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论文

时间:2024-05-29 18:39:0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数学论文精选(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论文精选(15篇)

数学论文1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习惯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起始阶段,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学生“不会说”、“不会听”、“不会想”,没有想到如何使学生“会说“”会听”“会想”。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说得不完整,“浪费时间”,“不如我说给他们听”,剥夺了学生说、听、想的权利。课标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已有许多教师写文章指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列举出培养哪几方面的良好习惯,值得借鉴。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呢?具体到课堂教学又应怎样操作呢?

  一、会听

  听是学生首要任务。听什么,怎么听?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不了解的,教师要注意培养。1.听老师在讲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听老师讲错什么?让学生指出来(说出来),这样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好习惯。2.听小朋友们在说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听小朋友哪里讲错了,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想怎样说?这样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3.在听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切记: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使学生感到亲切;语句要短,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忆,不打断学生的说话。对学生的语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听”的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堂课中。

  一、 会说

  “说”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有明确的阐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对低年级的具体要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想”“、听”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总之,“说”功的训练,由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会说、不完整、不准确地说,通过教师的辅导、引导,使学生逐步地会“说”,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会写

  低年级的写字很重要。教室的板书和范例是楷模,教师写得怎样,学生就写什么样。写字要认真,不是一句空话,这要教师一笔一画地教,不但要工整清楚,而且要正确无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都不能马虎。不能随随便便找一张纸来写,有的学生写完就扔掉,这种习惯很不好,不但浪费了纸张,也忽略了在草稿纸上计算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三、 会做

  “做”指的是操作。1.操作不仅有利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也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通过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操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操作浪费时间,不好组织等,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学生的操作就是动手活动,学生观察某物体或操作某学具,认真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有关数学知识,使之不断提高,增进理解力。3. 操作要注意方法的指导。操作前,教师要讲清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方法,操作要选择恰当的内容,操作要和语言相结合,操作中可以互相交流,通过有序的操作后,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结果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结论。操作要适时、适量和适度,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总之,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小结:只有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索的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数学论文2

  今天,我和妈妈去买羽毛球拍,都说红双喜的牌子不错,我们决定就去买这个牌子的。

  到了商场,发现有三家店在卖红双喜球拍,原来是在做促销活动呀!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在30元,我需要一副球拍还有5个羽毛球。每个羽毛球的价格在3元。今天我需要花费:30+3*5=30+15=45(元)来购买运动用品。第一家店的活动是球拍5折,第二家店:球拍不打折但是买球拍会送4个球,第三家店:买羽毛球拍减十元。看完三家店面的活动,妈妈就问我:“你知道我们买哪家的产品更便宜一些?”

  我再次的看了下三家店面的活动,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但是什么叫打折呢?我搞不懂,就问:“妈妈,打五折是什么意思呀?”妈妈笑着说:“打5折就是在原价基础上价格减半,如卖30元五折就是卖15元了。”听完妈妈的.话,三家店面的活动价格一下子清晰起来。脑海中呈现了三家店面价格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第一家店,球拍15元,5个羽毛球3*5=15(元),一共需要花费15+15=30(元),第二家店,一副球拍30元,送4个球,自己只需要付一个羽毛球的价格。即30+3*1=33(元),第三家店,购球拍减10元,自己需要付20元和5个羽毛球的钱,也就是30——10=20(元),3*5=15(元),20+15=35(元),30<33<35。所以第一家店便宜一些。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妈妈听。妈妈听完了,说我很善于思考,说还要考考我,我自信满满地说:“你考吧!,小菜一碟,呵呵。”妈妈说:“如果我们今天只需要买一副球拍,那么我们选择哪一家店更合适呢?”我一想,这不就是求球拍的单价么。怎么求三家球拍的单价呢?已经知道每一家所要付款总额和羽毛球的单价。对了,可以利用这学期所学的方程的知识,设未知数来求呀!设第一家店羽毛球拍的单价为X元,第二家店的单价为Y元,第三家店的单价Z元。则可以列方程3x+3*5=30,第二家店Y+3*1=33,第三家店Z——10+3*5=35。我们可以分别求出X=15,Y=30,Z=30,从球拍的单价来看,还是第一家店的球拍最便宜。并且比其他两家店便宜了15元,如果我们单单买球拍的话,选择第一家店最合适了。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并对我说:“儿子,你可真是妈妈的小电脑。快算算我们今天买一副球拍和5个羽毛球节省了多少元呀?”我快速的算出第一家比第二家便宜35——30=5(元),第一家比第三家便33——30=3(元)。我们最多节省5元,最少节省3元。妈妈高兴地说:“不错,不错,你可真棒!”

