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时间:2024-05-22 17:10:37 海洁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精选11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精选11篇)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以教育科研引路,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逐步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努力完善课程结构,扎扎实实推进课程改革。在新学期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继续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加强新教师的培养,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努力。

  二、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课改领导小组:

  略

  四、教学流程:

  1、预习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合作交流(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分组交流学习)

  3、课堂延伸(教师出示检测题,学生当堂检测)

  4、拓展延伸(教师在小结本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适当拓展延伸,进行综合实践,布置下节预习任务,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并巩固)

  五、课堂时间划分要求:

  第一时段: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8分钟)

  第二时段(10分钟)

  第三时段:训练检测(12分钟)

  六、具体措施

  1、宣传落实课改精神,把课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

  成员直接参与课改实验工作,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课改情况,教学困惑,解决课改中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看录像,听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知课改,主动地去悟课改,实验课改,同时选用校本板报、家长会,宣传课改的意义,营造全社会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氛围。

  2、健全制度,强化督查指导。

  要使学校课改工作积极、健康、有序、高效运作,学校建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通过制度促进沟通与合作,形成参与课改、服务课改、指导课改、督促课改的浓烈氛围。

  3、加大设施配备,为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网上查阅资料。

  二是更新教学资料及教学所需仪器设备。

  三是调动教师自制课件,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4、严格按照要求设置课程,认真落实课程设置计划,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排好课表。

  5、加强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教与学的过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贫困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力以赴做好课改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调动老师参与课改,参与教研活动。参与学习,不断成长。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2

  xx学校唯一一所半寄宿制完小,属二类学校,全校共有七个教学班。我校在芒市镇中心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正有序的开展着实验室教学工作。现就20xx年度“普室”评估验收的各项指标汇报如下:

  一、科学实验室建设工作

  我校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实验室建设。目前,我校有一间实验室和一间保管室,总面积约110平方米,使用面积基本符合二类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有课桌凳18套,仪器柜16个,且各种仪器按要求归类合理的入柜摆设,实验室有一张演示台,无易燃易爆物品,各种电路安装科学规范。

  学校现有兼职实验员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中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3人(专学历)。都已达到从事3年以上实验室教学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都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认真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二、实验室的管理

  管理,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实验室的管理始终不渝的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开足课时,管好、使用好各种仪器设备。在镇中心校的统一要求和镇教科室的直接监督下,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实行由村教导主任及实验员共同负责和管理的机制,并结合我村实际成立了“普室”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每学期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定期开展实验教学研讨会12次,“普室”领导小组深入实验室对各项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深入课堂对实验员进行听课、交流。且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节。

  在实验室各种仪器材料的购置建设上,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设有专项经费,以保证需要补充的或损坏的各种仪器设备,能按要求及时有效的得到配置。完善各种账、表、卡、册的整理和填写,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科学管理、安全管理、保障有力;做好定期检查、检修、保养工作。各种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并悬挂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实验教师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学生也能科学规范的做好各项实验。

  三、实验教学要求

  为了更好的把我校实验教学跨上新的台阶,更好地落实好上级相关文件要求,让学生在科学规范的.教学要求中进一步安全合理的完成每次实验,结合我校实际做了如下规定:

  1、教学管理。

  学校教研组在“普室”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严格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做到每学期有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计划)、有进度、有记录、有实验报告、并存放在公示栏或档案柜上,而且要求实验教师做到学期初写好实验计划、学期中有有过程记录、学期末有总结。最终整理好入档备查。

  2、分组实验。

  科学教师指导学生作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素质。在分组实验活动中,教师做到了准备全面,考虑细致,有放有收,收放结合,因势利导总结实验结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立完成实验任务,锻炼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质。管理人员严格要求教师有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单,实验教师做到及时签名和批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实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安全地操作指导。

  3、演示实验。

  上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能够准确、规范、清晰演示,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管理人员严格要求实验教师做到演示实验有计划、有进度、有记录、并签名,教师演示实验时要科学、规范、安全地操作。

  四、科学实验教学取得的成绩

  1、实验教学适于动手操作,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保证了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2、近年来,我校的科学教师,加强了实验教学研究,优化了课堂结构。

  3、近年来我们通过开放实验室,提高利用率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率均达到了100%。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3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的通知》精神,我校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储藏进行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自查情况:

  1、没有建立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的购买、领用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痞置备案制度。

  2、实验设施设备、重点部位没有自动监控设施,没有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3、实验用品仓库通风良好,但没有防火防暴设施设备,也不存在定期维护。

  整改措施:

