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9-23 10:25: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体会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3.正确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的光明与黑暗透过眼睛,我们可以感知世间的冷与暖今天,让我们打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走进两个病人的世界。

  二、预习展台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默读课文,结合图片复述故事情节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两位病人是怎样的人?请用以下句式评价他们(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我想评价 ,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因为

  2.文中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把结尾改成“他看到的是那座美丽的公园”,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产生自私的想法,羡慕甚至嫉妒别人,怎么办?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写一条微博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位初二的男生看到班里的某位同学用iPhone手机,十分羡慕,也想拥有一个,就叫父母买一个给他可他们家生活比较贫困,父母没有答应他于是他就约了几个社会青年,在那位同学回家的路上进行勒索结果没有拿到手机的他们就开始围殴那位同学,幸好有居民发现报了警。

  五、教师寄语

  别在羡慕别人的幸福的哀叹中忽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别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的痛苦中忘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窗的外面,每天都可以是晴天!

  六、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像,续写一段情节,要求写得既有创意,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300字以上。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师述: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知识教学点

  1、认知目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我”细心照料一只小喜鹊,小喜鹊和“我”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课文描写的内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的生活情景。重点、难点是:从“我”对喜鹊“小花”的照顾爱护、“小花”对我的感情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查找收集有关的资料帮助学习。本篇略读课文讲的又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把语文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解决重难点上,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课件上完成练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其次,让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以身边的事为例,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学生在“扩展知识”板块上网中查阅相关资料,并回归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知识,在实践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能连接到Internet、学生一人一机):情景导入时应用其广播功能;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应用其监控、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功能;学生示范、作品评价时应用其转播功能。课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根据需求选用学习资源,借助网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及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与分析

  一、欣赏图画,激趣引入

  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就在我们面前:请看一幅鸟语花香的画面。

  2、(课件演示)课题画面12鸟情。

  3、小鸟也有感情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吧!

  媒体播放一组鸟类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向学生展示集音、色、光于一体的课题画面,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带着问题进入。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演示)本课插图

  1、(媒体播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反馈)(课件点击)喜鹊图

  2、学生质疑:这只小鸟为什么和小男孩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展示清晰的课文插图,便于学生观察;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在伴着轻音乐的朗读声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小鸟和“我”的亲密关系。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三、细读片段,探究人鸟深情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⑴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⑵边读边动手把不懂的地方画记号;

  ⑶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质疑,由学生自己帮助解答。教师适当点拨。)

  2、(点击课件]出示问题)为什么“小花”对“我”有如此深厚的情谊?喜鹊“小花”对“我”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表现在哪儿?(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在朗读上加以指导。)

  3、(点击课件链接)出示合作探讨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伴随优美的鸟语声机上完成“脑图”练习。

  4、(视频转播)学生完成情况。多媒体展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课文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阅读课文,自疑自答,教师引导点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多媒体展示的两个问题正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步骤,已经基本上能解决。教师重在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媒体环节的应用,目的在解决本课的难点:“我”对“小花”的关心、爱护,是“小花”对“我”对我有深厚感情的基础。应用计算机网络来让学生完成此题,通过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可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视频转播功能,可以将做得快、答得对的习题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

  四、点拨总结

  1、(点击课件)思考:

  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⑵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怎么做?

  2、(课件点击)结合学生回答,逐一点击本文板书内容。

  3、(点击课件链接)阅读相关的奇闻趣事。课件出示教师设疑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谈想法,培养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从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多媒体的应用,把本课的板书设计一一展现,便于突出本文的重难点,也利于全文作总结。设计此链接内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感受人与动。

  五、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点击课件)出示问题:平时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和它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能举例说说吗?过渡语;人与动物能存在如此深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呢?)说说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与同学及长辈相处的?结合实际来谈,进一步体会只要人付出感情,动物也会回报真情,人与动物就能和谐相处。此题为“情感的迁移”处,通过小组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六、扩展知识与回归课堂(点击课件)出示网上冲浪题:

  1、教师提供几组有关爱护动物的网站学生自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说说你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大家来评议,来总结。学生借助网络查询、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网上的资料,已把学习扩展到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飞禽走兽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归课堂,谈谈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旨在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使其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练习设计

  1、利用课件完成“脑图”。

  2、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浏览相关网站。附“脑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教学—《同伴进行曲》

