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心》读后感

时间:2024-05-31 16:36: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心》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心》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心》读后感

《文心》读后感1

  “题目与内容”这一篇章讲述了乐华和大文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课的故事。“大家怀着‘试一试’的好奇心,预备着纸笔,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题目”,这让我想起女儿在每一次作文课前的样子,既紧张又兴奋。

  读完这个故事,心中感触很深,故事中的王老师是理想中的循循善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们在作文课时跃跃欲试的心态,他却让孩子们先放下笔,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的情形需要作文?”“没有需要的时候教大家作文可笑吗?”“作文原应该是先有内容的,作文课先有题目再写内容的顺序颠倒吗?”“认真作文的态度只对作文有益吗?”让孩子们更从容、更有信心面对作文,发挥作文课最朴实的价值。

  故事里的王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几个问题后总结的.答案,对今天初中生学习作文依然重要。

  王老师赞同学生们“写信便是写作文”、“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文字让大家知晓作文更加便捷”、“记录经历的事情”这些对为什么写作文的理解,但他希望学生们明白作文更高的价值:“有时我们心里欢喜,有时我们心里愁苦,就想提起笔来写几句;写了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减淡了。”他让学生们铭记:作文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课并不一定都是有实际需要的时候,大多是课程表上的规定,但它并不可笑,因为只有通过平时严格地练习,养成认真作文的习惯,有实际需要作文的时候才能够自由应付,这就是作文课的意义。

  既然是应付实际需要的写作,作文时通常是先有内容再有题目,但是作文课的时候却是先有题目再写内容,顺序确实是颠倒了,但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几句,就算对付过去的事情;读后感·知道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于便于称说,需得抓住重点筛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懂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王先生要求学生们作文要认着地做,“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深悟这句话中的道理,能够读懂:认着练习作文不仅是为了做好文,更是为了做好人!

《文心》读后感2

  作者煞费苦心以小说,对话,故事的形式将为文的要点等进行拆解讲述,语言很平实,满满的道理却不觉说教味重,更易于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接受,与我而言,相见恨晚。但从个人的理解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范围上涵盖了与语文有关的阅读,写作,朗读等各方要点。

  阅读上从怎样选书,怎样获取不同类型文字的意义,怎样对文章进行鉴赏以有所得等。切忌一味作掉书袋,不加目的盲目的读并没有任何益处。而正确的读书方式应该是带着目的性的进行选书与读书,并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对所读的书进行赏析,从中获取对达成自己目标有益或者有意义的东西。

  而对于写的部分,贵在坚持与用心。写的目的有三种,一应用,二习作,三创作。多数普通人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的,而第二个层面是向第三个层面过度的,即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习以达到可创作的,可称为文人的.层面。

  之所以说贵在坚持在于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一般人而言不断的练习写作就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似乎可以写的东西就可以表达干净,而洋洋洒洒的书写是一番常人难以企及的境地。需要于细微之处的观察,结合起自身的经历,观念对文字进行编排,以让这些已被发明创造了几千年的文字生出更多,深远,更新鲜的意义,实属不易。

  同样不容易的是在做到能成一家之言前不断客服内心的自我否定,怀疑。这需要笃定的内心,或者不少的运气。书中写到了行文立意的重点,讲到了词汇的运用,句式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安排,修辞手法的作用等等。单论其中一项都需要深入的研习方能驾驭。

《文心》读后感3

  偶然看到有人推荐《文心》这本书,于是买来一观。《文心》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所著,成书于民国时期。

  叶圣陶这位作者我们不陌生,小学学过他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语文”这个词、这门课程的概念就是叶老提出来的,他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夏丏尊也是同时期一位知名的文学家,两人是儿女亲家。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国文(即现在的'语文)知识、国文教育,包括如何读书,如何写文章,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一些文学常识等等,其中颇多妙解,对我时有启发。

  我曾经在三所大专院校任教,教授大学语文、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语文教育于我而言不算陌生。

  不过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新天地,书中的教育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在读书的同时也学到不少新知识。如果在当时看到这本书,想必会教得更好。

  这本书有三十二节,包括方块字、题目与内容、一封信、小小的书柜、知与情意、日记、诗等等。它的体例很特别,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语文知识,里面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人物和对话。