  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你今天这样的方法,叫比较,通过三家的实际付款来比大小,看看哪家最小。”也叫货比三家不吃亏,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比较,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我心里很开心,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习了新的知识,同时我发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多,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我越来越爱数学了。

数学论文3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也不是单一的电化教学,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多媒体教学注重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做到视听组合,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全防卫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地战士在学生目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率高。

  留点时间、空间,让学生表现自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体”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使他们的不同潜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论文4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常做的应用题,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编而成的题目。这不,我又在做数学题时发现了一道趣题:

  在一个游泳池内,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许多石头,现在把石头全部从船里扔到水中,请问,游泳池内的水位会上升、下降,还是不变?

  乍一看题目,我便疑惑不解:这道题似乎和数学沾不上一点关系啊!这下该怎么做呢?我不气馁,努力思考,不一会儿便理出了头绪:当石头扔到水中后,船的重量减轻,便会上浮,水位也会下降,但石头在水中占了一部分空间,水位又要随之上升。因为这都是同一堆石头,所以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也应该一致,水位当然保持不变啦!可爸爸看了,却说是下降,我很不服气,决定与他打个赌

  可是,用什么来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呢?这时,抽象的想象就没有真实的操作好了。于是,我便在爸爸的协助下作了一个实验:由于我能力有限,没法从外面搬来一个游泳池,也没法去造一艘小船,只好把题中的条件按比例缩小了。游泳池变成塑料盆,小船变成肥皂盒,石头则变成了五块橡皮。我先在塑料盆里倒进一些水,再把装着五块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后用直尺量出水位是20厘米。最关键的时刻到了,我把五块橡皮小心翼翼地从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后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18厘米,是下降了!我错了!

  虽然事实证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水位怎么会下降呢?

  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草稿纸上全是一幅幅演示图,可我还是一筹莫展。我急得团团转,可越急脑子越乱,反而想不出了。就当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数学家陈景润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算题目的故事,血液中仿佛充斥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果然,不出半小时,这道题我终于想通了:当石头在船上时,上升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而石头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量的水和石头,水的体积大于石头的体积。当石头被投进水中后,水便下降了石头的重量,而石头在水中要占空间,因此,石头扔进水中后,水上升的体积=石头的体积。而同等体积的水和石头,水的重量小于石头的重量。综合以上几点,得到:石头扔下去后,水位下降的重量大于石头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于石头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于上升的水的重量,于是下降的水的体积便大于上升的水的体积,水位当然下降了。就这样,一道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其实,仔细观察,这道题与数学密不可分,其中的体积、重量、密度,都属于数学的范畴之内。你瞧,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数学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数学论文5

  一、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

  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罗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罗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数学论文6

  0 引 言

  在审阅数学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论文内容简单,或是一两个习题证明或是将教材内容,他人论文组合改编,简单重复,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很多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人士认为数学教育论文难写,事实上他们还没有掌握撰写数学论文的规律。

  数学论文分两种,一种称为纯数学论文,另一种为数学教学论文。很多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很难拥有大量时间从事纯数学研究,而职称聘任制又需要公开发表论文,这样一来很多人将自己工作经验加以总结转而写一些数学教研论文。 数学教研论文是对课程论,教学法,教育思想,教材及教育对象心理加以研究。但无论哪一种数学论文都要遵从论文格式及写作规律。

  1 撰写数学论文应具有原则

  1.1 创新性

  作为发表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体,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论文选题不新颖,实验没有值的报道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写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笔生花,硬写出新东西来。基础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复,如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测指标,结果与前人雷同,毫无新意,这样论文不值得发表。

