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3-02-16 14:10:21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

  2001年7月的一天,拉里·佩奇(Larry Page)决定解雇谷歌所有的项目经理。

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

  当时的拉里·佩奇还是一个年仅22岁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这距离他半夜想到一个主意仅仅五年时间。根据这个主意,他可以下载整个互联网,查看不同页面上的链接,进而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查看全世界的信息。

  佩奇当天晚上写成的代码成为一种算法的基础。他称之为PageRank,并将其用于支持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搜索引擎BackRub。但这个名字并没有使用多久。

  到2001年7月,BackRub被更名为Google,而且发展得很好,拥有了数百万用户,获得了不少知名投资者青睐,另外还有400名员工,包括数名项目经理。

  解雇项目经理

  与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在第一年的谷歌,公司CEO佩奇与工程师之间没有任何管理层级。但随着公司的发展,CEO与工程师之间新增了一层管理者,他们可以见到佩奇和谷歌其他高管,然后给工程师下达命令和截止时间。

  佩奇讨厌这种格局。他认为谷歌只应聘请最优秀的工程师,过多的监督层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构成阻碍。他甚至怀疑谷歌的项目经理们引导工程师偏离对他个人非常重要的项目。例如,佩奇曾经制定计划,想要扫描世界上所有图书并使其在互联网上搜索可得,但几乎没有人从事这个项目。佩奇将其归罪于项目经理。

  他提出了一些大幅的精简措施。所有的谷歌工程师将不再向项目经理报告工作,而是向新聘请的工程副总裁韦恩·罗辛(Wayne Rosing)汇报,而罗辛将直接向佩奇汇报工作。

  道格拉斯·爱德华兹(Douglas Edwards)撰写的关于谷歌早期内部观点的著作《我很幸运》(Im Feeling Lucky)披露,当时谷歌的人力资源主管史塔茜·苏利文(Stacey Sullivan)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女性,她认为佩奇的计划太疯狂了。“人们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有人去解决。”她说。

  佩奇没有理会她。

  苏利文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那年3月份,施密特担任谷歌董事长。所有人都预计,只要他离开Novell CEO的全职工作,就会担任谷歌CEO。

  施密特同意苏利文的观点,佩奇的执行教练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同样如此。所有人都称坎贝尔为“教练”,是因为他曾经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榄球教练,他仍然像在场边指挥比赛一样边走边说。

  正如史蒂芬·列维在自己的作品《In the Plex》里所说,有天晚上,坎贝尔与佩奇就他的计划发生了争执。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坎贝尔把工程师一位接一位地叫到佩奇的办公室,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位又一位工程师告诉佩奇,他们确实要一位经理,这个人可以结束他们的分歧,并给团队指明方向。

  但佩奇已经下定了决心。

  施密特可能是苏利文寻求帮助的最糟糕对象。佩奇从来没有支持聘请施密特或者任何一位CEO,只是谷歌投资者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

  不久之后,施密特似乎成为佩奇实施计划的障碍。但当时候是2001年7月,施密特尚未正式担任谷歌CEO,因此佩奇的计划得以实施。佩奇要求罗辛代表他宣布这个消息。

  当天下午,大约130名工程师和数名项目经理聚集到一起。谷歌的办公室隔档错落有致,沙发等家具是从其他失败的创业公司里淘来的廉价货。这些人就站在佩奇办公室外面。

  最后,戴着眼镜、秃顶的罗辛开始说话。他解释说工程部门将进行重组:所有工程师将向他报告工作,所有的项目经理将被解雇。这个消息没有引起积极的反馈。项目经理们都惊呆了,他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警告,而且当着所有同事的面被炒了鱿鱼。

  工程师们要求一个解释。佩奇做出了解释。他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用标志性的平缓、机器人式的语调,佩奇解释说他不喜欢由非工程师来监督工程师。工程师们不应接受科技知识有限的经理们监督。最后,他说,谷歌项目经理们的工作也不能令人满意。

  佩奇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漂到别处,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尽管他的身高高于平均水平,一头黑发令其外表英俊,但他在社交场合显得很腼腆。

  这个消息遭到了大量的抱怨。最后,房间里一位名叫罗恩·道林(Ron Dolin)的工程师开始向佩奇发难。他说,全体大会并不是进行业绩评估的场合,佩奇的所作所为“非常荒谬”,“一点都不职业”。

