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月模拟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时间:2020-12-23 19:57:52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四月模拟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反思答题失误 冲刺最后高考

  高三师生迫切关注的各区县模拟考正在陆续进行当中。那么,这次模拟考的意义何在?从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首先,这次模拟考可以看作考前的一次实战演练。通过这次演练,检测第二轮复习的效果,调整第三轮复习的策略,为填报志愿提供有力参考。

  那么,要想作为重要参考,试题的信度非常关键。从长宁区模拟考试卷来看,师生们的评价普遍较好。理由是,长宁区的这套试卷,最大限度地贴近高考的难度。无论是题型、题量,还是试卷长度、难度系数,都最大限度地与高考接轨。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考试院负责人说过,今年的高考试题将保持稳定,在题型等各方面不会有较大变化。这就表明,参照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形式命题,将是科学的可靠的。

  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哪些?

  一、审题失误审题失误不仅仅是指作文,也指阅读理解题。高考试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切合题意。说白了,就是问你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可是许多同学没有认真阅读题干,吃透题意,就贸然下笔,导致答题失误。例如第3题“文中说‘有两条消息显得颇具意味’,这‘意味’具体体现在________”这道题,显然重心在于“意味”二字。但是许多同学只抓住了“两条消息”,而忽略了“意味”。

  第12题“请结合文意,另举一个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的实例,谈谈你对‘传承与反叛’关系的认识”,有同学举余秋雨为例。余秋雨是当代散文家,但还没有正式进入文学史。有同学举爱因斯坦。他是科学家,不是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同学有可能是没有认真审题,也有可能是审题了,但是平时缺少积累,实在想不出来,所以随便写一个了事。

  作文审题失误现象更是严重。有同学只写“回头看”,不谈向前看。有同学虽然审题了,但是却不知如何展开写,有的只在开头结尾提一下“向远处看”,中间主要篇幅就开始谈理想,信念,勇气等。写成了穿靴戴帽式的文章。有同学擅自修改题目,不按原题目去写。

  二、整体阅读意识太差不少同学在答阅读题的时候,不是首先进行整体阅读和把握,而是直接读题,结果,文章的精髓还没有抓住,就急匆匆地下笔答题,以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失误。如第7题“文中举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有同学回答“是为了说明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该同学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去读本段的内容,以至于误答。

  三、答题表述不简洁一种情况是,找到答题区间,为了不遗漏,就大段抄写。一种情况是,杂乱不集中。如第26题“本文所指欧公、荆公论诗之失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关于启示,谈一个就可以了,但是有同学杂七杂八谈了三四个启示。

  最后,谈谈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还有不足20天的时间,千万不要有“也就这样了,不会有太大进步了”这样的想法。语文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感悟的过程,别说是高中生,就算是季羡林这样的大师也是在不断的感悟中前进的。语文 学习时刻都会有新的发现。

  2、现在的是效率,决不是时间。要在保证睡眠和运动的基础上学习,注意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善于归纳总结、联想感悟、类比迁移。应该避免陷进题海之中不能自拔。

  3、树立整体阅读意识。每做一道阅读题,就应对阅读材料潜心研究,做到整体把握。包括文章的主旨、写作手法、材料以及语言特点等等都应该大体上了解,然后再去做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文章都适合于出阅读题。一般来讲,适合高三同学水平的阅读材料,大都是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具有文化内涵或思考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既可以,也应该作为我们积累的重要素材来源。

  4、对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下功夫背诵下来。这样既可积累大量的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又可以在考试时不丢或少丢分。可谓一举多得。

  5、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进入到良好的'状态。高考非常讲求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指身心都集中在考试这件事情上来。所以,建议每天坚持做题,每周写一篇作文,并与同学老师交流,直到参加高考。“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最后祝同学们能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高考“文学常识”巧记十法

  □高级教师周永蔚

  在每届上海语文 高考的试卷中,命题组的老师们总要编写设计一些“文学常识”检测试题。笔者在此教你几招识记妙法,供你在识记时参考运用:(1)姓氏记忆法。比如,先秦的诸子散文,一般都是以“姓十子”来命名的:老聃的《老子》、墨翟的《墨子》、庄周的《庄子》、荀况的《荀子》。当然,也有直接采用姓名来命题的。比如,唐代的“宫廷文人”沈期,就留下《沈期集》。

  (2)表字记忆法。“表字”是父给子题的,它对“名”在含义上有“正补”或“反补”的作用。比如,李白,表字“太白”,所以他有《李太白文集》。

  (3)别号记忆法。比如,苏轼,别号“东坡居士”,如果我们要阅读他的优秀散文,就可以去找《东坡文集》;辛弃疾,别号“稼轩”,在中学教材里所选的佳词名作,就出自于他的《稼轩长短句》。

  (4)官职记忆法。比如,王维,曾担任“尚书右丞”职务,于是就有了《王右丞集》;杜甫,曾在朝廷挂名“工部员外郎”官衔,所以才会有《杜工部集》。

  (5)谥号记忆法。人死后的别称叫“谥号”。比如,范仲淹,谥“文正”,故有《范文正公集》;欧阳修,谥“文忠”,所以他把一些文章结聚为《欧阳文忠集》。

  (6)籍贯记忆法。柳宗元,系唐代河东人,故其作品最后辑结为《柳河东集》;王安石,是北宋临川人,故就有了《临川集》。

  (7)寓所记忆法。写《梅花岭记》的清代文学家全祖望,他的《鲒土奇亭集外编》是选用故乡的“鲒土奇亭”作为居室来命名的。《祭妹文》的作者袁枚,晚年退居于江宁小仓山下,在那儿修建“随园”,于是就有了《小仓山房文集》和《随园诗话》两本专集问世。

  (8)书斋记忆法。高中课本中的《五人墓碑记》,是选自明代著名学者张的《七录斋诗文合集》。张的书房名叫“七录斋”。这是因为他自幼嗜学,每读书一遍就手抄一次,然后焚之。这样要连续“抄录七遍”,自己才认为读好了文章。

  (9)年号记忆法。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并序)》,它选自《白氏长庆集》。而该书中的“长庆”两字,就是唐穆宗的年号。另外,在中学语文 教材里,还选用了苏洵的《六国论》和曾巩的《墨池记》。其前者出自于《嘉佑集》,而后者出自于《元丰类稿》,“嘉佑”和“元丰”都是年号。

  (10)朝代记忆法。把初、高中七学年十四本语文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按“中国历代纪元表”加以有序排列。为让考生正确知悉,笔者特明列如下:“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我们的“二十四史”就是这样规范编排的。假如叫你回答“四史”的问题,这完全可以序列成: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这四部史著。

http://jianlimoban.c321.cn/

【四月模拟卷分析及备考策略】相关文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模拟卷01-23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策略分析07-16

英语面试模拟卷01-16

职称英语备考策略05-25

小升初英语冲刺模拟卷01-23

中考物理模拟卷试题02-20

小升初英语面试模拟卷02-24

2017自考专升本备考策略02-13

成人高考的备考策略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