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
【微课内容分析】
本节微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2子目“选官制”的内容。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建树,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对此的理解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是确定科举选官制为本节微课讲授内容的主要依据。
【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和表面,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使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其次,学生的一些学习能力还不完全具备,在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判断、评价等方面尚有欠缺。这些都是学生目前学习中的难点,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逐一解决,使能力获得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卿世禄制,察举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
学生通过对中国选官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锻炼梳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创立的特点和积极意义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微视频课学习,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学习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制定和不断调整的。
古代的制度为我们今天也提供了历史借鉴。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与完善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与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微课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科举选官制的创立。科举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1300多年。这节微课我们就从背景、创立、演变、特点和影响五个方面来学习科举选官制。
设计意图:以解读课题导入,既点了睛又交代了任务,同时还希望能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
二、微课讲授:关于科举选官制的五方面的讲授,依次是背景、创立、演变、特点和影响。其中,背景和影响两部分有所侧重,创立、演变和特点这三方面稍略。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为出发点,五方面内容的设置呈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注重设问的技巧与作用,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希望能对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三、微课结语:“一言概之,科举选官制的创立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促进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同学们,今天的微课——关于科举选官制我们就学到这里,再见!”
设计意图:既结束了本课,又呼应了导入,既学到了知识,又略有回味。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
古人置酒会友,乃人生的一大快事,李白诗歌《将进酒》,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曹操的《短歌行》,不论“怀才不遇”,还是“求贤若渴”都似乎是借酒抒情,把个性挥洒的淋漓尽致。喝酒,喝的是美酒;赏景,赏的是美景;他们的宴集让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纵兴释怀的欢乐,不禁让人心生羡慕之情。今天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一次“夜宴”。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他们的“夜宴”诗情。
二、解题
1、请学生断句并解释题目的意思
明确: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即“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2、序:文体的一种,可放在开头,曰:序;也可放在末尾,曰跋。包括书序、赠序(欧阳修《伶官传序》)、宴集序(《兰亭集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三、 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诵读环节
1、学生齐读
2、重要字音
琼筵(yán) 羽觞(shāng) 秉(bǐng)烛
宴(yàn )会 国殇(shāng)
3、朗读指导
(理清思路;把握感情基调。分清语调语气;注意重音字词。)
4、老师范读后,学生根据前面的提示再读课文。
(二)落实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
1、重点实词
逆旅:旅舍,客舍。
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秉烛夜游:秉,拿,持;拿着蜡烛作长夜之游。
假:借。
琼筵:比喻珍贵的宴席。
羽觞:椭圆形两边有耳的酒杯。觞:酒杯。
2、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3、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4、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咱们去感受一下这次宴会的欢乐气氛。)
四、朗读、鉴赏课文
(一)、从文章的题目看,我们可以猜想李白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叙写这一次宴饮的欢乐的呢?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二)、具体分析本文的美景美事: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宴会的情形。
良辰美景
烟:春天气候湿润,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像笼着一层轻烟。烟柳、烟草、烟雨、烟霞、烟花。在这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赏心乐事
所会之人:诸从弟
所会之目的:序天伦之乐事。(不是饯别,也就不会“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与会之人,是可比工诗文、善书画的谢惠连,人物俊秀,谈吐不凡。
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能突出表现李白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乃人生的最大的乐事,在这次宴会上都具备了,文章充满了飘逸潇洒、豪情纵横诗意,同时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
(三)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1、本文用典颇多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酒诗序》。
2、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比喻、拟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拟人)
3、多处运用对偶。
六、拓展探究: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须“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老师寄语: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管弦丝竹,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论文,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但是,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追求享乐。这样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失去理性的哀叹人生苦短会让生命的齿轮白白的消磨。人生是宝贵的,或者,她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短暂,甚至有如昙花一现。然而,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那般的玉洁、清香、美丽和动人,她在怒放的时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们又何须惋惜她的短暂呢?
