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2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
为了医院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医院将从一个二级综合性医院转型为三级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并在回医药的开发以及理论的形成上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为实现并迎接这个转变,我们全体医务工作者参加了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西学中班。通过半年的学习,自己对中医药的理论和内涵有个进一步的了解,也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西医的理论体系,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极大提升了自己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体会很深。现就学习心得作一小结。
一、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由于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中医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形成一个从生理到病理、从病理到药理、从诊断到治疗、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结构,其主要标志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实施。这一成就是明代学者在总结宋金元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熟时期和近代西医理论形成时期,即从哈维到魏尔肖的时期大致相当。第二,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天花接种的发明,显示了我国在传染病领域的独特成就。其临床成效大大超过了抗生素和牛痘接种发明以前的近代西医。第三,外科、妇科、儿科、 眼科、五官科等也都贯彻了辨证论治原则,显示了中医在这些领域的特殊疗效。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 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异同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哲学体系上说,中医药奉行的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朴素辩证唯物论,而西医药则是机械唯物论。中医药学讲究药食同源,而西医药学则将药食截然分开。 中医药学认为人体不平衡即为病,而西医药仅承认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才是病。中药用以调整人体平衡,而西药用于改变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上,西医学认为人体是各组织器官组合而成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诊断上,西医学重视局部改变,强调实验室指标变化,突出机器的作用;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强调医患结合,突出四诊合参、无创诊断。在治疗上,西医学强调对抗,如抗菌、消炎等等;中医学重视“调和”,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等等。
中医药博大精深。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仍弄不清其奥秘。现代科学越发展越能揭示出中医药的奥秘。例如,50年代用抑菌法筛选中药清热解毒药,筛选的结果,最好的抑菌药却不是中药中最好的清热解毒药而是五味子。此后的研究表明,中药清热解毒系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菌而非直接抑菌。中医药属个体化治疗,西医药属群体化治疗。近年的基因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基因都不相同,这一结论再次证明中医个体化诊治的正确性。
经络理论和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西医药学至今也没有承认并将其纳入它的体系。应该说,西医药学理沦本身也并不完备,原因在于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之上。众所周知,人体解剖学是以尸体为研究对象。而经络是人体中一个无形的开放系统,经络作用与现象是活人才有的,人死之后就无法找出经络的任何迹象,所以,尸体解剖学对人体尤其是活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正因为此,西方医药学者、西医大夫及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就很难理解,中医药学为什么会认为人的肾与耳、心与舌有密切联系?经络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是通过经络相连的。所以说,中医药学在宏观上对人体的认识比西医药学更全面。
三、中医学的现状的思考
1.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2.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3.在科研方面,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用研究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标准而不是按照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去研究中医,脱离了中医学的本质,阻碍了中医学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导致了中医特色丧失。
4.在教育方面,用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使得真正能够按照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人员越来越少,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的形势已经显露。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2
我从事中医临床45年,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几十年行医的感受。我想,这些感受,只要你是个中医,就都会有同样的体会,只是大家没有把它讲出来,或者没有总结出来而已。所以,这些都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做了一些归纳的工作。当然,归纳也不是很容易,我写了七年,出了四本《潘德孚医话》,一本一本不断增删,才写出这本《治病的常识》。在这本《治病的常识》中,如果有人认真归纳,同样会得到我今天发言的十条道理。
一、病人是医生的老师,凡是对病人态度不好的,不是好医生。
医生是从临床中学会的。孙思邈说:“读方三年,以为天下无病不治;治病三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无论什么时候,医生临床处方,都无法说:“此方必中,”只有等待病人的信息反馈,他真的给治好了,才算必中。可见,病人是以自己的健康提供给医生提高临床经验的。没有病人的信息反馈,医生的临床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可以这么说,医生的本事是从病人身上学来的,病人是医生的老师。所以,凡是对病人态度不好的医生,就是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就不能成为好医生。
现在有一些医生,有了一点名气,或者根本就不是有名气,而是因为他所在的单位有一点名气,看见病人多了就烦,态度不好。同样,有的医生,一听病人提问题,或有相反的意见,就向病人发火,会说:“你是医生或我是医生?”这样的人,可以认为都不会成为好医生。病人生病求医,是有了痛苦,向医生求助。医生理应体谅,用好言安慰。这种心理性的治疗,对提高疗效是有好处的。发火,说明医生不知道这个最普通的道理。连最普通的医学道理都不懂的医生,当然不是个好医生。
有许多医生并不知道以自己有限的学识,治无限不同的疾病,需要不断地学习,尤其是听病人的信息反馈。认真思考收集和总结治疗中的正反面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人们找中医为什么都要找老医生?道理就在于老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理解临床困难的道理,对病人态度好。
病人是医生服务的对象,医生是服务者,不是司令官,因此,精诚服务是医生的基本道德之一。问病人:“你是医生或我是医生”的人,不知道这话叫做不知天高地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医学知识如海深,自己所掌握的其实极少,都靠临床学习来的。仅凭书本知识,根本还成不了医生。就这样自我夸大,岂不是“夜郎”了。
病人把身心恢复健康的希望交给医生,医生应该好好对待。医生关心病人是全方位的,并不只是开开方子就算了。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当然成不了好医生。病人的心理乐观,是恢复健康的基本重要条件之一。医生治病的目的既然是使病人恢复健康,那么,其态度的好坏对病人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病人态度不好的医生,其态度就可以体现工作的目的,所以就不是好医生。
二、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
这句话并不是说,做了医生,就什么病都能治。我们做了医生,谁都不是全能,也成不了全能。因此,有许多病我们治不了。我们必须知道,不是这些病无药可治,而是我们缺乏治疗的经验和能力,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能够治好这些病。自己费尽脑筋治不好,别人却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治好了。
病人的病,能不能治好,决定在病人生命的恢复能力。医生的治疗和用药,是帮帮忙的。由于医生所拥有的医疗知识极其有限,所以,才有“一味单方,气死名医”之说。自己不知道如何治疗的病,也许会有很多人知道。医生以其有限的知识,无法给无限的疾病做正确的判决。因此,医生不能向病人说“此病无药可治”的话。实践中我们常常碰到,很多病人不相信医生“无药可治”的判决,病好了;而相信医生判决的病人,由于失去生存的信念,死了。可见,许多病人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医生的信念。任何时候,病人只要一息尚存,他的生命就在与疾病搏斗,所以,有许多病,能不能治好,在于医生这个忙帮得对不对。医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同时要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信念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医生都喜欢给病人下判决书,说此病根本无药可治,或说此病是世界难题,或说病人只有多少时间了,都是不科学的预言。因为,已经有许多事实推翻了这些预言,“无药可治”的病人好了;“世界难题”可能被一味单方打倒;被预言必死无疑的病人回家不治而愈了……所有这些,只要医生当了长久了,留个神认真观察,都有碰到的,说明医学的预言不准确。传播不准确的预言,就是不科学的态度。医学是一门科学,学医学的医生,应该持有科学的态度,不说不科学的话。
三、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
现代解剖学教人们在尸体上找病灶,意思有二:一是认为病灶是生病的原因;二是认为只要切除病灶,就能恢复健康。这是很严重误导。活着,是生命在身体里;死亡,是生命离开身体。活着的称为人,人会生病;死了的就不能再称为人,而是一个尸体,尸体就永远不会生病了。君不见,医学院里的尸体,既不会发烧,也不会肚子疼。身体没了生命,病就不会生了。所以,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
身体上的病灶,只是疾病的结果,不是疾病的原因。知道这一点很重要。可是许多有名的医生都不知道这个道理。美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外科医生叫瓦金斯夭,在1962年发明了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方法——胃冰冻治疗术。他所领导的研究组织,发表了许多成功的报告。此前的西医,治疗胃溃疡都是用手术切除的。手术切除对病人的损害太大,瓦金斯夭的想法当然是一次改进。他的.目的就是使病人治病的损害降低。于是,世界上很多大医院,都添置了胃冰冻设备,设立胃冰冻治疗专科。但在1969年,美国有五所大学,发表了联合报告,认为胃冰冻治疗胃溃疡无效。从这一治疗方法的失败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所有的外科切除病灶的手术,都存在着这样的弊病。把切除病灶作为治病的根本方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就是把身体当做生命。
身体是生命依附的物质基础。西医广泛宣传手术能除疾病的根,把癌切除,叫做手术除根术,是错误的吹嘘。手术切除了胃,自然不会生胃病了。没有了胃,怎么会有胃病呢?现代西医治疗青光眼,就只有切除视神经,或挖掉眼球;治疗阑尾炎就只能割掉阑尾,这样的方法能叫治疗吗?杀人,岂不就是最好的治病方法?因为,死人是永远不会生病的,彻彻底底地除了根。身体是生命依附的物质基础,我认为,健康,就是指这物质基础的完整;残疾,就是指这物质基础的缺损。把切除病灶作为治病的主要手段,会使健康的人成为残疾的人,是不能忍受的错误。其思想基础就是把身体误为生命。
四、生命是信息运行的一个自组织的过程。
我提出的这个生命的定义,太概括了,有人可能会要求讲讲明白。为了使大家更加清楚,现在我作如下的解释:
“信息”,是指与生俱来的密码。拿人来说,当精子与卵子结合附着于子宫壁后,这个生命就产生了。它吸收营养,使这些营养变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心肝五脏等,形成了人的整个躯体,然后挤出娘胎,继而再吸收营养,从婴儿长大成人,再衰老死亡。这些密码不断展开,不会生成三只眼睛,不会生成一只狗或猫……都是因为必须按这个与生俱来的密码办。
“运行”,是指生命是动态的,永远向前,向着成长、壮大、衰老、死亡之路前进,不停止的,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生命是一天一天在变化的。生命就像一艘时间之舟,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一个”,是指所有的生命都是个体,每个个体都不一样,都具有特异性。
“自组织”,是指执行密码的一种能力。生命的存在,全要仗持这种能力才能活着。自组织能力的有序,就是健康;自组织能力的部分失序,就是生病。
“过程”,是指生命只是一个时空段,有起始,也必然有停止。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西医学既然是一个学科,基本概念的定义是任何一个学科所必须解决的。因为过去没有生命的定义,西医才会拿解剖学做它的学科基础,结果是把身体误为生命。经历一个世纪的实践后,现在出现的让人吃惊的误诊率(50%)没法回避了。原因何在?基础错了?
