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瓦尔登湖读后感

时间:2021-02-25 19:39: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

  导语:崇尚自由的灵魂,身体肯定是有所束缚的,每座城市里的创新都会影响天空的样子,而每具在枷锁中的身体都会创造出不一样广阔的灵魂,因此,对于自由的追求则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以下是由CN人才网收集整理的《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一)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是啊,他是自然的孩子,但这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新奇叽叽喳喳叫嚣个不停的孩子。我常常惊诧于他的那份好奇与平静。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他们唯我独尊的行径。他是人类的尊者。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工业革命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今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可以如梭罗般的生活。我甚至也在尝试着那样做,只可惜我生活在一个说不上繁华却也绝非寂寞的小城。我无法弄到一块属于我的地,当然更不可能有一方真正的山水,除了把高楼的阳台安置满各种绿色植物。尽管我生活素淡,在简单中体味着生命的纯粹,但尘世中凡俗事物依然可以令我焦头烂额;我喜欢山野,却不一定能够真正归隐身田园。

  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情人来爱的吧。因为爱之深切,所以不容许破坏;而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我们,无非是想保存着一种清野的梦幻慰安自己罢了。所以梭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和迥异于常人的伟大。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二)

  《瓦尔登湖》已经在枕头边过了快一年,却只翻阅了小半本。它有时候会出现在浴缸边的木头架子里,有时候是在挑窗冰冷的大理石上。无论是夹杂在各种浴液的清香中,还是攀援屋外晦涩的阳光时,都那么默默,不引人注意。

  这本书太寂寞,使我不敢沉入到那湖边的风声中,不敢张望那松树小屋下的荫凉。梭罗在那里想要寻找到的生命思考,关于永恒,关于生之意义,关于经济,科技发展,新闻内容之类攀附于物质的追求的鄙夷----于我是有水中月般迷幻的魔力,而现实却赤裸裸得提醒自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倚靠现代物质文明生存的女子。空有一腔自命不凡,实则一无是处。在精神的虚空和物质的虚空间无奈徘徊又徘徊。

  是寂寞在蔓延。

  从精神到物质的寂寞。从物质到精神的寂寞。

  窘于交流的人,大多喜欢独自思量。梭罗的寂寞因为充满了他的个人智慧显得优游。他独自的.倘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用脚度量大地的旅行更为节约,无论时间精力。在他的行走中,体会自然给予的神力。寂寞在他的观察和思考里充盈并变得很有质感,闪烁美的光辉。

  我羡慕这样的寂寞。独自漫步在美丽的景色里也曾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丢掉了呢?那些用眼睛,用鼻子,用皮肤感知的季节变换,那些突然涌入内心的对自然的膜拜,那些空无一物却活泼泼思考的日子,那些从现实建树上没有任何意义的快乐,随着什么都不见了呢?

  无法拒绝的物质,又无法融合到追求物质中,是很多人感受痛苦的本源吧。

  比如穿过那片森林贩卖各地物资的商人们,他们是有确定的商业目标,有追求的商业利润值。在这些数字的指导下,生活也应该是充实忙碌的。无论在梭罗看来,那些人如何脱离了智慧追求无尽的愚蠢。人只有一生,把这一生充满就是快乐的。也许用虚空的思虑,也许用有形的物质。

  寂寞来源于无法沉默在虚空的思虑也无法追逐进棱角分明的名利场。

  我终将一直寂寞。无论有没有《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三)

  瓦尔登湖,一个美丽的地方,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

  1845年3月,梭罗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溶,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他在那里亲手建造了一座小木屋,独居到1847年。

  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这本书是一个孤独者的日记,向读者展现了梭罗在那木屋里的沉思冥想,以及简单而馥郁的生活。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深沉而敏感的抒情”。

  我曾带了这本书在乡下老屋里住过一段时间。早早起身,赤脚踩着田埂上沾满露珠的青草,到山腰的大石头上坐下,一边看着村里袅袅四散的炊烟,一边读着梭罗澄明清澈的叙述。当咀嚼了几个段落,满心都是草叶的芬芳时,便回家熬一锅粥。先到柴房里拿一撮刨花儿,放在灶膛,用火柴点着了,再往上架几片干柴。竹制的吹火筒,一头已经很黑了,我把着它呼噜噜地吹那微弱的火苗,松木干柴便噼噼啪啪地烧起来。粥快好时,用木勺在砂锅里搅和,热腾腾的米香漫溢了一屋子。

  那样的早晨,清新而美好。喝完满满一海碗的粥,我扛了锄头和乡下的朋友们去荒坡种菜;在他们的指点下,我吃到了自己种的空心菜,四季豆,冬瓜和芋头。

  中午,农妇们会背了孩子,提着饭篮来找我们。在背阴的山坳里,我们端坐在草墩上开怀大嚼。有时吃的是地瓜饭,配菜干蒸猪肉;有时是大骨头汤,配芋子包。饭后农人们小憩的当儿,我便倚着树干半躺着,继续翻看这本书。

  傍晚时分回到土屋,用冰凉的山泉水冲个澡,我点根烟坐在小院儿里接着看书。夕阳从院门斜照进来,温暖爽朗,一点儿也不耀眼。

  那些日子我写了不少诗。其中一首《劈柴》里写道:“一只小板凳 / 一把小铁斧 / 坐在泥灶前 / 我开始劈柴 / 小铁斧磨钝了 / 小板凳坐歪了 / 小院里很沉闷 / 劈柴却很过瘾 / 因为它让我挥汗如雨 / 因为它让我期待燃烧 / 可以触摸松木的清香 / 可以亲近竹叶的芬芳”——梭罗让我领悟:真正的快乐,往往是最恬淡的呢。

  独居湖边两年多,梭罗种地、捕鱼、烤面包,听夜莺的叹息,看蚂蚁的争斗,也感悟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当我们内心的沉静困惑于尘世的扰攘,也许该找个孤寂的深夜,读读梭罗的这本书吧。诗人海子与人世决绝的刹那,怀里揣了四本书,有一本就是《瓦尔登湖》。海子走了,带着关于麦子和诗歌的梦想,而我们将继续劳作、思考,品味孤独与忧伤。

  瓦尔登湖,我的梦乡。如果有一天能去那里作客,我将带上乡下土窑里烘烤,掺了白酒炒得喷香金黄的烟丝,紧紧握住梭罗起了老茧的手,请他抽上一颗土制的烟卷儿。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篇)03-30

读后感征文范文12-01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03-21

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02-25

《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03-12

《小故事,大智慧》读后感范文12-28

小故事,大智慧读后感范文02-25

小故事大智慧读后感范文05-01

《小故事大智慧》读后感范文03-21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范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