七、背诵指导:骈偶的特点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八、作业:
1、课后背诵全文,并写读后感与周记本上。
2、完成本文《赢在课堂》练习册。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
(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掏出谎话叮嘱光泽静谧洗漱眸子胳膊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弥漫缕缕幽香袅袅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4
主讲教师姓名:x
讲授内容:
四(年级)
语文(学科)
人教课标版(教材版本)
课目:
渔歌子
知识点:
领悟诗词的情感 (课目/知识点/主题)
教学类型:
√知识讲授 □ 解题演算 □ 问题答疑□ 创意实验 □
学习活动:
拍摄模式√知识讲授型微课——教师在演播室以讲授为主,结合屏幕演示、板书等活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学
□ 屏幕录制型微课——对于数理化等注重逻辑推理和过程演算分析的教学内容,只录制教师的讲解声音及屏幕内容演示过程,以便于学生的学习
课程简介:
(一段话,一般最多不超过150字,课程 简介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微课主体内容之前)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意境优美的词。根据四年级学生悟情悟境方面的欠缺,本微课采用“以法导学、以读促情”的教学方法,通过抓关键词来品味、想象、领悟词中的意境,走入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微教案
(另纸附)
讲授配套的PPT
(另行提供PPT文件)
微练习
(另纸附)
微反思
(一段话,一般不超过300字)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节中,我采用“读、想、悟”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调动学习的热情;同时抓住“白鹭、桃花、流水、鳜鱼、不须归”等词语作为悟情的切入点,读中想象画面,词画交融,从而顺利进入意境,体会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再结合诗人背景来深入领悟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5
新课程标准中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能够在学习完“二力平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的二力平衡原理,在实验中保证小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力就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摩擦力也是无处不在的。现在老师将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书本拉过来,请问一下同学们,物理书现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
很好,是四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老师给它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以及受到与书运动方向相反的水平摩擦力。那你能说一下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吗?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着测量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既然我们需要测量力,那么用到的实验器材就一定会有弹簧测力计,除此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木板和一个小木块。
现将小木块平放在木板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我们会看到弹簧测力计被伸长,木块的受力分析就等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本物理书,那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物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所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呢?
没错,那就是二力平衡的时候。我们上节课学到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候,它就处于平衡态了。因此,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则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匀速拉动我们的小木块。这样,我们所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大小)就应该等于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至此,我们再将整个实验整理一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的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
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实验的测量结果:F=Ff= N.
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需要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的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的状态,不可倾斜。
3、在整个拉动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小木块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可断断续续,否则不满足实验原理,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教学评价】
1、(判断题)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2、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 N。(g=10N/kg)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品读环境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的重点语段,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及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3.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分配:
8分钟
教学方法:
录屏型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1.片头:(20秒以内)本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了解作者(ppt演示):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3.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词句,体会深情。
4..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我读书的支持。
结尾:
(10秒以内)今天的微课就讲到这,谢谢聆听。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7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四、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 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五、课堂结束
1、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教学反思
1、本课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课堂准备工作,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8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教学每一单元之前,就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单元的总主体、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要求。本单元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艺术的魅力。
2、让学生知道本组课文学习内容和要求。
3、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
通过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让学生知道第八单元学习的内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人物及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1、说明总题:艺术的魅力;
2、课程内容总结:《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3、明确目标:
A、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B、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
C、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课程内容(第八单元总述、伯牙绝弦):
1、第八单元总述及《伯牙绝弦(xián)》的简介;
2、介绍俞伯牙;
3、介绍钟子期教学总结伯牙绝弦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内容,会读得更好。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9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很多老师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制作成一个完整的、适应教学需求的微课呢?