  二、教材分析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是一首用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打击乐器)演奏的进行曲。作者泰克早年曾在军队中供职,在此期间创作本曲,但乐队队长并不欣赏,还加以嘲讽。后来廉价卖给出版商,演出后却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作者一举成名。乐曲的曲名系以后所加,用以表示对就是军乐队中同伴们给予他的关心和帮助的感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进行曲体裁音乐的强弱、速度、风格特点等知识。

  2、聆听《同伴进行曲》,能听辨乐曲的不同乐段,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能边听音乐边进行列队表演和打击乐伴奏。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激发音乐欣赏的兴趣,体会同伴之间的珍贵友谊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听辨乐曲的异同乐段

  2、听音乐进行队列表演和打击乐伴奏

  五、教学准备

  纸杯、钢琴、多媒体、哨子、打击乐

  六、教学过程

  一、杯子节奏游戏

  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杯子的节奏游戏。请同学们仔细看桌上的六个杯子,胡老师要用击掌的方式,打出一条节奏。你们可以吗?

  2、师:看!我的杯子发生了变化。(第一拍为强拍)

  再来打一打,但是这次我要加大难度了,请同学们一边拍一边要观察杯子的变化,我的杯子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节奏也要发生变化。(强弱强弱强弱)

  3、师:现在的这条节奏若果用强弱来表示的话就是:强弱强弱强弱

  4、师:我们就用这样的节奏来为下面的乐曲打一打拍子(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5、师:咦,这段旋律熟悉吗?在什么场合听见过?

  6、师: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运动员进行曲》,它的强弱规律就是强弱强弱设计意图:通过杯子节奏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进行曲二拍子强弱的特点

  二、了解进行曲

  1、师: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现一下刚才那首曲子所表现的画面,你觉得哪一幅比较合适?

  2、师:对,进行曲就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曲子,通常会出现在阅兵式、运动会、开幕式等比较隆重的场合。

  3、师:我要请同学们来给进行曲把一把脉,数一数进行曲每分钟的心跳。拿出你小手,轻轻地拍一拍你的大腿

  4、师:进行曲每分钟的心跳是120——130下,速度怎么样,很快,但是却跳得很有节奏。所以进行曲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播放的,它有很多的讲究。我们来回顾一下进行曲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学习进行曲知识,熟悉A段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有利于知识地更好吸收

  三、揭题

  1、师:今天,胡老师要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世界上非常著名的进行曲——《同伴进行曲》。首先,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作者

  2、(教师化妆成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作品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教师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作者及作品,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作者与小伙伴的友情。

  四、聆听乐曲

  (一)聆听A段

  1、师:今天,泰克先生要带同学们去军队里看一看,学一学本领。听!他的小伙伴们来了!播放A乐段

  2、师:我这儿有两种图形,哪一种图形更能表现刚才所听到的音乐。(一种波浪线,一种小圆点)

  3、师:小圆点,因为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刚健有力,仿佛好像是泰克先生和小伙伴们在队列练习

  4、师:我们赶紧看看他们在队列练习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师随音乐做踏步、敬礼、转头的动作,学生仔细观察。

  5、师: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6、学生跟随老师律动,当音乐发生变化是,仔细观察老师的手势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二)聆听B段

  1、师:哦,小伙伴们有点累了,坐下休息一下,听泰克唱支歌吧!教师用B段旋律创编歌词,演唱,学生聆听

  2、师:泰克在唱什么?(仿佛在和老朋友回忆以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适合用什么线条?(波浪线,旋律优美,比较抒情,不像之前那么铿锵有力)

  3、师:我们也加入吧。用“唻”模唱,注意口型

  4、带歌词演唱B段

  (三)聆听C段

  1、师:我们来听听乐曲的最后一部分,听辨一下,这一乐段和之前我们聆听的哪一乐段相同?是完全相同吗?

  2、师:和第一乐段相同,但比第一乐段少一次主题。所以这首曲子的结构是:A+B+A的三段体结构,也叫做复三段体结构

  3、师:还记得我们在第一乐段时做的踏步、敬礼、转头的动作吗?我要用另外的东西来替代他们?

  4、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手中的乐器,打一打,想一想,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和屏幕上的那个图形相似?(响板:实心点串铃:波浪线)

  5、师简单讲解乐器的演奏方式:用响板代替踏步,用串铃代替敬礼,用哨子代替转头

  6、和着音乐演奏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聆听的习惯还在不断培养中,教师要运动用律动、模唱、打击乐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使其参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聆听乐曲中来

  (四)完整聆听

  师:让我们来一次完整的阅兵仪式吧!

