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知行合一》读后感

时间:2024-06-26 15:35: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知行合一》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知行合一》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读后感2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一书作者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来叙述王阳明的一生,究其要义并非一时就能明了,我结合《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仔细研读后有所感想:

  一是关于王阳明“四句教”,我不禁想起之前旅行时展开的思辨:理工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究竟哪个更重要?本人一直崇尚理性唯物。如今看来,理工科学本质为工具也,人和社会才是根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中提及的既非唯物、又非唯心的世界万物为一体的理论深得我心。这本书理论构架逻辑清晰、内容简明。书中提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下的人生观,可以用练心的方法去提升自我修为。这让我大有收获。

  二是纵观王阳明之后心学信徒,明代的王艮、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有的剑走偏锋追逐个人自由,有的敬业实干将理论落到实处;清代的.曾国藩、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心怀天下,身先士卒;近代的孙中山、宋教仁等人,为了正义,愿为釜薪,舍生忘死。其心学信徒,无名小卒不知多少,有名大家名列其上。作为后世人来看,撇开纷繁冗杂的学术分异,其理论终究还是个思辨的正能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开放平等的看待每个人、每颗心,自省“良知”,向善向上。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

《知行合一》读后感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知行合一》读后感4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前半部分通过描述王阳明一生经历,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心中的王阳明其人和他的“心学”理论。依度阴山之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们找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并遵从良知去做,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最终成为圣人。书的后半部分,是度阴山对王阳明“心学”的总结归纳,分别论述了心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

  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可把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做一些对比。

  从对待物的态度来看。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阳明说,物我合一,心外无物。看起来,王阳明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但是物我合一,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王阳明的心学是把良知,即意识,放在了中心位置上,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道理都在人的心中,物是其次,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必向外寻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将中心放在了客观事物之上,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不过对物有一定的反作用;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认识和行为应当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良知和行为应当统一。两种理论都主张实践出真知,唯物主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说,格物致知需到事上练,光知不练就成了陆九渊的枯禅。两种理论有很多交差,也有很多不同。而关键的不同在于,它们立足点不一样。

  再从两者的作用来看。

  唯物主义更能揭示事物的本来规律,以安全工作为例。唯物主义可以告诉我们,春节快到了,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定会增多,因为人流物流在这段时间会急剧增加,人们着急放假的心态会分散人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精力,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唯物主义还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应对这样的情况,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加强监管(实践),还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措施。唯物主义说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方法论。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则是提醒人们,要去做,和要去做什么?还是以安全工作为例。王阳明说,当我们知道春节期间事故会增加的时候,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要采取措施避免伤亡流血,保护群众的安全,如果我们觉得事不关己、觉得采取措施麻烦,这就是不正确的意念,要想办法去除并且动员自己换位思考深恶痛绝,而我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应该加强监管,良心和智慧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良知。知道良知怎么要求的之后,我们只需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行了。王阳明强调的是,要端正态度,要做。

  因此,王阳明心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会全心全力去做事,才能执行合一、求真务实”。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定位便在于此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5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6

  这么厉害!心学到底是什么学问?“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思吗?孔孟程朱之外还有这样的圣人吗?这是我刚接触王阳明和心学时的疑问,很遗憾的是知道王阳明还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从小不读四书五经,甚至连三字经百家姓都只作课外读物背不出三句,于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天生的距离感,上学后多少也在语文课上学一点古体散文诗词,但是欣赏起来总有点吃力,对于古典文学有点敬而远之。

  直到央视《百家讲坛》播出,易中天钱文忠等人把古文化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一遍之后,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眼前一亮,原来古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古文学也同样博大精深,只是缺少了引路人和好的载体。

  几年前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一时间在图书市场所向披靡,无需考证无需引述,只需要一点史实加一点故事再加一点想象力,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我们这些不读史书的人也可以在看完后对明朝历史侃侃而谈,这是古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重生。

  几年后度阴山以类似的`笔法,摒弃枯燥乏味的古文引述,使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把王阳明的生平以编剧的手法写了一遍,加上一点点玄幻一点点添油加醋,把王阳明生平的大小事件写的生动活泼,更厉害的是把心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融入其中,把心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哲学高度提炼,简单化拟人化,让人一看就懂,不至于半途放弃。

  即使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如果简单把一种理论以书面的方式写出来,例如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马克思的资本轮简单的书面化,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买来看这种书,更不用说是用古文撰写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了,度阴山和当年明月们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就像是翻译家和小说家的结合,把晦涩的古文学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语言上幽默诙谐一点,内容上不失其精髓,这样问题迎刃而解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王阳明的心学伴随着他的建功和悟道成形发展,他一生的事业都建立在他的心学基础上,这样的哲学家找不出第二个,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理论结合实践,虽然这只是心学的初级解读,不过作为理论指导,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足够了。

