序,重要的工作往前放,具体在我工作上就比如新系统的上线,资金的调拨规划,而每一项工作,无论大小,都不是能够无脑完成的,完成前总要思考这样的目的和动机,从而从根源上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社会合作沟通上,我们要遵循“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综效”的原则。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双赢在曾经的商场人眼中难以理解,但法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聪明人与伙伴同行,步调总是一致的。在工作中,区域其实处于城市公司与集团中间,是从上至下沟通的桥梁,反馈的渠道。我们要做到有同理心,理解城市公司遇到的各方困难并给予区域的帮助,理解集团需要达到的高标准并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最后达到双赢、三赢的局面。如果在沟通过程中遇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也并不是说哪一方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各方因为所处角度不一,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也要努力做到设身处地想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法。

  最后,“不断更新”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所谓“满眼生机转化均,天工巧人日争新”,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内在不变的是对事业的热情,而外在不断地变通与创新则是唯一不变的追求。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说:“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到了现在,不断更新自我的法则依然适用。在融创,今年是各个新系统上线的一年,光拿我接触到的财务方面来说,经营分析系统、收入合同系统以及物料盘点系统都是刚刚上线使用或已处于测试阶段,银企直连系统会在近期上线,SAP系统也是今年才上线使用,处于运营维护期,到现在依然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融创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变”的文化十分深入人心,如果我们不懂变通,一直沿用旧系统,那么迟早也会被社会、被市场所淘汰。

  一本好书犹如一个老友,陪你经历人生的低谷与高峰,伴你走过生活的风霜和雨雪。荀子曰:“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读书最终的目的还是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学而不行,只会按图索骥,纸上谈兵;学而行之,方能时刻自省其身,而通人情练达。作者:胡雨露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3

  这本书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习惯一:积极主动

  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 “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习惯二:以终为始

  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 ?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

  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要事第一

  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

  习惯六:统合综效

  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

  我要借用美国作家佛格森的一段话: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倘若你已决定打开“改变之门”,接纳本书所阐扬的观念,那么我保证,你会得到以下的收获。首先你的成长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你将会认同,仅产出平衡这一项原则,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就会使大多数个人和企业发生变化。前三个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提高你的自信。你将更能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你会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这时候,事情对错与别人是否发现无关。

  你还会意外地发现,当你不再介意别人怎样看你时,反而会去关心别人对他们自身、他们所处环境以及与你关系的看法。你不再让别人影响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你发现有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在本质,可以作为支柱。

  至于追求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能够帮助你重建以往恶化、甚至断绝了的人际关系。原本不错的交情则更为巩固。

  习惯七可加强前面六个习惯,时时为你充电,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

  不论你的现况如何,都请相信你与你的习惯是两码事,你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代之以意味着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际关系的新习惯。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4

  2019年初,我有幸参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培训。曾经在多种不同的场合,我听过、了解过这本书,却不曾细读它,得益于学风享活动有缘真正认识它。

  这本书入选“中国70年以来最具影响力书籍”,亚马逊推荐人生必读一百本书之一。只有认真阅读它,你才可以感受这绝不仅仅是一本心灵鸡汤;细细品读它,才可以感受它给你带来的思索。学习这本书,让我借此重新审视自我,探索自我,并提升自我。书中的七个习惯值得践行一生。

  在此,我想和各位分享此书的.开篇习惯一《积极主动。“关注圈”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而“影响圈”是个人能力范围内可控的因素。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影响圈”,消极被动的人关注“关注圈”。而“影响圈”的最核心就是“我”,一切从我做起,承担起责任,不要对他人和环境有过多要求。

  2007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年轻气盛的我总是过分的关注“关注圈”,俗称“愤青”。我总是经常对于“关注圈”的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从吐槽到抱怨,乃至愤愤不平。久而久之,过分关注“关注圈”却无法改变“关注圈”,导致了情绪上的消极,工作中批评抱怨,挑剔他人。

  后来有幸得到党员干部的提醒和教诲,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地提升自己,专心做能力所能及的事,从而影响他人和环境,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果早一点遇上这本书,或许我会在成长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响应此书,给自己定个目标,从我开始:在生活中,积极健身、积极学习,提高个人魅力,为家人和孩子做榜样。