  书中虚构了周乐华、张大文、汤慧修、周锦华、周枚叔、王仰之等几个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表现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答,情景教学贯穿全书。

  相比一般罗列式的枯燥乏味的教育著作显得更有趣味,更容易接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让我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以更有趣味、更吸引人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寓教于乐是一种很高超的教学手段与写作方法,把艰深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是一门学问,越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事物越是能流传广泛,读后感.成为经典。这本书面向的是青年学生,两位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受众的特点,把枯燥的知识融进有趣的故事,让读者边读故事边学知识,成为一种享受,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书中涉及修辞、语法、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等各种语文知识,从书中内容可看出,两位作者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修养,深厚的写作功力。

  书中的举例作品都是作者写成,信手而为却水平不低,契合行文需要,兼且旁征博引,体现出二人学识的渊博,让人叹服。

《文心》读后感4

  《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使我受益非凡。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讲中国书法的老师,知识渊博,举的例子深刻有趣,上课轻松快乐,使那些埋头作业的同学都忍不住听课。但在这里我想讲一讲读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感想。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的同时,也是对后来这个民族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对这个民族向前良好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些信息都是由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在史学著作上保存下来的。

  历史上有很多很出名的名著。例如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从汉代开始,《史记》的文学价值就被人们进行着广泛的分析与研究,到唐代《史记》的文学地位被奠定下来。《史记》以人物为叙事的核心,是历史学创造中的一次全新革命。宋代的.众多学者对于其叙事写人的风格充分进行了分析。比如: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对于《史记》叙事写人的评价特点是简而明、直而宽、隐而章。如:苏洵评价到《史记》在写人叙事中对于像廉颇、郦食其等人物缺点进行指出时,往往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进行叙述,而在其本人的传记中则充分的展示出此人的优点与长处。这种互见性的风格使得《史记》的叙事写人更加饱满。可见司马迁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这也使中国传统史学更加丰富多彩。

《文心》读后感5

  为期十天的《文心》阅读结束了,在这本书里面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需要挣脱阅读写作的束缚,用心品读文章,踏实走上写作之路。写作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表达真实内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积月累定能将文章写得通透深意。

  《文心》这本书以王仰之及他的学生们对于写作的讨论来论述作文精进的方式,避免了过往对于写作的套路和固定认识,将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字里行间也融入了作者对于写作的喜爱与思考。本书里乐华等对于写作各抒己见,对写作中字,词,写作思路,文章组织,读书笔记,文章鉴赏等进行探讨,全面而深刻。传统的写作方法讲授多涉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主要是套用式的讲解,出现什么样的词表达了什么,凸显了什么,而并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写作便是生活本身,写作的素材来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艺术的起源,生活的日常会带起情绪和思考,缺乏写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观察不够细致,或是情感共鸣不足,或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们要学会多去找找原因,多做总结反思,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写作。

  本书作者结合了写作的时代性,在文中列举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工场诗,并进行了对比,不同的时代特征必然引领着文体和写作内容变革。文化必然根植于时代背景,就像一阵阵的网络用语的爆红,一定是时代的变革的产物。在这一前提下可从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写作的知识层次展现,情感带入和表达,事物意欲安置传达。这都是作者在写作前需要考虑的要点。

  这样在写作中将人的发展规律运用到写作分析中,表达认知的层次递进,也将写作的意义发散开来,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发,也能带给人力量、启发。当素材及思路已经具备了,我们还需要去组织。不明如何组织就如一盘散沙,各个部位是分列的,整体就会显得拥挤,凌乱。组织文章,我们先需看清文章的类型分析,学会从写法去剖析文章。

  书中从写法上文章将游记类的文章的写法进行归类,分为记叙即风景的路程图、印象描写即风景的描写刻画。另外,将叙事文和小说进行区分。"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手段。"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所有的线索和情节人物设置都服务于作者要揭示的主题和意义,每一个读者对这个意义的体会有所区别。所以读者只能通过想象,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接近或达到或超越作者的.境界。

  每篇文章或每本书的作者也仅仅是抛出一个引子,让读者能够从中体悟到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意义。叙事多为记录,将事件表达清楚。接下来,在新体诗和散文解析上,新体诗在精粹程度和诗的意境都比散文好,那么新体诗也就更加简洁和高阶。文章这样的细节解读也非常的引人入胜,余味十足。区分文章类型是为了把握写作重点,细化自我写作的注意事项。而文章的品评又从另外一个侧面提升读者的格局。