  1、加强实验室管理员及实验教师培训,进一步强化师生对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教育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及应急知识的学习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实验教师在演示、分组试验前,必须先试做,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2、健全管理制度

  应该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严格要求实验室、实验仪器使用规范,制订《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安全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仪器借还赔偿制度》,建立《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的`购买、领用、登记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痞置备案制度》等制度,明确要求、责任,杜绝了责任事故发生。

  3、学校制定有关危险化学品申购计划根据危险化学品使用消耗情况,制定购置计划,及时上报校长批准,进行采购。

  4、对危险化学品及时验收、存放要求必须两人以上验收、核对、入库,并及时登记到账册,保管好账册、领用记录册等。实验室管理员对危险品的领、用、剩、废、耗的数量详细记录,严格流向登记制度。有专柜存放危险化学品,标签明确、清晰。

  5、力争尽快安装自动监控、泄漏检测报警装置以及防火防暴装置。

  学校现有危险化学脾藏情况

  硝酸2瓶、2x500ml、酒精5瓶、全部放置在专门的仪器柜中,无遗失、损坏。

  通过自查,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也提高了实验室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障师生安全。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4

  德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也是人健康成长的一个动力。加强师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教师的师德是调动教书育人积极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学校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而这一切的实现,强化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守键。因而,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重塑了教师形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的做法是:

  一、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思想教育实效。

  我们坚持把握教师思想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道德素质。通过坚持全校教师间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水平;通过上党课、党团结对等形式向积极要求入党的教师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社会考察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时政、法制、道德等教育;还充分利用专栏、标语等,在校内营造一种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针对思想实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我们在分析教师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求全体教师爱护关心学生,蹲下来走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不准冷嘲热讽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二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是不准教师进赌馆打牌。此外,我们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建始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等来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先进人物,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励教师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克服拜金主义思想;通过开展自查自纠、新时期教师形象和教育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等活动,激发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健全规章制度、加师德工作力度。

  我们在抓师德教育的同时,不断推进师德的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贯彻上级部门颁发的.职业道德要求、师德规范等,另一方面贯彻上级部门根据我们的实际,通过教代会组织形式健全各种工作规范与要求,在评优、晋职、评选优秀年级组等评比中都明确了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让广教师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四、重视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学校运用“校本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长期坚持对教师进行培训,本学期来,组织广教师学习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六本书”,并请校内外专家作了学术讲座。此外,还派了十多位教师赴国家、省、州各地学习培训,这些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回来后或作专题讲座、或上汇报课,使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经验得以传播和应用。

  最近,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对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了一次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绝多数教师能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做到了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但也还有极少数教师敬业精神还不够强,和学生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平等,教育观念还没有时代步伐。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使我们的学校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5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是我这个学期的课堂宗旨。

  一、实行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利用教师会、教研活动等时间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通过学习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通过这种听课评课的形式,对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和展示、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性认识,由原来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到逐步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探索、实践、创新之路。

  (三)走出去,请进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到育才学校、大阳泉学校听课,学习别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向教师请教。积极与校内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请课堂教学走在前头的老师谈做法、谈体会。与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产生的那种亲切而热烈的浓厚氛围。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1、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2、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

  三、问题和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模式的驾驭还不够游刃有余,"导学“6+2”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导学案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科学的、可操作的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需要的做的事情。

  2、让"导学6+2"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完善。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4、导学案的设计。导,是方法的植入;学,是学习的材料;案,是计划,是预设。反观前段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具体到每一个课时的少。导学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出现超时现象。如何分工合作进行导学案设计,使导学案成为指导老师教、学生学的科学的体系,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5、学习方法的探讨。预习的方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要使学生有科学的方法,老师心里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案。下一步,我必须把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牢牢抓住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扼其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我应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6

  根据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定是一项渐进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找准通过推进课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生长点,而非好高骛远,是我们推进课改必须思考的。

  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20xx年,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一、 深入调研,挖掘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尤其是村完小一级的课改现状如何?都是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课改推进中的调研工作和课改质量分析工作。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协助市教研室开展课改调研等,教育局多次组织课改调研工作。同时,加强了以学科为主的课改推进实际情况分析。

  总的说来,通过调研证实,课改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特别表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上。同时,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我县20xx年4月开展的一次以农村学校为主,面向150名一线教师、200名小学生的课改调研为例,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33.3%)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

  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21.9%。

  4、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

  在学习习惯上,22人(12.94%)表示在教师上课前“每次都有预习”,58人(34.12%)表示“有时预习”;而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只有17人,“没有提过”的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向老师提问。87人(51.18%)反映,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小时之内”就能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仅有个别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2—3小时)。

