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用明暗交替的线索,铺陈出一个包裹在柔美画面里,温柔细腻的视角下,节奏逐渐变化的残酷而激烈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欢迎阅读!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一
安妮写的七月与安生终于上映了,今天才有时间去看看,很想写写有关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我想曾喜欢过安妮书的人,对她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今的安妮名字已改名为庆山,但是她却是曾陪我渡过很长一段少女时期的那个人,以至于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仿佛闻到了以前安妮的味道;
影片一开始写的是2个13岁小女孩,在军训时,安生藏在怀里的小松鼠跑到了七月的怀里,进而结缘成为闺蜜;
2个女孩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七月像无数乖乖女一样,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下长大,安静又温顺;安生父亲早逝,与妈妈关系又不好,所以她骨子里倔强而又独立;
七月羡慕安生顽强与勇敢,安生羡慕七月家里的温情,在13-16岁之间,她们互为彼此的影子;
但在初中毕业那年,七月选择了继续上高中,而安生却选择了上一所职业学校,那一年,2个女孩躺在安生租住的出租屋里,七月告诉安生她喜欢了一个男孩,叫苏家明;当七月告诉安生那一刻,安生心理是不开心的,莫名的情愫会在安生心理蔓延开来;
我想这种情愫是大多数女孩都有过,当你我都是单身时,突然有一天闺蜜告诉你她恋爱了,有男朋友了,那时候年轻的我们是会有一种失落的,因为你再也不能完全拥有彼此,谁说友情往往在爱情面前就会黯然失色呢?
其中最让我触动的场景也有:影片里安生骑着摩托车载着七月穿过大街小巷,像极了所有的青春文艺片,你会很自然想到青春年少时和你一起骑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的那个闺蜜,那个疯丫头;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像七月一样,安静又温顺,听从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的生活;
当七月在山上发现安生与家明有暧昧举动时,她选择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当安生乘坐火车离开时,她才发现家明和安生互相喜欢着对方,因为安生脖子上带着家明的玉坠,她还是选择隐忍,尽管泪流成河;
看到这里时,我们都会责怪七月,为什么不理直气壮的质问安生呢?5年的时间里,她们一直互通来信,安生的每张明信片后面都会写,替我问候家明;
其实这不是软弱无能,这是自我保护,因为有的事儿一搓破,她就失去了十几年的闺蜜,也会失去挚爱的男友;
七月总是通过隐忍的方式来换的平静的生活,到最后她不得不出现在安生和家明面前时,她心底的小人才蹦出来爆发,但是她始终没听家明解释一句,只是把问题抛给家明,让家明选择,这都是七月争取爱情的方式;
最终家明回到了七月身边,但是七月发现家明不是百分百爱她时,她又选择了离开,在结婚的第二天让家明逃婚,这样她才能名正言顺和家明结束这段婚姻;
七月敢爱也敢方式,可以争取,但不强求;
我们何尝不像七月,曾强烈渴望得到一切的幸福,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到头来发现,用尽全力,现实还是不会如你所愿;
我们也都想七月一样,对自己失望过,曾无条件爱着闺蜜,等长大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分享的,譬如说爱情,男朋友;
七月是羡慕安生的,正如我们都希望活出不同的样子,渴望爱,渴望自由,渴望放荡不羁,渴望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但在现实面前我们总是装着开始,总是带着一具面具;
故事的`结局,导演选择让我们去猜:七月她是继续流浪,还是死于产后大出血?
