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经典故事

时间:2022-11-05 03:09:15 人物传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经典故事

王羲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我们今天主要讲述他的一字千金的十八口大缸、海门关的等知名故事。

王羲之简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一字千金的故事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十八口大缸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故事

  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一天,兰亭这儿十分热闹,原来是王羲之邀了几位朋友在这儿聚会,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荫下。这儿真是美极啦。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永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他挥笔运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绝妙的艺术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再把手书的《兰亭集序》拿来仔细一看,果然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心中十分得意。他顺手抽出笔来,照样又写了几幅,可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写得那么好了,只得把它们都撕掉。

  海门关的故事 

  那是东晋时期,海门这个地方新修了码头,为的是水路运输的方便,好赚更多的钱。主持这件事的,是什么人呢?大家想想,那个时候,穷人是压根儿搞不起的,当然是几个地主、渔霸。码头修好后,他们很想请一位有名望的书法家题上“海门关”三个字,好装潢门面,附庸风雅,招装潢生意。找谁呢?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最有名望的王羲之。于是,地主渔霸叫人抬着整猪整羊,盒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给王羲之送上了礼物。王羲之听说要他干这件事,头摇得象货郎鼓。他是个不爱虚名,不愿显耀自己的人,尤其这是给地主老财、渔霸装满门面、多赚钱的事,他怎么也不答应,叫人把礼物统统退了回去。

  地主渔霸碰了一鼻子灰,又气又恼,可是又拿王羲之没办法。还是一位摇鹅毛扇子的帐房先生有诡计。他那双小眼睛一转,一撮黄鼠须一动一动地,向老财的耳朵叽咕了一气,弄得主人把脑袋点了又点,乐得张大了嘴巴,那嘴巴足可以填进一个拳头。不久,一位教书先生打扮的人,渐渐地同王羲之交上了朋友。这位老先生在风景如画的水边建了房屋亭阁,还养了一群大白鹅。一切就绪之后,就邀王羲之来他家作客。王羲之把他当作一位“退休”的教书先生,觉得能谈得来,就应邀而来。不用说,他受到盛情招待。老先生还同他乘着小船去观赏了月光水色。他们玩得很痛快。临走,主人还挑了一只大白鹅相送。王羲之很高兴,可是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还礼,很为难。老先生了解这一情况后,哈哈一笑,说:“你毛笔字写得好,就写个字吧。”

  “写什么呢?”“我喜欢大海,就写个‘海’字吧。”于是王羲之就写了个“海”字。不久,老先生用同样办法,请王羲之写了个“门”字。

  第三次,老先生清王羲之写个“关”字。王羲之并没有觉察这里面有什么名堂,仍旧是提笔就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文字还没有简化。王羲之写的“关”字是繁体字——“门”字里面放个“关”。当王羲之刚写了“门”字时,忽然想起了地主渔霸叫他写“海门关”的事。立即警觉起来,笔也停住了。由帐房先生装扮成的“教书先生”一看王羲之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很怕王羲之把刚才写的“门”字撕了,就赶紧夺过去……

  这样,帐房先生终于骗得了““海门关”三个字。最后一个“门”字肚里还缺少一个“关”,只好自己仿王羲之的笔迹,添了上去。

  仿毕竟是仿,人们只要从远一点的地方看“海门关”时,只能看到“海门门”,而那位帐房先生添上的“关”却看不到,原因不难理解:“书圣”的笔迹。那充满铁臭的帐房先生怎能配得上呢?

  戒珠寺的故事 

  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王羲之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

  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

  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

  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

  入木三分的故事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单说有一家店铺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这家店铺哪来的好木板?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三次吃的故事

  王羲之是书法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的功名成就与吃有很大关系。这里仅说他的三次吃。

  第一次吃,使他成为知名人士。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宰相。王导带他去谒见尚书。尚书知道王羲之很有才学,刮目相待。当时的人很重视吃牛心炙,说吃了可以补心。在座的人还未动箸,尚书便亲自挟牛心炙给王羲之吃。同席的客人也就都十分看重他,知道他很有才学,从此成为当地知名人士。 

  第二次吃,使他成为太尉的女婿。 

  晋太尉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几个儿子都是俊才,欲选一个做他的快婿。王导几个儿子都准备迎接挑选,唯有王羲之未加打扮。选婿的人来了,只见王羲之敞坐在床上吃胡饼。选婿的人回去如实禀报了鉴。鉴听后高兴地说:“此正吾佳婿也!”王羲之便成为鉴太尉的女婿。成语"“东床袒腹”的典故就出于此。

  第三次吃,使他的书法更趋成熟。

  他因特别喜爱鹅,常常观察鹅的行走姿态,并将此与书法结合起来,水平便日趋成熟。会稽有孤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弭日。山阴有一道士,为求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邙归,甚以为乐。 

  王羲之究竟还有没有戏?——与陈烈商榷薛元明

  唐初遂良和虞世南毫毫无疑问皆深受其影响。尤其是自虞世南,以一种温文尔雅的姿态体现了唐楷风貌,有别于欧书更多地保留北碑刀凿斧削的意味;谈到唐代书史,和虞是不能避而不谈的。至于怀素,以篆书笔意写在草气,摆脱王羲之风习是针对《自叙帖》等大草而言,如果留心小草《千字文》则不难发现仍具王字风韵。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潮流下是很难避免的。

  宋代米带是师王而出新的典范。米芾对王羲之是创新多于继承,骨子里是地地道道的王家风范。同系列为宋四家的黄庭坚有一首著名的诗云:" 时人俱学兰事面,脱胎换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鸟丝栏。" 说明当时崇王风习。诗中所提及的杨风子,是五代时期王书承袭者,前承晋人而后开宋代尚意书风先河的大书家。