  在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勇于担当,为同事做榜样。谨借此机会向各位党员同志推荐此书。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5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本书,希望你也能从这篇文章中受益。世界上99%的人都是被他的情绪和大脑所控制的,只有少数的1%的人是可以控制他的情绪、大脑和言行的,而这第一种百分99%的人就是被动活着的人,只有第二种1%的人是主动活着的人。

  一、主动活着

  本书中的第一个习惯就告诉我们要主动的活着,那什么是主动活着的人呢?其实世界上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今天的天气如何?你老板的个人决定或者他生气的时候对你说什么话?这些都是你不可以改变的;第二种就是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情绪,你的思想,你所想说的话,你所做的事情还有你自己的决定!这些都是你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的人,总是被情绪左右,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在跟你作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在你身上发生,然后你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人,这就是被动活着的人。

  而被动活着的人就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就是总把注意放在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的话,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做一个主动活着的人。比如说今天你要不要去郊游?要不要玩游戏?要不要看书等等!这样你才能不断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让你的人生多一点控制力和影响力。

  大致可以将这两种人概括为:被动活着的人总是抱怨,不去做改变;而主动活着的人知道抱怨没用,只会增加消极思想,从而寻找更多改变的机会。

  二、葬礼法则

  什么是葬礼法则?就是讲在你葬礼来临的时候,你希望人们是怎样去怀念你,怎样回忆你的呢?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葬礼法则教我们要以终点为起点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你通过你现在想达到的目标来设定今年的目标,再分解设定每个月和每天的计划是怎么样的?至于制定什么目标,你就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三、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关于选择目标,你肯定是找你重要的事情来选定目标,比如说高薪的工作和这个过多的物质不是你所追求的,因为它们并不能给你所谓的真正的快乐,所以你还是决定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寻找真正能让你快乐的生活。

  对于制定计划,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小窍门。

  1、每天计划达到的量一定要非常小,小到自己都觉得可笑,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计划定的太过于苛刻,最终都会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告终。比如很多人计划每天看两个小时的书,过不了两天,坚持不了就不看了。这里建议,每天就拿起书本翻开几秒又合上就行了,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相信是个人都能做到并坚持下去。当然,如果你翻开的时候自己有兴趣看,那就看下去,等自己不想看了就放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会奖励自己。当你完成了自己定的某个小目标,要给自己一点奖励,至于奖励什么,你怎么开心怎么来吧。为什么奖励自己?就像你打游戏,打游戏你可以在脑中享受到快感,所以你就愿意玩。而如果你做完了某个小目标,没有任何奖励,你自然就没太多动力再去做这件事情了。

  四、不断自我提升

  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后一个习惯。当你每天都完成一些小目标,一年后你就会在各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你在提升的基础上又加以提升。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6

  最近在一次翻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阅读,感受又大不相同,首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因为很多书中都提到此书,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就决定购买阅读,第一次阅读可以说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甚至感到有些乏味。然而第二次阅读感觉明显不同,好习惯对人的影响很大,每一个人都希望养成好习惯,我也不例外,抱着这样的目的,我再次阅读本书。

  作者从不同纬度阐释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一主动积极,习惯二以终为始习惯三要事第一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彼解己习惯六痛合综效习惯七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养成任何一个,都让人受益终生,有些公司也把这本书的观点与内容提取成PPT课件,用来做企业内部的培训,以求改变员工认知,提高员工效率。提升公司业绩。然而知易行难是很多人的通病,要真正养成这七个习惯也非一日之功。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重复,直到实现自动化。这个过程反反复复,尤其思维类的习惯养成,难度更高,因为很难控制。也不好监测!

  读一本书容易,然而要践行书中的观点并非易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赵周老师提到读书三步法,和已有知识链接,做便签,写出行动计划,我也是利用这种方法从此书中寻求自我的改变。其中前三个习惯让我感触颇深。

  主动积极,作者谈到任何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第一次创造源于自我大脑中的创造,第二次才是事物本身的创造,不难理解,日常生活中很多做不到的,做不好的事情是因为第一次创造就失败了。没有想到,怎能做到,没有想好,有怎么能做好。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在工作中,琐碎的事情所占用的时间往往超过了思考的时间,这样会导致低效!