  对于文章的鉴赏,文中从”见“、”视“、”观“三个表看的程度词的区分度去谈鉴赏的看的层次,另外还从鉴赏的态度,鉴赏的共鸣,预备知识,想像辅助,坏作品的评议,和他人的赏评来讨论鉴赏,文章的鉴赏能力既是写作的水平的体现。当我们对某类文章具备很强的鉴赏能力,说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写作这类文章的要义,在这一类型的写作中也会占优势。平时写作训练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观他人作品之长,对于他人文章的写作错误并进行规整,分类,避免重复犯错。写作输出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将写的过程做得完善,仍需要我们勤思多写,写读书笔记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写读书笔记是读书时思考的产物和判断,去辨别文中内容是真是假?文中是存在哪些疑问的?如何与头脑中过去经验做链接……很多东西都需要沉淀。写好读书笔记是一门艺术,也是写作的入门。

  另外,写作输出可从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两个方面去辨析。写作如同说话,都是告知事件信息,通过语言去影响其他人,这是内容的传递。具体的表达方式,如说话时你的动作,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非语言形式一定是配合传达内容,会随着传达内容的改变而变化。写作也需要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动笔便是你的开始。

  吐露内心,品评写作,《文心》带你飞向更高的写作高峰,愿你翻开这精彩的书页,然后,开始书写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一定精彩。

《文心》读后感6

  看到“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的标题,让我立马浮现出女儿半期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语文老师用温柔的语气严肃地说:尽快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节奏,我们需要让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当时就在想?成熟到什么程度呢?原来答案在这儿,成为大人,或是古人!

  同为十四岁的乐华和大文,一头雾水地准备预习鲁迅的《秋夜》,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脑中浮现出“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文字。我立即冲着在书房做作业的女儿问了一句:“你们这学期语文书上有没有鲁迅的《秋夜》?”十二岁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一,我曾经和她提起过这篇文章。女儿在书房里大声回复我:语文书上没有“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老师让我们本期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里面也没有这篇文章。言语间夹杂着庆幸,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幸亏没有!

  学习最忌讳存有侥幸,上周女儿还跟我说:“妈妈,我运气真差,今天考试考了我马上要自学到的一篇《世说新语》”。其实哪是运气差,真的就是心存侥幸,身有懒意!家长们都知道,要学好语文,需要大量阅读,可是读什么?怎么读?如果需要丰富写作素材,当然是旁征博引地泛读,但如果是针对从容应对考试题目,就得对优秀作家的经典文段作精细的阅读分析。而这项工作是孩子们不太愿意做的,不仅因为学校的作业量已经不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文段不易读懂,使孩子造成畏难情绪。我们往往更重视孩子在数学上的畏难情绪,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有畏难情绪。

  文中的乐华和大文是用功的孩子,预习课文、生字查明,可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于是他们相互提问,“‘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一株也是枣树’,你懂得吗?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是学习中的理想状态,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平常作业中,自己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预习方式,大多是生字查明,能想的地方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搁置起来。不懂的问题堆积越来越多,但又不会像数学题那样对错分明地展示出来让人着急,到了让人着急的时候,他便说“最难好学的是语文”了。所以语文预习至关重要,切忌敷衍,如能做得更充分,便能先声夺人,增强学习信心。

  “字是个个认识的,连结起来竟会看不明白”是语文学习中最尴尬的情况。书中借枚叔的口告诉我们,初中开始所学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的名人名篇,这些文章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入初中伴随语文学习难度的提升,读后感总会有这样不适应的时期,看来,我得鼓励女儿放下包袱,慢慢来!就像枚叔鼓励乐华和大文:古时候的小孩儿更不幸,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读着四书五经,被逼着成为圣人贤人呢,你们还只是要做大人古人而已!

