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个人读书笔记

时间:2022-12-06 08:01:0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个人读书笔记(通用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读书笔记(通用15篇)

个人读书笔记1

  和那些偶尔路过村庄,看到几个生活场景便激动不已,大肆抒怀的人的人相比,作者看到的是一大段岁月——袒露着生活原色,流淌着真实的岁月。

  一棵草,一朵花,一棵树,

  一堵墙,一条路,一扇门,

  一只猫,一条狗,一匹马,

  一阵风,一朵云,一场雪。

  这些平凡到不起眼的东西,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意义是什么我们无法诠释得清,但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构成了我们充盈的世界,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些东西于人而言,就是我们漫长岁月中的一砖一瓦。

  黄沙梁于作者而言,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要丰富许多,在他的村庄世界中我看到了万物的魂和根,一个村庄人的大半辈子,一个村庄里昼夜不停,匆匆流逝的时间,日夜操劳,不知疲惫的大地,以及刻在土块,车轮,院门,麻袋,木棍,炊烟,甚至乎一颗小草,一粒尘土上细微而明显的痕迹。

  村庄的事物都被作者赋予了思想,鲜活而立体。在越拉越长的记忆中,或欣喜,或细腻,或平静,或惆怅,这个村庄早于无形中和村庄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魂牵梦绕。

  读完这本书,感觉整个人变得很通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抬头望向窗外,凝视一草一木时,心中不知为何就冉冉升起了敬畏和怀念,迎面送来一阵微凉的风,我贪婪的希望它再多停留一会儿,可是它不曾为我而停留,或许它曾在某个地方驻足,静静的不留痕迹,只是没被我们发现,像书里写的,它只是太小的事情,只能发生在一个人心里。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我们帮不了谁。”读到这段话时,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像被什么东西猛然的揪了一下,感触万千,原因——不详。大概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间里都只能感同却不能身受吧,落在别人身上的雪与落在一个人心中的雪,甚至乎落在自己身上的雪,都无法统计,不可估摸,除了自己,再也没人能够经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所有的一切,都会停留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个人的岁月是静止的,时间会改变它想要改变的,最后留给人的是一大段回忆和一条虚无漫长的路。

  人的一生就是一大段岁月。

  目视过去远去,尽力拥抱。

个人读书笔记2

  1、历史是什么

  海登怀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过去有意识,对一个可能的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他们的动物同类区分了开来。历史是区别于我们和动物的一个衡量标准。你要对过去不感兴趣,你就不可能憧憬未来,你就和动物没有区别。

  历史是对过去存在过但现在不再存在了的所有事件和实体的总体,进行一种高度选择性的重构。历史就是要后人在事发之后,高度选择性的对这些发生过的所有事件分别权重,然后再进行重构。

  历史凝视就是我们怎么去重构,哪些东西真正有意思,哪些东西真正有价值,哪些东西看似很重要其实不重要,哪些东西看似不重要其实很重要,这是历史学家天天要寻找的东西。

  2、历史与哲学的区别

  历史和哲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哲学是一种事前的智慧,在事件发生之前去思考;历史是事后的智慧,事件发生之后再去思考。

  事后的智慧有什么用呢?正如海登怀特所说,我了解事后,知道了事后的因果关系,知道它的结论重要还是不重要,这能够对我面向未来起作用,这就是历史的关键。

  历史与哲学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历史关注人类事物而不是人类事物的终极本质。历史只关注现象本身是不是真的,关注现象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去追问现象背后的终极本质。

  历史的视角与哲学的视角在看待对象的方式上也有区别。我们有两种途径来获得关于人类事物的知识,一个是通过对个别事物的感知,一个是通过对一般事物的感知。

  哲学的视角是感知一般事物的途径,而历史是通过感知个别事物与个别事物的连接来发现事物总体的关联。

  3、历史的构成

  历史的构成是怎样的呢?德国史学家兰克指出,历史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历史就其收集、发现、深刻洞察而言,是科学;同时历史要对它辨认出的事件进行描绘和再创造,因此历史也是艺术。

  作为科学,历史与哲学相关联;作为艺术,历史与诗相关联。历史不纯粹是客观的,它还有主观性。我们需要关注历史的视角是怎样清晰的把主观因素剥离出来,从而留下事件的客观性。

  在历史的视角里,所有的事件不应该是由时间性的链条构造起来的,应该是由超越时间性,或者时间性之下产生的更重要的逻辑链接构成的,这个链接就是因果联系。

  历史学家一开始对时间产生意识,后来他们发现,线性时间的发展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发展,有些事件可能在时间上滞后,但是不一定从原因上滞后,这是历史学家不断追问的事情。

  历史从时间维度来观照世界发生的事情,从背后来看这些事情的因果关系。

  4、历史的价值

  历史要回答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历史的事件和事实?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的主观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历史的视野和规模怎么确定?