生命的定义当然不只是指人,而是要包括所有的生命。现在我们把生命的定义说清楚,我相信对医学的发展,一定有很大的好处。这不能怪西医医学家的不好,没向生物学界索取。我查过百科全书,确实没有一个像样的生命定义。我现在提出这个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信息运行的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它是不是合格,请大家议论。我已经写了一本《生命医学纲要》,对生命的定义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不久将由浙江科技出版社社出版,如有兴趣,以后请买一本看看。
五、凡是伤害生命自组织能力的一切药物和治疗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生命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以至死亡,是它的自组织能力活动的结果;生病是否能痊愈,决定在它的自组织能力。具体地说,人的生命所需要的一切能力,例如控压能力、控糖能力、控胆固醇能力、控脂能力、控白细胞、红细胞的能力、控微生物菌群平衡的能力、控各种维生素的能力、控各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能力……比如说,生命需要一定的血压,它要保持恒定的血压段,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靠什么力量,就是靠它的控压能力;生命需要血糖,太高了,太低了都不行,就必然有控糖的能力,使血糖保持一定的浓度。已知人的胰岛,有两种细胞——A细胞和B细胞:A细胞在血糖过低的时候,能放出一种激素,使血糖升高;B细胞在血糖过高的时候,能放出一种激素(就是现在的药物胰岛素),使血糖降低。所以,有的人饿了好多天,没有粮食吃到肚子里,不会因血糖过低而休克死亡。因为,A细胞的激素,会使人体里的胆固醇、脂肪等,重新变成血糖。可是,现在我们许多人一量血糖稍高,就马上吃降糖药。这样做,为的只是暂时降低血中糖的含量,损害生命自身的控糖能力。所以,久服降糖药者,必患低血糖症。这样的人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经不起饥饿,容易死亡。生命的能力很多,它们还相互构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的道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实在太少,无法讲个明白的,也许永远无法讲明白。这就是生命的秘密。
也可以这么说,有一分自组织能力,就有一分生命。因此,凡是伤害生命自组织能力的检验仪器、治疗方法及药物,都是不科学的。例如使用胃镜查胃病,可是查出来的病: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检查出来,没有一样西药能够治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治疗,不能治疗就是没有用。使用没有用的方法伤害生命的功能,使病情加重,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科学。病人的目的是把病治好,医生的检查却使病加重,与病人的要求相反,这就是不科学。再说使用抗菌素退热,损害体内微生态的平衡。这种平衡被损害后,何日何时发生什么奇病怪症都不知道。这就叫药物的副作用。有副作用而还是要用,也就是不科学。现在40岁到50岁的人,很多有四环素牙,腰痛,是因为他们幼年时发热服四环素,骨髓有四环素色素沉着。所以,在使用有副作用的药物之前,必须有使用的依据,没有依据就叫做乱用。乱用药物,就会损害健康,就是不科学。
六、百病就是一病——信息运行障碍。
活着,就是生命信息在身体里不停地运行;那么生病,就是信息运行遭遇障碍。针灸为什么能治百病,因为它通过穴位的刺激,使经络信息运行克服了障碍。按摩、推拿、耳针、拔罐、刮痧,以及许多自然疗法,都可以不用药物,就能治疗很多疾病,其道理无不就是使信息运行恢复正常。可见,所谓“百病”,实则“一病”。这就是为什么一种疗法就能“治百病”,否则就无法解释。
因此,治病的根本原理,就是使信息运行通畅。思想感情过度,饮食、声色、劳累过度,都会使信息运行发生障碍,因此,把疾病限于细菌感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现代西医之所以误诊率达50%以上,皆是因为其医学思想基础的错误。
七、癌症就是生“瘰儿”,不是了不起的病,只要辨证正确,治疗并不困难。
所谓“瘰儿”,是中医外科肿毒:疔疮痈疽瘰疬等的统称,中医都有治疗的办法。其发于体表,由于直接可用肉眼观察,辨证方便。其发于体内,便是占位性病变,阳性者叫做痈疡,如肠痈、肝痈、胃痈、肺痈等;阴性者,不能化脓破溃,就被称为癌。近代中医癌症专家郑文友,治愈不少癌症。他说:肿瘤肿瘤物质组成是由于气血寒凝而形成,与其说是个‘痰瘤’,还莫如说是个‘寒瘤’。因此,生在体表上的阴寒性的肿块,如果切细胞去做病理检验,就可能是癌。因为,西医没有阳性阴性肿块,或痈或疽的名称,只有肿瘤之说。
郑文友说的是寒毒,应该说占了大多数,癌肿也一定还有热性的。有些癌肿患者,服寒凉药觉得舒服,而服热性药,则立即不好受。所以,治疗必须辨证论治,不能绝对化。例如外科病的疔、痈、疽,疔是阳毒;疽是阴毒;痈是半阴半阳的。中医治疗肿疡——疔、痈、疽,都是严禁动刀切除的。如上所说,病灶只是疾病的果,而不是因。疔被手术切除,必发疔疮走黄,头面皆肿发高热,极为危险;痈被手术切除,痈毒内伏,多发为败血症;疽被手术切除,必然到处流窜,西医叫做扩散。
八、症状是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混合表现,而且,主要是生理现象。
发热的出现,是生命发现微生物侵入,主动关闭皮肤的散热装置,是为了抵御外来微生物的自我防卫行动;发炎是生命在微生物感染的地方筑起一道防卫屏障,防止微生物再侵入其他的部位;疼痛是生命发现信息气血的运行有了障碍,而产生的信号。当然,本是正常的体温,现在变高了;本是舒服的地方现在不舒服了,这才叫生病。异于正常,也可说是病理现象。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用对抗的治疗方法:发热用退热,发炎用消炎,疼痛用止痛,都是在对抗生理活动,所以是错误的。
九、中医现代化是用现代语言和概念来诠释中医。
中医医学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以2500年的实践后,才总结出《内经》——这一套为中华医学奠基的理论系统。1800年前,张仲景总结了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后著成《伤寒论》,为中医临床进行辨证论治(诊断与治疗)提出了具体方法。这一方法历经1800多年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不可更改,原因何在?在于已经摸准了治病的规律。
中药学从《神农本草》的365种至现在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多种,虽然增加很多,但在临床中运用四气五味的方法纠正病人的偏胜未变。这也是个规律的问题。所以,中医学是成熟的医学,是开放的医学,是不排他的医学。
既然已经成熟,古老就不是个毛病,只是时代久远,难以沟通,难以被现代人理解与学习而已。因此,我认为运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分析中医或中药,就像让不懂事的小孩来评论大人的行为一样可笑。唯一可行的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概念来诠释中医。不是用现代的有色眼镜来评论攻击中医。
十、中医学必将成为世界医学。
病人的要求是什么?不是要知道生什么病(病名),在什么地方(病灶),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都不要紧,根本在治疗的效果。中医与西医相比,它的优势,恰恰就是临床的有效率。也许有人认为,西医发热用退热药,疼痛用止痛药,不是比中医更有效吗?我认为,治病的有效是使病人恢复健康,不是压制症状。健康的有效是长期性的;压制症状的短期行为。很多实践证明,它的结果是对健康不利。例如退热药的暂时退热,结果是延缓退热时间;止痛药只能短暂止痛,还会掩盖病情,易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
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人则以健康为本。所以,世卫组织《关于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说要把现在对疾病的研究,转向健康的研究。中医医学恰恰就是保健康的医学,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且,中医学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它一定会吸收西医学中有利于保健康的因素,来充实自己,壮大自身。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覆盖全世界的西医会自动走向边缘让位于中医。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3
一直以来,都有学中医的想法,但都不得其法,没基础,不系统,也坚持不下来。现在,我觉得就像一只羔羊,被周老师拿着鞭子驱赶,每天都有进步,经历着辛苦,揣着幸喜和期待,每天向着我们梦中中医的神圣殿堂行进。中医知识犹如浩瀚大海,读一遍觉得平淡无奇,听一遍觉得有许多原来未知的东西,再经过老师的提纲挈领、点拨研读之后却发现字字珠玑,意犹未尽。周老师的讲课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每听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经过三个月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明白中医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果。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丰功伟绩。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两个方面。中医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多向病员解释中医治病的现代科学依据,将能使中医被现代更多的人所接受,是中医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
