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人才的培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职学校的学生处的年龄阶段有着他们的独立性特殊性。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 细心的了解学生
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气质各不相同,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想法、做法。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习并运用知识,教师除了传授科学知识之外,还要融入到学生中,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愿意与你探讨问题,把心理话告诉你。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个性、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需要和问题,通过与学生聊天,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起探讨社会及学生目前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做到求同存异。其次,要有耐心,面对犯错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情况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自己的真心和实际行动感化他们。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如特长、爱好,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 尊重,公平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称赞,这是他们学习做人的动力。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对待中职学生不合理的要求和学生的违规行为时,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语言上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用赞扬的语言和善良的提醒。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制力,有一定的担当能力。同时也要公平对待学生,不要以貌取人,或以好恶待人,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要一视同人,多用激励,对学生的不良行力要督促其改正,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给予同情和宽容,相信他们一定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 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
只要是人和人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老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每个学生性格脾气都不同,加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年龄差距,会导致师生关系复杂。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在知识的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孤立的教师或学生是不存在的。两者也是互为发展的条件,在互动中相互发展。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通过课程教学将传统文化技能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运用者,通过课程教学中的“听、说、学、练”的学习过程去掌握知识,形成对专业知识良好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教师悉心教导学生,同时学生谦虚努力学习。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成为知识传承的中间纽带
四 反思教学,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中职院校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成为研究型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研究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吸纳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教科研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教师从学生学习效果上,也可以摸索出学生更容易接纳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学生开放型的思维和教师思维的撞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更接近学生的心理接纳要求,教学效果会更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作为教师,不能摆着高高的架子,让学生敬而远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个体,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教师应像伯乐一样去挖掘、培养、塑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作用中去完成教学目标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学生从欣赏老师、崇拜老师到模仿老师。教师感觉到被欣赏,学生也会从老师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觉。从而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良师益友。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