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的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面纱》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面纱》的读后感1
“面纱”,掩面之物,书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帕自己的面纱,真实的面目被掩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纱成为面具,面具再成为他自己,从此只有戴面具的他自己,本身却被困在了一个上了锁的棺材,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亦进不去,失了本性,丢了灵魂,弃了自由。
《面纱》的背面封面上写着“女性精神觉醒之经典读本”,可这本书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虽然毛姆以其惯用的对人性的反讽写了一个美丽却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在爱情、背叛与死的漩涡中挣扎的故事,但这不仅有爱情,还将人性的欲望、悔恨、恐惧展现在书中,这些并不局限于女性,人人如此,人性使然。
“欲望”一词简单来说就是对某件事物的执着,但深究又很难说得清,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欲望,因着许多缘由,那么拥有欲望是好是坏呢?“没有欲望是麻木不仁”,安妮宝贝在书中写到,因为有追求,才有精彩的人生,但是也是要有前提的,理智的欲望会使一个人前进,从而成功。但狂热的欲望就会诱出危险的行动,令人干出荒缪的事情来,是自己陷于深渊,无法自拔。书中女主人中凯蒂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向往,瓦尔特对心爱女子的追求,查理对权利地位的追逐,瘟疫中每个人对生的渴求……都源于欲望。
拥有欲望本没有错,就像最初的凯蒂,她只是想过的幸福,想要自由,但是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愚蠢、轻佻、虚荣,因此欲望日渐的膨胀,导致了自己对丈夫的背叛,接着是一个又一个谎言的降临,从此她没有了退路,自己将自己困在了笼中,当她以为从束缚的家中逃出去,她便会获得自由,却不想又进了另一个束缚,她不断在寻找,最后在瓦尔特死后,她仿佛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回到家中与父亲相依为命,并想将女儿教导成一个与她不同的人。而书中的`查理,一个没有任何能力,却同时渴望得到权利地位和佳人相伴,他能做的只是虚与委蛇,阿谀奉承罢了,一脸伪装的好人相,令人厌恶,书中竟没给他一个得不所愿的结局,有点遗憾。瓦尔登对凯蒂的追求源于爱,但在他得知妻子的背叛时,心中产生的恶念也是一种恶欲,间接的逼迫妻子同他一起前往瘟疫横生之地,最初希望妻子染病而死。然而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细菌学家,面对染病之人生的欲望,他不可能置之不理,这又是他人性中的善。人是矛盾的个体,好坏、善恶都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
一个单独的个体不能只依靠自己而生活,周围的人事物环境都可以产生影响,影响改变一个人,有好亦有坏。修道院长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她的周身仿佛散发着圣洁的光,举手投足间尽是端庄,对任何人都一同的和蔼,仿佛人间的上帝,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一点活力。因为出生在贵族家庭,读书笔记家庭的教育成就了她,但也束缚了她,她鲜少有自己的情绪,总是优雅淡漠的。因为自己和家庭的原因,将自己困在了一个隐形的牢笼中,仿佛本该如此。但是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有喜怒哀乐,没有真实的自我,困于自以为圣洁的灵魂,那这个人可以高升了。
一生做了许多决定,做决定时不知结果,经历了才知是喜是悔。凯蒂背叛了丈夫,她并没有觉得对不起丈夫,因为不爱他,却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在修道院帮忙之后,她开始悔恨,意识到自已曾经的愚蠢,告诉自己不再说谎,尽管不爱丈夫,却渴望得到丈夫的原谅,因为自卑不自信的丈夫也将她的错误归结在了自己的身上,在丈夫死前她渴求丈夫的原谅,希望他从痛苦中解脱,这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她的悔呢?当瓦尔特感染瘟疫死之前说了五个字,“死的却是狗”,这是他对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而后悔,还是对自己爱上这个女人而后悔呢?
《面纱》作为经典女性读本,教会了女性在精神上的觉醒和自由,同时书中将人性的欲望、悔恨、恐惧结合,也完美得诠释了人性,将各色不同的人物展现给读者,生动而深刻。
《面纱》的读后感2
“面纱”,取自于雪莱的诗歌: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我时常想,毛姆笔下的面纱,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面纱,是为了遮蔽什么,又有什么可隐藏的?是谁想一直藏于面纱之下?是否也有人想撕破面纱以看清周遭?