  1.2 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论文毫无价值,而且可能把别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结果。撰写论文应具备:(1)反映事实的真实性;(2)选题材料的客观性;(3)分析判定的合理性;(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 规范性

  规范性是论文在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点。科技论文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论文格式,大体上由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摘要(应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意义等);索引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部分组成。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是无数科学家经验总结。它的优越性在于:(1)符合认识规律;(2)简洁明快,较少篇幅容纳较多信息;(3)方便读者阅读。

  2 撰写数学论文忌讳

  2.1 大题小作

  论文不是书,如论文题目选的过大,那么泛论,浅论就在所难免。数学教育论文基本特征:有数学内容,讲数学教育问题,具有论文形态,不贪大,不求空,具有新见解。这样作者应将课题选的小一些,写出特色。

  2.2 关门写稿

  一本学术杂志中的'论文,单独拿出来看自然是独立完整的。就杂志的整个体系来看就会有一些联系,它们或是构成一个小专题或是使讨论不断深入。这样作者就要对你准备投稿刊物有所了解,以免无的放矢。不能缺乏事实凭空捏造,夸大结论。首先应该知道别人做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避免在自己的 论文中重复。同时可以借鉴别人成果,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避免做无用功。

  2.3 形式思维混乱

  科学发展到今天,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在世界范围内已趋向统一。论文要求规范化,标准化。有的论文东拼西抄,前后

  矛盾,这样的论文很难教人读懂。所以撰写论文应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正确使用逻辑推理方法尤为重要。

  3 关于数学论文选题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 选题应从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 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 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 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4 关于数学论文文风

  4.1 语言表达确切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 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语句通顺,脉络清楚,行文流畅,语言简洁。

  4.3 语言朴实

  语言朴实无华是科技论文本色。对于科学问题阐述无须华丽词藻也不必夸张修饰。总之撰写论文应有感而写,有为而写,有目的而写。借鉴他人成果,博采众长,涉足实践,提炼新意,在你的论文中拿出你的真实感受,不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这样的论文才可能发表,并为广大读者接受。

数学论文7

  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人们对我国教学发展方向更为重视,而初中教学作为国家学科体系教学中的重要存在,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其发展更加受到人们关注,继而要求各中学在数学学科教学方面应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其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课堂以外的自主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但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差异,教师并没有采取这一教学模式,阻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我就现阶段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应用模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对解决相关问题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重要性分析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发展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团队意识培养来说具有极强的推动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课堂时间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

  久而久之,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被磨灭,阻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而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全面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另一方面,区别于教师单独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式的教学情况也会得到有效改善。

  最重要的是,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不同,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改变学生独立战斗的情况,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因之而得到改观。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至关重要。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应用策略探究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强化教师合作教学意识

  据调查表面,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因此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合作教学中应该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以保证推动学生发展,将合作教学意识作为自己教学中的充要条件。

  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的现状却是,教学模式陈旧,并不能满足新课程以及素质教育要求下人们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有的教师虽然对合作教学有一定了解,但是缺少实施的条件;也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好,以至于教学模式也只是忽悠了事。

  这些现状的存在都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合作教学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认真备课或者是使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合作教学模式重要性认识,在课堂中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学校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方式增强教师合作教学意识,最终实现学生合作教学模式有效开展。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人,又加之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学习课程比较繁重,学生所要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更要求数学教学在教学之余要主动走近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但是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太过于严厉,以至于学生对老师存在惧怕心理,在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请教教师,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初中数学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班级人数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班级进行分组,每组设定一个负责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在疑惑人数较多或者是题目难度较大时,教师可以采取在小组之间进行整体解答或者是单独辅导的方式,走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提高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将自己定位为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逐渐对该学科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这种教学现状的存在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合作学习新观念融入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应在小组学习中针对学生主体差异而导致的学习问题,应该正确看待,在给不同学生单独讲解问题时,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学科是初中教学重点内容,理应受到人们重视。

