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时间:2022-02-09 14:45: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隋唐英雄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篇1

  最近我刚刚看完了隋唐英雄传,里面的剧情把我深深吸引!

  但是我唯一可惜的是伯当和罗成死的太不值得了,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程咬金不该这么相信李密,认为他是兄弟啊!

  当李密死后,当道士和他的手下,可以说是兄弟把,他们跪下说了一声皇帝的时候,我本人认为太不值得了,给这种人跪有什么用啊!当时我还认为单雄信他们真幸运,找到的这个皇帝待人如朋友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个昏君。

  我觉得单雄信在兄弟和孩子中间,当他必须选一个的时候,他选择了孩子,但不愿拖累自己的好妹妹和妹夫,这种痛苦甘愿自己承受,这种感受是很难承受的!他是一个铁汉子啊!当他面对着李世民他没有跪下,他说的一句话我还记得,他说:“我宁愿死在兄弟的刀下,我也不投靠你。”最后他死了,但是他的事迹已经让我们记得,可是说他死而无憾啊!

  《隋唐英雄传》以南北朝时期北周杨林举兵歼灭北齐班师后,侄儿杨坚又灭周建隋,自称隋文帝始至以秦叔宝为中心的瓦岗寨众义士匡扶正义,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历史背景。全剧以唐朝护国公秦叔宝为核心人物,从秦琼幼年目睹隋兵欺压百姓及少年时代的愤世嫉俗行侠仗义的成长过程,在他身边的众多英雄豪杰如:程咬金、罗成、单雄信、徐茂公、王伯当、尉迟恭、李世民等人物为辅线,其中本剧还增加了两位花容月貌的虚构人物--李蓉蓉、单冰冰以作为男女情缘的主要人物容纳其中,使全剧更加生动好看。

  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杨广欲谋篡位。李渊为了避难,准备携全家离京返乡。途中,李渊遭到杨广收买的杀手宇文成都的袭击,危难中正巧碰到押送囚徒的秦琼。秦琼击退宇文成都,救出李渊后,得知杀手是杨广派出的,又怕多事,不辞而别。为了报答秦琼的救命之恩,李渊为秦琼立庙以示纪念。

  秦琼把犯人送到潞州后,因欠下房钱,又患重病,被迫卖出自己的金刚锏时,遇到了绿林好汉单信雄。他一直敬重秦琼的为人和武艺,便厚赠银两。秦琼在回家的途中因被错认为是响马,打斗中,失手打死捕快获罪,被当地官府发配燕山,之后他又因为罗成父亲的关系,去山东节度使唐璧处当旗牌官。

  秦琼到达山东不久,杨广谋害了隋文帝篡位,当他强迫大臣伍建章伪造遗诏布告天下大时,建章不从被杀,引起建章的儿子南阳太守伍之召起兵反隋。杨广命韩德虎攻破南阳后大赦大下登基。被判重刑的程咬金遇救出狱后,单雄信见他是位英雄,便拉他一起做打劫的无本生意,却得靠山王杨林的几十万两饷银,便当众烧毁捕批牌票。不料单雄信和程咬金又在黄土岗被捕,于是徐茂公等好汉人返山东,救出二人,聚义瓦岗寨,拥戴程咬金为“混世魔王”粉碎了隋军的多次征讨。

  瓦岗军的程咬金觉得当皇帝没趣,把王位给了谋士李密。李密便自立为西魏王,统兵扫隋,得到天下响应。游幸到扬州的隋炀帝终于被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杀死。李密趁机拿下扬州。但他不思进取,开始腐化堕落不说,还猜忌部下。而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的李世民却思贤如渴,广纳人才。他十分赞赏已成为他妻子的长孙姑娘的观点:统一天下的大战,也是争夺人才的大战。于是那些叛离李密的谋士大将们纷纷投到李世民的门下,众叛亲离的李密终于被中国籍的王世充击败。

  在李世民的统帅下,徐茂公、秦琼等人等率兵扫平了十八路反王。演绎了场颇为神奇的故事。

  然而才高功大的李世民一直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所嫉恨,他们谋害李世民的阴谋暴露后,忍无可忍的李世民翦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后李世民也被群臣拥戴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

  总之,我相信精彩,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体会出来的!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篇2

  寒假里,我观看了《隋唐英雄传》这部电视剧.它以北周杨坚灭北齐,建立大隋,血溅玄武门为背景,以秦琼 、咬金 、成等人为中心,演绎了隋唐人物的英雄气概.这部电视剧被吵得沸沸扬扬,几个台同时热播,但我看了,不禁发出了疑问:这部电视剧真的像媒体宣传的那么好吗?

