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等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4-06-22 16:12:2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等教育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等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等教育的论文

初等教育的论文1

  摘 要:本研究以高安师范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课程改革建议为研究角度,调查初等教育专业现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否满足社会要求并对其进行分析,试探讨其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革方向,为其他师范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师范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等教育;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高安师范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下面分别简称“高师”和“初教专业”)。高师是一所百年师范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资料研究和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五年制初教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初教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并就结果展开分析和讨论。具体的研究问题是:对现行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现行课程设置是否满足社会实践和市场检验,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高师初教专业一至五年级学生,共505人,其中女生占90.69%,男生占9.31%,被访者在各年级中分布均匀,通过问卷网让调查对象完成电子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结果

  在“你选择初等教育专业的原因排序”一题中,排名第一的选择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择初教”;排第二的是“其他喜欢的专业因客观条件(如身高)无法填报”;排第三的是“认为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好”;排第四的是“对小学教育的热爱”;排第五的是“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排最后的是“亲朋好友的意见”。总结起来,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必要的报考指导;第二,初教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第三,功利性强,“认为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好”。

  在“你认为小教专业开设的课程多吗?”一题中,多数人认为开设的课程“合适”或“多”。其中,认为开设课程多的学生更多,这说明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总量偏多。

  在“你对专业的现行培养方案了解情况如何?”一题中,50%的学生“一般”了解现行的培养方案;“比较了解”占8.32%,“几乎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占27%;“非常了解”的学生约占1.4%,非常少。这说明学生对学校实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太了解,无法有针对性地学习。

  在“你认为安排在各学年里的学习任务分配合理吗?”一题中,认为“合理”(47.13%)的人数比“不合理”(52.87%)的少10.74%,这说明学生不太满意现行的课程任务分配情况。

  在“你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否体现初等教育的专业特色?”一题中,57.8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7.72%选择了“比较体现”,12.48%选择了“几乎不体现和完全不体现”,1.98%选择了“完全体现”。由此可见,学生不认可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认为开设的课程没有紧紧围绕初教专业的特点。

  在“学校实际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可以满足实践需要吗?”一题中,58.02%的学生认为“一般”可以满足;“几乎不可以”和“完全不可以”的占25.94%;“几乎可以”和“完全可以”的占16.04%。这说明学生对开设的实践性课程不太满意,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你觉得小学教育的实习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题中,26.53%的学生认为“三年级”就应开始实习,同时每个年级都有学生选择。這说明学生希望每个学年都能去小学见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你认为职前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一题中,学生把“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摆在第一位,“教师基本技能的教育理念”摆第二位,“课程开发能力、学科教学法”摆在第三位。这说明学生最想学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如何掌握教学技能。

  在“你认为哪类课程对自己的就业最有帮助”一题中,学生把“教师技能课程”摆在首位,“教育实践”(“见习和实习”)摆其次,“从教方向的学科专业课程(如数学、语文等)”摆第三,“教学法课程”摆第四,“教育理论课程”摆第五,“通识类课程”摆末位。

  最后两道题是访谈题,学生的诉求包括:开设国考和教师招聘培训班等;增加学时的有三笔一画一话训练等;删减的有高数、文学鉴赏等。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对初教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传统的师范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术性,忽视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建议学校重视三笔一画一话的基本功考核,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

  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根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建议增加实践机会,开设“第二课堂”。

  第三,课程设置落后,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更新的学习需求。建议多开设专业性强、操作性强、学生需求面广的课程。

  参考文献:

  董高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济宁学院学报,20xx(12).

  注: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江西省百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沿革比较研究——以吉安师范、高安师范为例”(项目编号:JXZJJG-14-112)研究成果。

初等教育的论文2

  论文导读:初等教育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育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等教育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初等教育系成立于20xx年,原名小学教育系。20xx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分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和小学教育理科方向。20xx年7月从教科系划入学前教育专业,现共有两个专业。目前初等教育系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辅导员2人。

  作为新建系,做好科学发展规划,对初等教育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教学建设工作上所做的工作

  过去的几年,我们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制定了本科教学大纲,大纲规范、科学合理、实用,指导性强;从06年开始我们全面要求教案都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格式撰写,其中还通过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来强调它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今年,我们对期末试卷的检查加强了力度,使得这次试卷的质量大为提高;在课程建设方面,我系4门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抓教学质量上教育管理论文,我系按照学院的有关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文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注意常规工作的管理环节;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党建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我系一年一度的“12.9”师生手工作品展已成为遵义师院学生时间活动和课程应用的一个亮点。

  整体上看,我系整体水平和实力在学院十八个系部中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省内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小教专业系部相比,从招收本科生时间来看,我系在全省招生比本科生较早;从管理模式上看,我们是独立建系,独立管理,这在全省市少有的,管理优势明显;我系与西南地区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同类专业本科的系部相比,我们升本时间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同时,我们属于独立管理的“主流”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相对成熟。

  2.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中高职比偏低,仅有25%,高职数缺少2人。同时,还存在理科方向高职教师缺乏的严重困难。

  (2)教师学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到目前为止,全系教师中还没有一位毕业于全国著名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的,仅有一位教师来自重点大学,其余教师均集中在省内高校;二是教师来源低学历化程度仍然较重—有些教师还只有本科学历。

  (3)教师队伍中硕士比虽然勉强达到评估要求(包括在职硕士达50%),但是,存在学科专业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方向的不利现实。

  (4)专业方向建设仍显单一,只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还没有新的专业方向,这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求现状不相适应论文的格式。

  (5)在教育研究和课题申报上,尽管现在2个国家课题,但是在科研论文与著述上,整体水平偏低,整体实力不够。

  (6)理科方向教师队伍和文科方向教师队伍比较,职称、学历、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悬殊大,急需补充有经验、有能力的高职称学历的教师。

  (7)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仍显得办法不多,经验和能力不足。

  (8)在部分专业课程上,我们还缺乏专业的师资(如写字训练是书法教师、简笔画训练的美术教师、儿童手工训练的手工教师等)。

  (9)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的实验室建设还未进行,这对来年各个专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管理论文,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根据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扬师范教育之长,构架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合格本科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学应注重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贵州省“十一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遵义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基本完成“普九”基础上农村急需大量合格教师的需求,并根据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立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确立初等教育系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

  (2)立足于学科专业自身条件的发展潜力。

  充分考虑初等教育系在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地位,并结合全省、全西南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和思想状况,以学院定位为基本办学方针。

  (3)突出 “小教性”、“幼教性”,坚守学科专业特点,立足自身,办出特色。

  根据国家教育部“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实际,先“强本”,再“争硕”。突出“小教本科”和“学前本科”的特点,坚持应用于学术基础一起抓的办学思路,突出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质量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初等教育的论文3

  为做好我系20xx届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 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 现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做好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系实际,就我系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广杰 侯宜岭

  付组长:刘秀梅 李炳彦 彭菊花

  成 员:糜艳庆 张庆华 鲁金抗 陆立玉 贾润红 李秀 道靖 杨文革 刘旭光 尚继武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彭菊花