  在新课程推动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实施较以往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实施中仍然还存在些许不足,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意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初中教学全面进步。

数学论文8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数学论文9

  1寻找生活化的素材

  虽说数学和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差别,但是我们仍不可忽略两者间的紧密联系性,因为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不可脱离实际生活而无意义的存在。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老师要精通数学教材,将生活中与数学课本内容相联系的状况带入课堂,使理论课堂与实际生活接轨。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运用轴对称原理建造的建筑、工艺品等,让同学们将轴对称这一概念完全理解,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充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熟练运用。同时还应指出,由于数学与生活侧重点的不同,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与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轴对称图形是有一定出入的。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注重丝毫不差的精确度,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则被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比如人体,由于人的双眼或者双手有正常范围内的偏差,以严密的数学思维来看,人体不属于轴对称图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还是被当作轴对称图形的典型。通过数学视角和生活视角的对比,让同学们找出数学和生活间存在的联系和不同,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和生活不可忽略的联系和分歧,打消“学习数学无用”的顾及。

  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理论的接受程度较弱,想要他们实现对数学理论的完全理解,一定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能为了数学而数学,数学问题的提出要有意义,有现实依据。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老师对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状况,因为24时计时法的学习是为了日常生活二服务的。因此,老师应避免提出一些在数学角度具备思考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意义可言的问题。

  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我们已经谈论了多次,数学是为生活而服务的。所以,数学课堂不能够脱离现实生活。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依据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相关的生活会情景,这样既方便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老师应摆脱那种纯粹数学角度的问题,例如给学生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让学生求出图形面积。这种问题与实际生活状况是有很大出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什么地方的样子是完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不能单纯依靠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将现实问题解决。因此,老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不规则的图形带到课堂,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求出图形面积。图形的面积不是依靠一个计算公式就可以简单求出,还需运用到先前所学的'余数或者之和三角形的面积内容,老师可以将未学到的公式教给学生,以便在解题时运用。

  4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间的合作

  使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让学生亲自投身与社会实践,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来完成。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统计图,统计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小区一年的水电费变化状况,也可以是自己家半年的水费变化状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总结概括小区水电费或者自己家水费的变化说明了那些问题,以及今后自己小区或者家庭应该怎样做来减少水电的浪费。通过这种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是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重要性的要求,也是使数学为生活服务的作用的充分展现的要求。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首先应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含义,认识到数学和生活各自的本质和特点;然后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寻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数学问题脱离实际;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打破“为了数学而数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间的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论文10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 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因此,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 看、摸一 摸、摆一 摆、拆一 拆、拼一 拼、折一 折、剪一 剪、画一 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 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数学论文11

  关注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确保课堂高效率。

  摘要:面对现代化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各方面的条件改变,我们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求知能力,求知兴趣,求知方式各有各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条件。尽量让课堂更加活跃,尽量向课堂要高效率

  关键词:活跃 高效率 教学

  正文:在面对现代教学的条件,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数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例如:在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是一节很简单也很容易接受的课程,但是也是以后在计算过程中容易错的。我们可以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最好能够活跃情操,向课堂要效率。我曾记得我是这样和学生上的课。我感觉课堂效率很好,也很受学生的欢迎。我在引入加法法则的时候,“A+B”我把A看作自己的爸爸,把B看作自己的妈妈。假设你爸妈是同一个姓,那你生下来是不是取相同的姓(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假设你爸妈不同姓,那你和谁姓呢?那你就跟那个权力大的姓。都合爸爸姓(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较大的减去较小的)这样把我们的数学与实践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上课效果也很不错。同样的,学生记这个也容易。这样的课堂效果很不错,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不错了,当然效率很高。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例如:我们求多边形内角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找出规律。

  再次,数学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的去做,去尝试,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的条件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将一三角形的硬纸片剪拼成一个矩形,使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硬纸片的面积相等,学生运用硬纸片剪剪、拼拼,充分地进行动手、合作,发现有多种剪拼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抛一枚硬币的实验研究概率时就需要学生合作,一个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另一个学生记下每次抛硬币的结果,在大量实验下,得到一组数据,利用这组数据定性的去分析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通过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数学与现实生活上连接起来。让课堂更加活跃。要高效率的课堂。