  以终为始,史蒂芬科维博士很幽默的谈到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希望悼词怎么写,如何来总结。作者从生命的终点去倒推人生,所以大到人生,小到任何事情,从所要的结果来看过程,这样就不会走偏,每一步都是在为目标服务,事情的开始就要想到,事情的结果!

  要事第一时间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记录便签以此来管理时间,第二阶段日程安排行事历,第三阶段时间不需要管理也无法管理,每一天都有很多事情,如何来排序,根据时间四象限,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当然就卧而言对于这个象限的'应用和区分还有待探索。意识到时间需要管理,我也开始做每日规划,安排每天的事情,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写今日计划,详细梳理一天要做的事情,践行一个多月,时间利用有明显的改善,虽然零零星星,但至少每一天都有记录,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养成了这个习惯,一天也会不慌不乱,不会浪费时间在思考接下来还要干什么上面。这个习惯固化之后,所要的结果,分解到每日的行为中,结果的呈现就是坚持和行动的复利结果!

  人生五件套: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健身,自从我接触到这个观点,就决定养成,很遗憾目前只养成部分,但已然在路上!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7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为人处世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没有自己的原则,必然会导致这个人随波逐流,凡事被环境左右。正如书中所说,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它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要遵循特定的原则行事,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本书讲的正是引导人前进需要培养的好习惯,它如同良师益友般给予我很多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下面我以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谈谈自己错略的见解。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句话:“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的人做事总是充满热情,很少收外界环境的影响;消极的人常常被环境左右情绪,为各种各样的小事闹心。

  我们每个人都并非被动的,主动是人性的本质。主动的人,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内心始终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使在逆境中也可以追求上进,激励自己,主动创造出有利的`条件,能够更多的专注于自己的影响圈,使知识、技巧、意愿在影响圈内平衡,并使其不断扩大。积极主动是后面六个习惯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生活动力的源泉。

  习惯二:以终为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背道而驰。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避开了许多弯路。

  习惯三:要事第一我觉得要事第一讲述的是自我的时间管理。当我们确立好人生终极目标后,就要为自己制定计划,不仅仅是人生的规划,也包括制定目前所做事情的计划。要事第一就是告诉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计划的首位,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事,紧急的事情未必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一点才能够制定好计划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事情才能专心,不被一些琐事打扰,提高自我工作效率。

  习惯四:双赢思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没有人协助也难成大业。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大多数人认为,非强即弱,非败即胜。如果彼此都愿意真诚的去理解对方,倾听对方,或许会发现,世界除了胜败两条路,还有第三条路等待挖掘,那就是双赢,结果或许比预期想象的要好很多。具备双赢思维的人需要具有三种品格:正直、成熟、豁达的心胸。具备这三种品格的人可以很好的处理上下级关系、客户关系、竞争对手关系,是一种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习惯五:知彼解己

  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以诚信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沟通,用心去聆听对方的心声,善意的回答对方的问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对方,让对方充分了解。在沟通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做到知彼解己。首先要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与人合作重要的是尊重差异。当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示肯定,给予理解,当看到两种解决问题途径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寻找统合综效下的第三种路径,如习惯四里所说,如果坚持双赢模式,愿意努力去理解对方,或许受益的解决方案会更多。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体会,更值得去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老师,每一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原则,即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相互学习,相互增长。

  习惯七: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简单的拥有财富并不值得羡慕,学会创造财富才是值得敬佩的,同样,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才是一个终极目标,我们只有时刻创新,提升自己,才不会被别人超越,才会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上面就是我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错略见解。认真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它能让人发自内心的想要去改进自己。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向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靠拢,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最后非常感谢领导给我品读这本书的机会。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8

  这本书带给我带来的诸多好处中,我看得最深的就是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每一件事,每一个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还有一个就是习惯问题,我在这方面欠缺着一大笔债,我要慢慢的去改善自身缺不足。我也愿意与更多人去分享这本好书,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是许多前辈的经验,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启发。