  过去究竟将它什么秘密对我们现在这代人隐藏了,我们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研究过去的目的是怎么为我们现在做出预测,为现在和未来服务。最后,历史还要回答怎么理解历史?

  因为历史往往以文本呈现,我们不能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真正去收集文本,但作为阅读者,我们怎么把文本当成现实世界,并从中发现它结构的合理不合理呢? 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回答历史编撰实践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历史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过去是开启现在的钥匙。从过去出发,来回望现在,指引未来,这就是历史全部的含义。

个人读书笔记3

  还没看它之前我就只是听说,听说故事情节感人,听说很有生活意义,听说是本好书…朝圣之前于我没有很多概念,朝着自己认为很重要的目标并努力完成?忸怩的不善于表达的哈罗德迟迟不做决定,寻找下一个邮筒让他开始遇见不一样的风景,加油站女孩的一句话成为哈罗德决定去往贝里克郡的导火线。封闭很久的往事在行程中一点点涌现,一直逃避的自我在最后终于被找回。刚开始是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是对旅途遇到的人和事的新鲜好奇,这世上不一样的存在,然后不小心出了名变成了一群人的“朝圣”,哈罗德在团队中变得被动,当狂欢散尽独自一个人面对孤独面对狂风暴雨。同伴的离去几尽抽掉哈罗德的信念,曾经也想过放弃回头但也会不久后抖擞精神重新出发,这次是沉重的打击,即使走在路上也感觉不到活着的生气,看什么都是一样找不到坚持的意义,行尸走肉般完成这个当初许下的承诺。

  直至见到奎妮的那一刻也没有使得沉重立刻被释放,最后奎妮祥和离世的消息又给这趟行程变得值得。哈罗德的行走还是拯救到奎妮拯救到自己和妻子的,戴维的离去一直是哈罗德和莫琳过不去的坎,经历了心灵的救赎让彼此重新走到一块。有勇气直面内心的过去,找回初心,拥抱疲倦的自己。纵然最后不是朝着自己渴望的方向,至少努力尝试了,如果在快要到达目标时放弃了真的很可惜很遗憾。看着哈罗德走出悲痛,很是欣慰,然后就会想默默祝福他也祝福自己越来越好。

个人读书笔记4

  我喜欢读《简爱》,因为书没读到一半,我就被主人公简爱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和平凡人身上少有的一种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

  简爱自幼失去双亲,还经常受到收养她的舅妈及其子女的歧视与伤害,最终简爱被送进了带有孤儿院性质的洛伍德教会学校。长大后,女主人公简爱为了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生活,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她与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可后来发现罗切斯特早有妻室——一直被囚禁在阁楼里的疯女人。伤心之余,简爱孤身逃离庄园,四处流浪小学读后感,生活艰辛,后来因为心中一直对罗切斯特念念不忘,重新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这时,庄园已是面目全非,罗切斯特也双目失明。简爱毅然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自幼失去双亲的疼爱,还经常受到收养她的舅妈及其子女的歧视与伤害的简爱能如此顽强独立地生活着。而我呢,爸爸妈妈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养成了我的任性,不知足。每次爸爸说我两句我就不高兴,虽然我知道他是为我好,可我总觉得他是在鸡蛋里头挑骨头。读着简爱悲惨的童年生活,再联想到自己对父亲的态度,我便会想简爱一定在想“如果她有爸爸,做错了事的时候能聆听到爸爸的教诲,该多好呀!”所以,我决定以后要加倍珍惜这份父爱。

  简爱有一种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我远不如她的地方。我一直觉得自己数学成绩差,每次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第一反应就是问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独立解决。有次遇到一道这样的题目: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乘以1.8加上3.2,当时我看到题目的第一眼觉得它很复杂,想都没想直接喊:“妈——妈——妈”。听了的哈哈哈分析,我才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没有简爱那种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精神。我想,以后,我再遇到困难,我会从哪里跌倒的,再从哪里爬起来。

  所以,我要感谢《简·爱》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勇敢去面对,坚持不懈,才有成功的希望!

