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时间:2023-11-19 09:26:3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欢迎大家分享。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1

  这次EDA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的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EDA的了解,让我对它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每一个子模块编写调试成功时,心里特别的开心。但是在编写顶层文件的程序时,遇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元件之间的连接,以及信号的定义,总是有错误,在细心的检查下,终于找出了错误和警告,排除困难后,程序编译就通过了,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在波形仿真时,也遇到了一点困难,想要的结果不能在波形上得到正确的显示:在设定输入的时钟信号后,数字秒表开始计数,但是始终看不到秒和小时的循环计数。后来,在数十次的调试之后,才发现是因为输入的时钟信号对于器件的延迟时间来说太短了。经过屡次调试,终于找到了比较合适的输入数值:时钟周期设置在15秒左右比较合适。另外,Endtime的值需要设置的长一点:500us左右,这样就可以观察到完整的仿真结果。

  其次,在连接各个模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个输入、输出引脚的`线宽,因为每个线宽是不一样的,只要让各个线宽互相匹配,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否则,出现任何一点小的误差就会导致整个文件系统的编译出现错误提示,在器件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技巧,只有选择了合适当前电路所适合的器件,编译才能得到完满成功。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的数字秒表还是比较成功的,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有点小小的成就感,终于觉得平时所学的知识有了实用的价值,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不仅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对以后的路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最后,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2

  短暂的一周实训已经过去了,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实训赋予了我太多实用的东西了,不仅让我更深层次的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深入了理解,而且还让我对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下面谈一下就这一周实训中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周的实训已经过去了,我们在老师提供的实践平台上通过自己的实践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东西,熟悉了对Quartus Ⅱ软件的一般项目的操作和学到了处理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了VHDL语言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方法,我想这些会对我今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此外,还要在今后的课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学习,灵活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出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有所成果。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专业的实践平台还有X老师在一周实训以来的不断指导和同学的热情帮助。总的来说,这次实训我收获很大。

  同时,感谢大专两年来所有的老师,是你们为我解惑受业,不仅教授我专业知识,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这次EDA实训让我感觉收获颇多,在这一周的实训中我们不仅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怎样运用EDA设计三种波形的整个过程和思路,更加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能力的锻炼,我们在写程序的同时还要学会要改程序,根据错误的地方去修改程序。

  本文基于Verilog HDL的乒乓球游戏机设计,利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其波形数据功能在分析了CPLD技术的基础上,利用CPLD开发工具对电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从分离器件到系统的分布,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波形仿真,以确保功能正常。

  从整体上看来,实训课题的内容实现的功能都能实现,但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此次的实训课题,掌握了制作乒乓球游戏机技术的原理及设计要领,学习并掌握了可编程逻辑电路的设计,掌握了软件、CPLD元件的应用,受益匪浅,非常感谢X老师这一学期来的指导与教诲,感谢老师在学习上给予的指导,老师平常的工作也很忙,但是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重来没有耽搁过,我们遇到问题问他,他重来都是很有耐心,不管问的学生有多少,他都细心的为每个学生讲解,学生们遇到的`不能解决的,他都配合同学极力解决。最后祝愿X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进一步熟悉了Verilog HDL语言的结构,语言规则和语言类型。对编程软件的界面及操作有了更好的熟悉。在编程过程中,我们虽然碰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到最后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独立的完成了任务。当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的时候,要有耐心,要学会一步步的去找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问题,还请教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次实训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知道要培养哪些技能对我们的专业很重要。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共同合作的能力。但是此次设计中参考了其他程序段实际思想,显示出我们在程序设计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在此次实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要加强培养动手能力,要明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这次实训的机会,感谢X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他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本次设计过程中得到我们老师的悉心指导。X老师多次询问设计进程,并为我们指点迷津,帮助我们理顺设计思路,精心点拨。X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3

  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把课程设计做的更好,就要学会参考一定的资料,吸取别人的经验,让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灵感。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合作能力。这次课程设计同样提高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程序的编写需要有耐心,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复杂,但问题需要一点一点去解决,分析问题,把问题一个一个划分,划分成小块以后就逐个去解决。再总体解决大的问题。这样做起来不仅有条理也使问题得到了轻松的解决。

  通过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需要多花时间上机练习。这次的程序训练培养了我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使我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为现在学的知识用不上就加以怠慢,等到想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学习原来是那么的不扎实。以后努力学好每门专业课,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获益匪浅,对数据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4