女主人公凯蒂是个美貌出众的年轻女人,封建母亲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年轻与美貌钓得金龟婿,她认为女人的终极目的是嫁一个如意郎君。凯蒂过了最佳婚龄依旧没有找到她内心所爱,为了不想让相貌不出众、不被家人重视的妹妹早自己一步步入婚姻,她同意和当时苦苦追求她的细菌学博士沃尔特·费恩结为夫妻。追随丈夫来到中国香港,却陷入一场情感纠葛——她陷入已婚男人查理的花言巧语中并无法自拔,这是一场有关婚姻的闹剧。起初是为了惩罚凯蒂,沃尔特将凯蒂带到湄潭府,这一瘟疫流行之地;凯蒂在离开香港前才撕开查理的“面纱”,识得他的真面目——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小人。凯蒂充满怨恨与疾苦,在中国的偏僻小城,隐隐约约探寻着内心的归宿。被她那么嗤之以鼻、讨厌、不喜欢的丈夫——沃尔特——却在这里被歌颂为伟人,这是让人很唏嘘的——为什么被人敬爱、无私、身怀荣誉、聪颖而富有感性的人却不到心爱女人的一丝丝爱意?
凯蒂开始在修道院帮助疾苦之人,她在这里似乎找到一束光,她在这里忘记对查理的思念与仇恨;她开始改变,并试图想关心沃尔特,不是出于爱他,是的,她对他一点都爱不起来,而是想让沃尔特可以过得开心、舒心一点。沃尔特在一个下午突患霍乱,凯蒂带着深深的自责看着沃尔特在疾病中死去。凯蒂明知道,“沃尔特是因为心碎而死的”。怀有身孕的凯蒂是不属于这个疾病交加的地方的,她被送回香港。
原以为内心坚强,已经看破人间险恶的凯蒂终于进化成了精神独立的女性,但是没想到,她再一次成为了自己欲望的奴隶。她那么软弱、无能、愚昧无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痛恨自己,贬低自己,并彻底想与这个纷扰之地脱离联系,她回到了她的家乡,离开异国他乡。母亲离世,不被人尊重的父亲终于得到解脱,并准备去往另外一个地方履职。这位父亲因为职责,因为内心深处的责任,让他接受原本与他不亲近的凯蒂想和他走的提议,就这么,故事戛然而止。
毛姆写的人物,总是带着多面性,凯蒂是不完美的',按照现在的世俗观点来说,是让人厌恶的、轻浮的、愚蠢的。她脆弱、胆怯、无知、卑微、自私。她既然同意了沃尔特的求婚,明明有一个美满被人羡慕的家庭,她却走向迷途,轻信查理的甜言蜜语,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我可怜沃尔特,是因为她,他才一步步走向霍乱流行之地——本来他可以不这么做,进而一步步走向了死亡。他对她的爱曾经是那么炙热和迷人,他曾经为了她是那么卑微和渴求;但是她却背叛了他。在跌宕起伏的情节描述中,毛姆笔下不仅有对自然精彩的描写,对人性的窥探,还有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对宗教教义的解读。
“我要培养女儿,给她自由,让她靠自己的力量独立于世。”“我要让她无所畏惧,真诚率直。”凯蒂用她的悲惨经历,化成这句句期许,这也是对所有女性的警醒。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无人例外。独立的人格,做不被依附于任何外人的独立个体,你可能是父亲母亲,你可以是妻子丈夫,你还可以是女儿儿子,但是首先你是你自己。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你首先的不是费恩夫人,你是凯蒂。你不要做查理的情人,你是凯蒂。凯蒂是女性的代名词,是独立自主的代名词,是职责和忠心的代名词。但又不仅是女性的代名词,凯蒂应当也是所有有良知之人的代名词——遵守道德也要无所畏惧,要自爱爱人也要坦率真诚。我知道,还有无数个书中的凯蒂生活在如今的世界里,切不可这么苟延残喘地生活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有“道”之路,这是一条通过内心安宁之路,这是一条谦卑之路,是可以辨析的并可以通达的有形之路,是可以探寻到的精神乐园之路;这条路你无须刻意逢迎,只要你一心一意追寻它,它必向你徐徐走来。
《面纱》的读后感3
很久前就看了电影的,被爱德华·诺顿那冷峻又温柔的演绎深深吸引,一度以为故事的主角是瓦尔特的,可看了小说才知道凯蒂才是那个一步步揭开面纱,寻找到生活真谛的人。