  其中小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二、重读写、轻听说。

  1、学校硬件上就没有配备听力设备;

  2、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很少,完小教师更是难以听见教师读书的声音;

  3、满堂灌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级,说的训练在弱化,以致课堂只剩教师的声音。

  三、重课内,轻课外。

  1、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

  2、农村阅读环境恶略;

  3、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

  4、教师缺失阅读理念。

  四、重技巧、轻训练。

  1、重课文的讲读,轻活动课的开展;

  2、作文教学评价及检测流于形式,走入“盲区”。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7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

  我校创办于1952年,是解放后通南市人民政府建立的第一所中学。办学55年,学校恪守“崇德 博学”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其中有以教育部前副部长xx为代表的领导干部,有以火箭技术研究员xx为代表的科技精英,还有以世界冠军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人才。

  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20xx年4月,省教育评估院授予我校“国家级示范综合高中”称号。20xx年,香港着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250万人民币,“通南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挂牌。20xx年,经省教育评估院考评,我校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xx年5月,原通南市第三中学与原通南师院附中正式合并,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5月,经通南市政府批准,江苏省通南中学与通南市第三中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办学,学校翻开了办学史上崭新的一页。最近三年,学校取得了包括“江苏省文明单位”“通南市文明单位”“通南市政风行风评比先进单位”等10多项重要荣誉。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06人,其中专任教师266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1人。校舍面积达5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在校学生近4000名,有7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46个班,高中28个班。由于初中施教区生源多,考虑到学校的容量,近两年高中压缩了招生规模,在校高一263人,高二261人。今后学校将围绕打造“优质”初中、办好“特色”高中的目标,狠抓校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联合办学的满意答卷。

  第二部分 课改主要做法、经验、成绩

  自20xx年8月进入高中新课改以来,学校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推动新课改实施,课改实践促进了教育理念变化、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情境的变化和学校生活的变化 。处在课改最前沿的教师,他们是课程理念与课改实践的`对接者,他们对课改充满信心,以极大热情投入实践。学校承担部级、市级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各一项;教师个人市级课题9项,体育课改方案获省二等奖;教师发表论文300多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优秀课、教学设计等比赛中获奖67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两项,省一、二等奖8项, 30多人获大市一、二等奖。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全省新课改汇课活动中上示范课两次,在全市教研活动中作新课改培训3次,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校园集体舞培训一次。教师们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实验能否在学校实施,关键看领导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对课改的认识是否到位。为了使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首先接受新课程、了解新课标,尽快转变观念,新课程实施之前,校长亲自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等书籍。通过学习,班子成员明确了课改的目的、意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质量观,提高了课改实验的积极性、自觉性,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了思想理念上的准备。

  为了保证课改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指导的开展好,我校特别组建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主抓高中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组长、网络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担任。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承担着研究新教材、组织校本培训、帮助教师理解新课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任务。

  2、确定课改实验方案,使课改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顺利实施。

  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精心设计了课改实验方案。方案中对实验的内容和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实验方案出台以后,实验指导小组成员和实验教师结合新的高考方案,共同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反复论证修改得到一致认可后,各学科组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定了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3、加强师资培训,使教者首先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

  (1)我校任课教师在上岗前全部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首先接触了新的教育理念,学习了新课标。为了让领导和教师感受课改,我校先后派主抓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去广州、青岛等地学习课改经验,观摩新课程课例。

  (2)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学校定期对教师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检查与考核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3)组织教学、教研的“青蓝工程”。每学期在各级组教师的配备上,同级组同学科实行中青年教师的优化组合,通过“一帮一”活动的开展,加强“传、帮、带”,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落实“四个一”的要求。根据教育局的读书活动要求,学校图书馆配齐了教师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积极为中青年教师自学、研究教材提供条件。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读一本教育专着,写一篇读书笔记,并于期末上交一份教研论文、一篇教学案例。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8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乡镇中学,成绩在县内一直比较好,除了管理相对严格之处,还因为有部分学生成绩较好,肯学乐学,但有部分学生同其他大部分乡镇一样,无心向学,上课睡觉,部分中层学生任务式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目标。整体校风、学风较好,教师安教乐教,对课堂教学改革有动力,敢实践,但改革方向不明确,教学教研理论较弱,课堂把控能力差,在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畏惧情绪。

  二、原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简介:

  (一)、加强集体备课,形成成熟的、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讲学稿。 备课是讲学稿使用的关键的第一步,讲学稿的备课为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加强课堂管理,落实讲学稿的使用,打造高效课堂。主要做法:

  1、推门听课。由学校行政组织部分不用上课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评课。

  2、加大对课堂巡查力度,每天由值日行政和值日教师不定期进行巡堂检查。

  3、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同课异教形式)、 “优质示范课”、 “小专题汇报课”的三课活动,努力把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4、检测评价总结提高。每学期进行2次月测,一次期中考试,每次考试对成绩进行汇总,各级科进行分析和小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存在的知识和教师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调整。

  (三)、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好地为课改服务。

  1、认识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

  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认识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3、通过学习建立良好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而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教学行为的主体。

  (四)、多外出学习,到课改较好的学校参观、听课。

  尽学校最大的可能组织学校的学科骨干、级科组长、教师等到课改成功的学校到参观,听课,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与他们交流课改经验。通过上级部门联系课改的专家和课改成功学校的教师到本校指导、诊断,帮助我校尽快走上课改成功之道。

  (五)、强化行政推行,确保课改成功。

  1、通过教师大会、学校教学讲座、科组会议、公开课、研讨课、外出听专家讲座、听课等形式改变部分教师的观念,让全部教师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

  2、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和经济支持,鼓励教师自学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课改的.有效实施。

  三、存在问题

  刚开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以七年级为试点的改革,主要是以分小组合作交流,印发导学案等形式进行,学生合作交流多了,讨论多了,展示多了,但学生预习积极性不高,围在一起讨论个别组的同学有些有故意倒乱,讲话等太多,所以第一轮改革效果不佳。经过了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几次课改推进会后,我校重新确定“以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以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为模式,以课堂练习分层设计为核心,以快乐课堂为主线”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由于思想认识统一、切合学生的实际,总体效果较好,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未能全部投入课堂,也有个别无心向学,甚至有个别辍学等现象留等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四、现在具体做法与课改方向:

  (一)我校以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以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为模式,以课堂练习分层设计为核心,以快乐课堂为主线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求全体老师改革在课堂,重点是课堂的表现形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要打造有效课堂,重点是备好每一节课,每天让更多的时间花在备好每一节课上。

  (二)我校在讲学稿的设计要求方面如下:

  1、统一名称:讲学稿。

  2、加强集体备课,形成成熟的、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讲学稿。

  3、集体备课应先由主备人把课备好,集体备课时大家讨论修改,印发给学生,最好形成电子文档并保存备用。

  4、根据我校的实际,练习分层设计,分为A、B、C三组,A组以基础为主,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去完成,B组以提高为主,让中层的学生能有所提高,C组以综合为主,让部分尖子课外完成,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导,达到培优的目的。

  5、讲学稿要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课后教与学的反思,设计以练习为主。

  (三)在科组活动方面要求如下: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科组活动,可以按学校的要求上好公开课、可以根据本科组的实际开展理论学习、观看课堂教堂讲座或教学实录等。让科组活动成为深化和学习课改的有效阵地。

  (四)用新课程理念教学,就是要求老师上课要有良好的组织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多表扬、多肯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破解对策与努力方向:

  课程改革的路是非常漫长的,我们应该对整个课程改革的走向充满信心。这一年来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非常的不容易,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认识可能还不是非常到位,或者存在一些偏差,以及我们实施过程当中缺乏一些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着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课程改革就能够持续深入推进。为了进一步推进课改,我们再提出下列要求:

  1、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理念、方法等,为进一步推进改课打下理论基础。

  2、分阶段召开学校课改推进会,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课改的重要性、课改的方向、具体的要求、查出存在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推进课改。

  3、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课改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培养自己学校课改的先进、教学骨干,树千官中学课改典型,为大部分教师学习提供支持。

  4、增加学校对课改的宣传、利用学校网页、宣传栏等明确课改方向、表扬先进,为课改提供正能量。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9

  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已有五六个年头了,在原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aps”教学模式在我校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10月24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中数会暨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省的近四百名教学专家、研究员、教师到我校现场听课观摩,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和好评。

  20xx年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樊校长的带领下,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质和谐”的新五中这个大目标,大家认真分析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在教师、学生中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现状

  1、环境现状

  考虑到我校的地理位置特点,我们虽然处在闹市中心,但是周围多是繁华商贸区,缺少固定的支撑小区,缺少支撑的小学,反而被周围五六所中学包围着。学校办好了,可以吸引来一部分学生,学校办不好,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跑到其他学校,这就决定了我们学校没有固定的生源,必须靠一次次地打拼,一次次地奋斗。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面临招生的困难。