个人读书笔记5

  这是一本以“孤独”为主题的国外文学选集。

  本书精选收录了尼采、黑塞、梭罗、歌德、卡夫卡、叔本华、泰戈尔等二十六位东西传世名家的“孤独”之作。选文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文风斑斓绚烂,或简洁洗练,或晦涩怪诞,或朴实随性,或铿锵激昂。在这里,孤独是求而不得,是永失所爱,是身处异乡,是卸下伪装;形形色色的孤独,既可怕,又可敬,既可憎,又可亲。每一种,皆源自作者独特的视野;字里行间,尽显数世纪理想知识分子对“独”的无畏探求和对“我”的不朽应答。

  孤独的路上,可以孤单漫长,也可以装点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

  黑塞说“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孤独,是哲人们共同的感悟,唯叔本华将其阐述最为精炼、深透。于我凡人者,喜欢,则享受之;恐惧,则避免之,但孤独最终是所有老去之人的必经之路。

  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真实的自我,实实在在的做着自己,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也许内心忧郁却并不空虚,是一种自我和本我的狂欢;而空虚的人,害怕孤独,一刻也静不下来,只得在与人的交往和‘狂欢’中忘却自我,麻痹自己,使自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感受和体会内心的空虚,可是一旦安静下来,顿时空虚无比,倍感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如果爱自由定喜孤独。因任何一个不论大小的集会都需要么去克制、要么去迁就、要么去忍耐,固自由消失。

  阅读一个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或是诗歌,内心无比平和,好像回到了那时再看瓦尔登湖的心境。喜欢孤独的原因,多为寻求灵魂的自由——唯有独处时,方能回归最真的本我。于独处中汲取的快乐,无关他人,却通向幸福之路,愿你享受孤独带来的盛宴。

  孤独的人未必伟大,伟大的人大多孤独。

  当开始享受孤独,内心一定很强大。

个人读书笔记6

  母婴即命运,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早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内化成我们的性格,决定了命运。童年你的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写进每个人的潜意识,精准控制着人生轮回。

  我们看不见孩子,因为头脑只愿意看见想象中的孩子。这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看不见自己。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因为李雪的存在,我感觉不那么孤独。——尹建莉

  李雪是敢向自己开刀的人,撼动人心。——张德芬

  好句摘抄

  ①我们看似在谈亲子关系,看似为了孩子,但更重要的是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婴儿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是父母疗愈自己的最佳机会,这个机会用好了,父母就可以像乘火箭一样迅速成长。(p11)

  ②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很困难,也无须勉强。(P28)

  ③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p29)

  第二章

  ①我们看似在谈亲子关系,看似为了孩子,但更重要的是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婴儿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是父母疗愈自己的最佳机会,这个机会用好了,父母就可以像乘火箭一样迅速成长。(p11)

  ②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很困难,也无须勉强。(P28)

  ③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p29)

  第三章

  ①我们看似在谈亲子关系,看似为了孩子,但更重要的是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婴儿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是父母疗愈自己的最佳机会,这个机会用好了,父母就可以像乘火箭一样迅速成长。(p11)

  ②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很困难,也无须勉强。(P28)

  ③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p29)

  第四章

  ①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包括生病。我们无须为被人的选择负责。(p125)

  ②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p133)

  ③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形成了太多负面的限制性信念,仅仅认识到这些负面的信念,还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是从正面信念中解脱,从真善美的概念中解脱,回归本质。(p152)

  ④觉知是开始,亦是结束。觉知是觉知者,亦是觉知对象。觉知是手段,亦是目的。觉知就是全然的体验。(p153)

  第五章

  ①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如果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p159)

  ②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p160)

  ③无论父母买或不买,都请尊重孩子的欲望。可以不满足,但不必评判欲望,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富养好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p161)

  ④有人说得好,如果我能吃两块巧克力,而你愿意给我10块,那剩下的8块都在说“我爱你”。(p162)

  ⑤请不要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快乐;请不要再唠叨“珍惜,不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p163)

  03

  读书分享

  分享会内容:

  第一章:

  ①亲子关系,看似为了孩子,其实是疗愈自己。

  看到这个前段的时候其实有想到自己带孩子的经历,偶尔晚上睡到深夜,孩子会突然哭闹,这个时候不仅要哄孩子,又要和睡意作斗争,还需要纠结明天上课没精神怎么办,当一系列烦恼袭来时,内心就会特别焦虑,而这个时候孩子越哄哭的越厉害,自己也会忍不住发脾气;回想有几次,当听到孩子哭的时候,立马弹起来,然后耐心的哄着他,发现没过几分钟就不哭了,所以孩子其实真的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这也让我想到小时候,之所以晚上睡觉被吵醒不耐烦,也有可能是小时候自己晚上痛经被折磨的睡不着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谅解,反而是责备,心里留下了创伤,所以抚养孩子的时候,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

