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作文

时间:2022-09-26 00:52:22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作文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活动已经开始,下面是CN人才小编为大家推荐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作文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作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主题征文作文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保护意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充斥着各种“非遗”的载体:厨房的酱菜、酒桌上的红星二锅头、茶余饭后的西湖龙井、董永传说、脚上穿的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毛笔字用的一得阁墨汁、调味用的王致和臭豆腐等等。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标准: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标准: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保护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他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规律、特性和生存状况,我们逐渐探索出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性、脆弱性、活态流变性,以及依托特定人文生态环境的特点,让我们通过工作实践摸索出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及时的抢救保护措施,使其得到传承和延续;通过支持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积极开展生产实践,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通过在一些特定区域开展整体性保护实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个的项目保护提升到对其依存的自然、人文等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中国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夯实当下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显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类或世界独有,或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不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不够的。

  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和场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积极申报,登记造册

  为了更好弘扬和传承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的要求,要选择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基础条件较好,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重点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普查、传承与保护,并积极向上级申报,对于一般的项目要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到精、准、细。

  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的生存状况、分布区域、传承人、相关场所、实物资料、相关民俗活动、保护情况等,全面掌握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运用文字、图片、音像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记录、整理,收集相关代表性实物,予以妥善保存,并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四、采取现代化手段保护记录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过去靠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等措施,尚不足以全面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必须考虑用多种手段记录的方法保护,如:多媒体、录像、录音、光盘、数字化、软件化、互联网、书报、杂志、电子书等多种先进的方法加以保护。

  五、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曾经讲到,命名和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赋予了传承人个人荣誉,使他们能够受到世人的尊重,增强了传承人对所做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传承人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同时又赋予了他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技艺永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六、加强对“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支持和保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及其权利、义务和管理作出有明确规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在我走访调查过程中,有部分年岁已高失去传承能力的老艺人,他们有清醒的头脑和技艺,但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时没有成功,可是他们却坚持认为自己是“传承人”,就采取上访、告状等措施,造成不必要的不安定、不团结因素,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不利,尤其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更为普遍,因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的经济利益作用。怎么针对这部分人进行教育、引导,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讲清国家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引导他们放下包袱,树立高尚的思想,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无保留地传授他人,培养后继人才,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

  七、积极组织各类赛事、展览、培训、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怎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除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增进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外,还应该积极组织各类赛事、展览、培训、交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参与热情,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众所周知,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所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意将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后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体”。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传承主体的丧失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弥补的损失,各级非遗名录的申报都严格执行传承人认定机制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是否在传承人认定与保护的强大政策支撑下,非遗保护就高枕无忧了呢?通过调查发现,武陟县大司马二股弦(国家级非遗项目)剧团的二位代表性传承人虽然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表彰和奖励,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都在65岁左右,整体团员平均年龄也在60岁左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正式授传年轻弟子,他们虽满怀绝技,却深感孤独。

  这就是目前的人才断层,项目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没有政府的有意识的价值导向,而现代的学校教育又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远离这些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虽然年轻人会对这些工艺、技艺赞不绝口,表示有学习的意愿,但是毕竟没有生活文化作为传承的心理基础,一时半刻又难以进入教育系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艺人的渐渐离去,个体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之下,不要冷落了民间具有超高艺术技能和深刻文化内涵的精英们,他们将是这个时代不可复制的.杰出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不是急着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再造,而是需要各级政府着手挖掘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却已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对“个体精英型传承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鼓励政策,激励新人去学习、去参与、去保护、去传承。

  九、多方多渠道扶持非遗项目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文化魅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理清思路,创新概念,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针对目前一些地区存在的“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一方面要防止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在深刻把握非遗项目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保护性开发,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政府应多方位加大扶持力度,政策支持较为薄弱是制约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文化产业,扶持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流展示,扩大品牌影响。

  与教育部门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纳入大中小学相关课程或教学内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对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

  各地财政大多也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但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我们要继续加大中央专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并将重点项目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尽快产生成效,取得保护成果,为其他项目的保护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要督促各地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确保保护经费落实到位。此外,也要扩大投入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现有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设立专门的展厅、展室。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设立相关的专题博物馆、传习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展示相关的实物资料,另一方面也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活态展示和组织传习活动提供场所,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使这些专题博物馆或传习所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经常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委托相关大专院校或研究机构,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

  通过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积极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各种传播机构拍摄制作相关的视听节目或音像制品,组织相关保护成果的出版;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宣传、展示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结合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郭小白,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72年9月出生,2000年参加工作,现任武陟县文化馆馆长,河南省武陟书画院执行院长,武陟县中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