  大四短学期锅炉课程设计对我们班同学来说,早就知道了他是恶魔的化身,从大一开始华老师就向我们灌输了大四的短学期的锅炉课程设计将给我们人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崩溃和充实将是充满整个短学期。“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刷牙洗脸而是去开电脑,凌晨三四点从床上爬起来继续算,做的晕了就拿起计算器发短信……”这些华老师近似口头禅的吓唬在这三周的时间内完全的展现出来了。

  第一次上课布置任务的时候,拿到了设计参数和华老师的十条所谓的“葵花宝典”,从大一就听说了这个“葵花宝典”,但是拿到手上确实一点没有看懂,除了最后一条:你是设计者,你有权这么做。可是我的设计都还没有开始需要我能做什么呢?

  这回的锅炉课程设计成品交的全是excel的电子表,所以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表格,当然为了考虑最后的打印,从一开始就按照打印预览的范围来设计表格。最初的一两天算的是煤的元素分析和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这些在上学期的《锅炉原理》课的作业中都有体现出来,大致的计算也是相同的,所以一开始的表格做的还比较顺利的。只是在烟气焓温表格的设计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表格特别的多,想要都压缩在一页纸上而且要方便以后的链接计算,通过反复的缩小、放大列间距才设计好。虽然有点繁琐,但是总体感觉不难,头两天的日子对锅炉没有一点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就没有那么的好过了,前七章的表格全部要自己手工打,刚开始做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的时候是打一行的公式表格算一行,做了整整一个半天才打了一页的表,觉得这个速度实在是忒慢了吧,随便翻翻书都还有百来页的表格那!这样进度难怪会像华老师说的“做到早上8,睡3小时起来继续做”那我们不还疯掉了。所以决定停下计算工作,先一心打表格。表3—6、表3—7、表3—8……一页也的把表格先打了。打表格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第一列的名称不是什么问题,大家用电脑打字也打得多了,对于这种汉字输入完全不在话下。符号列就比较痛苦了,主要的就是那些上下角标,每个都要选定—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下标或者上标。然后是单位列。最最最让人崩溃的就是公式计算或数据来源那一列,中英文混列,还有好多公式、上下角标、还有好些希腊字符,必须要用到输入法的软键盘,上下标又不能复制出来。那个打字确实两个字崩溃,连着两天晚上都打到凌晨一点,半夜做梦也都梦到自己在打字。终于最先把表格都打好了,连着后面老师给的第八节以后的表格,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感觉一座大山就这么被我翻过去了。

  然后就开始算炉膛的设计,经过几个小时的计算突然发现出口烟温1230度,真是超沸腾了。赶紧检查了一遍链接,没错啊,只好“有问题,找华老师”了。其结果就是炉膛设计矮了,水冷壁吸热量太少了,要增加炉膛高度。所以就只好返工了,结果一返工才发现,我使用“葵花宝典”第十条使用的相当严重,冷灰斗的倾角书上大于50度,就取的50度,我就想和书上不一样,取了60度,结果导致冷灰斗容积大了近100m3结果导致炉膛高度直接缩小近1米,问题还不小。经过一小时的修改终于降炉膛出口烟温降低到1156了。接着就是后屏,问题还不是很大,就是在计算结构尺寸长度时候对书上的那些值是如何算出来的,自己反复研究从找出结果。再接着对流过热器的管子长度就不太对劲了。怎么摆也摆不下,难道正要像老师上课说的诡异的三圈半设计?看看书上的每排管子数才3,加!

  重新设计了一遍。后面的高再,又出现了相当严重的热量问题,要求的管子比书上的长了好多,但是烟温并没有那么大差别,只好再一次“有问题找,找华老师”,第一次感受到了万能的华老师,问了几个数值就发现了我的平均传热温差出错了,原来我的公式中就照着书上计算值来打的`而后面没有按我真实值来计算。一个很低级的错误。然后的转向室和低再引出管,通过自己还挺自豪的机械制图的理解能力也很快的理解了书上示意的意思,并且教了好几个同学,到这个时候也有点能力给同学解决点低级问题了。碰到了好几个人说该了屏片数但是面积没有变,我看了一下,他们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计算n/z1每排管子根数时候,直接使用函数等于n/z1并且设置格式无小数点,导致一直显示是5,但是计算结果实际是4.5—4.9之间的真实值,所以面积是不会的。计算链接随着一周多的练习也渐渐熟练了,做的也还算熟练。