  成 员:张庆华 陆立玉 贾润红 李秀 道靖 杨文革 刘旭光 各毕业班班主任

  秘 书:岳惠芸

  二、撰写毕业论文要求

  按照教务处文件精神, 我系20xx届毕业生可按不高于总人数30%的比例选择毕业论文写作, 其他毕业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

  (一) 毕业论文内容

  毕业论文的成果形式是符合国家学术规范的论文一篇(文科学生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理科学生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在综合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尽量从科研、教学和现实问题中选定,切实加强可行性、实用性研究。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导向。学生结合系里下发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意见确定论文题目,题目一经确定,经系学术委员会审核后,不可更改。

  (三)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

  1.选题,填写《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选题确定,上报系里,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立项,立项后不可更改。表格经指导教师签字后上交系里汇总。

  2.开题,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学生开始撰写论文。

  3.指导教师要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指导次数不少于4次。学生及指导教师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学生填写各阶段时间安排及任务后,自行打印,留存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按阶段检查,并签署意见。全部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统一上交。

  4.论文完成后,参加系里组织的论文答辩,答辩形式是学生介绍论文产生背景(必要性、重要性等)、论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观点,回答答辩教师的问题,答辩教师根据问题回答的质量给出答辩成绩。

  5.考核

  毕业论文经过系学术答辩委员会答辩后,论文与答辩的成绩比例为6:4(百分制),最后成绩折合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作为综合成绩,即毕业论文成绩。

  三、撰写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设计内容

  结合小学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苏教版1-6年级上下册的任一课时(节)为毕业设计内容,各班级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得重复。成果形式为同一节课的试讲稿(教案)、说课稿、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上课用)(附教材的复印件)。最后上交纸制稿(统一格式)和电子稿。

  (二)毕业设计要求

  1.学生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查找资料,结合教育见实习积累资料,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自觉培养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按正常作息时间上课,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予参加毕业设计考核。无成绩者不得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单独计学分。

  3.学生毕业设计的程序是:

  (1)选题,填写《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选题确定,上报系里,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立项,立项后不可更改。表格经指导教师签字后上交系里汇总。

  (2)开题,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

  (3)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学生填写各阶段时间安排及任务后,自行打印,留存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按阶段检查,并签署意见。全部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统一上交。

  (4)撰写说课稿,填写《初等教育系学生说课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5)撰写教案,《初等教育系学生教案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6)制作多媒体课件,填写《初等教育系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7)考核:

  1)根据教案撰写情况,根据“初等教育系学生试讲教案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给出教案撰写成绩(百分制);

  2)现场说课并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课用的),根据“初等教育系学生说课评分标准”和“初等教育系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由考核小组给出说课成绩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成绩(百分制),由考核小组填写《毕业设计考核记录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由教案成绩、现场说课成绩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为4:3:3,每一项均为百分制,最后总成绩折合为优(90分以上)、良(70-89分)、合格(60-69)、不合格(60分以下)。

  4.毕业设计答辩的要求是学生现场说课,并展示多媒体课件,课件要求内容完整,含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旧知复习、新知内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教学内容总结,下节课准备要求等。

  5.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有抄袭,出现雷同的情况,一经查出,视为不合格。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程

  三年制第五学期第7周至9周(20xx.10.10-20xx.10.28)、五年制第九学期第17周至第18周(20xx.12.19-20xx.12.30)系下发《初等教育系20xx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附参考选题),班主任向学生传达系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确定选题,由各教研室收齐《题目审批表》上报系学术委员会审核;系审核选题,公布,不合格题目重新填写题目审批表;系指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各班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举办专题讲座,对论文、设计的要求及毕业论文(设计)表格的填写进行专题辅导。明确指导教师任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题同时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

  三年制第五学期第13周(11月21日- 第六学期第12周)、五年制第十学期第2周(20xx年2月27日-5月7日)

  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学生撰写论文、说课稿、试讲稿(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分四阶段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4-15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说课考核,展示多媒体课件。指导教师上交《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5周系汇总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报教务处。系按照毕业生人数不超过5%,评出“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上报学校。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5周毕业论文(设计)总结,迎接教务处检查。

  五、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见附件

  六、对指导教师要求

  1.指导学生选题,认真审议学生选题理由,对学生选题意见填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意见要详细、具体。

  2.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目录,审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规划撰写毕业设计的时间及任务安排及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

  3.根据选题对学生应完成的论文、说课稿、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4.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检查,要求总指导不得少于4次。要指出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表述要具体,不要雷同。

  5.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准确、及时、客观地写出评语,按成绩评定的有关规定评定教案成绩,并在各种考核记载表上签署意见。

  6.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要严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应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7.指导教师要准时参加系召开的各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会议,并及时把会议精神及要求传达给学生。

  8.指导教师评语要客观、实事求是,分析事实要实际,理论评价要有深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全面,尽可能详尽,不能太简单。

  9.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结束,按指导学生人数的5%,上报优秀毕业设计名单并收齐所有文本,一式两份,要求填写的各项目内容齐全,不遗漏,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作为教学档案保留系里。一同上交系里,指导教师签名处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xx月xx日

初等教育的论文4

  摘 要:计算机课程是现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科目,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说计算机教学十分重要。计算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推进。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微课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五年制初等教育 微课 计算机 教学

  一、概述

  微课最为明顯的特征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的内容按照认知规律形成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其最主要的构成就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其他一些辅助性资源,这样构成一个严密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这些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微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二是教学内容少,一般只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知识点;三是资源容量小;四是资源构成的情境趋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带入性。[1]

  随着微课的出现,其运用传播十分迅速,在很多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计算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其与微课的联系最为紧密。计算机教学运用微课可以实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且其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微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应该进一步加以推广。[2]

  二、五年制初等教育班的特点

  五年制初等教育又称五年一贯制或是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招生的范围主要面对初中毕业生或是高中未毕业的学生。这种学历教育招生范围广,而且没有地域限制,所以说这种教育模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欢迎。这种学制教育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招生录取后前两年主要学习高中课程,后三年学习高职专科的课程,而且与其他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具有很好的衔接性。根据五年制大专班自身的特点,具体总结如下:[3]

  一是能够节约时间。初中毕业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能够拿到专科学历,这样与传统的专科时间上没有什么差别,这样节省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二是节省成本,五年制大专班从总体费用上来讲要低,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也有利于就业。总之,五年制大专班的出现弥补了我国教育模式的不足,有着广阔的前景。

  三、五年制大专班利用微课进行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首先是提高微课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五年制大专班教育前两年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后三年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微课运用于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既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大专班学生自身的特点,也考考虑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充分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然后利用微课这个平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立足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将里面的知识点具体化和明确化,对一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才能实现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微课的实效性。

  其次是创新微课的表现形式。微课是运用计算机呈现教学点的一种形式,是对原有教育方式的革新。特别是针对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学生,所以微课要立足这些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微课的表现形式。应该创新微课视频的制作形式,使微课制作不拘泥于某一种单独的形式。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借助PPT的形式,用PPT展示知识框架与内容,并用其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借助PPT授课既可以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又能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熟练操作PPT,在其中添加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