  ②延迟满足:

  书中说到很多自以为是的“育儿专家”过度的解读了延迟满足,看到这个【及时满足】的概念,我就知道了,原来所谓的及时满足,并不是立马要把这个东西给孩子,而是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情绪,肯定孩子的需求,他是可以有这个需求的,如果我们力所能及能满足可以满足,如果超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可以直接跟孩子沟通,但是对于孩子的需求是要肯定的。脑海里也总会浮现曾经出现的一幕幕:这有什么好买的?这个买了有什么必要?你一个小孩子用这么好的干什么?其实就算不买那个物品也没关系,但是我希望我的需求可以被肯定,否则内心就会有一种不配得的感觉,长大了很多想法也不敢表达。

  嗯ヽ(○^^)

  所以抚育孩子,其实就是疗愈自我。

  第二章:

  刚开始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其实不太能够理解,作者举了两个事例,看电视和吃糖果,这正是我自己比较疑惑的地方,对于看电视,其实我是不抗拒的,我并不认为要完全阻隔孩子,不允许他看电视,因为我自己潜意识里面也会认为,越是不允许,也可能会越适得其反,可是,对于看电视看多了确实又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所以也会强加干预。

  当看到作者的观点是,不要去干预管控,孩子自己看久了就不会看了,看多了就会自己放手。吃糖果吃多了就自己知道不吃了,越是不让他吃,可能后面就越想吃。

  看到这个观点,内心是疑惑的,还特意找彩虹开始咨询。接着今天把第二章后面的内容看完才发现:作者并不是说一定要这么去操作,每个行为怎么去做都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做这件事的内心,如果妈妈内心是有觉知、轻松自在的,那么不管是把饭菜端给孩子还是倒掉,都很好;如果妈妈压抑内心的怨恨,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内化到孩子心里的,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因为秩序和所有的美德一样,都是人类的本心,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会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

  其中还有一个关掉深入我心,我们阅读很多的心里书籍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和帮助自己,而不能用这一些内容来要求丈夫或者其他家人。

  第三章:

  ①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有什么好买的,浪费钱。”当听到这种回答时,内心会泛起一阵波澜,不仅仅是因为经常听见,因为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看到这个就开始反省,下次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我崽看到我在玩手机,会过来关掉我的手机,然后让我陪他一起玩,一起看书。偶尔自己碰到这种情况也会有点难受,一边想多陪陪她,一边又想自己累了一天了,真的想放松一下。不免有的时候有些不耐烦。

  昨天,孩子提出来让我陪他看书,当时我正在跟家长沟通,我立马放下手机,肯定他的情绪:“宝贝想让妈妈陪你看书是吗?真好,爱学习的小宝贝。妈妈现在要跟阿姨发个信息,能不能等妈妈五分钟?”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然后不哭不闹在我旁边等了五分钟。

  ②孩子之间的冲突,我们的处理方式。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前一阵子带我孩子去游乐场玩,孩子被一个高年级的孩子撞倒了,当时我就冲过去吼了一嗓子,现在回想,这一嗓子不仅仅吓到了那个高年级的孩子,也吓到了我孩子,也许我只需要过去抱抱他会更好。

  生活中孩子发生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孩子没有邀请我们介入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来的快去的也快,家长只需要陪伴就好了。

  第四章:

  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判断一下究竟是谁的事?这个很值得思考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分不清楚这是谁的事,所以总让别人的事扰乱了自己的情绪,然后家里就是鸡飞狗跳。孩子不写作业那是孩子的事,孩子的作业写错了也是孩子的事,对于孩子的事我们给予提醒就可以了,如果因为孩子的事,让自己鸡飞狗跳,那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这好像一段绕口令

  最后这一段话很喜欢,觉知是开始,亦是结束。是前一段情绪和困兽中的自己的结束,是崭新一页的开始。

  第五章:

  这一章读完,整本书就看完了。

  看到对于孩子买玩具到底满不满足,还有的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特意延迟满足,感受还是挺深刻的。

  如果孩子需要这个玩具,而我们又觉得太贵了,我们其实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并不是你不配这个玩具,而是妈妈的经历实力确实不允许购买,也就是妈妈买不起。做一个诚实的父母,也许孩子当时不理解,但是他会知道并不是他不配那个玩具,而是父母的问题。