我从小多病(尿床、拉肚子、出皮疹等),又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农村,看病极不方便。每次生病,大部分都是父母到山上挖一点树根之类的来煨给我吃,虽然效果不怎么明显,但总比什么药都没有要更好一些,自己选择想当一个医生,为病人服务,所以在中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卫生学校(西医士专业),可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祖国医学这个专业,可能要大学里面才招生,卫校毕业后一直从事西医临床医疗工作,至今已有18年余,但总感觉没有什么收获,而且很多病患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都是一贯的模式,一笼统的诊疗模式,含糊不清,特别是疼痛、癌症、风湿病、脑梗塞等这些病患者,恢复慢,效果差,非常痛苦,经济花费大,看到这些情况,心里不是滋味。特别是我以前非常在乎祖传秘方、单方、验方,可自己按书上的要求购买中药来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服用,没有效果,这难道是骗人的?现在跟着周老师学习以后,才发现还有个体差异,需要辨证论治,不能像西医那样生搬硬套。
10年前的很多时候,想跟着老中医或草医学习,但毕竟现在是经济发展阶段,大家都要钱,可问题是给钱,还是草草了事,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经验、有威望的中医师越来越少,大部分是学院派或偏于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中药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连黄帝内经、方剂学都不会,更不要说辨证论治了,所以到现在自己对中医中药还是零基础,有着很神秘的感觉。
周老师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每天要看诊,给同讲课,有时候听到周老师声音嘶哑的声音,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自己再不努力学习,真的对不起周老师辛勤付出的劳动,每天鞭策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多听,多看,多学,特别是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还有藏像学说等,认真为我们讲解中医基础理论,还怕我们听不懂,中间还穿插有趣生动的故事,比喻,自己这些年看病的临床经验,以及怎么样学习中医的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让我们跟着学习,有时候我心急,巴不得一下子就学完,可周老师说,不能急,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过我还是提前预习,在不懂的地方划沟或把书折起来,在特别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实在是理解不了,待周老师讲课的时候仔细听讲,还是不懂的再问问周老师。像阴阳、五行学说,还有经络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当中,还是算挺难理解的。自己现在年龄已经40岁了,理解、记忆力都不好了,特别现在还没有临床实践的机会,更让我学习非常吃力,不过我相信坚持就能学到好东西,并为以后学习临床打下基础,也为自己喜欢中医而努力学习!
周老师还没有讲课之前,自己看书时,总感觉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很难,直接看不懂,有时候想,有些章节学不会么就算了,可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的基础,连基础理论都没有学会,学好,以后的临床课程怎么学呢?所以一有空就听课,再看书,再听课,反复重复听课、看书后其中的有些难点就慢慢的明白一些,可还是记不住,只能多读,多看了加深记忆。现在已经学习完全部课程,还是不能前后、左右的联系学习,看后面的忘记前面的,看了中间内容的.又忘了前后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方面可能基础不扎实;一方面可能受西医的影响,因为我已经学习西医并临床工作19年了,一下子要转变过来,真的很吃力;再一方面没有中医中药实践的机会,最起码能在中药房帮医生抓药的话,可能比现在单独看书、听课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吧!基础的东西很枯燥,也许临床的课程会不会那么难?
跟随老师学习这么长时间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阴阳五行的理解。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刚开始学中医的时,不明阴阳就是相对的属性,只能理解“五行”也是按照五种物质元素的转换。通过学习,不断听老师的课,以及学习课本,明白到应从气机这个角度来理解阴阳上五行,阴阳五行是宇宙中的天体而来,阴阳日月,五行五星。就这样,听课、学习了这段时间,在我的心中也就数了。
二、对藏象的理解。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结合老师对于阴阳的讲解和对课本的学习,明白了什么叫天一生水,以前只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不理解,现在终于能把这个跟中医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一下子脑子清晰了很多。关于藏象,主要是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单纯的理解为象是脏腑的外在表象,没有图像、印象、形象、抽象的认识,这也是思维的问题。比如生理解剖学的肝,是一个消化腺,而中医学中的肝完全不同,是主疏泄、调节血的一个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其余脏腑相仿。再如五脏六腑,老师讲的是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肝和胆、脾和胃、肾和膀胱通过精髓相连构成五大系统,并由手少阳三焦将五大系统的联系为一体,成为了由手厥阴心经主发号施令的一个完整体系。
三、对病因与发病的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老师的解答就是五行不平,我感觉很新鲜,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也感到挺形象,这对指导治病也是立竿见影的。如风善入孔窍。例如痔疮,真的想不到孔窍和风这么大的关系。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明白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也明白作为中医工作者要时刻用中医的理法观念来认识和治疗疾病,对中医充满信心,我觉得中医学习真是越学兴趣越浓,正期盼着进一步学到更有用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希望通过以后不断的努力学习,能正确把握辨证施治之灵魂,成为真正的中医生。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4
“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 活动总结 为全面继承传统医药精华,提高中医药人员的理论素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给人民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巷道卫生院自去年在全院实施“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以来,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全院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增强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业务技能及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常抓不懈。现将一年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今年年初我院制定了详细的“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学习、培训、考核等计划,要求中医专业人员广泛开展自学经典、背诵经典活动,适时邀请上级医院的业务尖子对我院进行集中培训和专题辅导。中医医师人员每月对西医专业人员组织一次《中医学》集中授课,系统讲解中医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医院对全院各类医务人员授予相应的院内考核学分。除了每月对学习培训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外,还对规定的学习内容统一考试。并得了良好成效,极大地调动了我院职工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学习培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自活动实施以来,我院一直把学习运用中医经典,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首要工作目标来抓,通过自学经典、撰写笔记、集中授课、专题辅导、考试考核等多种培训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中医药基础理论,提高了业务技能操作水平,营造了讲学习、钻业务、练技术和比水平的浓厚学术氛围,推进了全院业务建设,提升了中医建设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了全院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具体取得的成效如下:
1、开展个人自学。各科室认真组织了全体医护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规定内容积极开展了自学。每人了选择1-2门课程学习,并参加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和“甘肃中医药在线”远程教育项目,并通过互联网方式学习了省厅推荐的远程教育课件。