  元代赵孟俯是独领风骚的人物。宋朝尚意书风因后继者才疏学浅,恣意妄为而粗制滥造。赵氏以复古为旗号,借古开今,宗法晋唐取法王羲之,从而繁荣了元代书法。整个元代书坛几乎都是赵氏天下。没有赵孟俯的元代书坛将是荒凉的沙漠。诚如董其昌年对其平价:赵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且很难超越。这不能不归于对王羲之的学习和领悟。实际上,元" 尚态" 书风和宋" 尚意" 书风有本质的区别。并非如陈氏所言,前者为后者的延续。" 尚态" 书风是在" 尚意" 的书风穷途末路时出现的,在书法史中有一席之地。

  明末王铎亦是不折不扣的王派传人。在明清馆阁之风横行时,王铎以狂放的书风笑傲书林。但一个大家的涉猎总是异常广博的,对优秀的传统都会去悉心领悟。除王羲之外,他对米带、黄庭坚、怀素和颜真卿都曾取法过,但他的根基仍然立足于王羲之,以王氏为宗,融汇百家。即便习米,来仍然胎息于王羲之。浏览《中国书法全集·王铎》卷,可见他的小字手札诗稿都是王家模式。窃以为,小字意味着基础和继承,大字则意味着胆量和才气。有意思的是,王锋对于柳公权这类应规人矩的楷书,也有相当的造诣,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放浪形骸的行草书大家。看来法度和自由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绕一的。从王锋的书法来看,又有谁可看出柳公权的影响?如果王铎对王羲之不是食古而化,仅得形似的皮毛,那他也仅是一个二流书家;王铎就是王铎,他将王羲之的精神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而独出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格。

  由此可见,王羲之书法对历代皆有影响。陈烈所谓王羲之自唐以来,书风包呈强弩之末态势而影响微乎其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王羲之书法大部分写成手札形式,是因为时代使然。晋人席地而坐,以脚后跟为椅,悬腕作书,孚札或手卷更适合于案头把玩;另外,因年代久远,大部分作品散快,只留下一些平时实用的信函, 流传至今天已成为艺术的珍品。是我们所可以见到的形式。而在如今展厅文化的要求下,八尺丈二巨制已司空见惯。古时书法多为达官贵人赏玩, 少有悬挂巨幅作品的宅第。在消费经济社会,书法已成为具有商品性质的文化载体,要有生存空间。在适应现代展览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书法已不像古时仅为达官贵人的专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市民阶层不再是沉默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倡导者和欣赏者。家居仍以小幅为宜。同时,书法格式也应当提倡多元化。如果作品规格皆为八尺丈二巨制竖幅,缺少小品扇面、斗方、横幅和手札形式,将异常单调。提倡书法发展多元化首先不能忽视形式多元化。作品无论何种形式和尺寸,含金量的要求是无可非议的,任何创作都不可以粗制滥造。

  当代各种碑帖资料大量刊行,取法多元化,但王羲之仍然不可以被忽视。首先,学习书法必须坚持先帖后碑,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有了基本功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向深入研究。帖学有墨迹可循,碑则要靠自身的领悟。诚如初学者直接从二爨、《张迁》、楼兰残纸和敦煌写经人手,后果可想而知。学书要经历“ 平正-险绝一复归平正” 的过程。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眼光和学识之后,才有选择的权剥。当今的沃兴华、白砾、曾翔和赵雁君等,他们都曾习过王字。书风是逐渐形成的,并非初学之始便是今日的面目。其次,学习书法要有正确的取向。汉代有隶书和简书,后者喜爱的人犹多,但不是主流,学习隶书要以前者为宗。明清有徐渭、金农和郑板桥诸人标新立异之辈,以怪异面目出现,主要挥洒才气和性情,就他们备在南京,自是无虱且,但后学者常常“东施效”.在整个书法史中,属旁枝游侠而难成一代书风,后世之人很难仿效。取法王羲之、米芾和赵孟 要比前着多得多。真正的大师必须可以继往开来,总结前人,启发后人。学习王羲之有的成了米芾和王铎;有的成了赵孟,有的则成了馆阁,这是学者自为。再次,楼兰残纸也好,敦煌写经也罢,和王羲之书法一样,都属于传统的优秀文化,不能人为地分开,二者不可偏废。书法的多元化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王羲之。任何一种文化成为传缆,决不是偶然,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对残纸和写经也不应该盲目去学,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写经或都能将其主旨领悟得很透彻。如果全国都学残纸写经,昕碑残垣。实在是有违书法多元化取法的初衷。优秀的文化传统都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由此看来,对王羲之的态度应该客观公正。王羲之作为“书圣”,是特定的历史现象和既定的文化积淀。学习王书,不要简单地迷恋“ 永字八法”来作为金科玉律。环境和时代改变了,笔墨当随时代和食古而化才是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王羲之和颜真卿、柳公权一样,对他们我们已经太熟悉了,熟悉得有些陌生,有些腻烦。但如果将王字视为初学人手的范本,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之一。从规矩走向自由,是艺术成长的必然经历。

  每当想到时人因急于求成而忙于求新求变时,学习王羲之需要静心澄怀方能体悟其妙。事实上,我们因无法超越才需要独辟蹊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会看得更远。
http://jianlimoban.c321.cn/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王羲之学书阅读答案08-06

文言文阅读《晋书·王羲之传》题目及答案08-05

励志故事:施瓦辛格的故事02-17

《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12-22

演讲的故事06-13

星星的故事02-19

故事的感言01-24

创业故事精选07-18

创业的故事精选08-06

创业的故事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