  第三是明确微课教学的各项环节。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其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有其内部完善的体系。针对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学习的特点,微课的内部要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具体如下:一是创设情境,将学生进行带入;二是将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且要进行具体化;三是引导学生按照微课的深入完成任务;四是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这个紧密联系的逻辑过程就构成了微课的整个过程。这样便于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接受。

  第四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微课的利用效果。每一次微课的完成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检验微课教学实际效果的过程,而且教师还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微课进行总结和提升,为下一次的利用奠定基础。[4]

  结语

  五年制大专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其内在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微课运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从微课自身的发展特点入手,进行充分的分析,坚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微课的实际运用效果,促进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学习,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5]

  参考文献

  [1]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于跃.职教通讯.20xx(27)

  [2]微课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Flash补间形状动画制作微课为例[J].张金凤.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6)

  [3]微课教学在中职Flash教学中的应用[J].黎敏.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1)

  [4]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郑寿乐.中国校外教育.20xx(09)

  [5]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王军.职教通讯.20xx(36)

初等教育的论文5

  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建设事业,初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建设对初等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建设环境,对初等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进行初等教育的创新改革,不仅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改革后大量时代人才的出现,也为我国的整体建设事业带来了力量。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国家文化建设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是教育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十分必要而不可忽视的。

  一、当前初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就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来看,相当比重的理论教育课程占据了课程结构的大半江山。缺少对素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导致了最终初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公民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参与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相当的实践能力。在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最终阻碍了社会建设的综合发展。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初等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教育质量,缺乏教育的实用性,是亟需扭正和改革的。

  ( 二) 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在新的历史件下,社会环境发生相当大的改变,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对知识的需求都有了相应的改变。就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来看,其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变化与学生需求的变化,沿袭传统的理论教育培养是课程内容的主流。这样与时代脱轨的授课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缺乏实用性,导致了整个初等教育实用性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脱离社会条件考虑的授课内容,失去其相应的授课意义,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学生不能接触到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就不能以独立完整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严重阻碍了其个人成长和个性发展。

  ( 三) 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初等教育普遍采用了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味地向学生讲述、讲解理论知识,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手动实践能力,最终导致了初等教育的失败。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的能动性发展也造成了阻碍。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的尝试不断,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是少数。扭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发展,是当前初等教育改革所急需进行的。

  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建议

  ( 一) 革新教育理念。每一个实践的进行都离不开理论观念的指导。在进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之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改革指导思想,推动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建设发展。要脱离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加强初等教育课程中对人文意识的渗透。在初等教育课程中,以育人教人为教育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努力纠正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性发展的忽视,重视学生素质发展。以全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指导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为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

  ( 二) 丰富教育内容。在初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的,对于整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在以往的初等教育课程中,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多少倾向于理论授课,内容偏向于实用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进行初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创新时,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课程内容中包含的素质教育内容。例如,增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艺术鉴赏能力教育和品行教育等,充实课程内容。不仅如此,对课程内容的形式也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利用实例为学生进行讲解,消除学生的隔阂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等。

  ( 三) 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的选择与安排也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涉及到学生方方面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进行课程架构的调整,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明智选择,为初等教育向着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综合考虑目前的教育发展需要,和社会建设需要,对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涉及两方面,即增加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育人,而这离不开思想教育课程的指导与帮助。加强课程结构中的思想教育课程,例如,开设爱国思想教育课程、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和个人素质教育课程等,全面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除此之外,面对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动手操纵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多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在理论学习过后,充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等,以假期实践或实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最真实情况,发现自己不足之处而不断调整,提高初等教育的实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推动初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只要把握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节奏,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以新的发展观和教育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满足社会建设需求为改革方向,从初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下手,对初等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就能促进其发展提升,促进整体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申枭。 从世界角度试谈我国初等教育课程问题[J]. 青年科学( 教师版) ,20xx,7

  [2]程爱兰。 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J]. 教育探索,20xx,11

  [3]陈秀。 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xx,16

  [4]邓索。 新世纪毛里求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20xx

  [5]罗江尧。 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的优化改革研究---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为例[D]. 中文信息,20xx.8

初等教育的论文6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初等教育、课程设置、学习目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从日本初等教育课程的设置、学习内容,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着手,探讨其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教育,最终看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不论人类进化到何时、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都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健全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先教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

  一、日本初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日本的初等教育

  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5世纪以前的日本,由寺院承担对贵族或武士的子女的社会伦理教育。从16世纪左右开始,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教富裕商人的子女读书、写字、计数的教育设施,这就是后来的「私塾」。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小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在政府的奖励下,1875年,日本全国各地建立了25,000所小学(该数字相当于今天日本小学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施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义务教育制度。「国民的培育」,这是日本近代小学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设置

  日本小学的课程由学科、道德教育、特别活动三部分构成,几乎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内容。教育课程按照周密的计划如周课时安排表、日课表等有序进行。各种常规活动在学年初就预先计划安排到月日,形成制度化。各学科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生活、音乐、图画工作、家庭、体育、道德、特别活动。总之,日本新的教学大纲,在培养儿童的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上,在发展儿童的个性上,在建设特色教育,特色学校上都有新的改善。

  (三)传统文化的体现

  1、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初中毕业,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阅读、交流、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教学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日本学校中各学科教学也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国语科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的教材也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音乐和图画科,一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另一方面,艺术家们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会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发挥出比抽象的说教大得多的道德力量。因此,各学科的教学已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2、培养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特别活动”其目的、内容、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小学的特别活动有:学生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班级指导;中学的特别活动有:课外学习室、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意识,培养自主的创造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发展个性。

  3、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摔跤、柔道、剑道等国际知名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拼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另外对学生进行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交响乐等传统艺术、古典文化的薰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协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初等教育的内容是整体化和序列化的,他们既有较强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最终建立大德育的社会教育体系。大德育的概念是对学校教育的扩充,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道德教育的.总称。日本文部省认为,过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致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明显下降。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终身教育工程中的品德教育任务,而且还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生的品德培养。对中、小学生都要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诚实、勇敢、有责任感等基本品质。

  二、我国的初等教育

  虽然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用行政手段推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面临层层升学压力的学校、学生和家长更侧重文化课的学习。以下仅以长春市某所重点学校的一周课程设置来做说明。

  一周共40学时,上午、下午各四节课,其中与小升初密切相关的课程数学8学时、语文10学时、英语6学时,其他还包括体育2学时、音乐2学时、品生(品德与生活)2学时、心理健康2学时、安全1学时、美术2学时、科学2学时,每周还有两学时的文体活动时间,所有课程都以理论讲述为主,学校到老师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地是该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主要是以识字为目的。不可否认《三字经》是一部很好的启蒙教材,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启蒙教育教材。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诵读,而是将里面的内容具体化,编成动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仿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儿童在识字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有自己的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地干到底的意志。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