  “太扯了,”一位当时在场项目经理后来说,“我感到很受侮辱。拉里当着全公司的面说我们不需要经理,说他不喜欢我们。他的话伤害了很多人。”

  最后,裁员并没有进行下去。佩奇那天想要截掉的项目经理全都转到谷歌日益发展的运营部门,由乌尔斯·霍兹勒(Urs Hozle)领导。佩奇的重组也没有持续太久。尽管一些工程师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成果丰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项目所需资源并没有保障到位。重复冗余问题出现。工程师希望得到反馈,并想知道他们的职业生涯会如何发展。

  最后,谷歌再次开始招聘项目经理。“我尽全力解释管理的真正价值,你可以为如何管理定一个基调。”史塔茜·苏利文在《我很幸运》一书里回忆说,“希望拉里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谷歌的乔布斯

  到2001年8月,施密特卸到了自己在Novell的全部职责,成为谷歌CEO,也就是对佩奇和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进行所谓的成人监护。

  很长一段时间,拉里·佩奇感觉很不开心。

  每个人都知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故事,知道他被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解雇,流亡几十年后又回归并拯救了公司。但很少有人理解苹果董事会和投资者当时解雇乔布斯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在职业生涯早期,乔布斯非常任性和自私,容易造成破坏。离开苹果之后,他才知耻而后勇,在Pixar取得了第二次成功,进而成为一名成熟的领袖。回到苹果之后,他带领苹果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

  拉里·佩奇就是谷歌的史蒂夫·乔布斯。与乔布斯一样,佩奇也有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但佩奇一直是公司真正的梦想家和推动力。就像苹果投资者将乔布斯扫地出门一样,谷歌投资者也没有满足佩奇的意愿,迫使他聘请一位CEO实施成人监护。

  后来,两个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迷失。史蒂夫·乔布斯的流亡形势更加严峻,但佩奇也在几年时间里没有涉足谷歌的日常工作。与乔布斯一样,只有在经历了长时间流亡后,佩奇才能够成熟起来,了解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后来,与乔布斯一样,佩奇带着雄心壮志与坚定决心回归公司。

  Google的管理原则

  谷歌成立于1998年9月4日,也就是佩奇在梦里构思出用内置链接进行网页排名的想法之后两年。他自己担任CEO,他最好的朋友谢尔盖·布林被任命为联合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经常被历史遗忘。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有两位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有四位联合创始人。

  谢尔盖·布林是一位与佩奇截然不同的搭档。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相识,当时布林非常外向和精力充沛,教授们都知道他喜欢不敲门就直接进入办公室。

  在佩奇的创业公司发展为国际科技公司的过程中,布林提供了谷歌必需、但佩奇缺乏的外向性格。布林擅长战略和品牌,以及发展谷歌与其他公司的关系。他是佩奇的合作伙伴,最后成为兄长。

  尽管谷歌经常被看作是布林和佩奇这两位计算机天才的产物,实际上谷歌是拉里·佩奇的创造物,谢尔盖·布林只是帮手。

  佩奇和布林为成立这家公司从好友和家里筹集了100万美元,并从斯坦福大学校园里搬到了租来的车库。

  到1999年2月,这家创业公司的发展规模已非车库能容纳,于是搬到了位于加州帕洛艾托(Palo Alto)一个自行车商店楼上的办公室里。七个月之后,这个办公室的规模也不再够,于是公司又搬到了山景城附近距离高速公路几英里的一个办公园区里一座毫无特征的楼上。

  在这座楼外面的一片柏油停车场,有一个黄色警用胶带标识的区域,佩奇、布林和谷歌其他员工在这里玩滑轮曲棍球。他们的游戏是全身体接触,因此员工们都戴着护具,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一定是汗流背,有时候还会有出血和淤肿。“在场上对抗创始人的时候,没有人会收敛一点。”道格拉斯·爱德华兹写道, “你玩得越激烈,赢得的尊重越多。”

  在这座色大楼内部,游戏要激烈得多。是的,这里为所有员工提供免费食物,以及一位现场按摩治疗师。另外还有色彩明亮的餐厅和沙发,整个区域看起来就像一个幼儿园和大一新生宿舍的混合体。