数学论文12

  近年来,初中数学学科在我国的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许多学校将数学论文的写作纳入了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参与数学论文的写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学学科的魅力和数学论文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初中数学论文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论文的学习让我更有动力去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带给我们一些数学论文的经典范例,让我们通过分析和讨论来理解一段完整的数学论文。这些论文中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平时课本上没有遇到过的,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密切相连的,互相渗透的。这让我更加有动力去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数学学科。

  其次,数学论文的学习使我更加注重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的培养。作为一门学科,数学是有很多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的。通过学习数学论文,我意识到解决问题常常需要启发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这种摒弃传统思维定势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开阔了思路,也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需要通过一些非常规的解题方法来解决。这种锻炼让我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让我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再次,数学论文的学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一些数学论文的写作中,我们需要和同学们共同合作,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论文。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我们能够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相信这种合作精神将给我带来更多的'收益。

  最后,数学论文的学习让我对数学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在写数学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数学并不是一门死板的学科,而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发现性的学科。通过解决问题和写论文的过程,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到数学学科的本质和魅力。数学学科不仅仅是一堆公式和计算,更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探索的世界。这种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热爱让我对今后的学习更加有了动力,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数学学科的决心。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论文的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通过参与数学论文的写作,我不仅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学科的魅力和数学论文的重要性,还培养了我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会将初中数学论文学习的收获作为自己成长的宝贵财富,继续努力学习和发展,为数学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论文13

  以趣诱思。

  如在教“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学生得出了它们的周长分别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圆形的场地直径是100米,用刚才的方法量周长方便不方便?”接着教师说:“现在看谁最聪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以疑激思。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报数,教师很快说出了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验算,结果全对。

  接着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老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

  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

  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质?(2)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几?(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乘以几?这样巧设提问,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变活思。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

  还可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3/4,还剩多少平方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更加活跃。有些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广泛探求解法。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数学论文14

  小学数学是数学思维的启蒙阶段,为将来的高等数学打下基础。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并不是那么乐观,大多数家长为了升学率,给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这就滋生了题海战术所带来的弊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在数学中有相当重的地位,而且它还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所以笔者就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营造民主和谐数学教学环境,增强小学生自信心

  课堂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而,如果教师总是偏爱好学生,忽视所谓的差生,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的想法,认为反正学不学都是差生,所以,教师应该创建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愿意投身到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若学生回答的教师不满意,表情不满意,也会使学生丧失再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课堂环境是需要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教导学生学习,即使回答问题错误,学生也会重拾思考问题的耐心。比如教师提出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装了鸡和兔一共13个头,鸡和兔的腿总共有344条,问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有的学生想法很好,13个头也就是有13只动物,首先把所有的鸡都当成兔子来算,也就可以列出式子腿总共会多出这么多(13×4-44)条,于是有些学生就直接用(13×4-44)÷4来算,学生认为每只兔子共有4条腿,所以用都算的兔子腿来除以4合情合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夸奖学生正确的地方,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是不是除法间应该讲求对应关系呀?多出来的腿应该对应的是每只鸡多出来的`腿啊?剩下的时间交由学生思考,大多数学生都能恍然大悟,由对应关系来看,鸡的数量=多出来腿总量÷每一只鸡多几条腿,学生便可以很快将错误改正为(13×4-44)÷(4-2)。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点拨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题目会更加有成就感。

