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29 10:30: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如果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重点: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以及父亲为什么快活。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并标好自然段。

  2、多媒体课件。

  3、田字格。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喜”和“重”。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让学生初步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朋友,你们看,它们唱着歌儿来了。(播放鸟叫声图片)

  看了这些鸟儿朋友,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鼓励学生能抓住鸟儿的羽毛、声音、颜色等方面用上优美的词语来赞美鸟儿)。

  预设:这位同学懂得把句子说完整,真棒!

  你能用上优美的词语来赞美鸟儿,真了不起!

  这位同学能从鸟儿的声音来赞美它,值得大家学习!??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有位父亲也和同学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鸟儿,今天,我们就学学这位父亲和鸟之间的故事吧。

  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

  ( 预设如果学生课题读得不到位:老师想给你们提个醒,如果你们能把“父亲”的“亲”读得轻些,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题读得更加动听,让我们再来试试吧!)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A、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

  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生字你会读吗?(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B、检查字音。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要特别注意的?(指名回答。)

  C、识记生字。看来生字的字音难不倒大家了,那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你们觉得比较难记的,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蒙、腾、黎”的识记方法。)

  (2)认识生词。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生字的字音和字形了,那老师把这些生字藏进词语中,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父亲 惊动 快活 潮湿 容易 气味 猎人 黎明 雾蒙蒙 热腾腾 浓浓的 喃喃地)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让这位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指名学生领读。)

  (3)、检查句子。

  那老师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6句,请学生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方式。)

  (4)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看来大家都预习得不错,那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父亲喜欢什么?(指名回答: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指导朗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课文3—8自然段)

  1、自由读第3——8自然段。

  是啊,父亲非常喜欢鸟儿,他对鸟儿也应该非常地了解。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到8自然段,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请你用“——”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

  3、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师:谁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从父亲的哪些动作看出了父亲对鸟儿的了解?

  预设1:学生找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结合板书:望 闻

  师:“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又”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看了很多次,闻了很多次)

  师:你能说说这类的词语吗?(生说。指名3、4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了又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听、说、写、跑等都是什么样的词语?(动词)以后当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能用上这样的词语,使我们说的话变得更加生动。

  师:父亲为什么要望这么多次,闻这么多次?(预设1、生:父亲非常喜欢鸟。师:父亲这么喜欢鸟儿,他对鸟儿也应该非常了解,那么这么爱鸟的父亲在树林中为什么还要望这么多次,闻这么多次?请你联系上文找找答案。引导学生找出“雾蒙蒙” 。)小结:像这样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预设2、生:因为这是一片雾蒙蒙的树林。)

  师:那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带有浓雾的树林。)指名学生回答:(很多雾,看不清楚。)

  师:在有着这么多雾,看不清楚的情况下,父亲居然能发现林子里有不少鸟,可见父亲?(指名1、2个学生回答。生:父亲对鸟很了解。 父亲非常喜欢鸟。)

  朗读句子。谁能带着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2、3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在雾蒙蒙的树林,父亲通过上上下下地——生读:望了又望,用鼻子——生读:闻了又闻。父亲通过望、闻这两个动作就发现了——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2)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课件出示句子对比:他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

  A、齐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点。

  B、“喃喃地说”是怎样的说?声音是大声还是小声?速度是快还是慢?(指名读句子。)父亲为什么要“喃喃地说”?(体会父亲对鸟儿的喜爱,生怕惊动了鸟。)

  C、对比两个句子,体会“喃喃地说”。

  D、句式训练。

  a、小明考了100分,他()地说:“我终于考了100分了。”

  b、小红刚买的铅笔丢了,她()地说:“真倒霉,我的铅笔又不见了。” c、今天是小东的生日,他()地说:“( )。”

  小结:平时,我们在说的前面如果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不仅使句子更加生动,还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心理。那我们也来说一说吧。

  师:谁还找到了其他的句子,也能看出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3)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师:你从这句话中什么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没有风,叶子在动;闻到了鸟味。)

  师:父亲在说这句话时的声音应该?(指名生: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结合板书:话音轻

  父亲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是因为什么?(生:父亲很喜欢鸟。)板书:爱鸟

  你能把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指名2、3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预设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父亲生怕惊动了鸟,话音真轻啊!