  但是对于佩奇的员工而言,在谷歌工作就像是一场无休止的论文答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饱读圣贤书的人才随时想要与你辩论。佩奇曾经每天与布林进行激烈的争论,这也是他们关系发展的方式。他们的辩论并不是相互争吵,而是一方陈述观点,然后另一方陈述,很少有打断对方的情况发生。佩奇会说布林的想法很愚蠢,布林则会说佩奇的主意太幼稚。他们相互都会称对方为混蛋。

  佩奇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与布林的关系因为这些争论而有所恶化,因此他也用同样未经任何修饰的方式与其他谷歌员工进行沟通。佩奇曾经对满屋子的谷歌首批营销员工说,他们的职业就是建立在说谎的基础之上。

  佩奇还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想法。如果他的眉毛会上扬,说明他认为你的想法很愚蠢。如果你说了一些让他感觉愤怒或不舒服的话,他会用更加平静的语调回应,而且说话的时候绝对不会看着你。

  佩奇因为缺乏社交技能而带来了不好的名声。产品演示时应用程序加载过慢也会令他咆哮如雷。

  佩奇鼓励公司高管像他和布林那样相互挑战。在新招聘员工的见面会上,两位联合创始人之一经常会挑起一场关于企业或产品决策的论战。然后他们就静静坐在一边,观看下属们相互之间的争论。只要任何一个论点说到了点子上,佩奇就会说:“我不想再听下去了。就这样做。”

  这并不是说他是个专制的统治者,而是说明他与人沟通靠的是想法,而不是感觉。

  谷歌早期的人力资源主管希瑟·凯恩斯(Heather Cairns)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佩奇在下班后与谷歌清洁工专心致志地聊天。随后她问佩奇,他们如此严肃地都聊了些什么。

  他回答说。“我想知道每个人工作的情况。”随后他详细回忆了这位清洁工的方法:把空垃圾袋放到垃圾桶底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更换。“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佩奇肯定地说,“他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我也从中学到了东西。”

  在社交上,佩奇就像个孩子。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他能够借外部事物与他人交流:对未来的构想,超酷的技术。在谷歌,他仍然用这个层面的东西与员工交流,却忽略了情感沟通。

  在被问及他管理公司的方法时,佩奇曾经对一位谷歌员工介绍说,他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就是将其简化到二选一,然后选择最佳答案。无论此举会带来什么附加损害,他都能接受。

  佩奇在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之后,前往斯坦福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当时他认为自己需要在学术与创建公司之间二选一。选择前者意味着放弃成为发明家的机会,但创建公司将迫使他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诸多人打交道。在谷歌的前几年,他在两个方面都游刃有余:既能开发出数百万人广泛使用的产品,又培养了专注于理念和成果,而非细微情感的人际文化。

  多年来,谷歌一直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繁荣发展。

  对于很多员工而言,这种相互竞争的氛围是在一个目标真正明确的公司工作的合理代价。

  即便有时候这种环境造成伤害,最后也是有价值的理念获胜。在《In The Plex》一书中,史蒂芬·列维介绍说2000年时谷歌聘请了一位名叫韦斯利·陈(Wesley Chan)的产品经理助理,并指定他负责开发一款名叫谷歌工具栏的产品。

  这款产品原本是希望用户无需打开微软IE浏览器就进行搜索,但韦斯利·陈发现没有人使用这项功能,因为它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他决定将其转化为一款弹出广告的拦截工具。

  在一次会议上,他向佩奇提出了这个想法。“这真是我听过的最愚蠢的想法!”佩奇回答说,“我们从哪把你招来的?”