  地处繁华闹市,却必须面对这样的窘境,看来我们只能算是位于城市中心的边缘学校。

  虽然,我们也曾经有过昔日辉煌,最好的时候,我们达一中分数线的人数达到了100人以上,但那时,我们的学生也是以泽州学生为主,那时的农村学校分散,缺少经费,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差,随着义务教育标准化验收的进展,义务教育经费按人头分配到校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大为改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加上目前的招生环境和那时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我们学校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

  要使城市中心的边缘学校真正地城市化,而不是更加边缘。课改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困顿的局面,振作精神,团结一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2、教学现状

  虽然学校上一任领导班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源状况,教师对传统的传承,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得不够彻底,满堂灌现象仍然会时不时地抬头,学生在课堂上仍然表现得缺少活力,缺少应有的朝气,种种现象让人感觉课堂教学的转变确实不是易事。许多传统的东西,墨守成规的东西仍然存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讲授,不重视学生感受,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接受程度的现象,比比皆是,让人感觉积重难返,心中满是困惑。

  结合我校“aps”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地依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问题的设置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建立合理的梯度;学生的自主容易流于形式;由于时间的原因,教学案的四个环境在一节课中难以全面落实;教学案缺少必要的学科张力,各个学科的不同课型全是依据同一个范式进行,使教学这个个性化很强的工作,变得千篇一律,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和积极性。

  二、改革思路

  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我们的课堂应该如何做?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我想,仅仅依靠学校领导个别人的力量很难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是教师,只有教师觉悟了,教师改变了,课堂教学才能够发生根本性地、质地变化。因此,作为校长,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推动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开展深刻反思;推动教师在课堂上,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得失,关注学生的状态,关注学生的成长,将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地方。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三、具体做法

  1、一个引领

  市教研室多年来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近年来,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赛讲式研训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赛的的形式,推动了各所学校深层次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我校利用这个平台,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教师,同时也对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入推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2、三个反思

  目前我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推动教师们深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解剖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焦点对准学生,从学生身上,从课堂的角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至少目前我们要深入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学,古而有之。几千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传道授业关系,变化的是时代的背景,社会的环境,学生的个性。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子显然不能适应活生生的人的变化。因此,面对时代的变迁,面对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千差万别而且个性迥异的学生,我们必须时时反思: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以此推动教学的'观念时时更新,教学的行为时时调整,这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专业态度。

  第二、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什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杜郎口等学校这样做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他学校也跟着这样做了,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不是说这样做就一定行了,我们需要深思,教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状态。我们的红卫兵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果把国家搞得一团糟。学生成为怎样的状态,才是对学习最有利的状态,才不至于让课堂教学进入一种虚浮的、无序的状态。这是教师必须深思,必须研究的问题。教师要有一双观察学生的敏锐的眼睛,教师要有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调节的有效手段,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之上。

  第三、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有了前两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深入思考该如何行动了。归根结底,我们要让我们的课题更有效,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我们需要行动。我们要结合不同学科,结合不同课型,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当然这样的过程一定是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里,我得引用国家督学李希贵的两段话为我做个注解:“不同的学习内容理应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学习所有的内容,应该是我们的共识。可是,现实中,在许多地方和许多学校里,我们甚至还在用行政的方式,推动各种课堂朝向同一个模式。”“既然学生是有个性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师的个性。不必让不同风格的老师同台参加同样的课堂教学比赛,不必让所有的学科都以相同的方式设置擂台,不必对不同的课型使用相同的评价模式,不要用同一种模式培训不同的教师,更没有必要让所有老师都写教学随笔。”

  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我有我法,贵在得法”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在一个粗线条的教学指导思想,粗线条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下,让老师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终开出五颜六色的课改之花。

  3、一项研究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型有不同课型的特点,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个性,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们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尊重学科特点,尊重课型特点,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边倒,在充分研究学科特点、课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规范,形成个性鲜明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学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课型特点、教学个性、学生情况,不断完善我校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重视研究的过程,把研究过程当成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以研究生动力,以研究助促成长,以研究促发展。

  4、一个活动

  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始终是我校不断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初中学校由于规制小,教师人数少,教科研活动表现出一些被弱化的迹象,一个年级中大的学科也只有三位教师,难以形成教研合力。即时偶尔将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教研,由于平时在一起交流的少,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深度、广度也难以保证。教研活动常常止步不前,缺少实效性。经过学习、反思、调研。我们本学期将进一步将教研活动聚焦课堂教学。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以说课、听课、议课为主要模式,要求人人讲、人人说、人人议。在活动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每位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