第一层面纱是她的出轨被瓦尔特揭开,感觉这只是表象,真正需要她认识的是唐生那卑劣自私的人性。她对于唐生的爱与瓦尔特对于她的爱如此相似,陷之愈深,脱之愈难。瓦尔特对于爱她的那段表达,看的`人真是又热烈又难过。我爱你,尽管你如此不堪,可我愿意自拟伪装成不堪来获得你的芳心。真是卑微到泥土里的爱,只可惜却没有开出鲜花。尘世中有太多浮华的东西,你一度以为的真,善,爱,情,其实揭开面纱确实另一番模样,鲜华里往往包裹着不堪,而不堪中却常常蕴含着美好。第二次的面纱可能是湄潭府,一个瘟疫遍城的地方,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可在这里却有修道院院长放弃贵族生活建院救人的故事,凯蒂无所事事投身于照顾孤儿的修道院生活中,在这不堪中她找寻着“道”,找寻着内心的安宁与救赎。院长说,只有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寻到安宁,大概凯蒂揭开生活不堪的面纱,历练于找寻安宁的旅程结束后,安宁才真正出现在她内心之中。第三次可能是凯蒂离开中国回家后与父亲的那段对话,他们父女都是母亲手里的玩偶,女孩成长的样子被规划,父亲所有的生活兴致都被压抑。母亲的辞世,虽则悲悯,更多的却是解脱吧。但这份被面纱包裹着悲情被凯蒂揭开,父女二人得以坦诚,一起奔往另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也许文中还有很多面纱下被人所知但难以明说的东西,但我领悟不多,只能止步于此。
文中还有很多让我感慨颇多的东西。那份瓦尔特的表白,读到时浑身血液流速加快,脸更红心跳更快。世上如此的爱情太过难得,爱到骨子里,泥土里。我一直以为人生除了生死无大事,但这可能是种遗憾,因为一直都想要体验的这种爱情:刻骨铭心、痛彻心扉,不曾出现。还有那种近似疯狂的爱情啊,谁又说得清楚,明知她轻浮、愚蠢,明知她缺点多于优点,但就是无法自拔,爱之深切。《人性的枷锁》里面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是如此,《月亮与六便士》德克·施特罗夫对妻子是如此,本书中瓦尔特对凯蒂是如此。我在谴责女方的同时也常常会羡慕这些男人,能够拥有如此的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恩赐。瓦尔特死时留下了一句话“死的却是一只狗”。故事出于《挽歌》:一直疯狗咬了主人,大家都以为主人会死,但最后死的却是那条狗。瓦尔特将自己比喻成那条狗,他想报复凯蒂,最终自己却先走一步,军团团长曾透露“瓦尔特是自己主动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是自杀。于此,两个人都被救赎了吗?我不敢确定,唯独知道的是凯蒂确实成长了,原来那个自私浮华的蠢女人变得能够奉献、有生活意识了。
原以为故事在瓦尔特死后便会终结,但主角的成长还没结束。回到香港后与唐生又一次经历浴火,作者对凯蒂心理的描述,让我想到了蒋勋老师讲红楼里面的贾瑞,对于性欲的不能自持,曹雪芹和毛姆对这两个人内心的描述很相似。这可能不能称之为恶,就是人性中最为正常的本能。作为看客,苛责的少,心疼较多,当本能冲出,多少人又能全身而退呢!好在冷静过后,成熟的凯蒂知道生活将导向何处,他果断回家,与父亲揭开家庭里那难以启齿的隐匿,一起心怀希望、满心勇气地步入了那条通向安宁的路。
电影《面纱》比书要更喜剧一些,电影里瓦尔特原谅了凯蒂,而凯蒂也诞下了瓦尔特的孩子,安详地生活着。我还是喜欢电影中瓦尔特的结局,在死之前与凯蒂和解,凯蒂也爱上了他。永远忘不掉爱德华·诺顿那冷峻深情又满是温柔的眼神,爱死了。
《面纱》的读后感4
《面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一位妻子在出轨被发现后,以为终于能够摆脱无爱的婚姻,和情人双宿双飞,却没想到受到了情人的背叛,并被身为病毒专家的丈夫要挟前往瘟疫横行的中国城镇。
受母亲影响,一直以“嫁个好丈夫”为此生目标的女主人公在该地区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人,并在奉献自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过往的荒唐,并且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整个故事并没有太多的起伏,毛姆一贯娓娓道来的叙事手法,让故事中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