以前总觉得微课的制作应该与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差不多,虽有过相关的培训,但是对微课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所制作的微课感觉比较粗糙,虽能阐明所要讲的知识点,但是还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更新的认识。
微课的设计是制作微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制作微课时,首先要制作课件,怎样才能设计好课件呢?微课中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常用的课件制作,它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述所讲的知识,而不是像上课时需要详细的写出所有的语言,只有简洁、清晰的语言才更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我们在语音上要形象。在设计课件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形象,充分发挥形象的多媒体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中要锤炼语言,以达到简洁、清晰、形象。
色彩搭配是微课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塔配的功能是衬托、突出主体信息,增强课件的艺术性。在设计微课时,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让文字的色彩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不显得杂乱,让人觉得整个画面色彩过多。
好的微课在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应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制作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0
微课名称:
茉莉花
学科:
音乐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二课多彩的乡音(四)之江苏民歌茉莉花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像机
设计思路: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名歌,学生较为熟悉。根据学生已有的感知,采用听赏的方式进一步学习歌曲,从中感受、发现《茉莉花》的音乐美,并能够喜欢茉莉花,深情演绎茉莉花,为我们拥有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自豪,从而增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柔和、优美的歌声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用动作边唱边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悠长、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一字多音、切分节奏的演唱。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赞美花的歌曲吗?(停顿学生回答的时间)对了,有《牡丹之歌》、《雪绒花》、《樱花》等等,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音乐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从学生熟悉的赞美鲜花的歌曲入手,创设一种说花、唱花的教学意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听教师范唱后解决问题:歌曲的速度,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和歌曲的情绪三个问题。
3、出示歌谱,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师:这首歌曲有3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各为4个小节,第3个乐句6小节一气呵成,结尾重复第3乐句并在第5小节将歌曲推向高潮。
4、解决难点
师:这首歌曲大家要注意切分节奏和一字多音的地方(师找出切分节奏并进行示范)
5、学习新歌
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演唱歌谱,注意声音要连贯、流畅。
6、再听教师的范唱,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做律动。
7、师:请大家用连贯的气息,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茉莉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创设一种亲切、印象深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感受茉莉花及茉莉花的音乐美,突出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
8、师:大家都能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你们还可以创编一些动作为歌曲表演。
9、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感受与表现,激发学生的创编能力,将学习引申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0、课后练习及拓展:搜集、欣赏不同地区和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设计意图: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对音乐的表达,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价值提供实现的可能】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1
教材依据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人教版的一篇自读课文。
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抢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2。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四、深入课文,寻找真情。
1、过渡: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
请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停顿;
b。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作出评价。
3、研讨。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妈妈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c。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d。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4。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请分小组交流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
儿子乖巧、可爱。
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四、品味语言,探寻美点。
1、导入。
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1、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
2、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2、请同学说说喜欢的句子。
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3、引导、点拨。
4、过渡语。
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2、请同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尊老爱幼。
母亲老了,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4、结语。
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畅谈收获、畅叙亲情。
那么,三十年后,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同学们,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
2、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3、同桌交流。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板书设计
散步
1、人物:母亲:老迈、顺从、爱幼
我:孝敬
妻子:贤惠、孝顺、克己、体贴、温柔
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2、时间:春初
3、地点:南方田野
4、事件:散步,一波三折:
⑴母亲不愿出来
⑵走大路小路分歧
⑶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
5、情感:浓浓亲情: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祖孙情【敬老爱幼、互敬互爱】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过程与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4、重点: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结构;掌握加聚反应历程;能够正确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
5、难点:加聚反应历程。
二、教学过程:
1、导课:
视频展示生活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制造人造血管的高分子化合物。
2、新课:
(1)、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
教师展示基本概念: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甚至几千万,通常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有时,又称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等。
学生思考:已知化合物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如图: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吗?
讨论: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判断不属于高分子。
(2)、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结构并不复杂,往往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例:聚乙烯
聚乙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所有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M=28×n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链节的相对质量×n
(3)、高分子简命名:在单体名称前加一“聚”字。
例如:
单体:乙烯高分子:聚乙烯
思考:试写出高分子聚四氟乙烯单体的结构式。
(4)、合成方法
加聚反应: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实质:加成反应
对象:含碳碳双键、叁键的有机物
反应历程:flash动画展示乙烯加聚历程
加聚反应特点:只有单体中双键或叁键上的碳才能成为聚合物链节的主链碳,其与碳链均作为支链。
例如:丙烯的加聚反应
flash动画展示丙烯加聚历程
(5)、练习:基础题
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纤维素D.蛋白质
2、思考与交流
单体名称
单体结构简式
聚合物
乙烯
CH2=CH2
丙烯
CH2=CHCH3
氯乙烯
CH2=CHCl
丙烯腈
CH2=CHCN
丙烯酸
CH2=CHCOOH
乙炔
HC≡CH
练习:提升题
1.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相同B.两者都是纯净物
C.两者的物质状态相同D.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2、请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
聚合物:单体:CH2=CH-CH=CH2
聚合物:单体:CH2=CH-CH3
(6)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对高分子基本概念、结构、命名进行了了解;而是体会了不饱和键锻裂形成高分子的过程,这一加聚历程是我们本次课的重难点。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4
微课名称:算法初步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算法初步
设计思路
系统的复习算法的基本知识结构,涵盖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教学过程
一、片头
内容: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论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
算法与程序框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能够设计出某些具体的、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算法,并用程序框图描述.