  第一,很多故事情节与《隋唐英雄传》不符。王婉儿是被宇文述杀死,不是宇文智及;和秦琼一起进京的不光有王伯当、齐国远、李如圭,还有柴嗣昌,宇文成都这时还没有出现,所以齐国远和李如圭并没有在此时丧命;秦琼进京时给他警告的是李靖,不是刘文静; 秦琼并没有受过重伤,而且当时也没有输血的技术,更别说验血型了,这个情节设计的实在有些荒唐;杀死文帝的不是炀帝,而是张衡,而且当朝掌握兵权的并不是杨林和宇文化及,是杨素和宇文述;李密也不是被程咬金硬拉上皇帝宝座的,他是杀了瓦岗旧主翟让才坐上宝座,而李密也不是因为众叛亲离而失败的,是因为在最后一战中,他把能征善战的秦琼派去征萧铣了;王世充的征讨方式也和电视剧大不相同;在“秦王宫门挂带”一集中,秦王没有陷牢,他并没承认自己勾引张、尹二妃;玄武门事变,发兵的是秦王李世民,不是太子和齐王。这些情节都违背了历史,不知这部耗资巨大的电视剧要表现什么!

  第二,人物塑造的太假。秦琼乃世之豪杰,并不像电视剧里塑造的那样儿女情长,而且史书记载秦琼“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河目海口,燕颌虎头”,不像演员黄海冰表现的那样玉树临风。

  李世民可称为一代明主,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他不会天天把“以民为天”挂在嘴边。李世民不像电视剧里表现的那样愿屈膝于李建成之下的人,导演把李世民塑造的太过于仁厚了。他不是不重视皇帝宝座,要不然,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为何娶了李元吉的爱妃,为何不断埋怨李渊没有及早立他为太子呢?

  在这部电视剧中,罗成的形象塑造得也不好,他竟和表哥秦琼差点成了情敌。剧中,罗成成了痴情者的化身,为了一个女人而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意志,这不符合罗成的性格特征,而且罗成的妻子不姓单,姓寇,他们是在马蹄上缔结姻缘,吴越反成秦晋的。

  我觉得《隋唐英雄传》的拍摄违背了历史,它无法和《三国演义》相媲美,导演把这部电视剧现代化了,感性化了,但这正是我不愿看到的。因为,它扭曲了英雄的形象。我认为这不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篇3

  说起隋唐英雄,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罗成。在《隋唐英雄传》的热浪渐渐消退之后,在愤怒激动悲伤渐渐平复之后,才发现原来在内心深处,还是在痛,也许是永远的痛。

  我也一样每日在等片尾曲,在绞痛的歌声中,每日看那万箭穿心、双臂垂落的人影;每日看那夕阳西下、银枪孤立的镜头。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心痛,无论他在荧屏上怎样的欢笑、怎样的幸福,但心里知道他最终是要这样悲壮、这样悲哀的离去的,所以他越是笑得欢愉,我就越是感觉心碎。

  无论是在小说、史书、评书或是电影电视中,只要一提到罗成的名字,一想到那“冷面寒枪”的英姿,我就会悸动,就会黯然,就会心痛。我无法认真的去分析、比较、思考,在不同的演绎下他有些什么不同,谁把他表现得更好,谁把他的形象毁容。我只知道他就是罗成,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他就是我心中的那个永远的罗成。

  他不是忠义的楷模,不是道德的雕塑,他英俊、洒脱、高傲、狂放、虚荣、狡猾、机敏、狠毒……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俊、他的狠、他的邪性和正气,还有他英年早逝的遗恨,才使得千百年来赚尽了女子的芳心和春情。比起英雄迟暮的凄清,即便是心痛,我仍宁愿他毁灭在最美好最灿烂的时刻,因为只有这样的毁灭,才最刻骨铭心、才最痛入髓骨;只有这样,才在日渐灰暗的岁月中永远夺目。

  很多对聂远罗成的`批判,可是我爱屋及乌,因为极爱罗成,便也极爱聂远了。看《隋唐英雄传》,只为罗成,不管里面有多少不足,我仍爱他,爱他炯炯的双目,爱他迎风的飞驰,爱他软弱的缠绵悱恻……无论多么的心痛,还是止不住一遍遍的去等那曲末,一次次的去看他恨爱交织的最后的时刻。心里一千次的说不敢不敢,可眼睛总要一万次的去捕捉。

  对我而言他不是英雄,他只是我梦中绽放的——最短暂、最灿烂的——烟火!、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篇4

  这部剧绝对是我等九零后的童年神剧,当年讲述隋唐历史瓦岗英雄的电视剧并不多,40集的剧在当时完全算得上大制作,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加上重播率也很高,使得我现在一听到秦琼罗成陈咬金的名字脑海中自动浮现剧中的人物扮相。豆瓣评分苛刻,7.6其实不算低,但我个人认为本剧值得8分以上。