  二、选择活跃合适数学教学课程,提高小学生参与度

  小学生身体、心理发育不健全,有时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很难提起兴趣,更不要说独立思考某些问题了,数学教学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怎么样才能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呢?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增加合适有目标明确的数学课程,边玩边学是最好的境界,但是活跃的数学教学课程有可能使学生们产生心态过于浮躁,无心学习厌学情绪的一种现状,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无序的数学课堂节奏,游戏时间过长所造成的,所以,教师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教案分析,把握好课堂节奏。比如说学习“计量单位”中的“人民币进率”,教师都会认真在黑板上给出公式让学生背下来即可,其实教学可以不必这么拘泥,教师课前就布置好任务让学生从家里找来一分、一角、一元若干,小学生们肯定大部分已经能认识人民币,教师提问:怎么用一分表示一角?学生们便从准备好的钱中拿出十个一分钱来表示一角钱。教师继续提问:怎么用一角钱表示一分钱?学生随即摆出十个一角钱。这回教师提高难度:怎么用一分钱表示一元钱?学生会苦恼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来另外9个学生一块凑够100个一分钱,这回学生们自己就可以总结出分与元间的换算方法了,学生们也就更加乐意自主学习。

  三、培养趣味活跃的课后观察交流,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

  课后的时间仍然可以被利用,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沟通才能了解学生薄弱在哪里,良好的师生沟通不仅帮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解决师生间的代沟问题。小学生大多数比较天真烂漫,喜爱观察事物,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家庭实践作业,认识你身边的几何体,目的让学生能够透彻认识教材中所讲的几何体,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形状和性质。有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发现家中的有些桌子腿和凳子腿是三条腿,这正验证了教师告诉大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有的学生还会兴奋地告诉教师家中墙角也是三角形,有些学生就会问教师为什么房子要做成长方体而不是锥形呢?这里就会延伸到几何体的体积问题了,但教师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同底同高锥体和长方体的大小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要更大一些。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观察的事物更加直接,小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另外一方面,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交流数学心得体会,教师耐心地聆听很重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说话可能会很慢,但是不一定观点就是错的,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指点一二,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再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观点。还有些学生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教师可以以嘲笑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看法,教师耐心讲述和学生沟通,问清楚该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后再予以判断。总之,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是创建在一个相对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良好,师生课后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师生共同的努力会促进学生的进步,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师生间长期坚持。

数学论文15

  根据当今国内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适应时代需要和实现初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实验工作渐渐地逐步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施,并将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学过程是有效地实施课程的基本方式所体现。就数学教学过程而言,从教学过程来看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探讨,尤其是初中数学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有效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其高效率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有效性、学生模仿老师做题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付考试的灵巧性。本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有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统一协调的过程,是在最少的时间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有效提升的過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呢?本人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对学生实施有效知识教育、科学规范的研究数学新课程

  教材曾经简单、单一的一度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按教学大纲传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然而,现如今初中数学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动,就连课程体系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对所有教师与学生来讲意义是不同的。而且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学习中的.“再发现”比其它学科难。所以需要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新有效地研究新课程,重组、活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发展需要。

  二.师生密切配合,提升数学教学创造性

  如何正确处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是长期以来教学理论届长期议论的话题,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钻研的问题。以前的教育学者总是把教师摆在中心位置,过分声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领导作用;现在的实用型学者则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其实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以老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要遵循学围绕教转的原则,实际上,教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效果。

  三.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体验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把教育目标单一地理解成是传授专业知识与训练学科技能,如此一来学生课堂的一切尽在教师掌握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往往因此而被泯灭、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这也成了往届初中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原因。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培养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获得积极地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四.在新授中有效发辉学生潜力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素质的提高。第三个阶段是学生的应用、创造、发现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我国不少数学教师只重视理论却忽视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课程数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创造和发现能力的培养,不能停滞不前。新课程中,出现了研究性课题,这些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老师克服惰性心理、积极钻研教材,将一些新颖的生动的生活实例带入课堂新授部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自我提问、集体解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对每一堂新授课都有不一样的深刻记忆,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

  五.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都是反映爱国情怀的典型例子。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教材内容看,数学体系中常见的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如今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是以人为对象和载体,体现了“育人”功能与目的内在统一。

  数学理论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方法、数学结论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美感,使之形成对数学科学的爱好,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渗透。

【数学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论文05-15

初中数学论文08-02

小学数学论文07-15

数学论文的作文12-11

数学论文作文12-08

数学论文[热门]05-15

数学论文(精华)05-29

数学论文15篇(经典)05-29

2016数学论文开题报告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