2、开展了结对辅导学习活动。各科室主要把临床检验丰富的中医人员做为指导老师,指导学历偏底的医务人员,特别是新分配毕业大学生,形成结对辅导,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学习期间,学员做了学习笔记,院领导还随时抽查。学习结束后,学员积极撰写了学习总结,并由卫生院组织统一进行了考试。结对辅导老师并写出评语,全院达到合格。
3、院里安排人员参加各级了培训班。卫生院并认真做好了参加县上集中举办的“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集中培训活动和专业知识培训班并进行了基础理论讲座。卫生院还结合实际,积极采取各种形式举办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按照我院医务人员掌握的程度给与相应的评分,全员达到合格。
4、我院4月份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和中医药知识竞赛活动。卫生院还广泛组织开展“识药材、辨药性”、背诵“汤头诀”和“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等技术比武活动,并鼓励和督促全体学员,每人撰写1篇以上学习小结或心得体会。充分调动全院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掀起学中医、用中医的工作热情。
5、大力推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卫生院开展学习活动与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紧密结合,在学习培训中积极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全院人员掌握了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村级医务人员掌握了八项中医适宜技术,并积极应用与临床实践。
“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是个新生事物,我们也没有这方面更多和更好的经验,我们将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作好,同时也希望我院通过学习有更大的、新的收获。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5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中医理论“肝开窍于目”内治配合现代医学技术制成眼护系列治疗眼周疾患汗管瘤、黑眼圈、眼袋、眼角皱纹50例效果显著。
一、临床资料
选择病例50例,女性,年龄18—50岁,病程3个月至4年。其中汗管瘤10例,单纯眼角皱纹3例、黑眼圈15例、眼袋10例,汗管瘤合并眼袋3例,黑眼圈合并眼袋7例,眼袋合并眼角皱纹2例。其中8例长期使用含铅、汞或油腻眼霜,2例长期将不易吸收的面霜涂于眼部,4例汗管瘤患者有3例高血脂病史,1例胆囊炎,1例由于工作经常上网熬夜,其它无明显原因。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睛干涩易疲劳、睡眠不足、多梦、腰膝酸软或伴有急燥易怒、经前乳房胀痛、月经有块。
二、治疗方案
在我的`美容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标本兼治,中医中药结合针灸内调脏腑、经络、气血以治本,外用眼护系列以治标。
(一)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13例汗管瘤患者定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型。
1、 口服中药补肝肾阴、化痰软坚散结。 配合神针点破较厚处,个别汗管瘤结痂脱落。 外用汗管瘤眼霜配合美容院护理。
(二)将其余患者定为肝肾阴虚、肝火上炎型。
1、
2、 口服中药补肝肾阴、清肝泻火。 配合点穴精油,选取眼周穴位轻揉点按轻起。
穴位:印堂、睛明、太阳、四白、乘泣、瞳子髎
丝竹空、鱼腰、攒竹。
3、 配眼护系列按摩膏按摩,要轻拉,提眼角、提眉等手法。 用平刺法、 挂针法,针灸眼部皱纹留针30分钟。 将眼膜薄薄涂于上、下眼睑盖面巾纸后加敷倒膜20分钟。
三、治疗观察
1、汗管瘤患者分三个疗程治疗,每疗程15天,第1疗程眼周汗管瘤颗粒有平滑消退,第2疗程汗管瘤基本消除,第3疗程治愈,睡眠差、多汗、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明显改善,嘱其继续口服中药巩固治疗一个月,随访无复发。
2、眼袋患者经3个疗程的治疗眼袋明显消退,眼袋胀鼓消除70%,面色由青转红润,眼红 ,眼干等症状消失,伴有黑眼圈和眼角皱纹的患者,黑眼圈消失, 皱纹多数消失仅个别变浅。
3、单纯黑眼圈和眼角皱纹的患者效果显著,黑眼圈的患者只有1名效果不明显其余都治愈,眼角有皱纹的患者皱纹消失。
四、观察结果 治愈82.3%
显效96.7%
有效100%
五、讨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地给它留下痕迹:眼角皱纹、黑眼圈、眼袋、汗管瘤,使我们失去昔日的风采。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进专业美容院治疗和保养。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和体会发现眼部问题和内脏功能失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肝开窍于目”、肝气郁结导致肝火上炎,或横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 、湿邪内停,湿热互结成痰,痰热上逆于眼部变形成眼袋和汗管瘤,肝火日久耗伤肝肾阴 、肾阳,肾水上犯形成黑眼圈,体内阴血不足或痰湿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着形成黑眼圈和皱纹。正气虚弱易感外邪,运用低劣化妆品或用法错误都会产生疾病。治疗时
1)采用中药内服疏肝解郁健脾,清肝泻火养阴、去湿软坚化痰;
2)配合眼护系列(特制纯天然提取精华有效活性修护成份,富含V c、 Ve、磷脂酸、鱼蛋白、海藻、脱色沙棘油、骨胶原、珍贵眼角膜提取液等),具有吸收快,迅速修复眼部受损纤维细胞、恢复弹性,中草药成份可以活血化瘀,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防止黑眼圈的产生,鱼蛋白、海藻等成份还可软坚散结,软化角质,激活细胞, 软化汗管瘤 ,天然保湿因子可以锁住水分 防止皱纹的产生 ;
3)根据的“浅刺肌肤深固里”和刺激腧穴 ,可以调气血的原理采用针刺和按摩疗法配合精油和按摩膏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老化细胞组织,加速血液循环,对眼袋、黑眼圈 皱纹的治疗起辅助作用。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6
在忙忙碌碌中开始,在忙忙碌碌中结束,转眼间十个月过去了,在这十个月中我学会许多也明白了许多。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虽然说不上激情澎湃,但是毕竟我们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着激动。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临床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学习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或向其他老师及更多的人请教,以便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病例讨论,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作一名医学生,通过这十个月的实习,让我有了许多的收获。学习同时也有一些总结,我觉得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三多一少,三多即“多一点自信与微笑,多一点关心与沟通,多一点总结与积累”,一少即“少上点麻木与放松”。
多一点自信与微笑,初入科的时候带教老师郭老师就告诉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做到自信,这样病人才会相信你,才不会抵触你。自信但不是盲目的自信,作为一名初入临床的学生,有许多东西都不会,这是理所当然的。面对病人种种的疑问,你不可能全部回答出来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结果,但是也不能对病人说你不会,你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不是太清楚,我可以去查一下资料,过后再诉你。”当然,病人也知道你是一名实习生,理论和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相结合,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初入临床这很常见,他们也会理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初入科时老师要求我每天早上先转一下病房,了解病人情况。一次查房,有一位病人家属告诉病人连续查了几天血糖了,血糖还是很高,吃了药血糖控制未见好转,是怎么回事?当时我在想是不是饮食控制的不好,还是药物疗效不佳,或是服药方法不当。我对病人家属说:“我也不知道,我会告诉我的老师等查房时再给你解释。”我把病房情况向老师反映后,老师问我是如何处理这个病人的。我摇摇头说:“我没处理。”老师看了看他们的病历,问我如何考虑的。我说:“病人查了三天餐前餐后的血糖,餐前血糖不是太高,餐后血糖一直很高,我考虑的是:第一饮食控制不好;第二服用药物的方法不当,可能是药量过少,药效不强,建议加大剂量或是更换口服药。”老师听过后笑着说:“可以啊,你这么分析很对,为什么不告诉病人呢?”我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我害怕错了。”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是医生,面对病人,你要自信,这样病人才会放心让你医治,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在所难免,我们干这么多年也有许多搞不清楚的,贵在努力,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也要顾及一下病人的感受,换一种方式回答不是很好吗?”
