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22 17:07: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微课教学设计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初步接触到微课的制作,当时根据我对微课的初步的理解,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的第一稿,虽然很不成熟,但当时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上传后,通过在团队交流和专家的指导,我归纳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微课教学设计

  1.叙述没有激情,显得有气无力,不能吸引学生,微课其实和平时的上课一样,语言上要抑扬顿挫。

  2.整个微课听下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很严重,没有创新。

  3.本节微课着重四个方面: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给人的感觉没有能够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有点零散。

  4.思维导图部分不是直观的将书本上的几个部分用文字表现出来,不能用它代替板书,而是要像一颗树一样,要把整节微课的树干、树枝搞清楚,树叶不能挂的太多。只要能说明来龙去脉,不要搞的太细。

  5.制作微课和上课一样,都要先写脚本,再做课件。不要让课件牵制你,不然会显得语言生硬,不流畅。而是要让内容带动课件的播放,课件要与讲的内容高度的一致。

  后来对作品进行了多次修改,得到了以下的一些认识:

  一、入题迅速,视频短而精。

  由于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有限,微课教学设计时间要短,视频应以5~8分钟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有了时间上的限制,我们在制作微课时选择的课题应该是对教材的某一个重点、难点进行的解析,不能过大过泛。知识点要完整。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一节微课设计过程中,我选择介绍能量流动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外加上流动特点,这样就显得能量流动的知识点更完整。在导入时,利用了小故事直接引出问题:鲁滨逊选择何种方法等待救援?从而直接切入课题,对能量流动过程进行分析。

  二、创新导入,吸引注意力。

  近几年,由于微课非常流行,深受大众的喜爱,网上随便搜一搜就有大把大把的微课视频出现。那么,如何在“微课海洋”之中让你的微课脱颖而出,让学生选择看你的微课?这就要求你的微课的设计要有吸引力,要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一节微课设计过程中,我选择了用故事引入:即在一开始把学生引入一个荒岛,提出荒岛上除了有一只母鸡和15千克的玉米,有饮用的水,其他没有任何食物,然后播放了一段鲁滨逊与鸡的对白,到底是先吃鸡,还是先用于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再把鸡吃了。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多的能量等待更长得救援时间。这样在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三、线索清晰,知识点有逻辑

  不论是平时的上课,还是微课,同样都需要条理清晰,最好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在一条线索上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剖析。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开头用了鲁滨逊如何选择等待救援的方式作为引入,所以我就以“玉米喂鸡,人再吃鸡”这样一条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过程的分析。这里我先对能量在第一个营养级的输入和输出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能量流动的源头是从生产者(玉米)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出包括:玉米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鸡),还有暂时未被利用的(未被吃和未死亡的)。然后对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鸡中的.能量在进行分析,提出被鸡吃下去的玉米中的能量是不是全部流到鸡体内?从而让学生明确了摄入量、粪便量与同化量之间的关系,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鸡的同化量中一部分通过鸡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遗体残害被分解者分解,流向下一营养级(人),以及暂时未被利用的。接着让学生根据前两个营养级自行分析能量在人体内的能量流动。最后同样以对白的形式,以鲁滨逊选择了正确的方式为结尾结束。这样整节微课就变成了以故事开头,引出问题,再以故事结尾,解决问题。这样整节微课的调理就更明确,且学生更易接受。

  四、总结概念,构成思维导图

  和正常的课堂教学一样,每一节课的概念应该是在学生获得本节课内容认知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如在教学的一开始提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每节的微课最后,最好要有一张思维导图以对一节微课进行总结。思维导图不是直观的将书本上的几个部分用文字表现出来,不能用它代替板书。而是要像一颗树一样,要把整节微课的树干、树枝搞清楚,树叶不能挂的太多。只要能说明来龙去脉,不要搞的太细。那么怎样让自己本节微课的思维导图很自然的呈现?

  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教学进行设计时,我是在对能量在整个食物链中的流动过程图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本节微课进行总结时,。和同学们一同得出能量流动的输入:生产者固定,传递: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转化: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中化学能最后转化成热能,散失: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利用。最后总结出能量流动的概念:指的是能量流动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得过程。同时也成为了本节微课的思维导图。最后在分析完能量流动的过程后,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这样就显得整个知识点更完整,也为故事的结尾做了铺垫。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节好的微课转可以引起学习方式的改革,给学生提供新的自主学习的平台,不但变革了以往的教学手段,而且重组了新的课堂组织。它能够根据教学的对象,兼顾教学的形式内容,根据课程的特点,兼顾整体内容的连贯。它形微不卑,课微不小,聚微成塔。这就是我对微课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微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作文课教学设计04-03

观摩课教学设计09-15

音乐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4-01

写字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03-02

《微课与慕课》的阅读答案12-17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微课介绍12-11

中职计算机对于微课教学的应用介绍02-13

《白鹭》第2课时教学设计03-30

体育课跑步教学设计(精选5篇)05-19

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年历》教学设计范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