  关于穷养和富养,其实并不是跟钱财有关系,而是跟心态有很大关系,内心的富养比钱财的富养要更重要。

个人读书笔记7

  这个长篇小说以一场女人的描写开头,又以同一场女人的描写结尾,而整个小说完全是一个神经质的自以为才情卓著的女人的语无伦次的絮絮叨叨。这本书对读者特别是我这种读书必须有始有终的强迫症读者来说是一场灾难。我毫不客气认为这种开头与结尾就是为吸引眼球,与什么东拉西扯的文学价值毫无干系。

  这个小说林白从93年写到05年,花了十二年时间,要知道《红楼梦》也只花了曹雪芹10年。十二年写出这样的东西,只能说明这部作品有强烈的自传成分,是对自己历史反刍。这让我异常的警醒!写作如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痛快,而让读者既痛苦又不知所云就是一种罪过!关注客观世界,描写无限的生活和人生。我现在觉得这是中国文学的国情,不要被西方文学极度的往内心发展的趋势所质疑。中国太大了,太丰富了,再没有里里外外的呈现出一千遍、一万遍之前,有的是现实主义的资源。

  虽然长篇小说是埋葬一个作家的最好的地方,但这还是需要一流的天赋和技巧。我已经不止一次的读到一个作家憋着一口气写的自传题的东西不是最优秀的就是最糟糕的。

  书后的评论说林白的作品富有邪气,而当今文学已经全面的衰落了,写作走“正”道没有出路,反而往“邪路”上去会有突破。还举了例子:福楼拜、波德莱尔、伍尔夫、乔伊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我觉得这种观点首先就二元的站不住脚,头脑幼稚的观点。此外无论什么正邪,好的标准就是好,一个让人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的作品谈什么文学上的突破。

个人读书笔记8

  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深入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于实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起着纲领性作用,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国培学习,观看专家视频及专题文本,下面就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教学应对策略的学习笔记整理如下与同学们共享,有不妥之处请辅导老师及同学们批评指正。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构建的过程。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一)“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一种价值观取向的问题。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包括三层含义:1.面向每一位学生;2.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倡导大教育观

  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融合性课程目标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大教育观。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1.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2.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3.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4.突出实践能力,环境意识,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创新精神。

个人读书笔记9

  什么是信念,信念总让一些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信念总会孕育奇迹~

  看完哈罗德的旅行,又看奎妮的等待,始终没能看透哈罗德对奎妮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如果是友情,何苦不远万里徒步穿越英格兰,难道真的是不甘平庸,想要轰轰烈烈不留遗憾?如果是爱情,缘何沉寂二十年缄口不言,缘何从不愿透露半点对奎妮的情感?难道是两个人都太理性,清晰的认识到爱上了一个错的人,以至于彼此达成默契,让爱沉寂?

  面对死亡是需要勇气的,很佩服疗养院里的每个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故事,每个人面对死亡都似乎“毫不畏惧”,这或许就是绝望的勇气吧!

  心有信念,无所畏惧。所有人都将哈罗德视为信念,他不到我不能死,然而只有奎妮等到了,要知道,奎妮的状况似乎比所有人都要糟糕,为什么?我想,真正的信念可以给予你无限的力量,真正的信念来源于自身,哈罗德能跨越整个英格兰,不是因为他多么想救奎妮,这只能是他上路的一个动机,或者一个理由,真正支撑他走下来的,是他对自己的不甘心,对自己这一生的不满意,是他想要给自己画一个他自认为满意的句号;奎妮之所以能比其他人坚持更久,直到哈罗德到来,不是因为她就那么期望见到哈罗德,而是源自于她内心的愧疚,她想赎罪,她想要确认哈罗德是否愿意原谅她,虽然这只是她一个人的救赎~

  信念有多强烈,力量就有多强大,因此,你才是一切的源泉,对与错,好与坏,坚持与放弃,成功或失败,都源于潜意识里的那个你并不熟悉的你~

个人读书笔记10

  读完《数学史》,心底不由得一阵感动。数学的殿堂是多么的华丽,我们这一本本厚厚的高中课本中蕴含着多少前人的探索,未来的数学史会不会因为我们的发现创造而改写?数学,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科,但是,却是我们生活里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学生物的摇篮,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市场里的公平称,是我们量化自己的必要工具是的,数学是一个“工具箱”!那么,前人是怎么样把这个工具弄得更为人性化,更能让我们好好地使用呢?看完《数学史》,我知道了许多。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了解到,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是数学与语言、艺术以及宗教一并构成了最早的人类文明。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而最抽象的数学却能催生出人类文明的绚烂的花朵。这便使数学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基础的工具。而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正在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更是一部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困难和战盛危机的情景剧。在数学那漫漫长河中,三次数学危机掀起的巨浪,真正体现了数学长河般雄壮的气势。