  然而,韦斯利·陈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悄悄把改进后的工具栏安装到佩奇的电脑上。后来佩奇有一次在会上说他看到的弹出广告变少了,韦斯利·陈才把原因说了出来。于是,这款工具栏正式推出。

  拉里·佩奇后来总结了他的管理原则:

  -不要推诿:亲自做事,加快进度。

  -如果不能增加价值,就不要干涉其中。让那些真正做事的人去相互讨论,你去做其他事情吧。

  -不要官僚主义。

  -想法比年龄重要。年龄小并不意味着他不值得尊重与合作。

  -你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用一个“不”字就阻止别人做事。如果说出不,你就要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

  社交沟通时的琐碎并不是佩奇唯一不愿遵守的规则。

  例如,1999年,eBay、雅虎和谷歌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扩大服务器的方法已经相当普及。他们购买服务器,然后将其安装到第三方所有的庞大仓储中心。这些仓储空间提供商支付电费确保服务器运行,购置空调为服务器降温,而网站所有者则根据面积支付费用。佩奇认为,既然谷歌要按每平方英尺的面积来付费,他就要在固定的空间里安装尽可能多的服务器。于是,他拆开服务器,寻找缩小服务器体积的方法。最先被佩奇砍掉的就是所有的关闭开关。

  “你何必要关闭服务器?”他多次这样问。

  将没有用的零件去掉之后,再装到软木板里,防止线缆缠绕在一起,于是谷歌开发出了全新的轻薄型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外观丑陋,但不久之后,谷歌就用早期竞争对手Inktomi支持50台服务器的价格,支持了1500台服务器。因此,谷歌的搜索速度更快,而Inktomi与谷歌的其他搜索竞争对手一样,逐渐消失在尘埃里。

  尽管在前两年管理谷歌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令人赞叹的成功,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拉里·佩奇即将丢掉自己的工作。

  惨遭流放

  1999年上半年,谷歌经历了疯狂的增长,这种用户使用量的增长需要新的资金注入,购买更多的服务器,招聘更多的员工。但谷歌当时候还没有赚到一分钱。

  佩奇和布林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的时候,佩奇提出了一个首要的条件:他和布林要保留公司的大多数投票股,并保持对谷歌的绝对控制权。

  最初,硅谷风投资本家们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

  随着谷歌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嘲笑也逐渐散去。不久之后,硅谷两家最知名的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同意向谷歌投资2500万美元,同时答应佩奇提出的条件。

  但投资者仍然有自己的怀疑。作为允许佩奇和布林保留谷歌大多数股权的交换条件,他们要求年仅26岁的佩奇从CEO位置上退下来。他们要为他实行成人监护。

  正如史蒂芬·列维所写,Kleiner Perkins合伙人约翰·多尔(John Doerr)告诉佩奇说,一位世界级的CEO能够“干出更优秀的工作,打造出世界级的管理团队”。

  佩奇接受了这个条件。谷歌确实需要这笔钱。

  然而,这笔协议达成之后几个月,投资者已经无法撤回资金的时候,佩奇打电话给多尔说,他和布林改变了主意。“事实上,我们认为我们两个人能够把公司管理得很好。”他说。

  或许佩奇最初答应了多尔提出的条件,认为谷歌确实需要一位世界级的CEO,只是后来改变了主意。但也许并非如此。佩奇一直是一个控制狂。一位大学好友回忆说,早在密歇根大学时期,佩奇就是“控制狂和偏执狂”,因为“他想要把一切都做对、做好”。

  1998年,佩奇和布林决定带着谷歌的全部8名员工把公司搬到Lake Tahoe。他们租了一辆厢式货车之后,发现如果指定一位司机,可以每天节约2.5美元。佩奇决定自己担任司机。于是,他开着货车一路前行,其他人则在后面玩数学游戏。

  道格拉斯·爱德华兹说,这是天生的。“拉里不想把自己的生活交到任何人手里。”他说。真相就是,佩奇认为他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管理谷歌,至少是除了布林提供的帮助之外。他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新的投资者。

  多尔大发雷霆。很显然,他认为佩奇并不适于领导一家大型公司,而且他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令人沮丧。

  他建议佩奇与多位大型科技公司CEO见面,包括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英特尔CEO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亚马逊CEO杰弗·贝索斯(Jeff Bezos),并咨询他们关于工作的建议。多尔认为,佩奇回来的时候,肯定会认为自己需要帮助。

  佩奇很爽快地答应了。所有会见结束之后,他给多尔打电话,说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佩奇认为,如果说谷歌真的需要一位CEO,那只有史蒂夫·乔布斯能够任胜。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多尔很高兴听到佩奇认为世界上终究还是有人能够提供帮助。于是他们共同面试其他候选人。多尔向佩奇和布林推荐了Novell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