在《面纱》中,毛姆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泼墨描写,从对情人的热烈的爱,盲目的信任欣赏和崇拜,到得知被背叛后,看穿情人虚伪的假面,跟随丈夫心灰意冷地离开香港,再到被修道院修女们的精神所感染,觉察到自己的空虚和浮华,反思过去恋爱脑的荒唐,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毛姆在书中对于女主人公陷入爱情时的心情刻画地细致入微,看着女主人公对情人如痴如狂的爱恋,笔者仿佛看见了自己,恋爱中的人,看自己的爱人,是可以把他的睫毛都看出花开的,我们深信自己眼前这个人是不同的,我们深信他爱我一定跟我爱他一样多,我们深信真爱可以抵御世间洪流,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感受到了最美好的事情,却不知已经走在悬崖旁边,真相而藏在就差一步就要跌下的深渊中。
女主人公得知了情人跟她不过逢场作戏,比起她的生命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名望,她火热的心破碎了,而心碎的人,却不止她一个。
故事里的丈夫深爱着女主人公,他知道她所有的缺点,甚至知道她不爱他,可他还是全身心地爱着她,哪怕亲眼目睹了她的出轨现场,他怒气冲天地想要把她带去疫情重灾区杀害,可他终究还是不忍心。
他对她无比坦诚和包容,他一辈子都在乞求她的爱,然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能得到这个女人的一丝爱情,他得到的只有同情和怜悯。
“死的却是一只狗。”
他看着她,说了最后一句话。
不甘、愤懑、委屈、痛苦,他是以怎样的心情离开这个人世间的呢?她就坐在他的身边,送他最后一程,可他却感受不到一丝幸福,她看他,就像看一只狗罢了。
女人啊,对于自己不爱的人,多么残忍啊。
就连不爱,都有着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工作,爱我的心,可是我不爱他,这不由我决定,爱情哪里是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东西呢?
可是在自己爱上的人面前,又多么愚蠢啊。
哪怕这个人光鲜的皮囊下拥有多么不堪破烂的灵魂,你都忍不住一再地给他机会,无法拒绝他的抚摸,只能认命地接受他的靠近,一颗心交到了对方的手上,任凭对方把这颗心伤得千疮百孔,你也无法再抓住这颗心把它重新按回心房。
在故事的结尾处,当女主人公自以为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再去面对那个伤她至深的情人时,她等来的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她在他的抚摸下再一次缴械投降。
可这是爱情吗?是爱情的幻觉吧。
那个男人,他只是一头穿着礼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觅食的'禽兽,女主人公却把他的欲望当成了爱情,当初爱的义无反顾,然后被伤得体无完肤。
尊严、体面、幸福的家庭、美满的生活,都因这一场荒唐的婚外恋而烟消云散,好在,她已经受过了一遭洗礼,她的理智战胜了欲望,在深知自己抗拒不了他后,选择远离他来完成自我的救赎。
《面纱》对于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男女主人公都各有其弱点,皆非完人,然而他们又具有闪光点和可以成长的空间,是现实中的人类,因此书中的情感流动才显得格外顺畅而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们的眼前究竟蒙着多少层面纱呢:我们爱的是眼前的这个人还是他的金钱、名望和皮囊呢?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是我们主动选择的还是外界引导的呢?我们是在追逐梦想还是在追名逐利呢?我们口中所谓的爱情,是出自于动物性本能还是出自灵魂呢?