多一点关心与沟通,你是病人的主管医生,给病人多一点关心,与病人多一些沟通,不但可以拉近你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同样对于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可以减少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病人来医院就诊,对你并不是很了解,对你的医术、医德多少会有些怀疑,年轻医生经验不够丰富,处理问题考虑不够周全,病人会有所顾忌,病人的治疗工作很难展开,有些必要的检查病不人愿意做,有些药物病人不愿意服用,病人向你反映病情有所隐瞒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你去开展治疗工作的进行,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有一位病人脾气特别倔,态度特别不好,我去问病史时,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愿意回答。当时我特想走,不搭理她,但是一想入院病历必须24小时内完成,无法获得她病史情况,病历就书写不了,只好耐下心的与她交流,我笑着对她说:“阿姨,你来医院就是为了看病,你只有把病情告诉医生才能给你制定治疗方案,不然我们怎么为你开展治疗呢?您是老干部,在我们医院所有费用全报,你的入院病历就相当重要,为了你方便出院后的报消,所以我要了解您的病情发展,以便书写您的`病历,请您配合一下。”她看了看我,勉强的回答了我所询问的问题。回到办公室,我就告诉老师说:“这个病人很难管,不配合,对我们有抵触情绪。”老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管病人是你的事,遇到不会的问题来问我,那才是我的事,你会做的很好的,你有这个能力。”面对老师的撒手不管,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好硬着头皮干。每次查房,第一个先去看她,问问她昨天夜晚有什么不舒服吗?药物的服用,告诉她今天需要做什么检查,做这项检查的原因。因为刚开始我们都不适应,我感觉自己为了工作有点假惺惺的,从她看我的眼神我觉得她也很不适应,就在我觉得厌烦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态度好起来了,主动给我说她的情况,向我咨询一些注意的问题,有时候值夜班时,她还会给我和老师送几盒奶和一些吃的。出院的前天晚上,我们值夜班,她抱了一箱奶给我们送过来,她高兴的对我老师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太负责了,对病人多关心啊,值夜班那么累,给你们送一箱奶,你们喝。”她说完拉起在她身边的我回到她的病房,塞给我一大袋面包,说“小姑娘,你将来一定会是一位好医生的,你的医德很好,将来不比你老师差,这些是阿姨的心意,值夜班了饿了吃。”我托让不下,只好抱着回办公室,无奈的向老师解释一番,老师摆摆手说:“这就是你的收获,当然不仅仅是这些面包,通过这个病人,你不仅学会了治疗,还学会了自我保护,现在知道这对病人多点关心与沟通是多么重要了吧。”
多点总结与积累,我们要不断的总结才能积累起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多看,多想,多问,多总结才能学到东西,老师不可能手把手教你怎么做,所以,你只有平常多注意老师是如何做的,然后亲自体会一番,多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做,最后总结一下,这样,才会把别人的东西学到手。比如,一个心力衰竭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初入临床的你,面对这样的病人可能不知所措,不要紧,你要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处理的,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处理,这时候你可以看书找答案,也可以请教老师,然后再认真的总结一下,这个病人就是这样处理的,下次遇见过种心力衰竭的病人,你就不会不知所措了。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才能有更多的积累。医生,我觉得更应该做到学无止境,这样不仅是对病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刚踏入临床时,我满怀热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后来就慢慢的放松了许多。我想实习过的同学应该都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上班时精神不再崩的太紧,服务的热情也渐渐的下降了,这是错误的开始,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你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压力,他会让你更具有挑战力。所以,我们要少一些麻木和放松,一旦你对工作失去热情,开始趋于麻木时,工作上你就不会有所提高,对待病人的态度就会下降。麻木了,就变成无所谓了,这是作为医生最忌讳的,对病人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工作上,放松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高度集中精力才能从容不迫的处理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所以在工作中医护工作者不应该麻木与放松,我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中,认真的完成每天繁重的工作,对自己,对病人负责。
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脚踏实地的工作,与同事和平共处,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感谢医院给我实习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带教老师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要带领实习生,教导我们正确的方向;也很高兴与其他实习生,在紧凑的实习生活中不但互相学习,并且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虽然实习时间短暂,但这段时间却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除了工作上的学习外,人际关系的拓展、职场文化的百态、还有一些活动的参与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7
正确看待考前辅导的作用首先明确,根据通过率可以推断,有一部分考生并不需要参加什么培训班。考生如果对自己把握不大,适当参加辅导也有必要。但如何选择,我们给广大考生推荐一个标准: 一是有周密的教学计划,看授课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是课时是否充足,少于60课时的辅导根本无从谈起; 三是管理到位,看是否由懂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来管理,医务管理和教学管理根本是两回事; 四是授课围绕考试进行,看是否讲练结合,举例典型; 五是资料实用,所推荐的资料经过实考检验证明确实效果好,而不是价格不菲的假冒伪劣产品。 最后是授课效果好坏,讲得对路,对提高考分有帮助就是好老师,久经考场的老师一般是优秀的。医师资格考试应考的确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稍加训练即可提高。众多考生,尤其是仅差几分以内的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些应考的技巧细节,过关绝无问题。
至于是否需要参加辅导班,大家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在复习基本没有进行前(切记!是凭自己基础去摸底),找一套完整的往年考题,按照考试要求的时间完成,如果你的得分在130分(临床执业则为260分)以下,那就完全有必要参加,如果得分在160分(临床执业则为300分)以上,就完全可以自学,在130—160之间,那只有自行把握了。 如果你上年考试未通过,你也可参考这一分数。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凡第一次考试没过的,尤其是离及格线在15分以内的考生,第二年再考时,相当一部分人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原因何在?我们认为主要是复习方法没有改进。如果你有幸看到这段文字,过关就不远了。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8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至少要横刀立马闯过五关,才能夺取最后胜利。
第一关:下决心关
身在职场,准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动机和理由当然各不相同,但至少一点是相同的,即希望通过数年的努力,能够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天地一展身手。可是,理想归理想,上班后,人变得理智和现实多了,即使工作已成鸡肋,围城内的人也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盘算来盘算去,许多人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再也跳不出来,在得过且过中,理想变成梦想。因此,一旦作出,决定,就应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一战。
第二关:挤时间关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象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工作的人,更别说拖家带口了,凡事都得操心,想在工作,应酬之余挤出时间,蛮难的。所以有必要将各方面的事情提前预计好,统筹安排好。大块时间,比如节假日,晚上,最为宝贵,最好闭门谢客;其余时间,见缝插针.
第三关:寻求支持关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寻求并赢得身边人的支持很重要。讽刺和风言风语,极有可能动摇备考者军心。假如能预先在小范围透露自己的打算,征得家人,亲友,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领导的理解支持。
第四关:复习准备关
要从工作状态,逐步进入学习状态,收心,心无旁骛是第一步。做决定前,收集相关信息,最好能听听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前辈的意见。看书时,一定把指定的`参考书目作为重点,至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不仅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其教材及辅导书,质量要好,力求少而精。复习备考过程中,既要有先紧后松的总的计划安排,各科还得有所侧重,切忌平均用力。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上一上培训班,但不要将宝压在所谓的重点上。在冲刺阶段,各科需要做大量的仿真题,起到热身的作用。
第五关:毅力关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难,不独指考试的难度大,还难在需要非凡的毅力。在职人员与没有学习的环境,也缺乏学习的氛围,绝大多数是靠孤军奋战。医师资格考试之苦,远非高考可比,各方面压力一大,既苦且累,可能就自己先泻了气。行百里者半九十,笑到最后的人,往往是那些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的人。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9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0
6个月得实习期即将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实习是我将理论转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我终生受用,我下面对本次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自我鉴定。
xx年7月份我到湖南福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我分别到了外科。针灸科。五官科。中医科。西医内科。急诊科。等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向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等,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
在临床实习期间,我积极向临床医生学习,经过将近一年的实习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化验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还掌握了清创缝合,无菌术等操作方法,我对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上无法克服的,对他还不了解,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医学4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文学写作,并于XX年加入校“燃汐”文学社,凭着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社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升为社长。在任社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文学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进行及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五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广东医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我自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1
来到医院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我基本上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环境,熟悉了各疾病的临床途径,使我由一名医学生的身份真正转换成一名义务工作人员。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我的第二实习站是中西医结合科,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使我的文化理论知识更好的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起来。在这仅有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巩固了我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老师严格的要求及一遍遍耐心的指导下,使我的基本诊疗技术得到全面提升,如能够熟练地独立完成心电图操作、腹腔穿刺、住院病人的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较熟练地完成胸腔穿刺、骨穿等基本技能操作;能够独立分析简单的、常见心电图,分析常规化验单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
在我临床实习的这一个月内,我处理过“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肝硬化、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胃炎、胰腺炎、心律失常、肺癌、脑梗死、肺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初步诊断及其处理。在这期间,我曾参与过三次危重病人的抢救,掌握了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用药顺序及抢救过程、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在中西医结合科的这一个月的时间内,虽然感觉很累,一直是提前半小时上班,下班就没有一定的`时间了,有时延迟十几分钟、半小时甚至一个中午都在病房与医师办公室来回奔波。
人们常说综合内科是继ICU之后的第二个ICU。总之,综合内科把医生的生活完全体现出来了,综合内科虽然很累很忙,但我很喜欢这份职业,这样的生活很充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我将会以此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奋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2
刚去自治区中医院的时候,什么都是新鲜的,内心充满的兴奋和喜悦,再加上抱有留在那里的决心。护理部把我的轮转表给我们之后是那么的激动,还有我们班的同学张贵荣和我的轮转顺序是一样的,这就表明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大家可以相互照应,不用那么害怕和拘束了。
下科室以后,我们找到了我们的带教老师,找到之后就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第一天我跟着龚雪老师做雾化吸入,开始她先教我应该怎么样做,看她做了几个病人之后,她让我自己来尝试着做,做第一个病人的时候,我的手抖的都没有办法用注射器抽液体,慢慢的熟练之后老师就在旁边边看着我做边给我指导,告诉我雾化吸入的作用是:扩张气管、止咳、化痰、平喘。(我记了好几次才记住!)第二天老师就让我自己做雾化吸入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再找她,偶尔她还会来看看我做得情况。中午我帮着老师把出院病人的病例摆放好,她还教我画体温表。就在这天我知道,第二天一大部分老师要出去旅游,雾化吸入的任务就交给我一个人来做,我非常担心我做不到,但是老师非常相信我。就这样第三天我真的是一个人在做雾化吸入,单子比平常多了一张,病人也在不断增加,我忙的都不知道怎么做了,害怕任务不能完成连中午饭也吃不下去,最后还是留了一些底给夜班护士,交班的时候玲玲姐非常不高兴,我也没有办法了。当时我已经累的不行了,在病房之间穿梭了一天,收了这边的雾化,再给那边做上,真的很累。第四天,还是我一个人做雾化,单子从原来的四张变成了六张,还时不时的有新开的医嘱。不过还好在家里就计划好今天怎么做,六张的单子比昨天五张做的还快一些,下班之前我还休息了好一会呢。中午是科室掏钱请我们吃的饭。吃得饱干活才有劲啊!
