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种类说法错误的是:
A.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这是一个命令性规则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这是一个准用性规则
C.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这是一个确定性规则
D.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是一个授权性规则
2.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
A.人权指出了立法与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B.人权标准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C.人权的法律保护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
D.无法律也就无人权可谈,因此人权的所有内容必须都由法律规定
3.魏某承租丁某一套住房,租期为3年,每半年结算一次租金,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各执一份。后因丁某要去国外工作并在国外定居,便将该房卖给刘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但未能及时通知魏某。刘某买了此房后又到外地出差。半年之后刘某以房主的身份向魏某收取房租,魏某拒绝向刘某缴纳租金。刘某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判刘某败诉。针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是义务性规则,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属于确定性指引,如果不按照这种行为模式行为,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B.法官在处理此案件的过程中,进行了归纳推理
C.从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讲,此案中法官对此案的处理是一种事实判断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律适用中一般先适用法的正式渊源,再适用法的非正式渊源
4.关于法律解释的方法,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客观目的解释可以使法律决定与特定社会和伦理与道德要求相一致,从而使法律决定具有最大可能的正当性
B.“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可以解释为只要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文义解释的方法
C.法律解释的方法根据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
D.法律解释的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尤其是在解释有争议的法律问题时
5.下列关于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我国1954年宪法和现行的1982年宪法属于法律的继承,因此法律继承更强调不同时间的法律的承接和继受,即纵向意义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
B.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派遣使团到欧洲考察,回国后制定的日本宪法与德国宪法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属于法律移植,所以法律移植则更偏向于同时代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鉴,即横向意义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
C.1982年中国宪法和1954年宪法有很多不同,而明治时期的日本宪法却与德国宪法有很多相同,这说明了在法律内容方面,法律继承不可能全盘接受,法律移植在理论上则有可能全盘接受
D.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专制制度和宗法家庭文化的基础上,因而不可能为发展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化法制提供充分的制度资源,只能移植国外的法律制度
6.关于法的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利益衡量中,首先就必须考虑“于此涉及的一种法益较其他法益是否有明显的价值的优越性”这反映了价值冲突中的价值位阶原则
B.美国的“马修诉埃尔德雷奇”一案中,最高法院申明,在决定正当程序于特定的情况下所要求的具体内容时,它将审视三个因素:首先,因官方行动将受到影响的私人利益;其次,通过所诉诸的程序而错误剥夺此类利益的风险;再者,政府的利益,包括牵扯的职能和其他的或替代的程序要求将需要的财政及行政方面的负担。这反映了法的个案平衡原则
C.为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时可能会实行交通管制,但应尽可能实现“最小损害”或“最少限制”,以保障社会上人们的行车自由。这反映了价值冲突中的比例原则
D.就法的基本价值而言,其位阶顺序一般为正义大于自由大于秩序
7.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项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8.我国宪法规定的连续任职可以超过两届的职务有:
A.国家主席、副主席
B.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9.向某是我国多级人大代表,由于种种原因其需要辞职。下列有关该代表辞职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辞职
B.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市辖区、县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C.县级人大代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D.乡级人大代表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10.若某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2945位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有如下事项:(1)会议第2天,解放军代表团、黑龙江代表团两个代表团提出对于我国副主席陈某的罢免案;(2)会议第3天,江苏代表团提出对国务院卫生部的质询案;(3)会议第4天,319名代表提出对于国务院秘书长林某的罢免案;(4)会议第6天,25名代表提出对于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质询案。对于上述事项,下列选项之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1)和(2)都不能成功启动罢免或质询程序
B.(3)和(4)都可以成功启动罢免或质询程序
C.对于(3),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D.对于(4),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决定交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书面答复
1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行使该项权利
B.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只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才能对公民实施逮捕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13.《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
A.确认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权利性规范
14.下列关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B.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
C.一切法律的制定都必须有宪法的依据,否则无效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较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如我国《宪法》第64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5.汉武帝时,某村民王大之子王小作恶四方,邻里均敢怒而不敢言,后王大忍无可忍,将逆子乱棍打死,有人认为王大“擅杀子,当枭首”,而有官员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王大“本直者其论轻”,即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关于此类的评论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传统的司法和审判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B.“论心定罪”是依据儒家经典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摒除了对汉律的适用
C.“论心定罪”指犯罪人主动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即使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罚
D.以《春秋》经义决狱,在某种程序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
【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一】相关文章:
2008年国家司考全真模拟试卷(三)10-13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拟试卷11-02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10-13
通话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09-29
普通话考试全真模拟试卷06-21
成人高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