  轻点,别惊动了林中的鸟。

  你能加上动作读,真了不起!

  (3)“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指导读。

  师:父亲望见没有风,叶子在动,知道了什么?(生:林子里有不少鸟。预设评价:你也能(你们现在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真了不起。)父亲还闻到了鸟味,而我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那真的有鸟味吗?父亲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们觉得父亲在说这句话时能像刚才同学那样读得那么大声吗?那声音

  要怎样?(轻声,生怕惊动了鸟。)看,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多么有用啊!现在你能学着父亲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吗?(指名1、2个生读。)

  感悟爱鸟

  师:那树林里过夜的鸟是怎样把自己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的?请看看图片,谁来说说?(紧紧地挨在一起。靠在一起。)

  师:是啊,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紧紧地挨在一起,把自己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这样才散发出了鸟味,而这淡淡的鸟味,只有谁闻到了?(父亲)为什么只有父亲闻到了?

  预设1: 生:父亲闻了又闻。师:是啊,父亲闻了又闻,闻得多仔细啊。父亲能在浓浓的草木气味中,闻出了我闻不到的这淡淡的鸟味,可见父亲?(指名1、2个生回答:爱鸟 了解鸟)结合板书:爱鸟

  预设2: 生:父亲很喜欢鸟。 师:是啊,正是因为父亲喜欢鸟,才能在浓浓的草木气味中闻出那淡淡的鸟味,看来父亲对鸟真的非常了解。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小结:父亲的望,父亲的闻,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鸟儿的了解,父亲轻轻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去感悟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以及他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课件出示“喜”和“重”字。)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该怎么把这些生字写漂亮吧!

  1、这两个生字读什么?(强调“重”是多音字。喜字可以怎么记?(生说,师:十粒豆子落口里,真欢喜。)

  2、学生自由观察生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个长横,横向笔画很多。)是啊,这两个生字的主笔就是长横,写得时候要平稳。横向笔画多的字,只有一个长横,笔画要紧凑些,横之间要写得匀称。(课件出示要点)

  3、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4、学生练写,师巡视,强调“双姿”。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38页,认真描红生字,并书写一个汉字。老师要把带有“奖”字的小红花送给那些坐姿、握姿漂亮的同学。

  5、展示作业。

  请看看这位同学写得“喜、重”字,请评评他的字哪儿写得漂亮?评价时,请你抓住他是否把老师刚才强调的书写要点做到了?

  6、学生继续练写。

  现在请大家接着再写一个,注意是否把长横写平稳了,笔画写紧凑了。

  《29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我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么些比较好的地方:

  1、情境导入,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还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落实低段的教学目标,夯实了识字写字教学。教学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课堂伊始,我就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从生字的字音、字形入手,让学生由字入词,由词入句,逐层递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3、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本节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情境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欣赏了鸟儿的精彩图片并要求学生说感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时,引导学生练说“ 了又 ”这类的词语,并进行了小结,让学生明白当某种动作做了很多次时,就能用上这样的词语。在引导学生理解“喃喃地说”时,我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对比,找出优劣,并让学生进行练说句子,让学生明白在说的前面用上这样的词语,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感觉课堂上还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仍然放不开。如果换一种思路,又怕自己把握不住。特别是在感悟部分,虽说已经设计了“从哪些句子看出父亲对鸟儿的了解?”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反馈时,我还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老师的事先预设,牵着学生“走”,在学生的学路和我教师的教路发生裂层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知识功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缺乏的正是这种教学机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多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课堂中的生成能更精彩!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本单元课文都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丰富。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气候,体会夏天的美好。《夏夜多美》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是一个童话故事,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设计了师生合作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同时引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都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我会认的字,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自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______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教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把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以理解,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学生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感兴趣,态度积极,满怀热情,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七、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蜒。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蜒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衔接的重要作用。】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蜒,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还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 )

  高兴地( )

  绿绿的( )

  青青的( )

  亮晶晶的( )

  弯弯的( )

  静悄悄的( )

  呜呜的( )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都有谁合适用他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是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通顺、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示、补充,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让语言更加完善。)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录音磁带。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