  5、一项交流

  单独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由于环境的局限,教师们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存在共同的思维定势,不利于教学思路的拓展,因此我们不定期地开展了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教师创造更加广泛的教学交流空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消除隔阂,促进交流,通过开放教学,激活课堂,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10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自根据年9月始,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多来,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学校布局的松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我们的做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根据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

  把握教育教学中的环节变革,校刊的内容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

  2、注重案例研究。刊登了教师大量的课改感受,既有操作过程,又有反思后的醒悟。

  3、每期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全校教师围绕该期的主题谈论,如怎样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用评价激励学生等等。

  4、紧密地结合校情。针对课改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如:课改中课堂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专门编排在14——16期中,进行着重探讨,收效甚好。

  5、整体互动,广泛参与。除规定每名教师在一学年中必须有一篇文章刊载于《课改之窗》之外,我们还充分地抓住机遇,广泛地利用了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家长、学生参与课改研究活动的机会。先后有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襄樊市教研室副主任肖兴汉、宜城市教研室副主任罗运生、闵祖成及教研员骆崇泉、马仁森、朱万清等及一部分家长、学生都参与了办刊。

  五年来,《课改之窗》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良师益友,是老师们学习新课程的园地,是教师总结交流实施新课程经验的平台,体验成功的舞台。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发展。20xx年3月,襄樊市课改会上交流了我们的部分校刊,受到襄樊市教育局及兄弟教育局领导、教师的高度赞誉。

  三、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校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开发了校本课资源。学校在上学期和本学期为全体任课教师编印了《开发校本课程教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师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广泛地挖掘地方课程资源。五年来我们共搜集校本课程教案2500余篇,目前我们还组织人力精选、修改,按《指南》分类编印,供以后参考作进一步的完善。

  书画苑里花常开:

  我们把艺教课程中的《书画》校本课程设置为书法与美术:

  1、书法。书法分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

  2、美术。美术分为儿童画、素描、色彩、中国画、手工等几项。

  广泛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借鉴已有的课程资源,针对学校、学生实际,有选择的选取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订阅三种杂志与报刊:《少儿书画》、《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书法》;二是省编义务教材《美术》1~12册与《中小学生字帖》;三是从书店购买的或学校图书馆借用各类书画指导书籍中选取合适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抓好组织过程。

  1、对于初学书画的学生,先采用临摹作品为练习,看谁摹仿最像,坚持练好基本功。学生每次作业全部放在一起比较,评出优、良、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作业的长处,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评,讲评时鼓励、表扬为主,增进学习书画的兴趣。

  2、有一定书画基础的学生,同层次分组进行比赛练习,看谁进步得快,进步快的学生上台表演练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评比三名进步快的学生,老师奖励《少儿书画》杂志和写字用具,调动学生学习书画的兴趣。

  3、书画较好的学生,他们的作品采取竞争上学校书画专栏和学校校刊《课改之窗》上发表,激发学生进取意识,推动学生学习书画的热潮。

  4、让学生走向社会,借助社会活动教育和各类书画比赛的检验,培养一批书画新苗。

  a、参观书画展览,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b、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加速书画新苗的培养。

  c、结合重大节日,至少每年将举办一次学校书画大型的竞赛,从中发现与选拔人才。

  5、举行书画现场表演,举办康乐杯学生书画作品展览。

  6、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邀请各级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到会参加探讨,不断地完善校本课程,形成一套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7、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一年一届的“康乐杯”书画赛开展得有声有色;书画培训抓得有滋有味。美育的苤芽在这里萌发,审美的情趣在这里培育。

  美术室、书法室、艺术欣赏室、作品琳朗满目,师生的优秀作品获奖成果,名人名作,透露着师生的情趣品味。

  一次次的电化展示,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艺术素养在这里得到启蒙。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块墙面,为师生提供展示心智的'舞台。俏立于枝头的花鸟,雄浑秀丽的山水,端庄潇脱的书法,优美而流畅的体艺线条,无一处不在蕴孕百年南小的校园文化的内涵。

  走出去,请进来。在精彩的艺术世界中认识艺术,在名师的指点中提高艺术,在参观展览中理解艺术的灿烂,明确人生需要怎样的艺术文化。

  从发表作品参与竞赛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每学期向各级报刊推荐学生作品,在本校书画比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类书画大赛。师生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举办的“我与电视”、“小星星杯”东方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第一届手拉手“珠穆朗玛杯”少儿书画大赛、“小画家杯”——走进长江三峡中外学生美术作品比赛……获奖师生达1200多人次。有8名师生被吸收为湖北省书法协会会员,有47名学生被吸收为宜城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学校被评为“宜城市快乐校园工程示范学校”、“襄樊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些成果不仅是南小的财富,更是南小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