  这时候我们有时候下午还有机械仿真实习,早上比较迟起床,就每怎么做锅炉,这是晚上就有人提议一起做锅炉通宵吧,虽然不会真的通宵,总会大致做到一两点把锅炉做到崩溃的时候大家才会睡觉。第二周的的周六开始对喷水减温量开始发动总攻,结果超标了7吨,严重败北……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和后面检查表中的值基本都对上了。无奈下再次祭出了王牌“有问题找华老师”,一查就发现了旁省煤中的出口焓hpsm –Δh的Δh忘记减了,这个问题已发现,喷水减温的战役就此大获全胜。

  虽然在这期间把78页的75项重新假设过,大部分的误差都超限了,结构又一次重新设计,还好在炉膛战役中吃过一回败战,这回的战役几乎是速战速决,两个多小时就把喷水减温控制在超限175KG,还是不怎么满足,发现我在旁省煤计算中几个附加受热面的热量用的实际值代,改正为假设值后误差只有43.7kg了,顺利基本完工。然后就兴匆匆的跑回来想快点把后面的都搞定,结果都敲完了以后,发现排烟超温了59度,再一次无语了。对了对后面的检查表,焓OK,蒸发量差了好多,省煤器就是不平衡,照理说喷水减温OK了,后面应该没什么问题的才是,只好再一次请出神话“有问题找华老师”。结果发现我的锅炉热平衡计算就出错,自己反复查了好几次表格,就是把前面热平衡的表的检查给忽略了。再一次崩溃了,从炉膛开始重算了。

  不过一回生二回熟,这都第三回了改的还算轻车熟路。几个小时就搞定了,最后的修正表和统计也花了点时间统计总于OK了。锅炉设计计算部分就完工了。然后又画了一个晚上加一个白天用visio把锅炉的图画好了,锅炉设计总于结束了。

  还好,忙了三个星期,锅炉设计终于结束了。虽然没有当初华老师吓唬我们那么恐怖的日子,但是确实是又忙碌又充实,有苦有乐,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基本跑在电脑面前当一个宅男了。遇到误差就愁眉苦脸,误差在范围内就喜笑颜开,做梦也都是和锅炉设计有关。唉,醒来逃不过锅炉,连睡着也逃不过。不过在忙碌了两周多后,看着自己作的厚厚一叠打印好的锅炉设计报考,心里特有成就感。

  “如果我一直如做锅炉设计般的奋斗,我的人生将会多么完美。”过去这段日子确实印证着这句话。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5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其实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6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人在老师孙金凤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工程图学的课程设计。

  在过去一年的工程图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制图方面的知识,比如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等等,在最后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的任务是画装配图,装配图是需要结合的前面的知识然后进行综合运用的。比如齿轮轴,螺钉的画法就要利用《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一章的知识,整个图形的构想也离不开前面的基础。

  课程设计在星期天就开始了,我们班分为了几个小组,来分别测量所要画的齿轮油泵的尺寸以及画草图。

  首先,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对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齿轮油泵由八种零件构成。我们看到的实际零件有六个。然后我们要在脑中构想图形的大致形状,准备最后的装配图主视图主要使用全剖,可以反映组成齿轮油泵的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左视图在结合面剖切产生的半剖视图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局部剖视图,同过测量齿轮油泵的主要尺寸后,知道这个齿轮油泵并不大。

  然后,我们分别画出了草图并标注了尺寸,为下一步画零件图做准备。

  用了几天的时间,仔细的画完装配图和各个零件图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标住尺寸和技术要求了。不要以为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每个零件是分开量的,但在组合时要考虑到我们测量的误差,画的零件必须要装的上去。在装配图的零件标住中,不仅要考虑尺寸不能重复和缺少,还要考虑零件之间的配合制度。在零件图中,由于一些零件的上下公差知道,还要查相关表格得出该零件的上下偏差,对于一些零件的材料,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等等的一些还要查书。

  就是这一点,让我对我们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我们的工程图学是以标准为主的,什么都应该按照要求来,这样地到的结果才是正确的。

  最后,我把画完的图给了老师检查,然后对一些不合格的地方作了修改,我的课程设计就完成了,这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