  (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按要求说图意。

  ⑴ 每幅图上画的都有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

  ⑵ 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4、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注意指导:“员、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响、雄”是三拼音节:又是后鼻音;“助”的声母是 zh ,不是 z。

  5、一边看图一边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几段。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然后看图想读,弄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认读字词。(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⑴ 自由读

  ⑵ 出示句子: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⑶ 句式训练:

  一边……一边……

  ⑷ 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

  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⑴ 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⑵ 小组讨论,汇报。

  ⑶ 出示句子: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⑷ 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⑸ (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 !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恐龙的资料 、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

  二、板书课题、解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

  ⑴ 认读字:

  钝 凌。

  ⑵ 书写字:

  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 新词: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激发学生读短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用于识字,用于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其直观、形象、生动、娱乐的特点,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课件内容涉及到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促使小朋友由课内到课外,进行广泛地阅读,从而主动地认识更多的字,增加了识字的数量,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二、从小重视听的训练

  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听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课教学通过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听故事来导入课文,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与此同时,培养了小朋友听的良好习惯。

  三、教给学生读短文识字的方法

  1、找到生字的位置,在短文中圈出,把句子读正确,知道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想方设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给生字找课内课外的朋友组成词语,了解字义。

  4、老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读短文识字的方法。

  四、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发挥课文的作用

  1、听课文录音,帮助小朋友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课文做载体,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文字。

  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动作辅助朗读,上台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表现。

  六、培养质疑能力

  对课文的插图和最末一节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态度。

  七、营造融洽的、民主的课堂气氛

  1、充分肯定学生。

  2、面向全体学生。

  3、尊重学生个性化发言。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要求:

   1、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学习课文中的相似小节。

  2、懂得萝卜、白菜、西红柿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勤于观察的教育。

  3、学习区分:“不好吃、不能吃、最好吃”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4、进行仿写练习,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教——扶——放,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相似小节,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

  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

  3、辨别词语的意思,并学习用“带着”“跟着”说话。

  教学难点:

  1、通过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

  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熊妈妈收菜》的生字,通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小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复习: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二、从扶到放,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节

  1、过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听老师来读课文的第一节。

  “菜园里的蔬菜都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出示: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练习:问:“带着”可以用什么词替换?(领着)

  读一读

  能否说:“小熊带着熊妈妈去收菜”?为什么?

  应该用哪个词来表达?(跟着)

  请用“带着”、“跟着”各说一句话。(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2、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跟着熊妈妈去收菜呢?

  听录音,看课文,熊妈妈带着小熊都来到了哪里?

  生:回答

  板书:萝卜、白菜、西红柿、马铃薯(四幅图)

  (二)、学习第二节,掌握学习方法

  1、过渡:在收菜过程中,小熊都增长了哪些知识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

  2、集体读第二节:数数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熊妈妈和小熊走到什么地方?熊妈妈干什么?

  2)小熊要怎么样?

  3)熊妈妈说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引读,板书:叶子、根(最好吃)

  5、学习了第二节,你懂得了什么?

  (三)、归纳学法,小组学习第三、四节

  1、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学习第二节的?

  2、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学习第三、四节,并同时完成第43页上的填空1-3题。

  3、请二位同学上来,完成第三、四节的板书

  4、分别请两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演示学习成果,并派代表给全班同学引读。

  (四)、学生独立学习第五节

  1、学生自学,完成填空第4题

  2、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完成板书,并带领大家学习

  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老师想考考你:这里有三个词:“最好吃、不好吃、不能吃”他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

  2、是啊,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蔬菜,他们的食用部位也各不相同。

  四、课外扩展

  1、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蔬菜,它们分别吃什么部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蔬菜图

  2、你能照课文继续编故事吗?

  四人小组仿写练习

  全班交流

  3、课外阅读

  《长颈鹿的家》P60

  9、熊妈妈收菜

  小熊(图) 熊妈妈(图)

  萝卜 (图) 叶子 根(最好吃)

  白菜 (图) 根 (不好吃) 叶子

  西红柿(图) 叶子 (不能吃) 果实

  马铃薯(图) 果实 (不能吃) 块茎(才好吃)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8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06-2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08-08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07-1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4篇03-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12-1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10篇06-06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10篇03-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八篇09-2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篇02-2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