也许很多事情,还值得再去思考一下。
《面纱》的读后感5
很喜欢读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的文章,这几天一口气看完他的力作之一《面纱》。故事讲述一位英国中产阶级的女儿阴差阳错地嫁给了她不爱的男人,一位木讷、死板、害羞的细菌专家。那专家发疯似地爱着凯蒂,愿意为她做任何事,而凯蒂却对他的爱有点厌烦,因为她确实不爱这位沉闷的男人。
在一次派对中她认识香港布政司助理查理。“他的微笑先是在清澈的蓝眼睛里隐含,而后才慢慢在他美观有型的嘴上显现出来。这一感性十足的微笑让她整个身心都为之融化。”她人生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美妙与颤栗,可这一切跑不过她丈夫的眼睛。她丈夫向她列出三条路,第一条:她与查理结婚,一星期内查理要与她老婆离婚,然后答应与她结婚;第二条路:身为细菌专家的丈夫要求她同去霍乱最厉害的一个地方;第三条路他要上诉布政司助理。
从爱情的缱绻迷人至摆到现实的问题,让布政司助理有点恐惧,他脸上那绅士般地微笑消失了,柔情也随之消失,有的只是赶快把这个女人打发走。凯蒂伤心地发现她其实是他手中的玩具,因好玩才把玩一下,迟早要厌倦丢弃,然后再找寻下一个玩具。而他的老婆才是他权利、亲情、各种多年情感沉淀起来不能离弃的人。她伤心欲绝,她多么爱他,以至于满眼、满心都是他,但他却想她赶紧在他生活中消失,甚至不惜劝她去霍乱最厉害的地方,让她去送死。
在无数遍回味甜蜜、咀嚼无情的同时,她别无选择离开香港来到天天成千上万死人的.霍乱地方。丈夫不是神职人员,他去这种地方不为这神圣的使命,他也不是非要去救死扶伤,他的申请无非是惩罚他深爱而又背叛他的女人。
生活为她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她遇到了乐观的韦丁顿。他带她到修道院,看到嬷嬷们无私的奉献,她的心灵受到召唤,她也融入到这种奉献之中。此时她看到自己不爱的老公有那么多闪光点,低调、沉稳、充满爱心。她回味她的情人查理,觉得他是虚荣、做作、自私、胆小,查理已经从她生活中永远删去了,不留一点痕迹。当她发现自己有小孩时,欣喜的丈夫问她:“小孩是谁的?是不是他的?”而凯蒂好想告诉他是的,但想到修道院神职人员告诉她不能撒谎,她就如实告诉丈夫:“不能确定,有可能是你的,也有可能是查理的。”绝望的丈夫夺门而去,几天后,他感染霍乱而死,据说他刻意在自己研究的细菌中感染,他因绝望而选择死亡。
凯蒂不想丈夫死,但她没有特别悲伤,也没有眼泪,某种意义上她还有点解脱。她重新回到香港遇到查理,查理还是那么温雅,让她难抵他的魅力。她诧异自己前一阵子把他想得一无是处,为何重遇他还是那么难以抵御?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容忍他一切的无情。重温激情后的凯蒂后悔、厌恶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在作贱自己,查理不明白她为何那么古板?他说:“我也是人,不可能没有感情,我希望我们做个朋友,为什么连这都做不到?”凯蒂为了自己的新生活,她离开了香港,回到英国。
小说结尾:“我以前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人,我已经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决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率、自制的人,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人那样地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这有点说出女人的心声,情感彻底独立,不依赖任何男人某种程度是女人的福音。 “她经受的所有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女人对爱的幻想至尝到爱的甜蜜,最后又品到爱的苦果,这其实是爱情全部的定义。唯有一份有责任、有沉淀、有亲情、有感情、还有种种利益熬成的复杂情感才可谓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断不了的情感。而所谓的爱情就是激情,激情如火花闪现一下终将消失。
《面纱》的读后感6
读完这本书后看了许多其他读者写的感受,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所经历的不同,读书时的感受也完全不同。即使看了很多解读我还是不太明白沃尔特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自己也难以一睹世界之真实。”于大卫老师在书末尾附上的书评中的一句话让我想到了书中最震撼我的部分——凯蒂拜访沃丁顿的满族妻子——