  要做大人和古人,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事物总是不够的。同样的景物,试着与作者对比想想自己看到同样事物时的感受,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风格去感受作者的“内部经验”,感受从文字里去积累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

  枚叔最后说了一句话,值得教孩子们铭记:“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文心》读后感7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文心》的书,一开始这本书是我的姐姐赠予我的,刚拿到时是抱有一个疑问的状态看的,疑问是为何这书的名字叫文心?莫不是这文的内心?文的真正精髓所在?读了此书,倒也懂得一二,但这书是夏丐尊与叶老先生叶圣陶所作的,这本书也确实有着这两人的功底,所以懂与不懂倒也不知了。

  《文心》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时间是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诱又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有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贯穿始末,叶圣陶先生与夏丐尊先生的文笔将这书中人物所写的惟妙惟肖。本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可以说是“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故事呈现了三年中学进程,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因此,今天的中学师生阅读《文心》的收获,或许不只是“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了。

  而在书中也有许多好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句: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将作文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当做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点缀。

  阅读和写作,都是乐趣,如果当成任务,就没有乐趣可言。没有意义。而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去写作和研究语文,学习汉字,而不是为了语文课而学语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中国的文学、文字都是有无数意义的,而这些东西需要有人去寻找研究。

《文心》读后感8

  洗漱完毕安静地读一会书,不知不觉竟陶醉其中。《文心》为夏丏尊和叶圣陶所做,一本讲述国文写作的书,原以为又是空洞无用理论,越看越发觉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种呆板的东西,为了拿高分,人们为它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不一样的理解,醍醐灌顶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它说“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说话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

  从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事情,以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无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们通常把它当成一个定期任务,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年龄小,观察不仔细,也许是阅历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总之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就对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过是将看到的事情,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罢了。这样一想似乎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啦,哈哈。

  最后一点感触是,终于理解了老师曾说的文章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句话的意思。词语,句子包装的无论多华丽,都是空洞无用的,对别人来说没什么感染力。只有将真实的感受,比如怎样美丽,怎样欢喜,怎样悲伤描写出来,才有真实的感受。

《文心》读后感9

  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惊讶于它的行文结构竟然是小说形式的,通过一个个小场景中人物的思考或者对话,向读者阐发一条条关于写作的经验。如此读下来,二老的笔风给我的感受是既细腻又庄重。

  细腻在于,每一章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注重其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说教去直白灌输;庄重在于,对于写作涉及的每一个要素主题都有着详尽的'阐述和清晰的举例,每一处都透露着老一辈教育家严谨的治学姿态。

  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讲很多写作的奇技淫巧,但是读完后才发现,二老其实通篇一直在表达这样的态度:写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注入,文字只是表达工具,切忌华而不实,雕琢表面形式。这也给自己敲了一个警钟。

  写作很普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同吃饭、睡觉一样,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也可以说就是生活本身;但同时写作也很重要,同吃饭、睡觉一样,离开了就会觉得浑身难受,似乎缺少了某种类似灵魂一样重要的东西。所以说,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那么作文情感如何获得与丰富?只能靠多读书多体验多思考。你所读过的书就是在收集燃料,你当下的体验就是在制造氧气,你脑海中的思辨就是在摩擦火花,这一刻就能够燃起熊熊大火,也许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诞生!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这一切都是属于你的。忠于自己,而不要囿于模板范式,失去了原则的作文必然食之无味。所以说,艺术更是高于生活的。

  当然了,写作的基本功也是极其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练习的。乐华的父亲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将自己随时的想法用小品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以供日后查阅与参考,这就是鲜活的作文素材。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这个恰好的背后,别人看不到的却是日日夜夜的积累。

  再重申一遍,不要忘记了,写作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其它任何学科也是这样的。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整个生活的改进,你要做的,是将所有学科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你觉得呢?

《文心》读后感10

  两位老先生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我感激他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指导着几十年后像我这样的后生的生活。欣慰的是,这部作品将来还有可能指导更多后代的人走过迷茫。有时候我们的天空被乌云遮住了,这些经典的`作品就是黑暗中的微微亮光,使我们总不至于彻底失望。

  另外,关于这部作品,朱自清先生还写了篇序。从这篇序文中,我明白了自己的当前状态。

  这种状态叫苟且。

  朱自清先生说: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我告诉自己,一件件去做,一件做成了再去做另一件。去真正经历一下做成一件事要经历的时间和步骤,去锻炼一下耐性。

《文心》读后感11

  叶圣陶和夏改尊合着的《文心》一书,我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看完,颇有感触。

  本书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在战争背景下对中文写作的探索。一幅幅生活、教学场景,生动还原了当时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勤奋写作的态度令人感动),同时潜移默化地传达了作者的写作心得。写启蒙的好书。