  谷歌聘请了施密特。2001年3月,他以董事长的身份加盟,8月份成为CEO。

  佩奇同意了这个安排,但却并不感到开心。他对自己在新权力结构里的地位感到不满,他的头衔是产品总裁。他甚至开始怀疑他是否在这家公司已经可有可无。

  就在这段不确定时期内,2001年7月,佩奇推动谷歌实施了那次设计拙劣的工程业务重组。此举立即向大多数观察人士证明,多尔一直以来都是正确的。

  佩奇这样做还有一个动机:摆脱那些向施密特报告工作的项目经理,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的控制权。

  在佩奇的领导下,谷歌已经在滑轮曲棍球和论文答辩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是渐渐地,谷歌员工对于由一位更加灵活、更加体贴的人来管理公司感到越来越高兴。

  打造Android

  谷歌已经可以从广告中获取大量收益,施密特对公司的管理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佩奇开始认识到,他终于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到2005年,佩奇的其中一个理想是研发手持计算机,它可以把谷歌服务装到地球上每个人的口袋里。因此,当年佩奇要求谷歌企业开发部门收购一家拥有同样梦想的小型创业公司。这家创业公司名叫Android,公司CEO和联合创始人名叫安迪·鲁宾(Andy Rubin),他曾是苹果高管,他曾经开发出风靡一时,但最终失败的互联网电话Sidekick。

  收购Android是拉里·佩奇一手促成的。佩奇没有将这笔花费5000万美元的交易告诉施密特,直到交易完成。布林知道这笔交易,但他没有丝毫兴趣。

  佩奇将Android定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只是名义上属于谷歌。因此,鲁宾可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不必受到母公司的干涉。Android甚至有自己的办公楼,普通谷歌员工戴着工作证也无法进入。施密特就当这个部门根本不存在,因为对于当时坐拥大量资产的谷歌来说,5000万美元花得值不值根本不必担心。

  佩奇把Android当作一个热心的项目,他大量的时间都是与鲁宾在一起,甚至因为对谷歌其他方面关注不够而感到愧疚。再一次,这应当是施密特的工作。

  接下来两年里,鲁宾开发出了自认为技术水平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不久之后,2007年前往拉斯维加斯时,鲁宾在出租车上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苹果的互联网手机。这就是iPhone,相当有魅力的产品。

  鲁宾心想,老天爷,我们要重新做自己的手机。他让出租车停下来,以便更好地观看乔布斯接下来的演示。

  大约一年之后,2008年9月,T-Mobile推出了第一款使用鲁宾团队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G1。这款操作系统就像iPhone的翻版,但却是一个不错的翻版,而且可以免费提供给手机生产商安装。

  手机生产商想要追赶苹果,运营商想要与iPhone在美独家运营商AT&T 保持同步,于是谷歌的这款操作系统迅速普及。2009年第二季度,Android手机占手机总销量的1.8%,到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销量已经占到了17.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苹果的14%,这也是Android首次超越苹果。不久之后,Android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机操作系统。

  到2010年,佩奇已经在打造两项随处可见的科技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项科技都改善了世界上人们的生活。谷歌,这家最初从论文答辩开始的公司,使得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后来,在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佩奇维持了Android的发展。现在,Android已经使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只是时间问题。

  实现如此巨大的二次成功,而且是作为一名经理取得成功,大大提升了佩奇对自己的管理能力的自信心。佩奇也认识到自己职业生涯早期的错误。他很高兴能够与鲁宾合作取得成功。

  佩奇一直存在信任别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正在改变,或许是因为他有了家庭。在2009年5月密歇根大学的毕业演讲上,佩奇谈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新婚妻子露茜·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和他们的孩子。“和我一样,你们的家人把你送到这里,你又把他们带回到这里。”他说,“请靠近他们,要记住:他们是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

【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拉里·佩奇传奇创业之路07-31

90后张佩禹创业故事07-29

约翰·盖奇的创业故事08-22

金嗓子喉宝江佩珍的励志创业故事09-25

杨军的创业创奇故事08-05

字典里没有放弃创业故事09-04

在扁平的世界里创新的创业故事08-26

“人脉王”里德·霍夫曼的创业故事09-26

水渠里的500条金鱼创业故事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