“现在,突然之间她似乎模糊地感受到某种遥远而神秘的东西,那便是东方,古老、幽暗、不可思议。西方的信仰和理想与她在这精致的造物身上捕捉到的那一闪即逝的理想与信仰相比,显得野蛮粗糙。这里是全然不同的生活,处在与先前不同的维度上。”
想到前段时间看到的对“互联网之父”凯文·凯利的专访,他提到旅行对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够使人更具有自由意识,变得更加开明。“当你旅行的时候,你会开始发觉自己比想象中更大的可能性,可以看到事物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的。”
“如果每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多旅行,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旅行),世界的战争都会减少。”
在旅行中,能够接触到我们从未接触过或只是在书中读到过的东西,学会理解不同群体、不同民族。因为旅行会促使人们去了解他人,不会去妖魔化他人,把他人当成抽象的东西。当然,凯蒂在香港的经历也算得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凯蒂曾是一个被自己的面纱所禁锢的肤浅的人,她眼界所至,仅仅是舞会、伴侣、财富、名誉以及欲望的满足,一直以来以面纱遮蔽他人对其内心的窥探,她拥有美貌,风趣的性格,她可以轻而易举感知他人的情绪,她以“讽刺鄙夷”的态度去看待所有人,原生家庭养成她的性格虚荣、轻佻、自私,自然无人能够窥探她的内心,当然,她曾经的内心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让人期待,她安于现状,沉浸在欲望中,也不会希望或是有机会去接触丰满的世界。而当她去到香港,见证疾病与贫困,见证死亡与分离,见证爱与救赎……接触到直击内心的、深刻的事物时,才能够发现曾经那层面纱遮蔽了她了解世界的窗口,她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凯蒂的面纱,在来到霍乱地区后开始“自我揭示”,即是凯蒂对自己本真的发现,对人性本真的发现——人的本性的大爱与善良,以及对未知的求索。
“我觉得自己就像个一辈子都住在小池塘边的人,突然间看见了大海,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但心里又充满了喜悦。我不想死,想活下去,于是感到一股新的勇气。我就好像那些老水手,起航驶向尚未发现的海洋,我的灵魂渴求未知的一切。”
毛姆可以将人抽象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
“她不过是一个偶然到访的陌生人,她跟她们之间立着一道屏障。双方说着不同的`语言,不仅嘴上说的不同,心里想的也不一样。她觉得那扇门在她身后一关,她们把她忘得一干二净,接着去忙刚刚丢下的工作了。”
“她觉得自己不仅被一座穷困的小修道院关在了门外?而且被一片神秘的精神乐园拒之门外,而那里正是她全部的心灵都在渴望的。她突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这就是她哭的原因。”
“她不觉得嫉妒,却有一种空虚感,就像她一直依赖着的支撑,习以为常,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突然从她身边抽走之后,她开始左摇右晃,头重脚轻。”
人知道的越多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正如当时的凯蒂,当遇到真正精神富足的、高尚的灵魂时,当发现院长可以与自己行走在同一片大地上,处理世俗事物,却又显然又活在一个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之中,普通而渺小的心灵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人对精神世界的追逐是永无止境的,我从书中读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或许便是要么永远无知,要么永远求知。
【《面纱》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揭开“中国制造2025”的面纱08-08
《面纱》读后感01-22
面纱的读后感05-05
面纱读后感12-19
面纱读后感15篇09-27
面纱读后感(通用46篇)01-04
面纱读书心得(精选32篇)03-22
银行薪资大调查 揭开银行神秘面纱10-19
《简爱》读后感 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