从一开始我都在做雾化,没有换过,等老师们旅游回来,我也开始上夜班了,夜班不好上,是因为很熬人。第一天夜班我跟着汪影姐和王雯婷,她们俩对我的态度都特别好,婷婷姐还是我的学姐,交完班后我就开始测血压、量体温,再把下午没有做完的雾化做完。有时候老师还让我换液体、配液体什么的。第一天晚上过的很充实,和她们在一起真的很轻松。但是晚上居然睡不着,怎么睡都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又是量体温、测血压、发清单、发药。第二天我跟着我不喜欢的两个老师上夜班,一个是张学红一个是园园,和昨天一样,交班以后就开始量体温、测血压,还时不时有病人家属也要测血压,还好我提前问过婷婷姐这样的.要求我怎么拒绝,要不每个人都要测我就累死了。回来之后加34床的爷爷发烧了,老师给他打了一针退烧针,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安痛定就是退烧针,老师还教我贴电极片,让我配药之前应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看清楚药的名称和病人的床号是否相符。今天学到的也不少,第二天早上交班以后我才知道昨天晚上又有一个病人去世了。第三天,我又跟着汪影姐和婷婷姐,夜班比较轻松,汪影姐还时不时的教我怎么样打单子、怎么样确定工作量、怎么样准备第二天抽血化验的条码。第四天我跟着张学红和园园,就在这天我好朋友来了,这天也是七夕,老师让我帮她到七一酱园买一次性的碗和勺子,我非常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顺便和老公见了一面,买了一包卫生巾。回来后一个叔叔前几天就说要在意见本上表扬我,在这天真的在意见本上写了我,我非常的高兴,但我做雾化吸入,做到加11床的一夜的爷爷的时候,他给我香蕉,我没办法拒绝,他还一会给我半个馍馍,我以为是因为我一直都很照顾他,他很感激我,我去收雾化的东西,他居然要亲我,把我气坏了。真的气坏了。早上老师们都忙自己的事情,他们都沉浸在要去旅游的喜悦中,我也不方便告诉他们。就这样我坚持了两天,这两天那个爷爷的雾化我都让老师帮我做。在第六天晚上,我犯了好多错误,差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知道为什么,我频繁的犯错误。心里非常难受。老师对我的印象也一下不好了。我得好好的检讨一下自己,避免下次再犯这样的失误。
在这的十几天里,我意识到护士真的不是很好干的职业,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我们用心照料着他们,但是大家还是认为救治好他们的是医生,不过大多数病人对我们的态度都不错,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也很不容易。
上完夜班后的白班就容易多了,因为很多东西我都明白了,也会做了,慢慢的我开始打针了,第一针虽然打的是一个我不喜欢的病人,但是一针见血,非常成功!后面又尝试着打了一针,没有打好,老师说是那个病人的血管不好找,他们都打了好几次才打上。后来我开始抢着打针,和一些好说话的病人预约好,后面打,打了好几个人都一针见血!还打了一个套管针,非常成功!我想以后我还要一直抢着打针!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3
中医养生越来越受现代人重视,大家都知道清火、排毒、艾灸的养生法,以及十全大补汤。但是,在养生道路上很多人本末倒置:遍寻宫廷秘方以求延年益寿,却违背天地的自然法则;为防病求医问药,但忘记修炼内心。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这本经典著作给养生提供了三大启示。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该书以生命为中心,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等。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囊括身心养生。可以让人从中体会简单从容的世界观,从而活得平安、快乐、长寿。
防早衰,应上“内心修炼”课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其中。《上古天真论》是第一篇。“所谓天真者,自然赋予的能力,率真、不加雕琢的。”道家认为:今不如昔,社会越进步,离自然也就越来越远,人的本性会越来越压抑、痛苦,不自然。
为什么现代人通常活得不好?看看《黄帝内经》的问答。“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动作不衰”是指腿、脚、手都很灵便,其原因在于身躯健康、气血充足,所以才会“动作不衰”。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用这种观点来说,人应该活到的最高寿限,实际上是120岁。而现代科技对人类自然年龄进行推算,也认为人的正常寿限应该是120岁到140岁之间。
那为何很多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还是因为人而导致7岐伯明确回答了黄帝的问题:千百年来,天的顺序没有变,永远是东西南北;四季的更替顺序也没有变,永远是春夏秋冬。所以,变的只可能是人的心。
如果不能修炼内心,节制欲望、收敛精气,即使进补求医,功效也不见得多大。只有形神兼具,才能颐养百岁。现代人常常觉得不快乐:外在有社会压力,内在感觉人心浮躁,只能通过获得可权衡比较的物质、地位等,在强刺激下才感受到人生快意。如果寻觅且感受到淡定从容、不以物喜的快乐,本身就已经是智慧,这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缺啥补啥马后炮调养疏通最重要
现代人容易体虚,原因是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增加,而生活方式也比古人有很大差异,吃得多、动得少,血气尤易留滞。同时化肥、农药、饲料、食品添加剂,尤其是食源性激素的加入,直接损伤人体的元气。人体血气一弱,机体运行出现障碍,代谢废物不断郁积,反过来更加阻滞人体血气运行。五脏六腑不得其养,体内“浊毒”不断沉积增加,表现为“虚”症候群不断增加。
很多人信奉“缺啥补啥”,等到“虚”症再治理其实已是“马后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提倡,应该在体虚出现之前就调理。
不过,平日适当进补也是治未病的一种通俗行为,人体总是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缺乏了闭藏过程。这样对人体的阴精、阴液的损失比较大,需要及时补充。而通过汤水滋补,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作用。
不少人鼓励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如果真能完全补得上,那太完美了,人人可以变得青春永驻,身子不衰退。所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黄帝内经》中认为,中医的补并非单纯补其不足,而是促使其自身能力的回复。所以不是血虚就选择补血药,气虚就选择补气药。而是通过补,使人身体生血生气的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所谓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调养的同时更应注重疏通。
欲望应有节制劳作应有闲时
古代人为何烦恼少?因为他向内追求身心的修养。而现代人往往向外追求一一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其实人的`生存很容易满足,满足不了的是我们的欲望。
《黄帝内经》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句话在现在也很实用,都市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蹦极、打cs,看恐怖片、坐过山车等,追求所有能让自己心跳加速的东西,这样的追求其实就是在纵欲。如果放纵欲望且过度透支自己的精力,则可能早衰。
养生确实讲究追求淡定的态度,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有一段阐述得非常妙: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志闲”指人的理想和抱负要有一个界限,不能什么都追求。“少欲”指人不能有过多的欲望,让所有欲望也有一个界限,这样才能“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则是指让身体经常有所劳作,但再怎么劳作也不能让人体超负荷运转。工作一段时间需要休养,日常运动不可大汗淋漓,最好出一层细汗即可。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4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中医美容的萌芽。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各种技能方法与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书上或各种古代医学书籍上都有较多的记载。我国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相互促进发展,构成了中医美容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最简单的美容方法开始逐步摸索,前进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医美容有历史悠久,时间丰富,对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特点。有多种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气功美容等方法,可见中医美容的多样性。中医美容还分为多种临床学科,有皮肤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内科美容等,可见中医美容的兼容性。
学习了中医美容,不仅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有了初步了解,还掌握了一部分美学和美容学的知识。这不仅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而且对临床医学的学习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美容更是一门要求技术精湛的学科,学好中医美容,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还会学到中药美容的知识,要求掌握的知识会更谨慎,精准。在这短短的半学期学习到的虽不深,但是已经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1. 简述中医美容的历史延革
2. 中医美容方法有那些?