  三、小结

  在日本的小学,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做事、集体主义的能力,包括参加家务劳动作为作业,学生自己分配午餐等。学校在举办各种活动时还邀请所在社区的人们一起参加,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地区社会进行接触。同时,学校努力扩展儿童教育的范围,例如引导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或是举办报告会等,以促进相互沟通并培养孩子们尊重人权、爱护他人的心灵。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

  我国在20xx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当国家的政策明确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与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今年初由教育部倡导的京剧进课堂活动已经在全国22所学校试行起来。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京剧进校园是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反过来教育进步能够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每个学校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发基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也可以

  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在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培养有道德、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瞿葆奎主编《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 第一版

初等教育的论文7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危机。高职师范学院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中遇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缺乏准确的社会定位和正确的心,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不严密,用人单位压力加大。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是单一方面能够解决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毕业生顺利渡过适应期。

  关键词:初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xx)08-0060-02

  一、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幅提升的毕业人数,与社会岗位提供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冲突。与往年相比,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展开职业适应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师范类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在就业初期的职业适应状况,并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对高职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来说,调查问卷显示初始就业中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有58.9%的毕业生对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经常将学生时代人际关系的处置方式移用到现在的职场活动中,形成对人随便、不尊重人、不分场合、不会巧妙周旋的刻板印象。

  2现实生活中自我迷失

  21.4%的毕业生在刚开始的职业活动中,随着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差距,个人失望和迷茫的情绪也越发强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活动预期与职业活动实际的差距大;第二,所接受的高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较大,“课本现实”与生活现实的不一致,就比较容易产生否定的偏激情绪和无所适从的迷茫感;第三,理想与机遇错位。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学生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奋斗目标有时并不能如愿以偿,有些人就会将失败归结为能力的强弱或任务的难易,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促使成就动机被消弱,自信心遭到打击,不良情绪由此加剧[1]。

  3工作中容易失败受挫

  11.4%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容易受挫。初入职场时掌握的知识、技能很难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有时造成不能如期如质地完成工作任务;由于受到多年高校生活观念、学习方式的影响,以及在校期间其他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有意识的自我完善跟不上职业发展需要的步伐。

  4个人情绪失落

  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与自己当初预想的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工作中不断失误造成的各种失败,个人知识与技能的较大落差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很容易导致个人失落感。久而久之,8.3%的大学毕业生就产生了职业倦怠。

  三、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

  就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的初等教育专业而言,自成立到现在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很多毕业生,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的是专业对口的教师职业。虽说在全院领导和教师的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9%,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是,这些现象只能反映毕业生能够进入工作岗位这一现实,但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而且也不能说明这些毕业生真正喜欢这份工作,也不能说明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已经满意,更不能表明毕业生就业后就能在这一岗位上稳定地工作。最近几年,受社会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招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根据目前国内关于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初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自我认识不足

  初等教育毕业生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时,越发感觉自我成就感下降,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工作技术能力信心不足。尤其是和众多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竞争,更是增加了很多的压力。而与此相对应,社会对专科学生群体的评价也有所偏低,毕业生对自身的自信度的下降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经过调查发现,70%的专科毕业生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完成角色的转变。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合理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2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不严密

  学校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形成的重要场所。可是现行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不严密,没有在现有的条件下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锻炼机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不够好。一些学院的.微格教学,因缺少教师细致的指导而成为形式。有一些挂牌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去实习实训的时间有限。学生在学校学的基本功没有机会发挥,实习实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许多学生反映,理论课教学的时间较多,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的机会太少。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形式较为单一,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深入和改进,学校的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没能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在步入职场前树立良好的职业适应观念,做好适应就业环境的准备。

  3用人单位压力加大

  毕业生在职业适应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源于用人单位所施加的种种压力:比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压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职业前途压力等。工作难度的加大,使得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出现了心理压力过大。通过分析,初等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如果缺少了政府的扶持,他们还是一样不能通过教师招考,用人单位就无法合理分配人才,使人尽其能;如果学校不改变教学计划,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如果毕业生自己不摆正位置,调整好心态,就没有办法施展才能,发挥特长。

  四、初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严峻的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而人才市场更需要的是扎实的技术能力;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分数和守旧的操作来衡量实效,而现实工作中除了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勇敢的创新能力。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时,由此塑造出来的人才是很难适应新鲜、多变、充满挑战的职场生活的。初等教育毕业生在职业适应中所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学生个人、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endprint

  1毕业生自身

  首先,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其组织氛围应尽量与毕业生个人的性格相契合。毕业生在应聘前,应对自己心仪的岗位、单位,甚至整个劳动力市场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性格特点有基本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与就业单位匹配,对未来工作做出正确预期。其次,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毕业生应及时调整心态。面对自我成就感下降,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增加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对自己的角色做出准确的定位,培养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虚心学习。

  此外,在职业准备的过程中,毕业生需要认识到实践对于提升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微格教学以及各类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工作执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2]。

  2用人单位

  首先,应明确告知工作的具体信息,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便缩短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向工作角色的一个转变过程。其次,可以建立更为高效的激励制度,针对新一代毕业生的特点,提高工作效率,间接提升新入人员的自信度。最后,用人单位为促进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对员工管理的时候,应注意沟通引导的方式方法,最好以导师的角色引导毕业生快速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要注意培训毕业生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当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遇到困惑、压力过大的时候,单位要适时派出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引导毕业生合理的调整情绪,排解压力,解决困难[3]。

  3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场所,对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并适应职业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实训的实践锻炼机会;认真做好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工作;在校期间利用学校合理资源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就职心态;即将毕业的学生应加强职业适应性教育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

  五、总结

  初等教育,作为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理应受到社会的重视。相信通过毕业生个人、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的努力,可以使初等教育毕业生尽早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的特点,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符如春伊,张舒,王星月.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情况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2).

  [2]周建平.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xx,(4).

  [3]毛璐.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初等教育的论文8

  摘 要:提到中美之异同,中国与美国,大到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小到教育教学,生活饮食都天差地别。在此讨论不是比较哪国更好,没有更好,只有客观评价以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由于有在国内教书的经验,以及在美国生活的经历,特别就我所熟知的初等教育领域作了深入的调查。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经历书山学海的时候,美国的孩子究竟在做些什么。

  关键词:中美 初等教育 异同

  身边有不少声音,“人家美国怎样怎样强大”,“人家美国教育怎样怎样牛”,“人家美国…”,当我们说“人家”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今天我谈的是初等教育,教育是囊括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的一个领域。既然是处在社会这一背景之下,不得不说说,中国人多美国人少,僧多肉少的原理大家都明白,肉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搞研究谈创造?谈教育,比教育,结果是论输赢?揪出谁是元凶?不。我们要的是一个去糟粕得精华的资源系统和公平机会。