  第一次数学危机——你知道根号2吗?你知道平时的一块钱两块糖之中是怎么迸溅出无理数的火花的吗?正是他——希帕苏斯,是他首先发现了无理数,是他开始质疑藏在有理数的背后的神奇数字。从那时起无理数成为数字大家庭中的一员,推理和证明战胜了直觉和经验,一片广阔的天地出现在眼前。但是,希帕苏斯却被无情地抛进了大海。不过,历史却绝对不会忘记他,纵然海浪早已淹没了他的身躯,我们今天还保留着他的名字——希帕苏斯!

  第二次数学危机——知道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顿,曾经站在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前面,用颤抖的嗓音述说者自己的观点,没有人相信他,没有人支持他,即便他的观点着实是今天的正解!数学分析被建立在实数理论的严格基础之上,数学分析才真正成为数学发展的主流。

  第三次数学危机——我们听过这个名字——罗素,但是紧跟在他的身后的两个字却是那么刺眼——“悖论”。“罗素悖论”的出现使数学的确定性第一次受到了挑战,彻底动摇了整个数学的基础。与此同时,歌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却使希尔伯特雄心建立完善数学形式化体系、解决数学基础的工作完全破灭。数学似乎是再也站不起来了。是的,罗素的观点似乎真的很有道理,危机产生后,数学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zf公理系统。这一问题的.解决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罗素悖论的根源在于集合论里没有对集合的限制,以至于让罗素能构造一切集合的集合这样“过大”的集合,对集合的构造的限制至今仍然是数学界里一个巨大的难题!不过,我们不能蔑视“罗素悖论”,换种说法,不正是这个“悖论”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吗?不正是这个“悖论”使我们更有创造精神吗?前文一直是外国的事件,但是,我们中国在数学上的成就也绝对不能忽视,从《九章算术》到《周髀算经》,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体系与发展途径。

  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者说累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例如,数的理论演进就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性;在几何学中,非欧几何可以看成是欧氏几何的拓广;溯源于初等代数的抽象代数并没有使前者被淘汰;同样现代分析中诸如函数、导数、积分等概念的推广均包含乐古典定义作为特例。可以说,在数学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彻底推翻前人建筑的情况。正是我们不断地为数学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她才能越立越高,越立越扎实!

个人读书笔记11

  哈罗德在旅途中不断回忆过去,儿子的聪明、孤独、酗酒、溺水到去世,这些其实都不是谁的错,而他责怪自己没能作为父亲给予儿子更多一点关注和陪伴。

  奎妮替他承担下纳比尔的怒火而辞职时,他没有站出来承认错误,连道别都没有,就与奎妮失去了联系。

  莫琳因为儿子的去世,悲痛不已,甚至会和去世的儿子对话,莫琳一直责怪丈夫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他也手足无措无法安慰妻子,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么多年,夫妻两人各自悲伤,互相折磨,喘不过气。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场逃离压抑、面对自己的旅程,只有一个人在独处时,才能直面自己不愿承认的错误,尽情地折磨自己,直到幡然醒悟……只有一个人在孤独无措时,才知道自己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生活不可能是完美无憾的,过去的某一天某一刻某一瞬间,现在的我们想起来都可能后悔没有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哈罗德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么多人想要一场哈罗德似的朝圣,却没有勇气逃离现实,跳出生活圈。当哈罗德听多了看多了各式人们的生活之后,反而能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写出给加油站女孩那封坦白一切的信……

  承认错误很难,放下过去很难,哈罗德的自责内疚,莫琳故意忽略的那些细节,不是不爱了,只是生活的挫折模糊了内心,而这场朝圣之旅开始之后,所有的爱都渐渐清晰。

  看了这本书,我突然觉得每年计划一次旅行是非常好的事情,一个人也好,和爱人也好,或者和父母,毕竟在诸多繁杂琐事和压力山大的现在,时不时地跳出生活圈,看看外面的人和世界,确实可以净化心灵,找到自己生活的动力。