  度阴山想必已经领悟了心学的要旨,能把王阳明和心学用这种方式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知行合一嘛,作为历史书或者哲学书都可以算作王阳明心学的引领之作,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能够让普通人看明白的书就是最好的书,这点上,度阴山显然已得心学真传了。

《知行合一》读后感7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

《知行合一》读后感8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后感9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平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平定南赣汀漳(盗匪),平定宁王(王爷叛乱),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平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知行合一》读后感10

  心学的巨大吸引力应该是来源于王阳明的军事成就支撑,就如同儒家的魅力肯定不是思想本身的魅力,而是孔子自身的经历为其背书。有句话说,你失败的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你成功了,放个屁都是金玉良言。看完全书,确实没看出心学的理论有多么石破天惊,倒是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很有现实参考性。

  我心光明,这句话是他的弟子问他对于战争和杀戮的看法。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做什么不要去理外面的标准,follow your heart。更文艺一点的说法是,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过完一生。完全不用理这个标准的对错。王阳明每次的行动,都是以这个为标准,但有点吊诡的是,标准本应该是明确的,这句话就不是——我觉得是光明的,就是光明的。

  知行合一,读完这本书,看到他的我心光明我更加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你去理会他的我心光明思想是没有用处的,去体会他的.致良知也是无意义的,关键是你将他的思想与他的行动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去理解。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他的思想或者说看法,即是,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遵从内心想法去行事;如果不能方方面面兼顾,那就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我心光明的一个用处就是在战争中,兵不厌诈。不去在意过程和细节,只要认为哪一个目的是对的,那么手段是不被考虑的,读到这里觉得好真实,我就不相信很多人可以站着挣钱、可以友善的完成原始积累。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具体怎么做呢”,以前我们每次总是以这句话来搪塞任务。我觉得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厉害。不仅知道大道理,还知道具体怎么操作,能不拘细节,搞好封装。

  所有的愤世嫉俗者,曾经都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只是在遭受现实挫折后,不能接受,转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一种选择,另一个选择就是,当发现现实之所以叫现实,理想不可能与现实等同的时候,抓大放小,按照自己的标准,抓住主要的做好,而对次要的放任,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王阳明每一次都没有巨细无遗的制定目标,而是定了一个大方向和一个核心目标,完成它们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无谓浪费精力!

  一本传记是许多人的一次舞台表演。有一个观点是:屁股决定脑袋。在什么地方的人,思考的出发点一定是基于他的位置和利益的。多少人在一起对付完共同敌人之后,同室操戈,不是因为有仇,只是时间变了,双方的角色变了。想起了一句电影里面的台词——我跟你没有仇,害你只是我要完成我自己的目的而已。突然觉得人心之间的斗争真可怕!

  一个系统里面,每个人都有作用,但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抓不住关键人物,就会被表象拖着走。记得书中一个细节就是,王阳明被阻隔回京,大家都在怪罪太监,却忘了,如果皇上真要让一个人回去,太监是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来阻挠的。以前看一篇文章说,太监的高福利是有对负的外部性进行补偿的成分,因为大部分的所谓对下面忠诚的陷害,都是皇帝给太监弄的锅让他们背,而皇帝对效忠皇帝的忠诚的陷害,看似不合情理的表现下,其实就是,大家的目的不一致。只要目的不一致,挡路的,都要清除。这是皇帝的逻辑,也是大家的逻辑!

《知行合一》读后感11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人心古今中外是相通的,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1、我是自己的主宰。

  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是从人的外在具象例如财富权利地位等方面来说的,而是说每个人从出生就心存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照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你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人,是贤人;不肯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蒙蔽了,那就是愚人。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指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体现。

  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主宰,任何人也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有权利控制和支配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2、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

  王阳明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所以不需外求。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不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当我们遇到不公时,良知是知道的,天理也受到了伤害,勇于反抗才是正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你杀人放火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伤天害理。

  这就是王阳明告诉我们的真理: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3、去心中贼之私情。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都出自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生、香、味、触、法)在七情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哀伤忧愁,而最傻的是愤怒。有人可以不哀伤过度,但从来没有人不会愤怒。有人说,愤怒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物家通过实验证明,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如何应对愤怒呢?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从当事者变成旁观者。

  4、去心中贼之私欲

  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人们最容易也是最严重的.“私欲”——好名(爱慕虚名)表现之一是“表现欲”(追逐名利),表现之二是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是一种生活。

  王阳明曾说:“真正的修行之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当你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缺点时,你还有时间指责别人吗?