  一、中美教育初印象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一年开始,每学期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教育部出版社专业教科书,上午8点到下午5点,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自然,等等课程排满了档期。孩子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学习知识”,怎么才叫学习知识,我这里想来定义这里“学习”的涵义,作为一名老师,我反复思考过我们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学习,何为学习?其实无非就是记住这个东西,记住之后呢,用于考试,考试之后呢?是再记一次,再考试。那是不是学习就能等同于考试呢?教育的目的如果是考试的话,那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的初等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打牢知识基础,为将来做好准备。有人说在国内一年学习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好几年的。我们在知识夯实这一块确实做的不错。我们的小学生,诗词,奥数,英文,随随便便撂倒一群美国孩子。中国教育还是整体的学习气氛,大家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老师的敬业精神。如果从小让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好的学习态度,好胜的性格,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孩子的将来不会不光明。同时也要吸取美国教育的优点,让中国的未来更有竞争力。

  在美国,我想说的是,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总成绩是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啦,对待学习的态度啦,综合评定,这有点像我们大学里的评分方法。而且这个成绩是只有老师才能看到的。小孩子之间不会像我们,比分数比得厉害,他们不比分数,他们喜欢一起运动,谁的运动细胞好,谁就特别受欢迎。美国小学到底教些什么,英语(就是我们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就是地理,历史)这是主科,其它的就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辅科。[1]从科目上来看,与我们的学科设置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具体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原来他们从小学开始就特别注重美国价值观的灌输。中国初等教育着重智商培养,美国注重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自信,独立,创新,责任,合作等。初一开始,学校除了学习上面所说的课程,孩子们要开始学习做饭,洗碗,洗衣服,烫衣服,而且还有给宝宝换尿片,打扫卫生等等。这不难看出美国初等教育是着重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人所必须的社会经验。第一步是基础教育,培养最基本的美国人的素养,价值观。第二步,才是精英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在中国,我们把孩子放到公立学校,就认为孩子反正交给老师了,学与不学,那是老师们各显神通的时候,跟自己就没多大关系了,老师如果都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自己更加束手无策。其实这样的想法要说完全的错也不尽然。让我们想想过去的私塾,教书先生的'地位多么崇高,老师授课总会手里拿着一根鞭,遇到不认真读书的学生,那可是要动真格的哟,那年代的家长对老师可是毕恭毕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打你的孩子,那是教育他,让他成才。那时候的学生是真的怕老师,尊敬老师。[2]我不是说应该回到那个时代,老师打骂学生天经地义。我想说的是,老师既然失去了真正管教学生的无上权利,那么家长们在一边打着“反对体罚”旗号的同时,一边又把孩子交给老师之后,撒手不管,这又是什么缘由?当然,现在这个社会的的确确存在那么些披着人民教师的外衣,却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打着“教育”孩子的幌子,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年幼的孩童身上。这样的老师已经不能称其为老师。我能够理解家长们“宁错杀一千,放过一个”的心态,一律不准体罚孩子。这其实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是正确的可取的态度,毋庸置疑。可我想说的是,然后呢?老师不敢再动你的孩子一根汗毛,这其实是一种责任的松懈。老师对你的孩子,点到即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怕老师,也有个原因,反正你老师拿我没办法。家长们,既然老师不敢管你的孩子,那么,你们就得自己管。不管,好,承认学校和家庭共同具有责任。

  在美国,自然有一套他们的标准和系统,学校会教育你的孩子,交给他们知识,教给他们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学校不强迫孩子去做到完美。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不是学校那几个小时就能做好的,孩子不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由学校看管的,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来支持,家庭教育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孩子上学后,学校会推出一系列需要家长配合的任务:如写读书报告,让家长读一本书给孩子听,目的是为了建立亲子间的默契,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又比如让孩子画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场面,每次交上去的画作,会让你觉得孩子,不去约束他们,他们真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很有意思的还有读书俱乐部以及学校开设的小小图书馆,要求家长一同出席。规定每月给孩子读20本书,如果完成了,月末就有奖励。[3]学校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参与,美其名为“志愿者家长”,每天的课堂都有家长的出现,可见美国的教育是要家长参加的。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我不是说国内应该完全的模仿美国式教育,因为两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的素质也不同,想想,如果一个班60、70个孩子的家长都跑来一起听课,互动,没有那么大的教室,没有那么多空闲的家长。所以说,这样的对比是有限制的。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家长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把作为家庭的那一部分责任给跳起来。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那是一种幻想,一种自欺欺人。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1999.

初等教育的论文9

  一、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学科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基地,是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学科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四大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历史原因所致,全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

  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主攻方向亦不够清晰。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伊始,初等教育院系还来不及思考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厘清专业发展脉络的时候,愈来愈感悟到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

  学科与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是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的,而专业则以人才培养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需求。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地。有时某个学科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某个专业又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小学教育”即为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专业对于学科的依托性集中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也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从人类的认识活动来看,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体系,才有可能进行各专业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源”,专业是“ 流”,所以不能只在“ 专业建设”的层面谈“专业建设”,不能只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谈“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学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效,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知识的转化程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是由专业建设的成效决定的。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密切关联。

  (二)承担学术创新任务

  当今的初等教育院系不同于以往的中师,这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别,即由中等教育提升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层次,还在于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初等教育院系,除了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外,还承载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初等教育院系对学术界要做出应有贡献,而学科建设恰恰承担了此项任务,这是初等教育院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初等教育院系的不可替代性就无从谈起。

  (三)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问题发生。仅就在职教师培训一个领域来说,我们能否对教育实践发生的诸多问题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上给予诠释,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能够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可以说,没有学科建设的成果,无从谈起为基础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上,学科在自身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两大系统中形成了两大回路,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依托服务对象提升学科水平,二是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再作用于社会。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院系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而研究生教育的展开也使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与活力。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而言,近三年全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占20%,在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不计其数。

  (五)汇集人才、提升队伍水准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队伍水平相对薄弱,属于小学教育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与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学科平台不完善、学位点建设刚刚起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时机、提高水平,才能聚集更多的学科人才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生长特色

  (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原则

  1. 基础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创新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不是凭空盖起的高楼大厦。所以,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初等教育院系学科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十分重要,也是定位的第一步。我国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初等教育院系绝大多数是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型而来,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中师文化。这种文化倡导“全员育人,德育为重”的理念,并将“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其办学宗旨。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百年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研究,不过由于办学层次所限,这些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凝聚化;也没有形成学科意义上完整的逻辑体系;更没有制度、体制与政策上的保障。由此可见,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理应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科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2. 前沿性

  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应吸收国内外初等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叶就完成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进程,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我们的起步就更晚。据此,在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伊始,应该以国际化视野来研究初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站位和前沿性。

  3. 关联性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我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不同步,不是先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再设专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先有专业再建设学科,进而引领专业建设。一方面,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专业为学科提供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多学科构成的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以及毕业生入职后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等。同时,由于专业建设在先,专业建设从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出发,对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譬如,6~12 岁小学儿童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进一步,具有这样特质的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与环境?这些都对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学科建设若能对专业建设的以上问题给予理性的回应,则必然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专业化的引领。所以,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应特别关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4. 条件性