个人读书笔记1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是一本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一职业不只是“育人”,从发展的角度讲,教师如何“育已”才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可以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教育创造,因此,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教师,树立起发展意识,才能将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呼唤着教师的角色转换,我们应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能,使自己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由原来的单纯的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教师就应充分考虑“人本意识”,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在胆猜想,大胆怀疑,去探求科学的真知。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由于过去的课程编制的特点,教师只能是消极、被动地忠实执行教科书的内容,对教科书内容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极小。而今,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的创新精神将沿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三、由课程成绩的评价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过去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其区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课程评价者的角色,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位置。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驾驭课程评价的艺术。

  总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们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观念,加强反思,实现由现有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化。

  (1).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3).把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之一,“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2).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3).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之二,“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

  (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3).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个人读书笔记13

  历时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一个人的朝圣》,这是我读得最快的一本书了,但是读完总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索性就大概介绍下这本书吧。故事的主人公叫哈罗德·弗莱,他是一个65岁的老头,在酿酒厂做了四五十年的销售就退休了,为人谦逊,独善其身,从来没有过太高远的追求。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哈罗德·弗莱是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弯着腰生活,像是随时防备着前方会突然出现一道低梁,或是被人投偏了纸飞机似的。”

  “哈罗德从小就学会了安身立命之道——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小时候,哈罗德的母亲不辞而别,父亲便经常给他换不同的“母亲”,但他并没有真正感受过什么是母爱和父爱。

  成家后,他的婚姻生活也是不尽如意,儿子戴维患上了抑郁症上吊自杀,妻子由此便和他分居形同陌路人。在如此窘迫的境况下,他收到多年前的女同事兼好友奎尼的一封信,并告诉她自己得了癌症,不久便离开人世。

  从此,他便决定一个人上路,亲自把自己的回信交到奎尼手中,并一路不停地给奎尼的疗养院打电话寄明信片,让奎尼一定坚持等着他。一路上,他一边回味往事,一边自我反省,还帮助许多人分担了一些东西,可回想起自己的从前,对待妻子莫琳、对待儿子戴森、对待好友奎尼,他总觉得亏欠了他们好多,甚至很多都是无法弥补的东西……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深刻体会了外面的生活,虽然旅途中也常有同行者陪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走近他的心,真正地了解他,懂得他“在路上”的意义。

  从英国的南部到北部,从金斯布里奇到贝里克,历时八十七天的时间,六百二十七英里的里程,哈罗德终于到达了贝里克的圣伯纳丁疗养院,实现了对奎尼的诺言,奎尼最终也安然地离去,哈罗德和莫琳的感情也重归于好。

  其实,整本书通读下来,让我一直都不懂的是,这本书为什么要叫“一个人的朝圣”而不是封面内的那句话“那么,我是谁?”朝圣往往不应该和“宗教”相关联的吗,而哈罗德并不是宗教信仰者啊,抱着这个疑问我请教了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对“朝圣”的解释是:

  朝圣是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果然,“朝圣”的确是与庄重、信念、宗教有关。但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哈罗德在去看友人奎尼的旅途中,通过忆往事,自我反省,给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最终又重拾勇气,开始坦然面对生活。

  如果非要说这是一种朝圣,那就是哈罗德坚定了一种信念:只要他一直坚持走,奎尼就一定会活着,直到他到达目的地。严格来说,这的确是一种信念。但与其说是哈罗德为了“拯救奎尼”而开始“一个人的旅途”,倒不如说是奎尼拯救了哈罗德,如果没有奎尼的信,就不会有哈罗德“在路上”,就不会有他重新审视自我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更不会有莫琳最终对哈罗德的原谅。

  坦白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用“朝圣”来命名,显得过为沉重,如果叫“那么,我是谁?”,也许会有另一种意境吧,也说不定呢。

个人读书笔记14

  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合上书的那一刻,看到上架建议是小说,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虽然这是自欺欺人。看完后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书友。这是一段1966年到1976年的历史,对于出生于80年代末的我来说,从放眼历史长河的角度去看,这段历史是距离我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得。可是看完书中的内容,再环顾我四周现在的生活,又觉得那是如此遥远,远的就像一段神话一样。

  首先要承认,对于我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来说,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首先是来自各种影视剧的,父母都没有切身经历过,祖辈们也总是一言带过,历时课堂上,老师对历朝历代如数家珍,分析得通体透明,可是对于那十年,绝不会当一个专题拿出来反复琢磨。