  当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经常需要写作,而且我知道自己的文章一定是漏洞百出。人会生病,文章也会生病。人有病必求医,物有病自然无药可医。

  叶圣涛和夏禹尊先生总结了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三个标准:

  一是语法有没有问题,二是用词是否恰当,三是思路是否新鲜、正确、丰富。普通人通常犯的问题是前两个。至于思想的内容,就看多看书体会了。

  在我看来,前两类错误与词的形式有关,是外在的;第三类错误与词所包含的意义有关,是内在的。外在和内在是相辅相成的。

  书面形式的好坏总是会影响思想的交流,因为思想存在于词汇、文字、修辞和文本中。如果只注重思想而忽视形式,所表达的东西必然是肤浅的,恐怕与真正的本义相去甚远。

  记得不久前,我和读研究生的.室友通了一个电话。我们讨论了费孝通的书《中国农村》。提到了书上写的“差分序列模式”的概念,可是我还是想不起来书上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所以我用我自己的话,我的室友似乎明白了。我想,我的话和原话离变形一定很远,或许只剩下原话的轮廓,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没有什么用处。文本形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文心》读后感12

  诗词背诵打卡基本进入正轨,虽然还没到习惯养成的28天,但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文心》自然也是要看下去的,越往下面看,越觉得书中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地作为语文考试提分的捷径,但却让人发现语文学习,应该说中文学习更加准确一些,有着更多的魅力和可以探索的方法。

  “书声”这一篇章讲了孩子们去看望王老师,远远听到王老师的读书声,本以为老师在读什么新的篇目,没想到老师读的是曾经在课堂上给自己讲过的课文,孩子们对老师的做法感到诧异,当看到老师在课文上认真标注的朗读符号时更觉得不解,因为不明白已经学习过的文章还需要这样认真反复的朗读吗?

  这让我想起《朗读者》这档节目,我们为什么要朗读,我们从老师的讲解中听文字,从书本上看文字,但是只有自己能够将文字用自己的方式朗读出来,才是对这些文字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谓自己的理解,就是当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和我们在读文字触发的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的个人情感,通过诵读,宣之于口,给听者以触发。举个例子,妈妈们一定都给孩子讲过故事,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买书选书上,准备充足的.故事书资源,讲故事之前用故事的名称问孩子“讲皇帝的新衣好吗”“讲海的女儿好吗”“你是男孩儿,咱们还是别讲白雪公主了,换一个”,然后看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讲这个丑小鸭吧,然后早点睡觉”……

  今天读到《文心》的这篇“书声”,让我反思,虽然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但如果要想高质量地给孩子讲个故事,时间不该只花在选书和与孩子讨论故事的选择上,更应该在讲故事前提前去熟悉故事的内容,揣摩故事表达的意思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讲之前思考读法。读后感·我们常说“听故事”是孩子早期语文的启蒙教育,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启蒙教育,我想更重要的是“情感触发”的启蒙,只有能被文字打动,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

  好好去看看“书声”这一篇章吧!文末提到:“读法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我今天所说的不过大纲中的大纲罢了”,其实,在这篇小文里所提到的重读、高低、强弱、缓急已经包含了不少的学问。有心学习的人,不能只看理论的东西和作者的举例,更应该抽出空来,自己拿出文章来实际操作诵读一番。记得以前在家里,曾和女儿、先生一起搞过诵读会,可能还应该把这个活动坚持起来,文章不宜长,交流读书的心得,看来不全在对文字的理解,还在于读法的表达。

《文心》读后感13

  朱自清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丏尊、圣陶做了儿女亲家。他们俩决定将本书送给孩子们做礼物”。这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孩子,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许。是智慧的父辈对孩子们即将面对的未来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古时候能决胜千里的军师的'锦囊,让我充满了好奇!

  细读序言,知道这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学生家长的。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用自己丰富的国学知识和多年的优秀从教经验,用一个个故事诠释和解答国学知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初中生应该怎么读?怎么作?对我来说,正好实用!《文心》虽初版于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当时的社会情况为背景,但两位先生在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过玫叔的循循善诱,乐华和大文慢慢解开了心中对初中国文学习难度大幅提升的困扰,仿佛在迷茫中摸索到了进入国文学习世界的入口。

  对于我们今天的初中生来说,这不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吗?很多孩子因为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无法提高学习热情,因为找不到学习的窍门和方法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一份温暖的礼物,一个精彩的锦囊,给了我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的企图。不希望对孩子的指导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鼓动上,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让自己对学习语文的根本和要义有更深刻的感悟,毕竟,细细想来,也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惭愧!

