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时间:2021-06-17 08:00: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

《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篇一:《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如果你是一个中青年教师,你是不是还记得学生会整齐地坐好,规规矩矩地听老师的话?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是不是还记得孩子不敢和父母顶嘴的时候?现在的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奇怪,为什么孩子们的行为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以前的孩子所拥有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呢?这是《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给我们发出的提问。反正我教的学生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总感觉学习没有那么重要,还那么累,为什么非逼着我学习呢?或者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不愿意做。

  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化是造成孩子们的变化的直接原因。第一个重大变化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确实,以前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听从长辈的话,那是一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年代,很少有人质疑“爸爸说了算”的观念。而现在随着人权的发展,妇女的独立,家庭中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第二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太多,而无需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现在的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或者不懂得让孩子对家庭有所贡献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反而常常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经常不给孩子通过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却常常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如果我们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些社会变化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就能够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弥补;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消除很多人认为的因为家庭破裂、电视泛滥、电子游戏以及妈妈全职工作等原因造成的一些问题。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教育方式。作者简·尼尔森告诉我们:“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敬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做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他还提出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即“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4、内省能力强;5、人际沟通能力强;6、整体把握能力强;7、判断能力强”。孩子的大多数不良行为正是源于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乏,所以,当父母和老师以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时,孩子们的大多数行为问题也就消除了。

  要培养孩子能力的首要问题是赢得孩子。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从这本书中学会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是不能够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你告诉孩子,你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能够真诚而友善地进行前面两个步骤,此时孩子们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时会怎么办。如果孩子没有想法,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和孩子达成共识。

  总之,我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很大,终于明白了孩子和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和解决办法,明白了什么是互相尊重,什么是人格独立,知道了如何在不严厉惩罚的情况下让学生或孩子自己建立规则,培养能力和责任感。强烈推荐这本书,希望大家也找来这本书看看。

  篇二:《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篇三:《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后感05-11

《正面管教》读后感01-22

正面管教的读后感03-30

正面管教读后感06-19

《正面管教》读后感06-15

《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01-11

《正面管教》读后感【热】03-10

图书正面管教读后感03-18

有关正面管教的读后感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