  习惯这两个名词,好熟悉,因为他本身在我们身边一直陪伴着,有一个好的习惯就能换来自己美好的人生,当然,我也认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最重要的方面是强调塑造性格而不是实现成功。

  我记着戴维斯坦乔丹说过一句话“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在我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坏习惯一直培养着,我到高中年代虽然很想的几件事,但在别人的眼中说你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就是上厕所不冲随地吐痰,当我认知自己有这个坏习惯,我也尝试去改掉刚开始改的时候自己都有那种感觉,有点不习惯,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不测之影,想说也说不出来,但我一直坚持坚持了许久的时间才换取了一点点效果,我感觉也不错,在这个坏习惯中我也在不断地提升,我也相信会改掉的,过去了许久,我也改掉了这种上厕所不冲随地吐痰的习惯了,自我评价感觉自己得到了完善,也提升了自我。

  我们处事的时候往往自以为是的去判断事物,去评价工作,别人犯错也是一味的以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在交流中也是以自己的经历观念去对别人的观念进行评价,这是一种低效率的交流情况。这种情况下,集体效能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学会换位思考,以此来加强团队战斗力和协作精神,关键时刻能互相协作打硬仗,通过每个人的切实努力,我们可以发挥出更强的能力。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19

  大家都谈,字如其人。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绪以及人生态度。字能反映腼腆的羞涩、细腻的温柔、沉厚的悲伤……下面是我对于这本书与作者的了解。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美国人史蒂芬·柯维所著,他是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与杨百翰大学博士。此书一出时风靡一时,它带有强烈的美国精神,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带着强烈的拼搏前进的冲劲与不怕困难的精神,读完之后,它让我懂得了要提高自己素养和其他综合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踏入通向高效能人士之路途。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在书中最主要、最直观的是柯维提出了七个习惯,这习惯便是大家通向高效能人士的基石。

  同样一件事情,饱含热情与冷淡随意这两种态度,其结果可想而知。积极主动,便是柯维提出的第一个习惯。在职场中,如果你处于被动的位置,那你也将一直处于底层,反而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懂得抓住机会,表现自己,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一跃而上。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人往往拥有良好的人脉,他们与朋友在一起时更愿意付出去承担责任,使身边的人感到愉快。积极主动是一种人生态度,不论身处何地,他们是乐观豁达的,坚信最后总是光明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及创造一个愿景。这便是柯维笔下的第二个习惯。回归使命,将会豁然开朗。

  接下来他提出: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以及不断更新。史蒂芬·柯维不愧伟大,他所提出的这些习惯从心理学层面探究人的本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想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更多的事情。司马迁利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在牢狱中完成了《史记》,爱因斯坦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出了相对论。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献给了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如伟人,更应利用有限的精力与时间去做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东西,要事第一。

  若是我们能拥有双赢思维,与他人认真沟通,做到知己知彼,便能达到统合综效。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不愿成为一座孤岛,当我们困顿时,悲伤时,被他人否定时,我们都渴望向他人倾诉,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宽慰。用真心去交一个朋友,拥有同理心去为他人着想,做到知己知彼。当你一个人做一个巨大的任务时,一个人的力量时薄弱的,若是有一个团队与你一起,便会达到双赢效果。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与成员的交流也要遵从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到达一种统合综效。

  人类进步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学到老,活到老。牛顿的一生没有停止学习,他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霍金老先生晚年依旧在探究宇宙的奥秘,他们从来没有停止更新自己。而我们作为青年,更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度与知识面,不断去学习,去成长。

  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去树立一个目标,能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更好的为自己的目标去服务,积极主动让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不知疲倦、迎难而上,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与他人互相沟通、主动交流,做到知己知彼,达到双赢的效果。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有些时候集体的力量好过于一个人埋头苦思,默默承受,黯然神伤。而最后的不断更新则是融合了前六个习惯,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上的成功,我们都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从而离成功的彼岸更近一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让渴望成功的人能够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性格决定命运,如若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性格又通过素养形成,本质即是提高自己的素养,学好这七个习惯,一定会有所提高。