  我国初等教育院系承载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而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师资队伍也呈现多学科的特征。这就有别于高等教育中传统院系办专业的师资构成。队伍结构的这一特点,为初等教育院系提供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做得好会有很好的亮点,还会产生出奇花珍果。

  5. 应用性

  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鉴于我国初等教育院系自身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期待,其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侧重于后者为上策。即关注学科建设的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转化率和转化价值。

  6. 独特性

  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归属于教育学科领域,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如果不突出特色就会被一般的教育学科同化,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需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生命力。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生长特色

  根据以上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与特色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百年师范的文化积淀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多学科队伍结构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出新芽、开出奇花、结出珍果。另外,还要特别关注小学教育的对象6~12 岁儿童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领域主要确立以下研究方向。

  1. 小学儿童研究

  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也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这一方向上,学院进行的主要研究有:小学儿童生命发展与教育、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儿童学习与记忆、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儿童音乐创作、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儿童科学学习心理研究、儿童游戏与教育、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与教育、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

  2.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一般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小学教师特质研究、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建设)、小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研究等。

  3. 初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院于20xx 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一新学科的开创,大大激发了初等教育研究的活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定位、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认识、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初等教育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定位、初等教育史研究等。

  4. 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

  以往“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学阶段,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抓住这一生长点和队伍的优势,学院开展了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的研究。

  5. 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在理科交叉上,成立“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汇集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批青年博士,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在文科交叉上,成立“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涉及国学教育、哲学、宗教、历史、书画、手工、礼仪等十几个学科分支。除此以外,还有“综合实践”、“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等。

  6.“大”与“小”联系的纵向研究

  体现大学教育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包括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古诗词与小学古诗教学、写作理论与小学作文教学等。

  三、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生长特色的培育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科建设会有一些生长点经过筛选、扬弃显现出来,如何使有发展前景的生长点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学院标志性的品牌特色学科方向,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领导者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住。

  (一)培育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要做到多而不散、和谐共生,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5 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骨干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队伍涉及包括教育、心理、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音乐、美术等在内的20 多个学科领域,学缘结构多元,理论型、技法型兼有,大家互相学习、和谐共生的基点是将“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学院一直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都支持他们坚持原有的研究方向,在时间、经费、出国进修和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论文发表,仅“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每年投入建设经费就有百余万元,目前已连续投入了三年。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逐步了解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专业与小学教育合理“嫁接”,期望生成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成新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了这一队伍建设的理念,教师个人专业得到了发展,本科、研究生教学蕴含了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几个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也应运而生。其中“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形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注重学科平台的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初等教育学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0 个研究机构,即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协调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的成立,汇集了院内外、理论型、实践型的各类研究者参与其中,有利于结合学科方向、合作攻关,提升了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感。

  (三)学位点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建院以来,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学位点建设。学位点与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首先,学院于20xx 年在全国率先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下设置了“初等教育”两个招生方向,20xx 年又在全国率先自主设置了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而后又相继设置“教师教育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还建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点,分别在“课程与教学论”七个方向、“小学教育”七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 书法教育”、“ 应用化学”、“ 美术学(油画)”、“ 美术史”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63 人、硕士生导师51人、博士生导师4 人。如果从20xx 年我院首次招收“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方向研究生开始算起,我院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研究方向的生成,加速了学科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学位点的建设又为“事业留人、汇集人才”奠定了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经过十五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以下成绩。一方面提升了专业建设的品质,学科对专业的支撑性突显。学院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国率先研制出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地图》。此项研究从理性的高度厘清了人才培养目标所要达到的诸项能力、素养与各板块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小学教育专业所有课程建立在富有逻辑关系的链条之上。另一方面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咨询、服务项目得到普遍认可。由于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定位于小学教育领域,其研究成果必然直接服务于小学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为小学教育提供高端的智力支持:受教育部委托,承担《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研制与撰写工作;指导区域教育、小学学校发展改革项目;承办北京市、全国各学科小学骨干教师高端培训、研修项目;参与小学各类赛课、评审项目等。初等教育院系要想得到自身发展并证明存在的价值,除了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色外,还应着力寻找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此为基础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初等教育的论文1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老师在上小学语文课之前,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那么,如何才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儿童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 小学生存在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其中又有智力结构上的差异。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所以,教师设计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生与生之间讨论探究,在活的生命体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要使课堂生成变得更精彩,那么教师在学习氛围的创设上要宽松民主,用自己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体现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应该创造性地将教材理解透彻并学会如何应用,积极开发校内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学目标中还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更需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只有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 一) 要给学生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把以前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要保证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最好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归学生利用。让学生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做一做,使学生能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真正体现出是学生学语文。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针对每个问题请三至五个学生回答,争取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想问题。争取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 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落实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既要有读、听的语文实践,又要有说、写的语文实践; 既要有基础训练,更要有语文的综合训练。

   四、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正如某个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 一) 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差异的分类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能轻松完成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还能完成新课标外老师选的材料。学习中等的学生完成新课标的要求不费力气。而后进生完成新课标有一定的困难或不能完成。这三类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成绩好的可能变为中等,后进生也会上升。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时应针对学生进行分析,进行鼓励或帮助指导,使学生能不断提高。

  ( 二) 针对学生思维、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的总目标指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有的学生思维灵活,善于独立思考,有的学生思维缓慢、易受人暗示。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这个因素。针对预设的某个问题有部分同学回答之后,可以再相应地给出暗示,让其他同学也能自己想出来。学习方法老师也应该了解,有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能长时间阅读,而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坚持性差。

  五、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往往只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如老师示意学生端正写字姿势,这个小小的提示也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在设计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字形结构来说明中国汉字的美,这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的“教学建议”指出: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的整体提高。”教学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过程,更是保证教师顺利地、成功地走上讲台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因此,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应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内容与要求,并实践于实际教学中,将理论充分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新课标优化教学设计,用新课标的标准与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等教育的论文11

  初等教育专业美术专修生将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担负着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小学美术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动手作画能力外,更多的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建立审美意识,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绘画实践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很强的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认识,这一能力的获得就必须要求美术专修生有正确的、全面的、较强的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发现,很多美术专修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训练,画面表达能力有较大提升。同时也经常反馈这样的信息:画的真好,某某物体画得真像;也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给我点评,当我反问学生,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时,学生就傻了眼,除了对表面的形体、体积、空间的判断,然后就无法深入的思考与认识,当面对梵高的《向日葵》、罗中立的《父亲》等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无法鉴赏。教师平时可能一味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眼低手高”的局面,这样下去学生的画面会越来越“匠气”,学生会严重缺乏正确的审美认识与艺术创新意识,也将无法适应美术教育工作。

  下面就如何加强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浅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美术理论学习,建立审美体系

  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史论的教学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师教学本身。往往只注重了绘画技能的培训,造成了普遍的“眼低手高”的僵局。

  加强美术史论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外美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完整的审美体系。当然,这种理论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应当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反应和社会影响来教学。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风俗;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汴京的繁华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种人物、景物等社会生活风貌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笔势圆转,衣带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一时……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李可染画的山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通过教师将作品、人物、社会背景进行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史论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审美体系。