  选角出彩,男神云集

  这部剧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其中的众男神,第一男主角秦叔宝,男二号罗成,剧集中后期出现的李世民,反派隋炀帝,各型各款的美男子应有尽有。将近而立之年的黄海冰遇到了这个年龄段最适合的角色,把秦琼的稳重、智慧、温柔、睿智、侠义等等特质都表达的十分到位,太年轻流于浮躁,太成熟偏于老成,这部剧的造型、服装、人物塑造和彼时的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黄海冰十分契合。除了年轻的帅哥们,老年组也是实力派帅大叔,第一集客串的秦彝,靠山王杨林,靖边侯罗艺,唐公李渊演技出色,还有宇文化及,虽是绿叶却令人挪不开眼。女性角色不多但是选角都十分贴合角色,两位主要女性角色塑造虽然有点套路化但也可圈可点。

  情节丰富,节奏紧凑

  虽然剧有40集,但是从隋朝建立一直到玄武门之变,按照如今电视剧的拖沓程度说不定都能分两三部了。而这部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香港导演执导的缘故,很有港剧的风格,不考究细节,矛盾冲突激烈,节奏很快,甚至有些枉顾逻辑性。比如在两集之内可以包括秦母寿宴,咬金入狱,众人劫狱,大战魏文通,聚义造反,走马取金堤等等情节,令人目不暇接。虽然有时候不免处理粗糙,转折突兀,但整体看下来令人有着酣畅淋漓的感觉。

  打戏精湛,渲染到位

  男人的群戏自然少不了打戏和骑马戏,当年少有电子特效,不会一剑出去都是光波,都是实打实的上阵对打。当时剧组请了许多优秀的武术指导和武术替身,力求打戏精彩。演员也足够敬业,据说当时裴元庆大战秦琼罗成的戏,三个人都沉浸角色做了不少自由发挥。关于义气的表达,演员们完成的也很好,最起码他们能够让你相信,让你动容。瓦岗诸人因义而聚,因天下苍生而投唐,其中展现的乱世兄弟情,各为其主忠义难两全的无奈,以及英雄惜英雄的豪情都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期间穿插着各种诙谐的笑料,也让剧集多了些轻松愉快的氛围。本剧被诟病的战争场面寒酸,史料改动问题也着实存在,不过瑕不掩瑜,在我看来这部剧绝对值得一看,并且评分可以比现在更高一些。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 篇5

  昨晚看《隋唐英雄传》,看到李密众叛亲离,瓦岗诸将纷纷离开,金墉城最终落入王世充之手,不禁万分惆怅。这班草莽英雄们,以瓦岗为舞台,曾上演了一出出多么惊心动魄的好戏:秦叔宝走马取金堤、罗成勇破长蛇阵、徐茂公计赚裴元庆……而如今,曾经的风云际会,只落得凄凉收场,令人无限神伤。

  虽然我很喜欢李世民,也承认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但对隋唐中的政权而言,我更偏爱瓦岗,那一个热热闹闹、不分大小尊卑、像一个大家庭多于一个政权的瓦岗。瓦岗鲜活的生命力在于它鲜明的民间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程咬金,这个即使穿上龙袍也扮不像皇帝的混世魔王。虽然他头脑简单,言语可笑,举止荒唐,但是,正是他,以对繁文缛节的深恶痛绝,以毫无帝王体统的平民本色,以最真切最朴素的民间立场,构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人平等兵民一体的理想王国,相比之下, 李世民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以民为天”只不过是一句苍白的口号。

  然而,在那个人们需要一个偶像来顶礼膜拜的时代,程咬金这样的人注定不能成就帝业,瓦岗这样的政权也注定不能一统天下。于是,随着李密的到来,瓦岗逐渐走了调,变了味。终于,众将离散,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烟消云散,瓦岗寨寿终正寝。理想国破灭了,英雄们何去何从?有的死了,剩下的都陆陆续续投顺了大唐。他们渐渐褪去了草莽英雄的征袍,换上了忠臣良将的外衣,臣服于一个有着强烈的儒教背景的君主,依附于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纪严明的朝廷。在他们身上,那种民间的气息和力量一点一点地黯淡下去。这些昔日的反贼们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成了凌烟阁上一个个呆板的名字。

  历史的烽烟散尽,尘埃落定,大唐一统江山,天下太平。这是一个喜剧的结局,但不知为什么却有股悲剧的味道。千载之下,更加沉重的是女作家丁玲在面对共和国开国元勋的画像时发出的一声叹息:“他们曾经是兄弟,现在却成了君臣。”

【《隋唐英雄传》观后感】相关文章:

《重生》观后感03-17

《1921》观后感03-17

《功勋》观后感03-08

晚会观后感02-22

《家风》观后感02-19

个人观后感02-16

灯展观后感02-10

视频观后感02-07

《钱学森》观后感02-03

《归来》观后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