3. 请叙述两味美容中药的性味,攻效,主治,并结合临床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4. 列举瘦身常用穴位并说明其体表定位与操做方法
5. 如何理解中医美容学的基本理论特色并举例说明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5
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中医整体自然疗法课程,收获颇丰。
通过承师父的授课,开阔了我的医学思维,同时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治疗经验。通过和各位师兄弟交流,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下面我就结合我这三天的经历,妄谈一下我的拙见。
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最快的成长方式那就是去和学界大牛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结识师父我是幸运的。
师父是中医整体自然疗法的创始人,也是和式太极拳的传人,早年拜于伤寒大师梅国强门下,后来又拜和式太极拳一代宗师侯尔良为师,期间还遍访其他名师不断交流学习,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很多独到的方法。
通过学习中医整体自然疗法,让我懂得养生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疾病的防护,六成的工作取决于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环境遗传医疗等因素只能决定剩下的四成。医院现有的医疗手段对于很多疾病十分局限,仅仅依靠医疗技术,完全忽略对营养、运动、保健、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这是导致很多疾病无法治愈的根本原因。营养干预,运动干预,保健干预应该和医疗技术同等重要。营养干预简而言之就是“损有余,补不足,以偏纠偏,达到动态平衡”。例如某些痛风可以通过戒酒,补充维生素,养护肝脏的思路来治疗,因为嘌呤通过肝脏来代谢,补充营养素并养护肝脏,机体嘌呤代谢功能上来了,痛风自然就好了。运动干预就是通过查体温,控制基础代谢,来让能量得到合理的利用。保健干预主要是在当机体出现问题时所采用的适当的辅助手段。例如糖尿病人可以采取臧福科的振腹推腹手法来使其腹部被动运动以达到辅助消耗能量降低血糖的目的。又例如肩周炎患者可以采用易罐筋膜牵拉疗法使其粘连的肌筋膜分开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中医有两大法宝,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辨证论治。西医也是有“辨证论治”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辨证论治发展的比中医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的.辨证论治疾病来源于医者主观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信息,而西医诊断疾病借助于通过各种体液影像检验检查收集的客观资料。一定程度上,客观信息比主观信息更加可信。但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辨证论治所收集的信息还十分有限,许多人体内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是目前技术所无法窥测的,所以辨证论治辨的越清楚,实际上忽略的.越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迷信辨证论治反而不科学,而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糊涂医治糊涂病”反而更可取。梅国强老师说过“存津液为第一要义,通肠腑不嫌迟早”,在我个人看来,不论什么情况下使病人体温保持恒定,肠腑保持通畅,同时顾护津液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在这里穿插讲一下中药的局限,因为人工种植或者炮制方式混乱或者药材造假导致目前市面上中药品质普遍不好,影响了中药的疗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鳖甲牡蛎等中药有效成分几乎煎煮不出来。而高温久煎也会破坏某些药材如山药的有效成分。所以对于鳖甲牡蛎等药材可以采用碾粉冲服,山药直接生用(生吃或者榨汁)。师父对营养学也研究的很深,山药不超过70度,土豆不超过40度,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保存食物里面的活性成分。还有很多关于韭菜汁、生姜汁、土豆汁的妙用,让人感觉很神奇,待我一一验证了以后再来详述。
和式太极拳讲求意境,“无形无相、如环无端、着地生根”。对面走来一个人打你,你可以充分运用势能和惯性闪退一边然后借力打力,这是太极的精髓。同样对面走来一个人打你一拳,你先格挡接下这一拳再打上去,这是西洋拳的做法。西医看病就像是打西洋拳,出现症状,然后对症下药。症状一多,就招架不住了全乱套了。而中医整体自然疗法就是从根本解决问题,根本不给疾病打到你的机会,在疾病到来的时候,卸去维持疾病存在的条件疾病就不攻自破。例如阴道炎症的治疗可以用这种思想,用某中性洗液+生大黄(磨粉)+醋清洗局部进行治疗。阴道天然弱酸性环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疾病滋生会使环境发生改变,这时候恢复天然弱酸环境然后清除异物,疾病无的放矢自然就好了。
这三天还了解了很多病案。同时还学习了很多治疗思路方法,包括颈椎腰椎病预防,头颈点刺疗法,掌按膻中穴降压,长短腿牵引,腰痛治疗,肩周炎治疗,易罐筋膜牵拉疗法,还有斜方肌、斜角肌、髂腰肌、髂胫束、腰方肌、梨状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背阁肌、胸大肌、內收肌等肌群的牵拉放松疗法。其中我对髂胫束的“平步青云”手法印象最深刻。
三天时间很短暂,学习的内容很多,一时间还难以全部消化,在日后的生活工作里,我一定要多多实践才行。
最后感谢师父传授宝贵的知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师父的引导下,不断学习,在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6
中医虽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寄生虫、厉气、胎传等疾病病因,但是在治疗上仍旧应用辩证求因入手,其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分别此类疾病的'标和本,从致病因素说寄生虫卵是本,体征表现是标。从脏腑机能来说湿热是本,寄生虫卵是标。在发病的过程中,从初病到病症严重两者标本可以互相转化,中医恰恰是从标本兼治的理念全面进行治疗的。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7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
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8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的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修改概括而成,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地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在我没进入中医学院以前,觉得中医特简单,就是把把脉,在吃上几碗汤药而已。但自我开始学习中医以后才发现它如此的博大精深,在学习《易经》以后更是觉得中医实在是太神奇而又绝妙了。其实在我未上中医学院以前,我一听《易经》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少林寺绝学《易筋经》的上部呢,直到上这门课以来,我才渐渐了解了《易经》不是武功秘籍,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万物神奇而富有智慧的一本书,而且是华夏五千年以来具有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的一本书。
易有太极,是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和中医的阴阳八卦图如出一辙,在中医研究阴阳用的'就是太极八卦图。世间如同太极八卦一样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只有阴阳,而且阴阳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互增互减。在中医里阴阳不调,谓之有邪气,人亦有病。
阴阳和合,阴阳平衡才维持了世界万物乃至人的正常运行,又有“天地阴阳不相交,则万物就不能兴盛”,可见易经里阐述的阴阳比传统中医先进多了。已经不愧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且四象在易经中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方面,又可引申为四时、四方等。在中医里,阴阳消长揭示了人体病机病理的发展变化,如阴盛阳虚则寒,阳盛阴虚则热等。四时,即春夏秋冬。在中医里指导用药及调理人体营卫阴阳。由四象在分出的八卦象征着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即:乾、坤、震、巽、离、坎、兑、与其对应的自然物质为天、地、雷、风、火、山、泽,这八种物质与中医的生命养生又是息息相关的。易经中强调四时阴阳,指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一年之中阴阳之气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而人体之阴阳也随四季的变更而此消彼长,夏秋阳长阴消,冬春二季反之,但春季阳气开始回升,秋季阳气减退,这或许也是从易经之学所发现的从而引起到中医调和阴阳的养生理论之中的吧!人体不止有四时阴阳的变化,在同一天,人体阴阳也有不同的变化。更为有趣的是《易经》中的坎卦,它的性质是代表月亮而人体脏腑大多都和月亮有关。诸如,肝、胆、肠、肺等。人体脏腑经络和月亮有关,而《易经》中的坎卦,这不知是巧合还是易经和中医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也或许是《易经》和中医多喝月亮有关吧。
《易经》中也教会我们为人,其中的乾卦中说到的龙就是在告诉我们该怎样走自己的一生,真实的说明了作为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人的一生不读《易经》,就是一个最大的损失。
作为一名中医,不研读《易经》,我想在中医上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毕竟《易经》和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作为学习中医的我们,对《易经》不懂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你会慢慢的明白,到了花甲之年之在看一遍《易经》,我想你会有很大体悟。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19
不知不觉两年的函授课程已经结束,尽管时间很短,上课的课时也不长,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在这里非常感谢两年中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感谢你们辛勤的教导,正是你们不辞劳苦的教授,才有了我今天对医学知识的熟知。
我是一名教材科的老师,以前对中医知识了解不多。但自从进入了山西中医学院,我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都想系统的学习一下中医,可是迫于工作的限制,这个想法一直都未能如愿。两年前当我了解到学校有函授班,可以系统地教授中医,于是我便报了名。一晃两年的函授课程已经结束。在过去的两年中,授课老师先从中医最基本的课程讲起,让我对中医有了大概的了解,随后老师又给我们讲授了内外妇儿等中医临床课程,同时还有药理、病理、西医诊断等西医课程。让我们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认识学习疾病,以便能更好地治疗疾病。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更侧重于临床,由于我的`医学基础比较薄弱,这让我觉得学习有点吃力。于是我便加强课余时间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之上课老师细致的讲授,使我对临床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
通过两年的学习,使我不仅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也让我在临床医学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让我可以真正地运用中医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以前自己或者家人生病总是求助于同事,经过两年的中医学习以后,自己能够处理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健。两年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从当初对中医简单的了解,走到了能够真正掌握中医,运用中医,实践中医。
两年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走进了中医,但是我知道在中医方面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我所了解和学习的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谈不上是一个中医人。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不断地学习,将来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人,因为我对中医的'热爱始终不减。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始终鞭策自己不断学习中医,探索中医,实践中医,不断提高自己在中医方面的造诣。
两年的函授课程是我人生中又一次难忘的经历,是我学习生活中一次真正的飞跃,两年的课程让我受益终生。在这里再次感谢两年中教授我们的老师和一起学习的同学,祝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步由世界大国迈入世界强国。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中国开始注意到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于是,作为中华民族灵魂和精神支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更得到了高度重视。而高校作为传播和创新文化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有责任也有必要将其应用于教育之中。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抛弃传统,就等于丢掉根本,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丧失文化的特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我们应当怀着温情和敬意自豪地对待。
中医药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须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人文特质,突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同时,中医药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统文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国学贯穿到中医药的教育中来,是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可行的思路之一。
一、国学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表达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德育的文化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德育与文化应当紧密结合,不断创造和更新,实现德育和文化两个维度的发展。国学教育与高校德育实际上也存在交互关系和内在契合之处。
(一)化人育人的作用
国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蕴藏丰富。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以经典为形式得以保存,因而国学中充盈着丰富的、直至如今也极具现实意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无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还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人格精神,抑或孝悌忠信等伦理襄永、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均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国学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资源,能够更好地滋养和支撑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大学生成为德与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为富有民族精神、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大学生。尤其是,要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促进大学生实现民族自强,就必须从传统中、历史中找到支撑。从这一意旨上来讲,国学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够为高校德育提供助力。国学与高校德育,统一于教化和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二者统一于化人与育人的要求与实践中。
