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

时间:2023-08-30 15:31:22 欧敏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人们在中元节期间会进行祭祀和供奉,以及享用特殊的食物。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

  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

  1、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东莞最出名是烧鹅濑。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

  2、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这一民俗的另一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3、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4、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中元节吃鸭是因为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5、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

  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饺子馅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却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和调料。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

  6、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浪费,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这种做法受到了众僧的喜爱,便流传至民间。

  制作饺饼筒,要先将馅炒好放在一边备用。常见的馅有猪肉、猪肝、鸡蛋丝、豆腐皮、冬笋、豆面、芹菜、豆芽、海带、鱼干等。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面粉往“鏊”上糊,糊成一张薄薄圆形的皮(糊拉汰皮)。最后将食材按顺序裹在糊拉汰皮里,要做到不能裹得太“胖”,也不能裹得太“瘦”,否则就不好看了。饺饼筒包好了也要放在“鏊”上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黄色并油光发亮。

  另外,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中元节文化习俗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祭祖就是圆满孝敬之道的体现,这一原系民间的祭祀节日,逐渐演变成集合传统民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三为一体、三教一源的斋忏、祭祖、超荐仪式,通称中元节。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各地中元节有哪些饮食习俗呢?

  1 广东濑粉

  广东省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吃濑粉这个习俗几乎整个东莞通用,而根据不同片区的环境习惯的差异,吃濑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像常平,他们喜欢用山地熬汤,随之黑黝的汤底便是当地濑粉的最大特色。

  中元节这天为什么限选鸭子?原来这是取了谐音,“鸭”就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揾食”(莞语)的鬼魂了,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除此之外,莲藕煲鸭还有季节性的原因。立秋过后,又是鸭子肥美、莲藕盛市的季节,而鹅要到中秋过后才好吃,因此莲藕煲鸭这道美馔作为中元节的一道风景也是食出有因的。另外,还要拿鸭血来祭拜。

  2 河北蒸面羊

  河北省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的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成为“送羊”。清河县7月15上坟祭扫,以蒸面羊送女儿。

  3 山西蒸面

  山西省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

  4 浙江饺饼

  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5 江西包子

  江西省吉安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

  6 山东米饭

  山东省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7 江苏扁食

  江苏省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

  “鬼节”为什么吃鸭?

  鸭肉的营养价值

  鸭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都比其他畜肉类多,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且脂肪分均匀地分布在全身组织中。鸭肉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很好。

  1、保护心脏,鸭肉中含有很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故吃鸭肉可保护心脏。

  2、鸭肉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非常丰富,能够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有抗衰老的作用哦。

  3、鸭肉中脂肪酸只要不饱和脂肪酸,有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4、中医认为,鸭肉性寒,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鸭肉和什么相克?

  鸭肉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却并不是所有事物都相宜,那鸭肉到底和什么食物相克呢?

  1、鸭肉和鳖肉相克,同食令人阴盛阳虚,水肿泄泻;

  2、鸭肉和兔肉相克,同食容易引起腹泻;

  3、鸭肉和木耳相克,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4、鸭肉和栗子相克,同食会中毒。

  除此之外,鸭肉还与核桃、杨梅、鸡蛋相克,大家要慎吃。

  鸭肉的营养价值极高,有滋阴、补血、养胃、生津、清热等功效,最适合体质虚弱、体内有热气的人食用。但鸭肉和鳖肉、兔肉等食物相克,大家在食用要特别注意。

【文化习俗:中元节饮食大盘点】相关文章:

盘点南京中元节习俗08-15

关于中元节的饮食习俗介绍08-15

中元节不同地方的饮食习俗08-05

广州的饮食文化习俗10-28

中元节常见的四大习俗08-15

成都中元节的五大习俗08-12

芒种饮食习俗05-26

中元节的忌讳与习俗01-07

鬼节中元节的习俗03-09

中元节讲究的习俗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