  A段:队列演习B段:静静聆听,休息A段:打击乐

  五、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把泰克先生的《同伴进行曲》都聆听完了。最后,泰克先生还有几句话想跟大家说。

  2、泰克:同学们,今天真的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伙伴,你们之间配合的默契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想起了在军队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训练的美好时光。我想送大家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需要真诚去播种,友谊需要热情去灌溉,友谊需要原则去培养,友谊需要谅解去护理。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你生命中每一段珍贵的友谊!再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本课挂图或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指名说)

  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

  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

  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

  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

  这是什么?

  (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歌声振林越)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

  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

  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六、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七、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八、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 振 捕 闭

  小池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弱起起唱,并能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唱国歌、介绍聂耳、讲述国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弱起起唱在歌曲中准确唱法。

  教材分析: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的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走进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

  1、教师弹奏C调音阶,学生模唱

  2、1=C→F2/412

  34

  54

  32

  1—演唱时要求有弹性、饱满。

  三、新授

  1、听录音《红旗飘飘》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听歌曲,老师问:通过听到的歌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想到了为祖国争光、要热爱祖国……这时教师引导出国歌——切入正题。

  2、讲故事:老师问: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介绍国歌的由来,《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战题材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人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由国歌的由来,介绍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坚强决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卖报歌》等。

  3、听国歌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播放课件,动画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国家领导人)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你知道新中国是如何成立的吗?

  4、唱国歌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唱这首歌。

  5、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弱起起唱。通过屏幕上的`显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进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行进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6、想一想国歌在什么情况下演唱?它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并进行表演。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祖国和国家做贡献呢?

  五、下课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目标是演唱国歌,国歌大家都会唱,所以在学唱时我只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三连音、弱起等)重点讲述、练习。通过演唱国歌,表演升旗仪式或运动员上台领奖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妈妈,洗脚》视频导入课题。

  二、轻松自学

  1、自主朗读课文。

  2、初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3、用笔将自己自学时不理解的问题作上记号。

  三、合作释疑

  1、小组合作解决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感悟“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感受将心比心的魅力。

  四、情景再现,体会情感

  1、思考:假如你是这位奶奶,你心里会怎样想?“我”的心里为什么觉得温暖了许久?

  2、思考:如果母亲对那位护士进行责骂,将会怎样呢?

  3、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例举生活中的将心比心

  六、小结:通过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练习:开心检测

  1、多音字,我能行。

  zhā ()chā ()jīn(扎zhá ()差chà ()禁

  zā()chāi()jìn(

  2、我能在正确的字下面打“√”

  (尊遵)敬严(历励)树(梢捎)

  配(合和)好(像象)(例列)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默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各自的表现。领悟父亲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就应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2懂得同学之间就应团结友爱,互相宽容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2.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争执的小事。

  3.准备彩色卡纸,剪刀。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讨论交流法表演感受法

  一、导入

  1.听写石匠等词语。

  2.讲《铅笔和橡皮擦争功》的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铅笔和橡皮擦因争功而发生了什么揭示课题,并且板书《争吵》。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flash动画听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泡泡一: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我克莱蒂

  2.请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具体体会克莱蒂是无意,我是有意的行径,

  泡泡一:他们为什么争吵(克莱蒂不留意用墨水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嫉妒他获奖,报复他。)

  泡泡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资料(我和克莱蒂争吵的原因。)

  板书争吵原因

  3.请生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58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波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我与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是怎样的(我很后悔,克莱蒂用眼睛瞟我,说在外面等我。)

  泡泡二: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结合对瞟的理解,想一想克莱蒂这时在想些什么呢﹙他误会我了,我们不该这样,我们就应好好沟通一下。﹚

  泡泡三:他说我在外面等你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而我说我也在外面等你又是想的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不一样。克莱蒂:让我认真听讲;我:表愧疚,只防御,不还手。﹚

  泡泡四:那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讲了什么资料呢用你的语言表述看看。﹙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内心活动。﹚

  板书后悔吵架

  4.请生分主角朗读课文913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三角形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最后挨到了放学,为什么不说是等,而说是挨,那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应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生归纳这部分的段意,并且板书:重归于好。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泡泡一:从课文内找出父亲说过的话,想一想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有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板书:受到教育。

  6.同学们细读课文,分主角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透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嫉妒后悔受教育认错﹚

  四、拓展练习

  泡泡一: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泡泡一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泡泡二: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并且说说理由