  如何应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闲思杂虑说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 例如人对未来的憧憬,实际上却是贪欲。

  如何应对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人生在世,不可拘泥于常规

  不拘泥于常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人生在世,准备遵循任何外在规则和违反任何外在规则前,首先要问自己的良知是否合适,因为常规不在外,就在你心中。

  7、我们该追求什么

  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

  如何应对呢?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8、如何对付恶

  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不要被外来的毁谤所击倒,因为这不值得,也说明你太脆弱了。

  王阳明说:“毁谤是从外来的,圣人也无法避免”。

  应对:要自我克制。

  9、不要操心

  事情来了就去做,事情不来也不要去找事,不过是随感而应罢了。

  王阳明说,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不要操心,并不是指你什么都不干,而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也就是光明良知,而光明良知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去事儿上磨炼。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心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

  人真正的风度应该是遇到变故遭遇屈辱时,在这个时候,平时愤怒此时能不愤怒,惊慌失措者到此时不惊慌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10、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所谓“不刻意”,就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无他意,就是不要刻意和事物对立。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希望能拥有功名利禄。的确,功名利禄是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可问题是,人有一样东西和别人无法平等的,这就是天赋。如家把人分为三等:生而安行者———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 学知利行者———通过刻苦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被动刻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12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1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讲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如何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达到人生的巅峰的。王阳明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是个状元,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商,所以比较桀骜不驯,年轻时做过很多狂傲的事情,跟随道士寻过仙,盲从僧人坐过禅。然后跟随自己父亲的道路一样入朝为官,然后为小人所害,进锦衣卫大牢,九死一生终见天日,后被发配龙场,在山间野岭中,出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终成心学大师,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后在江西剿匪中首次展现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后平江西宁王乱;功成后,归浙江余姚老家讲学,晚年奉命前往广西剿匪,再现知行合一无边威力。死于广西返回浙江余姚途中。

  以上用我自己的回忆描述了一下王阳明的一生,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王阳明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王阳明一生,和王阳明在几次剿匪中所立的盖世奇功,都无比展现了知行合一的威力,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呢?用王阳明的`话说,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行即为行动,将良知和行动整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超凡的实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到的结论是:知行合一的重点是擦拭自己的良知,并把去修正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用自己良知悟到的感知,拿出来和别人讨论然后去格良知,所谓的格良知,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的良知明亮了,才能在后面的人生中更好的运用知行合一的力量。而如何格自己的良知,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必须像曾国藩那样一日三省,每天都和自己的良知对话,发现自己良知不好的部分抓紧剔除。

  不光通过这本书,还有我此前看过的书,基本都告诉我一个道理,学习是一方面,悟道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而悟道就是要多去思考,将所学到的道理知识,通过我们的思考融汇到一起,很多时候我们就觉得此前学过的东西都忘了,而通过悟道后的知识,可能也会忘了具体的来源,可以我们通过悟这个过程将这些知识切入到我们现有的知识系统去了,貌似忘了,实则和我们的知识系统融为了一体,这让我联想到张三丰对张无忌所说的太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所有学过招式全都忘掉,然后无招胜有招。而悟道大抵也是这个道理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14

  王守仁,自号阳明子,所以世人亦称阳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阳明。王阳明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家。一生主要成就是平定赣南匪患,平定宁王朱稹濠谋反,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因军功被封新建伯后改为新建侯,死后从祀孔子庙,真正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真不朽的圣人。当年明月称他为“大明王朝第一牛人”。本书记叙了王阳明的生平,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在人物经历上笔墨较为客观,属于传统的记传类,在故事描写上文字较为生动,但比较《明朝一哥王阳明》还是在故事性上差了一些,本书也浅谈了心学。简而言之王阳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天赋高之外,就是心学的实际运用。援引书中一句话“心学本身是教人要有强大自信的'一门学问。”王阳明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动,所以遇事从不慌乱,在纷杂的外界条件之下,才能准切的判断事务的要害,一击即中。所以才有赣南剿匪的神速,才有平定宁王谋反的从容。书中写到王阳明平定谋反时,在捷报送来之时正在和学生教课,听到大婕之后还能继续平淡的讲课,真正做到了不喜形于色。这就是内心强大的镇定。内心强大,相信自己,所以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王阳明也提到了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知道就去做,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则就是不知道。也谈到做事情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啊,随着善心去做遍不会担心会做错,也不会担心做不好,想想确实如此,事情没做好,一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想偷懒,想耍滑;二是自己内心不够笃定,做起事情来便慌乱了手脚,也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有时,不去想着把事情怎么做好,而是先盘算起得失来了,我这样可能会吃亏,也有时因为一点变故无法接受,自己内心阵脚大乱,所以才会昏招跌出。所以,我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有所成就,聪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光明与强大。因为光明才会为大众所想,不辞辛苦,不几个人名利。(但他为大众谋幸福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也很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夫子)因为内心强大,才会不为外物所左右,才能抵住流言蜚语,抵住诱惑,才能成其大才啊!

《知行合一》读后感15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知行合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知行合一读后感11-16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02-11

读《知行合一》有感01-09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08-11

关于知行合一的作文(通用20篇)12-29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03-21

读《知行合一》有感(精选18篇)01-17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02-20

知行合一演讲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