  二、赏析经典作品,强化审美意识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学生阅历、知识、经验的不足,很难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于此,教师应经常性赏析一些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强化审美意识。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如父亲耳朵上的笔、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美术作品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时,不仅讲技法,更要把作者、美术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交代清楚。例如凡高的《星空》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就应该了解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画内画外进行自主思考。

  另外,学生受文化修养、社会背景的差异影响,审美需求和角度也不一样。教师要能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对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差异持有正确的态度。

  三、提高习作质量,渗透审美情感

  在日常的绘画中,不仅是提高绘画表现技法的学习,更是进行审美渗透的好时机。那怕是一个简单的陶罐,一幅普通的风景,也要求学生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提炼,渗透进自己对物象的审美情感,甚至可以通过物象表达对社会状态及人物情绪的表现。通过这种长期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将绘画练习与审美情感相融合,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审美认识。

  我想,通过以上方法的教学与实践,定会让初等教育美术专修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当学生建立了完备的审美体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后,对画面本身也有大幅的提升。

  总之,美术不仅属艺术范畴,它是学术,是社会科学,以学术启发技术,点石成金,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则更易于成为艺术。

初等教育的论文12

  摘要:中、小学教育一般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阶段。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业务能力、品德、文化知识这些基本的素质跟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因此当前初等教育对现代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关键字:初等教育艺术素养课程改革

  在我国,初等教育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工程。在我们最初接受教育过程中,最开始有自己想法的融入在小学教育阶段,因此这对于小学教育属于一种考验。我国的小学教育,最主要的是较好地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艺术素养课程基本上很难得到教师跟家长的关注,除非是专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机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初等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艺术教育为研究内容,为提高初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从初等教育的艺术素养课程进行改革入手,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等教育专业下艺术素养课程的现状

  在我国最开始的基本课程是有关于艺术素养的课程,可是到现如今很多小学教育中的艺术素养下的课程普遍没有得到我国教育的关注,因此这对学初等教育专业下学艺术素养课程的学生是一门考验。目前在我们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基本没有专门的美术课教师,大多是不分文化类和艺术类的一个教师兼任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由于经济的限制,武陵山地区的中小学的美术设备相对较差,农村家庭的学生拥有完整的美术器材的人数很少,甚至可能一个班的学生没有一套完全的美术器材。当前很多学生脑中基本没有“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比如在武陵山区的美术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要么是让学生自己随便画画,要么叫学生去模仿别人是如何画画的,或教教简笔画,甚至有的是用来上语文、数学这些所谓的正课,做这些正课科目的习题。虽然国家的教材中有美术课本,可是很多学校都没有真正开设这堂课给学生,一是因为学校没有相关的器材设备,二是在我国升学机制的'影响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正确认识艺术类的课程,缺乏“培养孩子艺术素养”的意识,三是有的学校的确缺乏师资力量开这门课程,因此,美术课大多会被别的课所取代,部分学校的美术课堂也只是会講一些理论课和简单的一些图画内容。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即使聘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仍然无法有效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二、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必须要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的训练,必须要将他们审美的方面作为切入点,因为一个人若不懂什么叫审美,那么对美的认知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颜色搭配是提高审美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要偏重于颜色搭配,进而提高学生后期的构图能力。

  (一)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通识性和实践能力的融合

  在艺术素养这门课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将通识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课程的改革上必须注重艺术素养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且在新课程的开发上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在学生学习艺术素养课程中,学美术课程的学生,学校应该要搭建一个小学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在合作学校中教学生这门课程,并且利用合作中来共同建立美术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标准[2]。

  (二)在实践活动中要提高创新能力

  学艺术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是增强他们对颜色的认知。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的基础上要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小学教学中去。为了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进行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对之前的课程方式实施改革,真正意义上实施和运用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重点安排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黑板报设计和手抄报操作少一些理论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实践操作,通过这些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

  三、艺术素养课程的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一)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素养课程中,要想打破之前的常规思维能力,就要打破学生的认知能力,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之前枯燥的理论知识方法。所以案例教学法就是打破这一教学方法,以生动的案例来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和灵活的掌握知识[3]。

  (二)活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的存在,无论是在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中,都是存在着美,因此这要我们学生具有发现美的能力。所以要想提高这一能力,我们教师必须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做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提高对美的发现能力和对美术的认知能力,也让他们爱上美术这门艺术课程。

  四、结束语

  艺术素养课程教学作为学生艺术的课程,是一门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的课程,它的主要课程设置必须要符合我们当今时代下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助于初等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提高现在初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才可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当前阶段,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具有普及性以及通识性,这也是有效提升师范类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

初等教育的论文13

  一、初等教育教学理念多元化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更加偏向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升,而不仅仅在学科知识提升和应试分数提高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这个问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教学的理念受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只有老师授课才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途径。

  在目前的初等教育中,存在着课程种类单一化,授课过程扁平化的问题。学生在课程设置的选择上缺乏自主的选择。初等教育的理念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情况下融入高等教育的思想。比如,可以引用各个高校的全校性选修课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学中也开设一两门选修课, 并且规定一个学期内的最低学分,把选修课作为学生拓展知识纵深的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活变的丰富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提早锻炼自学能力,为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做一个铺垫,使得学生将来游刃有余的适应大学生活。教育理念多元化的提出正是为打破这一固有的教学模式,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

  1.授课地点和时间的变化。在安排选修课的同时,我们应该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由传统的“授课课堂”变更为“独立课堂”。打破传统固定了时间、空间的课堂,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自己的课程,并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自主选择课堂的地点,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

  2.课程设置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每个同学有着不同的知识偏好,但是根据每个人的偏好开设课程是不现实的,这里的方法是利用图书馆已成规模的学科书籍命名课程名称,由学生自己选择性的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3.教学目标的变化。在这种学生完全自学的环境中,教学的目标应由传统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转变为新的三个维度“信息获取与整合”“兴趣塑造与培养”“学习能力养成与革新”。

  4.教学任务的变化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任务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教学任务应该确定为:①在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在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③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初等教育教学过程分流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这一点也应运用在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中。目前的学校教育没有体现出教育的独特性和人才选择性, 普遍采取了老师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并且学校开设的课程与课程授课顺序也存在着弊端,首先未能考虑到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没能考虑到课程难易程度的授课顺序,极其容易打消学生学习时的自信心,忽视了学习欲望的激励。虽然这与我国学龄人群基数大的国情有着极大的关联,但是这并非不可解决。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教学分流到人,但是可以将学生以班为单位区分,按照成绩和兴趣不同分为不同的班进行同一科目或者不同科目的教学,比如文理分班就是较好的分流。也可以采取将学校的课程授课顺序重新排序,按难易程度分别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递进式教学,比如按照学生各个科目的基础和掌握程度分成不同授课速度、不同授课难度的教学班级,达到因材施教。这样的分流化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欲望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三、初等教育教学内容全局化