  因为我不是亲历者,绝对没有资格去指手画脚,我就说我想到的。

  上学的时候,我唯一的志愿,就是想学法律,可惜,学渣的下场就是等着专业来选你,法律没学成。这些年,国家层面不断强调依法治国方针,不断推进司法改革,等到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了,逐渐明白,法律并不是当时我觉得学着挺高大上的专业,她更应该是普通老百姓依靠的大树。

  老百姓面对“无法无天”是多么绝望。当人治超越法制的时候,当法制被人治控制的时候,最先失掉的,是“人心”。

  法律,并不是用来打破的,它应该是一棵大树,是可以依靠的;是一把利剑,是可以用来反抗的;同时也是一道铁闸,锁住私自滥用的权利。

  在书中29个故事中,我寻觅着大树的影子。

  信仰会让人疯狂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保持冷静的思考,要比拥有疯狂的信仰,更温暖。

  有人说,你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要胡说,妄加评论。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会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当你质疑一个人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拳脚相加吗?当你去纠正一个人的错误思想的时候,一定要去侮辱他的人格吗?

  读书中,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永远不要忘记思考和辨析,冷静思考不是冷漠,失去理智的狂热并不是温暖。

  在29个故事中,我寻找着局外人平静的解读。

  除了这些,读书时最折磨我的问题是,我总不禁会想,如果我身处与其中,身处于那个时代,我该怎么办?我会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我会迷失在权利的斗争中吗?我会沉浸于暴力的宣泄中吗?我会蜷缩在角落里冷眼旁观吗?

  我......无法假设。

  在29个故事中,我根本找不到答案。

  那十年,那么近又那么远。

  我想看它时很近,我想好好看它时,它又遥远了。

  左岸记:看完以后你会彻骨的寒冷!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你是否有勇气活下来?那个时代真的远得我们都应该忘了吗?人性的弱点,妒嫉、怯弱、自我、虚荣,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虞诚,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那是个荒谬的时期。这使我们更加可以确认,政治一旦离开人道精神,社会将陷入悲剧 。

个人读书笔记15

  看完《骆驼祥子》的第一感就是:不过瘾,实在太短!但是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一个像骆驼一样坚强、善良而又老实的好汉,为了自己永恒的理想——拉车,竟拼命的工作着,但他遭受了一次有一次的挫折后终于绝望了。

  祥子是那时坛坛劳苦的典型例子。他从乡下来到北平,无依无靠,但他要强靠着自己的身子和永恒的理想而努力着,他为了买车能付出一切,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他靠着自己强大的身子拉车挣钱,挣钱买车可他多次买了车,而又多次的丢失了。不是因为被抢就是遭遇不幸,还有苦于生计被迫卖掉的。祥子有强大的身体可又因为他的善良老实而常常被人欺负,别人和他打架,用钱,用势力,用悲惨的命运来压他,他一生受煎,可却从来没有人来安慰过他,他的老婆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不能放弃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被迫娶了那个  在真正读到老舍先生这本书之前,便被“骆驼祥子”这四个字深深勾住了。一边是骆驼,一边是祥子,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以至成了“邻居”?骆驼,这个身驼两座山,长着长长脖子的人类的温顺却又坚韧的朋友,怎么就和祥子扯上了关系?这其间究竟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的一切将我拉到祥子的世界。

  看到祥子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终于攒足钱买到自己的第一辆洋包车,我会为他高兴骄傲;大兵无情地拉走祥子和他的车,我也会心痛,扼腕叹息;他牵着骆驼逃跑,我会暗暗为之胆战心惊;他是一个老实,坚壮的人,为着自己的梦想的拉上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可是真正实现时却又被别人无情地地带走,与车一同被带走的,不只是他三年的数以万记,十万记滴的血汗,还有他的希冀,他的梦。可是他足够坚韧,他还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梦——尽管只是简单地拥有一辆洋包车。

  在谈跑时,由于不甘,他冒着生命危险从落败的大兵们手中牵走三匹骆驼,也是如此,骆驼祥子也就成了陪伴他之后一生的名字。他没有姓,也许曾经有过,但是人们忘了,他自己也忘了,有谁会在乎穷人的姓,有个名可以使唤就够了。

【个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个人读书笔记07-09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1-08

简短的个人读书笔记01-08

个人读书笔记(15篇)11-07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06-18

个人读书笔记15篇11-04

《骆驼祥子》个人读书笔记11-11

《呐喊》的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2-25

个人读书笔记集锦15篇11-30

个人读书笔记(汇编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