  以上便是我与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理由。最后,与大家分享这本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与信念,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有勇气追求利润,也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长大,而伴随着长大一些人就会变得成熟。余秋雨在《成熟时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中这么谈到:成熟时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成熟可谓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可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而今看到柯维笔下的成熟,这不才是我们最自然的成熟吗?成熟代表有勇气为自己、有责任为他人,这便是我们最接近的成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2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史蒂芬柯维博士编著的引导人们培养自己的习惯的著作。它的销量在各大网站的排行榜一直久居高位。此书主要编写了7个可以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习惯。

  我最喜欢,感受最深的是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知己解彼,换位思考,不仅有利于增强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在未来与他人的交往与相处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认为我们更需要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总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平等原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的基础。交往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觉得低人一头,也不能高高在上。在交往中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要有诚心,平等互利的交往,才可能持久。

  2、诚信原则。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诚信是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3、宽容原则。宽容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宽容别人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有时候宽容更是一种力量。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

  4、互助原则。互助表现在交往的双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既满足了双方各自的需要,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在交往过程中履行了以下的原则,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定会令双方都能体会到良好的感受。七个习惯不仅是成年人应该阅读的读物,更是青少年需要仔细思考的作品。如今的青少年总是存在种种弊端,这不仅是教育体制的弊端,更是青少年自身的缺点,所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21

  距离上次读完《平凡的世界》,已有一年之久。由于去年准备中级考试,鲜有时间读书,直到最近才阅读了一些经典书目。第一本就是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书强调的是“习惯”一词,长久而为之。作者深知: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卓越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小至一个肢体语言,大到我们的思维方式,都有助于我们走向优秀。因此,作者提出了“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只有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始终坚持哪怕是慢慢靠近这七个习惯,才能平衡产出和产能。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系统,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高度整合过程。现谈谈我对“习惯三:要事第一”和“习惯七:不断更新”的理解。

  习惯三:要事第一。作为一名工作了八、九年,不新不老的人,有个深刻的感悟: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理清做事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具体而言,要事第一、分清轻重缓急,急事、重要的事先办,特事特办,特别是领导交办的急事、大事,最好记录在自己工作笔记本上,尽快着手准备,做到未雨绸缪。新的工作任务来临时,自己往往是兼顾多项任务的`,但千万不能因此把新任务放置一边,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处理,而是看看手头工作的完成状态和轻重缓急,再决定是先放下还是尽快做完。正如在家里做家务,自己应该有分析思考能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做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实,这个习惯与“钉钉”办公的有些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比如设置工作任务、时间截止日期,撰写工作日志、完成任务进度提醒等,能把这些处理好,就能真正提高效能。

  习惯七:不断更新。更新知识,更新思维。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相反,它是我们新学习的开始。学校更多的是传授基础知识,但工作中需要的远不止这些,我们必须不断地自主学习。“人生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对我说过这句话,当时她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如今她真的如愿以偿。在她的影响下,我决定从今年1月份开始,坚持每月看一本书,在月底与队友交流心得,然后互换书籍,从而达到彼此督促、共同进步的目的。

  成功靠的不仅仅是技术、学问,更多的是综合素养。在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基础上,知行合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投入产出比,向高效能人士靠近!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22

  本周每天晚上3个小时,加上一个周天的时间,完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遍阅读。

  这七个习惯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高效人士的性格构成。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内心的那个声音是,这本书如果5年前看,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坑,这本书里的这7个习惯,有6个在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按照这本书里的在做了。这里不是要吹嘘什么,只是想表达,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的痛苦、不适感、焦虑、忐忑、突发问题、棘手事件等等。有句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无不如阅人无数。一个人的气貌,和他走过的路,遇过的事儿,阅过的人成正比。这里啰里吧唧的一大顿,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要表达什么,言归正传,开始我们的读后感。