  文艺舞台放异彩:

  我校“五百队”独领风骚。学校成立百人的电子琴队、百人鼓号队、百人民乐队、百人舞蹈队、百人合唱队,拉开了艺术教育的序幕。星移斗转,年复一年,“五百队”代代相传,永葆青春,而今是独领风骚,名闻遐迩。仅20xx年到20xx年,“五百队”在市级重大庆典、会演活动中演出60场次,学校鼓号队在襄樊市第一届鼓号队礼仪展演中一举夺得桂冠。数以万计的观众领略了南小少年儿童的风采。他们为鼓号队整齐华一的表演鼓掌,为民乐队和谐、美妙的演奏而陶醉,为舞蹈队、合唱队精湛的演技而喝彩!

  我校教师连续8年参加教育系统文艺调演获团体第一名。市团委妇联举办的卡拉ok小歌手大赛中,我校赵婷宇同学获第一名,广播电视局、文化馆举办的电子琴大赛中,我校3名同学获一等奖,团委、妇联举办的歌咏比赛中,我校合唱队几次获得第一名,市委宣传部每次举办的晚会上几乎都有我校的节目。

  收获不仅需要播种,更重要的是辛勤的耕耘和培育。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扬了红烛精神。他们一心扑在教学上,指导排练的文艺节目屡获大奖,《汉江雏鹰》、《妞妞看戏》、《楚都娃》、《青娃与顽童》、《春风杨柳》等先后在第四、五、六届“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中获奖,在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中先后获一、二、三等奖。并被邀请赴韩国演出。有3名小演员被评为优秀演员。在宜城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更是大显身手,现已连夺八年桂冠。其它在市级以上获一等奖的节目达20余个,获奖学生不胜枚举,仅在省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就达100余人次,舞蹈演员于安琪、王春阳、李瑞同学在她们精心培育下,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风采展示大赛”中荣获舞蹈专业组金奖。今年我校在宜城市艺术节上荣获第一名的舞蹈节目《托起盲童心中的太阳》再一次参加了湖北省艺术节演出,并荣获一等奖。

  四、沐五年课改春风雨露,尽显百年南小课改风采

  五年来,南街小学乘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五年间,学校在中央教科所、省市教研室、教科所申报立项了14个研究课题,填补了百年南小无国家、省研究课题的空白,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已圆满结题;省级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省教研室颁发的“优秀课题研究”奖;《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习与品格形成的影响及对策》获襄樊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五年间,两次接受省教研室组织的课改调研,受到了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的高度评价;20xx年为襄樊市教育局召开的课改工作会议提供交流材料五份,两名教师为大会作课,其中校长陈圣友的《围绕课改抓教研,抓好教研促课改》先后被《襄樊教育》、《走进实验区》刊载;五年间,学校先后摘取了“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襄樊市示范学校”、“襄樊市十佳教育科研基地”、“襄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奖牌;五年间,有一名教师获中央教科所颁发的“课改先进个人”奖,2名教师获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奖,二十多人次获襄樊市、宜城市教改、教研奖;有226人次的课改论文、案例、教案在国家省、市级发表、交流或获奖;五年间,学生有20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五年风雨五年歌。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领导教师树立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教师、学校得到了充分地发展。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来校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研活动时,在听了我校课改工作汇报和教师的作课后讲到:“这里所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所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所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所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生动体现。而且老师自身也完善了自己,实现了自我角色的转换,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这对我校的课改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为我们今后的课改工作增添了信心。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 11

  自根据年秋季新课程启动以来,我县积极准备并认真实施,为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诸多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教师老化、教师严重缺乏、教材过多、农村学生学习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是一个渐进的工程。在农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来找到离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的增长点,而不是志存高远。

  20xx年,我县小语种紧紧围绕整体教育教学宗旨,努力履行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深入研究,挖掘问题

  1、只有五个人选择不支持或不关心课程改革的态度,但只有两个人选择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同意”。共有97名(92.38%)教师选择了“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八位老师选择了“太理想而无法实现”。

  2、关于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理解,35人(33.3%)认为现行课程设置不合理,认为新课程教学课堂容量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建议可以增加部分学科课时。老师们普遍认为“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3、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调查。教师备课使用的参考资料中,前三位分别是学生作业本、教学参考资料和教材,同时选择课程标准的只有23人,仅占21.9%。