整个影片其实对于没看过安妮的书的人来说 ,恐怕不太喜欢这部影片,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
只是网上评论其实蛮高,8.8分,但是进了电影院寥寥无几的人;
只是对于我这种安妮粉,我觉得影片挺好,它会让我们想起女孩之间的那种闺蜜情谊,会想起年少时的我们的青葱岁月;
爱情它不会是生活的全部,真正的友谊才会萦绕一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二
有人说,《七月与安生》宣扬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部具有错误导向性的影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七月生了个孩子难产死了。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7岁的那一刻。安生则把自己的青春困在了不同城市狭小破旧的出租屋里,和不爱的人谈爱情,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而家明应该是电影里活的最世俗的那个吧,作为一名合格的北漂,像千万个于城市中奋斗的年轻人一样,努力打拼和生存,没有“狗血”剧情的加持,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
是啊,明明让自己不要那么在乎,就可以活的好一点了,偏偏就是要去选择对抗。
于是七月爱了家明那么多年,在结婚的前一天。她后悔了。是她自己亲口对家明说:“明天结婚你不用来了。我不能和一个不够爱我的人结婚。”亲手推走家明的人是她。而逼她狠心离开的,是家明。
于是安生在发现家明喜欢的是她的时候,选择离开七月和家明,离开那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她对七月说:”我要跟那个流浪歌手走了。他是除了你之外,第二个对我说我爱你的人。“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留下来的,留在那个貌似幸福的泡影里,继续做一个乐呵呵的傻瓜。
谁都知道抉择太难了。于安生,于七月,于你于我,都一样。因为贪恋多一秒的幸福假象,舍不得亲手捏碎它。
《恋爱的犀牛》里,一己说,”我曾经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但是这一次我认输了,我低头耷拉地顺从了,我就将永远对生活妥协下去,做个你们眼中的正常人,从生活中攫取一点儿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且作乐,这些对我毫无意义,我宁愿什么都不要。“
一己的勇敢,是一个人年轻时唯一拥有的东西。勇敢的意思是,对于事物和对于自我,既有勇气去创造它。更要有勇气去打破和重组它。而在”打破“这件事上,我们显然不够擅长。于是软弱的部分便显露无遗了。
贪婪也好,嫉妒也好,自私也好,虚伪也好。而我讨厌软弱。讨厌这个“好好先生”惯有的品质。软弱造成的结果是,因为无法在当下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长久的消耗中,耗费彼此青春和气力。因此造成的伤害,反而是刀刀刺骨。
七月花了很多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多年以来为自己营造的幸福泡沫,尽管看上去庞大,温暖,可是风轻轻一吹,它就散了。除了回忆,它没有未来。
家明一直没明白这个道理。他是他和七月这场感情里助纣为虐的懦夫,始终看不清自己,未曾得到过爱情。
安生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她扯着皮肉断着筋骨,走的比谁都决绝。
这部电影里,很多海报为了配合电影宣传,配了博人眼球的标题和话语,而抄袭《戏梦巴黎》的剧照也不再做评价了。反倒是这张干净的海报是我最喜欢的。从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到七月发现家明送给安生的吊坠时的错愕,到安生喊着“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所有的心理变化、情绪全在眼神里了。对于安生来说,丢掉了全世界,也不过如此吧。
后来七月和安生很久没有再见。唯一的联系,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七月会收到安生寄来的明信片。
后来安生回来了。七月和安生几度争吵又几度分离。
后来安生再遇见家明,家明看到了这个长长的故事,却始终不知七月已死的结局。
安生和家明从未在一起过。七月却和安生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尽管这个一辈子,只有27年。
对于观影者来说。七月和安生更像是一个人的两面性。七月是大部分人的状态。有完整的家庭,读书、考学、工作,几乎是按照令所有人放心的安稳路子在走。而安生更像是潜藏在心里的那个憷唇欲动的灵魂。自由,洒脱,干脆,随性。
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归于青春片。而当你真正走进电影院看完以后,你会发现它的跨度不仅仅是青春这么简单。单纯地归结为爱情,友情,都错了。很庆幸电影比书的表述更为动人和丰富。很多人以为这部电影是陈可辛导演,而事实上是曾国祥。这个难得的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在电影《恋人絮语》中同样有不俗表现。如果说在处女作《恋人絮语》中拍摄手法还略显青涩,那在《七月与安生》中,我看到了他不俗的讲故事的方式。叙事结构很妙,人物塑造的也很丰满,在故事的矛盾和冲突的制造上,让整个故事的层次感凸显出来,难得地在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里,构建了相当成熟的故事环境。
我是一个讨厌看悲剧电影的人。电影里和谐美满的大结局并没出现,谁都没有皆大欢喜。七月不该难产死了,安生27岁以前不该活的没有人样。世界应该公平些。别傻了,导演就是想赚你眼泪。
依然不妨碍这是部好片子。
安生在小说里给了七月一个最好的结局。这个她恨的人,她爱的人,她嫉妒的人,想拥有她一辈子的人,和安生彼此互换了人生。我相信她没有离开过,她只是在平行世界里,重新活过。
【热门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观后感【热】03-15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03-11
电影刮痧观后感03-10
电影1921观后感03-03
电影超越观后感03-20
电影搜索观后感03-19
千与千寻电影观后感12篇04-27
电影千与千寻观后感(通用15篇)03-02
微电影《在场》观后感03-16
电影《悬崖之上》观后感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