(二)文化传承的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固有的传统与根本。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着广泛影响力、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其中的精华部分凝聚了袓先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智慧一般集中体现在历史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之中。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让广大中国人接受优良道德道德传统、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要求。因此,实现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如今的高校不仅是知识的寓所,更是引领文化的力量。大学生是时代的未来,一定要树立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大学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民族精神财富的传承和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这些因素的传承和弘扬不能不依靠德育,应该说德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弘扬和培养一种民族意识、民族精神。”高校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部分,是国学所承载的传统文化能够获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高地。在高校德育之中贯穿国学,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通过这一方式得到更广泛的认识、接触、理解和接受。换言之,高校德育是国学发挥作用、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国学与高校德育相结合,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要求。
总而言之,国学与高校德育统一于开展高校德育、教化大学生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德育通过对国学内容的检验、选择和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传递道德知识、哲学知识等知识形态的文化,也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规范形态的文化,还传递情感、态度、信仰和各种文化心态、社会风尚等多形态的文化,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承中医药文化在德育教育教育中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师国学承模式变为院校培养,中医药院校为我国培养国学了大量高等中医药人才。时至今日,高等中医国学药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日趋成熟,然而国学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起国学来的中医药却要摆脱自身的理论基础及其架国学构,追求科学实证,日渐式微的原典理论已经成国学为人们对古典文化神坛的祭品,处处可见的“中国学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等光怪陆离的文化标国学旗无论是在中医最高学术机构,还是在人们的国学普通生活之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熟语,在此国学语境下的背离传统、背离经典的任何言论和行国学为都是对当下受众的误导,也是对中医原旨的国学玷污和嘲弄。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着力国学中医药现代化的同时,应把中医药文化教育放国学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国学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不断提高中医药学生的综国学合素质。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国学成部分
自从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所谓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国学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国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生、发育和发国学展的思想母体和动力源泉,科学与人文的成功国学交融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质。中医药学是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国学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国学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国学桑,目前硕果仅存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国学数千年来,中医的实效性作用并没有因年湮代国学革而削弱,一代又一代承前启后的经验积累使国学她超越了时空局限而更臻完善,其关键的原因国学即在于她的文化性遗传,在于她具有先进文国学化的合理内核。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要突出中医国学药文化特色
大学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而且国学应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学应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人才。各高等学校国学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国学人才观,明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国学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9]。因此,大学教育承国学载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国学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国学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国学的重要基地,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理应成为中国学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理应成为中医药院校德国学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国学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学医药院校的神圣使命,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则是国学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在市场国学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中医药院国学校要发展、强壮,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国学视。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高等中医国学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国学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以中医药文化国学丰富中医药学生德育教育。
三、中医药院校学生国学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加强国学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人们在一个民族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本民族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体悟。文化认同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大国学的范畴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学习国学对建立学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中医药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对国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继而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在20xx年xx月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素养必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心以及文化认同感。
(二)提高国学素养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国学素养离不开国学教育,毕天璋提出“我们暂时可以界定为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而中医学本身和传统文化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学就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儒道等学说思想都影响了中医学的文化背景,而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中的精华。而国学中的经典无疑会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质,例如读《论语》可以让学生知礼、知仁义,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读《孟子》可以提升学生内心的道德感、提高社会责任感;读《庄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豁达洒脱;读唐诗宋词在让学生感受审美愉悦同时诗意的体悟人生,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思考中有哲理。
总之国学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既是响应中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学术界“国学热”的回应,更是高校德育自身不断改革和提升的应有之义。国学中包含的精华和优秀资源,能够为中医药高校德育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力量。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21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习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习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二,培养自身辩证论治思维是理论核心所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已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及发展出各种中医的辩证方法,现在学习经典就是要学好这些理论,培养这种思维,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就是四大经典,因此,背诵原文理解是学习经典的前提。三,熟读诵读经典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经典,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背诵条文,可是我们都没有注重,总是对经典的学习以理解为主,看着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所述的医案病例,两者结合如一,真的感觉惭愧,想在临床看病时候就想经典。可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看不出个所以然,条文的熟记更重要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有所获,也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课程已经结束了,收获不少不多,还希望继续开设这门课程,可是已经不现实,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问题和疑问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读经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理解经典体会并加以解决。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22
本人在参加了七天多的医院岗前培训,认真汲取了多位院长和主任的指导教育后,获益良多。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是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却深深地影响了我,特别是对敬畏生命,关爱病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医者仁心,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必须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从点滴做起,使之融入生活。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我们一生的信仰。而医者仁心的内涵就是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肩负救死扶伤重任的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刻铭记希波克拉底的铮铮誓言,时刻铭记白求恩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先贤们的声音还在耳边时时鸣响,我们已经奋起前进的脚步,向着新时代更高的目标前进。
“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精神,闪烁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光芒,树立了新时代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和职业道德。也正是“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的新时代体现。医者仁心要求我们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乐群敬业、厚德怀仁,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当前我们中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我们忘不了医院里的中医前辈们。是你们展现了中医学术的博大精深和救死扶伤的人格魅力;是你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视医院为家,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一意赴在工作上,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忘不了工作在最前线,温柔大方又能干的护士天使们,不分天寒酷暑而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美丽的双手塑造了那温情感人的世界。我们忘不了每一位母亲、妻子和女儿,你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舍小家保大家,时刻谨记在心的,不是家庭,而是一名医护人员肩上的责任。有时候,医务工作者也会被推到医患矛盾风口浪尖上,面对太多的不理解,充满了无奈;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知不觉间变得烦躁和脆弱;有时候,也会因为家人的抱怨和不满,偷偷流下难受的泪水。但是,无奈过后,是你们不变的微笑;辛劳过后,是你们执着的坚持;泪水擦干,依旧奋斗在最前线。是你们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真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手持仁术,用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胸怀仁心,热情周到的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回首以往,我们将深深铭记探索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历程;放眼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让红十字放射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而作为20xx届中医院的'新同志,应该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伐,以传承创新精诚的气魄,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到明天的工作中,展现出我们别样的风采。
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医院队伍中的一员。面对全医院甚至全社会的期待,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以十二分的精神来工作,以100分的满足来上交这份生命的答卷。虽然岗前培训时间很短,但是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终生受益的。我们会永远谨记冰心老师的话,将“仁爱之心”肩负在左,同情之心担当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西医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医学心得体会08-25
中医学实习心得体会07-26
中医学实习心得体会08-08
中医学培训实习心得体会07-18
中医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03-31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05-12
[优秀]中医学实习心得体会05-15
中医学实习心得09-26
中医医学个人简历07-19
中医学实习心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