  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我:脾气暴躁﹑知错就改的孩子。

  泡泡三: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泡泡四:用剪刀把彩纸剪成你们自己喜欢的形状,并且写上表示歉意的话语,送给你的好友,握握手,表达你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透过理解课文资料,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

  ②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就应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二、导入。

  1、透过预习我们明白了争吵是发生在:我和克莱谛之间的股市,这节课我们就一齐走进这场争吵中,体会友情的珍贵。

  三、再读课文

  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透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练笔:

  选取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资料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个性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好处。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个性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述,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述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情绪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述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述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样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主角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资料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透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述,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教学反思:

  在这个单元中遇到了其中的一篇《争吵》,平心而论我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可能是因为我们和意大利在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着许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我对这篇文章中的小主人公之间发生的问题,一向都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一向都存在着一些困惑。

  《爱的教育》上学的时候我读过,但是之后有事情给耽搁了没有读完,当时读的感受觉得太喜欢那里面描述的情景了,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善良,所有的矛盾都那么容易迎刃而解,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主动地承担职责,遇到好的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荣誉让给别人,那里的人都个性的善解人意,无论怎样样的孩子最后都能够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是个完美的大同世界。

  个性是结合我最近自己的一段经历,我觉得在校园中的孩子个性单纯,因为我们都会用真善美去影响孩子们,一旦发现他们如果有些不美的地方就会想尽办法去引导,期望他们都成为一个个完美的人。但是社会上是这样的吗?社会没有黑暗吗?社会里没有坏人吗?我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会被人笑为“书呆子”,所以很多经历都是因为自己太美化了这个社会,但是我担心自己这样完美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们缺少对于社会实际状况的真正认识,让他们在社会上走弯路,受到伤害。但是从我的内心深处我想用世间最完美的东西来浇灌他们,但是就是这样坏人就能放过他们吗?坏人能因为他们的单纯就对他们网开一面吗?如果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伤害了才反应过来原先在校园里经历的都是迷幻的、都是空想的,我想这也会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我困惑、矛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感受的语言,感受的情感。

  3、积累语言,学习的写作方法,试写一段话。

  4、培育学习提问的力量。

  二、教具预备:

  CAI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连接过渡。

  ①连接: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熟悉了老舍先生家的那只奇怪却又很可爱的大花猫,谁能看着提纲,说说大花猫的奇怪?

  出示:老实、贪玩、尽职、奇怪、兴奋、不兴奋、怕、威猛

  ②过渡:对于这么奇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留意观看,传神描绘,足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请看本课教学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内容,感受语言,体会的情感。

  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其次意义段,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依据同学的提问板书。

  板书:满月的小猫

  更可爱?

  2、梳理问题。

  ①小结: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边学习边解决。

  ②过渡:要知道“为什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首先得了解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仔细读每一句话,找出有关词句来说一说。

  3、争论沟通。

  [1]腿脚还不稳,已经学会调皮。(从调皮中可以看出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好玩具,。(从“耍个没完没了”,看出小猫很顽皮。)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理由,真棒!

  [3]……再跑再跌……(板书:摔跌跑)——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

  [4]……撞疼了也不哭。(板书:撞)——小猫英勇、顽强。

  [5]……渐渐开拓新的嬉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①“开拓”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嬉戏场所在哪里?(板书:屋子里)

  扩展到什么地方?(板书: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

  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连接上文)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试读——个读——齐读)

  [6]……花盆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嬉戏场所里,小猫又找到了新玩具,玩什么呢?

  ①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枝折花落。“折”什么意思?“落”什么意思?

  ②这对于花草来说就是——遇到了祸害,遇到了不幸。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明?——遭了殃

  [7]朗读嬉戏:把你读坐下。

  [8]对于这么可爱的小猫,你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的宠爱感情来呢?

  [9]有感情地朗读:试读——个读——齐读

  [10]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宠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由于这满月的小猫比起奇怪的大花猫来更调皮、更天真、更生气勃勃,的宠爱之情也更深一步,所以课文中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次大段。

  5、写段练习: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写出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猫来呢?

  试写与沟通。

  练习:认真观看课件上的录像片断,绽开合理的想象,用几句话试写小猫的调皮。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1-21

教学设计方案06-17

《穷人》教学设计方案01-21

匆匆的教学设计方案03-08

假如教学设计方案03-08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方案03-17

坐井观天的教学设计方案03-17

生命的教学设计方案03-17

《下雪了》教学设计方案03-17

连加的教学设计方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