《文心》读后感14

  初读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心》,就被他的才情和文笔而深深折服。这部著作总是能够将学问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得读的人能够在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

  顾随大师在《中国古典文心》中对《论语》中的观点不断地进行提炼,认为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践行“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告诫我们做人的时候一定要信守承诺,言行合一,绝不可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提点我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懂得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

  “人处世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还是中流砥柱?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很多人并不明白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常常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价值观有诸多冲突之处,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圆滑世故。而顾随大师在书中的一席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终日忙碌的意义。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变慢一些,也可以看作迷茫无助时的一丝清风。

  “在求经验时必须要亲自参加,而在书案前写作时也要及时撤出来,所以要隔离。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这一席话恰好和当下年轻人在基层工作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很多年轻人在下基层工作之初都有喊苦喊累的情况,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断地逃避挫折。而如果想要获得进步就一定要在实践中、在犯错中不断地获取经验,从而获得成长。

  “事之起始也许困难,而必要以毅力和练习达到‘可乐’的地步,说到深处是要‘好之’和‘乐之’”。但凡成功之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有着乐观的心态。那些能够在工作中做出好成绩的人,正因为他们能够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难中品味到其中的乐趣。好是一时的',乐是永久的。在生活中,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能够“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的利器。

  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止,文字以涓涓溪流记录下过往的点点滴滴。顾随大师在《中国古典文心》中旁征博引,所道出的人生哲理即便时光变换,却依然历久弥新。

《文心》读后感15

  开篇季羡林的代总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发人深省。文中从知识传承的途径方面强调“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以戏谑的笔触回应“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点。最后季老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跟化的角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该序冥冥也在暗示着对诵读经典、明经典的鼓励。该书分三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国文漫谈。其中朱自清用平实的笔端对经典进行整理,使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经典为现世人所乐于接受。该书的观点认为“经典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特别是经、子,文字学,《说文解字》等书”。第一辑——经典常谈分别讲解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旁征博引,足见著者学识之渊博,如周易第二篇中许多成熟的见解援引《易·系辞》《左传》《股古论语》《易传探原》中的观点,对周易的缘起、剖解、发展做了新颖详实的论述。在第二辑中作者分为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分别加以详解,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诗言志之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从诗歌的创作意图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方面阐发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问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中“赋诗言志”写到:以《左传》和《国语》记载最详,著者在考察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为春秋时人赋诗多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著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关于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著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等才能够得上国学的尊称。尽管争议一直存在,但国学歧视并不仅限于此,它应该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在那儿摇头晃脑就是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吗?!或者满口之乎者也就是有学问吗?!抑或是我们会些琴棋书画就可以骄傲名自居吗?!我认为,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历史,它只是客观的远去的存在,所谓的复古不过是要达到追求古典的意境与诗意罢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不过是辉煌的记忆罢了,现实生活是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代,熟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责无旁贷的。其次,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勤恳的学习习惯。国学抑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集合结晶,单纯的囿于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他必须辅以较强的学习和合作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后,关于国学的传承性问题。国学首先是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产物。因为时间和时代的差异,使得国学与当代有着极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好似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先天局限。然而现在许多国学的传授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期待心理,故意以现代的思想去曲解古人并无限地进行引申和阐发,于是国学成了所谓的专家的侃大山的笑谈。我们并不排斥引申和阐发,毕竟一切当下的解读,都难免引申的嫌疑,而且也只有引申才能够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很多的国学阐释,已经脱离了国学原典,讲者并没有接触原典。他们讲授的和接受的国学思想根本与国学无涉。这样的阐释,尽管风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只有将对于国学的向往转为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担负起某种传承的责任。引用书中一句话:大家读大家!

【《文心》读后感】相关文章:

立冬推文暖心文案11-08

《文心》读后感11-21

文心读后感01-20

立春推文的暖心文案(精选290句)03-12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文09-02

增广贤文读后感11-17

《增广贤文》读后感04-29

文言文读后感03-30

严文井读后感摘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