  前面说了,这7个习惯就是一个人性格的重塑建立,回想自己活过得的这40来年,一个最直接的感触就是,但凡让你成长的都是让你痛苦的。无论青春期的小弟弟变大,还是学生时代的早自习晚自习,乃至工作中的成长。所以,我现在很享受每一次让自己痛苦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的痛苦那么撕心裂肺,口里的溃疡成片的长,失眠,便秘等等,但这就是成长。其实,我这里想表达的是良好的习惯越早建立,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正向的赋能,如果我能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运用这7个习惯,那么我相信我一定不是现在的这个我,但是,人生没有如果。这7个习惯,越早知道,越早养成这7个习惯的人生,应该均会是多一些坦途,少一些崎岖的人生:

  一、积极主动

  回想我们有多少人是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自己走过来的这一生的,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到生活。有多少人真正的做到了?这里的积极主动,不是狭义的只是态度上的,行动上,他更多的是先从思想入手,自己对事物的全貌主动的预判,且自己给出后续的行动措施,然后在是矢志不渝的根据,积极主动推动,并不断执行,不断校正,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以始为终

  这里的以始为终,我生活工作中理解为结果导向。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确定自己想要的之后,再根据我们自己想要的反向去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如果没有以始为终的结果导向思维,走一步,看一步,那说不定下一步就走到沟里面去了。

  三、要事第一

  每一个人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应该给自己一个规划,在涉及规划的时候,从工作和生活两个维度给出自己一年想要实现哪些?然后在把年目标分解到季度,月,周,天。那么在分解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知道哪些是最要紧的,除了紧急重要的事项之外,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这个时间矩阵的第二象限:

  一个能主导自己人生的人,每天一定不是被火烧鸡毛的逼着去做事情,一个能主导自己人生的人,每天一定是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这样活出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是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就目前我的个人的工作而言,每天会有很多突发的.工作去处理,但我每天一定会按照自己想要的,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去安排自己最想要的,进而要去做,去完成的事情。我们可以一时救火,但不可能一世都被烧鸡毛。因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子,他是不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只有我们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积极主动的去改变的时候,加上日积月累的沉淀,才会由量到质的显现。

  四、双赢思维

  这个思维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确切说不应该是习惯,更应该成为准者,否则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没有任何个人隐私的时代,靠信息不对称坑蒙拐骗的获取一些个人好处也好,公司利益也罢,都是不长久的,因为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所以,什么事情都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互利互惠才是王道。说到这里,突然想到这几天美国单方挑起的贸易战,我不知道贸易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但我想,以美国的实力虽然说不上杀敌1000,自伤800,但至少自己也是对着墙拉了一泡尿,搞得自己也浑身骚不是。

  五、知彼知己

  这个是在这个7个习惯的互赖期的第二阶段,在双赢思维的基础上,你得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习性,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让的度在哪里,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这样在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你才能更好的去积极主动,才能更好地去以始为终,才能更好地要事第一。

  六、统合综效

  这个我个人理解就是把前面五个习惯给连贯起来,从而达到1+1=无限可能的效果。这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们要尊重差异,这一点是我自己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改善的一点。当然,这里的尊重差异不是说没有原则,这里的尊重差异是在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求同存异,最大能限范围内形成最大的合力,让自己的生活工作产能最大化。

  七、不断更新

  这个用一句互联网思维的话说就是小步快跑,不断迭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为中华之崛起儿读书的家国天下的情怀,即便你有那个情怀,你的胸也撑不起这个怀。所以,一个平凡的人,就是在生活工作中,不断以积极主动的思维态度,结果导向的目标感,再加上这个7个习惯的其他4个,不断的调整,不断的调整,我想如果真正的做到了,一个人的一生即便不精彩绝伦,也至少不会碌碌无为,落寂而终吧。

  这本书因为是断断续续的草看的第一遍,很多需要练习的章节并没有认真去联系,所以,对自己后面的具体落地还没那么清晰。个人感觉,这本书之所以是经典,与书中的那些给我们诊断的联系题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只有真真切切的给自己用号脉的具体诊断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是病理性阳痿,还是心理性阳痿。后面自己第二遍的时候,需要把相关的习题做完,一边确定自己是哪方面的阳痿。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相关文章: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精选30篇)04-07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5篇)08-12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7篇02-2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5篇02-19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汇编5篇)08-12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通用43篇)09-2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09-2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12-11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读后感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