  4、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调查。学习习惯方面,有22人(12.94%)说老师上课前“每次都有一个预览”,58人(34.12%)表示“有时预览”;在课堂上。经常”只有17个学生主动问老师问题。“没有提到”学生人数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问老师问题。87人(51.18%)反映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小时内”可以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 —2小时”只有少数学生需要很长时间(2 —3小时)。

  第二,夯实阅读基础,巩固教学

  课改的难度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要深深植根于阅读的土壤中。为此,我县已将20xx指定为“师生阅读年,重点推广“学术型校园建设&现状;。目标明确,推广力度大,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效果日益明显,影响不断扩大。一路走来,一路收获。

  1、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了实现“行动和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创造“书香校区”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400万字以上,高中阶段阅读总量150万字以上的新课程标准,帮助师生形成扎实的人文素质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教育体育局制定发布了《万安县师生阅读指导意见》,确立了全县师生阅读的.四项工作目标:

  1.在全县掀起阅读热潮,继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转变观念,拓宽课程视野,探索师生阅读的有效途径。

  3.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应鼓励教师精读专业书籍和经典书籍,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浓厚而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好读书,好读书”。

  4.不断加强对师生的阅读教育,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格,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建议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搞好图书馆建设,加快校园网建设,推荐阅读书目,举办阅读节,成立阅读组织,加强阅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工作措施等。我国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召开读书报告会。为了开阔老师的视野,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品味。4月初,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作了题为《师生同读,其乐融融》的报告。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先生站在人生成长的高度,着眼于高处,从小事做起,从阅读动态、阅读经典、读写结合、边走边思考等多个角度和层面阐述了阅读方法和内容。他说话冷静,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理性,深深震撼人心。让我们对教师为什么要读、怎么读、读什么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3、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阅读知识竞赛。为了倡导“读书丰富生活,使人明智,建设学术校园”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5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阅读知识竞赛。通过读书知识大赛,让师生用人类、文明、经典的崇高精神对话,让师生从书本中获得精神慰藉,从书本中洗涤心灵,从书本中享受教与学,从书本中寻找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前,所有学校成立“学习社区”,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计划,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阅读计划。主题鲜明的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激发了师生的阅读热情,使全县的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在县运会期间,经过笔试,来自世晓、符晓、道晓、小妖、少晓和贵晓的队伍进入了决赛。期末以口头回答的形式,挑战“四个层次”也就是“别无选择”“放弃我”“百倍的信心”和“勇敢冒险”。在表彰仪式上,教育局局长郭白云充分肯定了读书比赛,并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要继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师生热爱读书;

  二是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

  三是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Let “经典”走进师生心中。

  每天早上,每个学校都会安排“阅读时间”;坚持“听名段,欣赏名著”我对经典的理解:听中外名曲,古今诗词,经典故事,而这些经典给了学生文化营养,渗透了传统道德思想,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在20xx年制定了《师生经典阅读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师生参与。低年级学生主要关注《三字经》、《门徒法则》、《千字文》,中高年级学生和教师主要关注《论语》。通过经典背诵比赛和个人评估测试学生的阅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2456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老师主要背诵《论语》,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随机测试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主要以写作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每个做实验小学老师的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经查完了《论语》第一、二章。读《论语》成为今年教师基本功的主要内容之一,年底一定要过。

  20xx年4月23日、6月16日,《井冈山日报》发表《实验小学“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经典”事件的报告。

  第三,研究和培训相结合,提高质量

  找准教学切入点,研培结合,突出主题,突破难点,是我县小语种教学研究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比赛+训练+阅读”。比赛是锻炼,训练是提高,读书是营养。而且形式要创新。我们县正在步行“专题教学与研究”在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努力:

  学校从问题入手,在教学和科研上寻求突破。以学科教研小组为平台,大量“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程序是:“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包容共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团队的建设,从而实现开放评价、互助教研。

  第四,教学实践,贴近课堂

  “课堂是我们老师的根。教师和研究人员永远不要脱离教学一线,应该始终保持教师的地位。”这句话就在我们心里,植根于课堂。

  1、送班下乡。为了充分发挥学科教研人员、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县每学期组织小语种学科下乡教学。此次活动为广大乡镇教师带来了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示范课。

  2、教学实习周。为了引导乡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我县经常组织教研人员在乡镇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教研人员到校后都会接一个教学班;二是教师和研究者站在理论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就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教师与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密切接触,不仅提高了教师和科研人员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加快了乡镇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11-02

教学改革的培训心得12-13

县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02-07

广告设计的教学改革04-08

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2-13

教学改革自查报告02-21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8-26

个人季度工作报告及工作报告的写法09-25

课程调研报告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