  目前大约有80%以上的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就业,虽然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也不能完全归责于高校的教育体制,对于实证分析和局势把握的思考方式应该从初等教育阶段做起。就目前的初等教育模式和内容来看,其缺乏与社会的对接。这里的缺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沟通能力的训练,二是社会时政的分析。目前的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都达到了各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是缺乏对于社会时事的了解和分析,这无疑在工作时成为限制自身发展的短板。当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高度,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时展现出自己的薄弱时,就会发生“短板效应”,一所学校对于这个学生教育付出的时间、精力与产出之间也就有了产能的流失。

  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有必要在中央的号召下开设时事政策的课程。的确,这门课程很难直接与未来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之间产生关联,只能在教育中作为一种对于时事分析的思考方式的培养夹杂在学生教育中。时事政策的课程只是提供了所有学生面对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共性的解决方案,但全体学生对每件事情的分析都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对于这种思考方式的运用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在学生将分析时事的思维方式与学业结合时,难免产生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时事分析各有千秋,理解的程度也参差不齐的现象。

  四、初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

  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计划,不管运用什么样的计划和手段在培养的过程当中,都是为了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国开展初等教育的学校在教育理念变革和模式创新上一直在努力。

  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方面,应该敢于尝试突破,敢于创新。更多的将应用心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引入到教育理念当中。在众多学科交叉下,结合社会时事,形成紧跟时代的教育理念。并且积极将这种教育理念运用到模式改革当中去,由每个新型的理念与旧模式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逐一变更、完善。保留原有模式的经典理念,摒弃旧有模式的呆板方式。做到从课程制定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变革。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对于学生初等教育的模式和路径规划的选择应该根据目前我国学龄人数、教学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做出统一的评判,再进一步考虑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模式的变化。真正规划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的探究教育模式的变更。从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方向去谋求变革,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变革的坦途,真正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初等教育为高等教育做好基奠,切实提高我国人才素质。

  (1)在初等教育中应该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首先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由老师授课转变为学生独立学习。同时,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中的授课地点和时间的安排也应该打破常规,由学生独立安排。

  (2)在教学中,应该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区分教育。可以引用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分班的制度,将中学的教育也分班授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

  (3)目前的初等教育应当与高效共担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工作对接的重任。应在初等教育中也开设形势政策课程,同时各学科老师也在授课中潜移默化的融入不同课程与目前时事的对接。培养学生对时事的思考能力。

初等教育的论文14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概率”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丽丽的妈妈在网上购买世博会的门票,结果只购买到一张,那他们一家让谁去好呢?妈妈让丽丽给想想办法。丽丽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扔硬币,拿两枚硬币同时向上扔,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妈妈去,如果一正一反,丽丽去。爸爸妈妈听了都笑着同意了。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笑了吗?”这样,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哪位同学能测出操场中旗杆的高度?”学生一听就嚷嚷起来,旗杆那么高怎么测量呀,有的学生说把旗杆放倒就能测量了,有的学生说找一个动作灵活的学生爬到杆子顶端再测量,学生纷纷出谋献策。我听了后说:“我有一个办法,既不用放倒旗杆,又不用爬到旗杆上,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一听,都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就引出了勾股定理,告诉学生可以根据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和角度,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旗杆的高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用生活素材,将数学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某商场在春节期间,为了招揽更多顾客,特进行商品降价活动,拟定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次先打p折,然后再打q折;第二种方案是先打q折,再打p折;第三种方案是两次都打p折。请你帮助分析哪种方案降价较多?因为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兔子和乌龟在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兔子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兔子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兔子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②兔子能否追上乌龟?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问题解决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

  (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这样,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练习设计

  生活化练习是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新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提供给学生相应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只是机械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提供的问题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问题:

  (1)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

  (2)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通过这些练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结语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等教育的论文15

  [摘要] 在全國各大高等师范院校中,“教师口语”课程已经将近20年了。虽然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时间和地位都较之以往有所提升,但其“教师口语”课程一谈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师资团队缺乏高效建设、课时编排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教学质量与“教师口语”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20多年前,国家就加大了对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的力度。新时期,中等师范逐步统一为本科教学,虽然学生的素质得到了一些提升,但教师职业的能力培养反而呈现弱化的趋势,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教师口语”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了“教师口语”的整体教学成效和水平。

  一、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口语”课时不足

  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教师口语”课时不能够低于56课

  时,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按照规范执行,能达到标准的几乎没有。课时数量达不到教学目标,也就直接对教学内容和效果造成了影响。

  (二)教材的编写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教师口语》教材主要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辅以口语交际和教师的职业口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老旧的教材已经不适应当代“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需要。一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显然已经脱离了如今社会发展的轨迹,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选用的越来越少了。

  由此引发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机构和相关研究者开始出

  版有关于“教师口语”的教材。一时间,市场上的教材种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大多数的教材是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的,按照一般话口语和教师职业口语的传统体例编写的,内容雷同较多,对课时少、训练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带来很好的解决效果。其中,由程培元所著的《教师口语教程》虽然将语言和教育进行了结合,使“教师口语”的专业性得到了增强,但依然存在比较旧的案例,示范性效果不显著。

  (三)师资队伍建设缺失

  师资队伍在“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这是因为,“教师口语”涵盖了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在一些高校中,只有一到两名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高校连专职教师都没有,反而是由语言学或是教育学的老师来代替。这些教师虽然普通话达标,但是在教师职业语言、口语艺术或者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并不涉及“教师口语”的专业领域。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中小学的从教经验,理论缺乏实践。这种教学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从“教师口语”课程进入高校以来,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进修和培训,一步步蚕食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缺失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改进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口语”教学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师口语”课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无法将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应该果断地在“教师口语”中将普通话教学提取出来。这一部分教学不可以通过考前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应将“教师口语”回归本质--针对教师的.专业性来进行教育,内容要融合一般口语和教师职业口语。其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不少于48课时的安排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

  (二)教材要具有时代特色,配套资源也要同步开发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综合了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能忽视的则是实践训

  练,因为毕竟学这门课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教育行业的,绝对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编写相关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色来搜集案例和编写相关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也要联系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如音视频的相关资源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如今的高校都配备了一些专业的录播条件,教师可以在录播室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也可以拍摄一些生活日常,和教师共同讨论。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将真实的场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多加强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与合作

  每个学校的“教师口语”的教师资源都是有限的,人数的限制阻碍了内部合作交流组织的想法。因此,想要提高师资力量和补充师资力量的不足,就应该打破壁垒,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师口语师资组织。有效汇聚各校的“教师口语”师资力量,整合并加以交流。这不仅可以将一些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吸纳进高校“教师口语”教学队伍,还能够提高实际的教学能力,对整个“教师口语”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教师口语”教学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其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傅红英.初等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xx(17).

【初等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实习总结11-25

初等教育专业求职信范文07-28

初等教育专业的求职信范文07-20

初等教育专业个人求职信范文08-04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信模板07-24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信范文07-23

初等教育系教师评先材料02-13

英语论文写作问题论文07-26

论文的评语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