第二部分内容:
算法语句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相对应的,因此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先设计好算法,画好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第三部分内容:
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和进位制来说明算法、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的操作方法。
三、结尾
我练我掌握,给出一道练习题,对本讲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巩固提升,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自我教学反思
一节微课复习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加强,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5
微课教学设计:“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一,教学背景:
(一)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病征有不完整的社交沟通能
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二)青春期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青春期教育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行为与情绪、良好的社交能力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青春期教育范围广泛,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保健、性知识、婚育观念等内容。
(三)女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注意乳房保健和月经卫生两方面。女生对首次阴道渗血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但当了解到是正常的初潮后,又可能对如何处理月经束手无策。因此,在初潮前有必要学习月经期的卫生知识。
(四)个别化训练:自闭症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加上青春期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内容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所以个别化训练是对自闭症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对我校逐渐进入青春期的自闭症女学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服务技能、职业技能学习等。本微课主要内容是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卫生护理——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教学课题: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卫生巾,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明确经期使用卫生巾应该注意的事项,学习保健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一些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渡过青春期,迈好青春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认识卫生巾的类型,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教材分析:
“女孩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是学校校本课程“生活适应”七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我长大了(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女孩认识月经现象,并能够正确对待,女孩学习正确使用卫生巾等,是自闭症学生青春期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使自闭症女生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学习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七,学生情况分析:
梦梦(化名),12岁,重度自闭症,韦氏智力测试分值39。10岁9个月胸部开始发育,逐渐进入青春期。
梦梦青春期行为表现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烦躁,坐立不安;刻板,明显的重复动作和行为;听觉敏感,脾气和情感经常变化不稳定,大喊大叫,怪异行为增加;皮肤感觉敏感,对短裤材质敏感,稍有不舒服就会不分场合的把手伸到裤裆里拽拉短裤;经常出现暴躁情绪,常常出现一些冲动行为,没有羞耻感。
11岁5个月,短裤上分泌物增多,老师联合家长教其学习使用卫生护垫,降低对护垫的抵触情绪并逐渐适应护垫,为来月经时学习使用卫生巾,逐渐适应短裤上有卫生巾的不舒服感打下基础。
八,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行为训练法,视觉提示法
九,教学准备:互联网上搜集的图片,PPT课件,卫生巾和内裤实物
十,教学过程:(微课教学)
(一)讲述案例“一个女孩的苦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导语:(课件出示小西照片)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跟你年龄
差不多的女孩朋友,她的名字叫小西这几天小西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西说:“我是个七年级的女生,有一天,我的下面突然流血了,肚子也不舒服,有点隐隐的痛,我害怕极了,真苦恼啊!”
2,教师提问:小西怎么啦?
3、教师作小节:小西到青春期了,来月经啦。我们每个女孩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小西解决她的烦恼,更是帮助你来应对月经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解决女孩青春期来例假的困惑和苦恼,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进行课堂练习。
1,卫生巾的使用方法
(1)想一想,讨论一下:我们每个女孩子都将使用卫生巾,那么我们该怎样来使用卫生巾呢?
(2)教师展示PPT,出示卫生巾和内裤实物,进行视觉上提示,边
讲述边操作使用卫生巾的方法,鼓励学生按照图片提示,亲自操作使
用卫生巾的方法。
①第一步:撕开卫生巾的包装袋。
②第二步:取出一片卫生巾。
③第三步:打开一片卫生巾,撕下它上面和背面的纸带,展开卫生巾。
④第四步:把卫生巾有胶的一面对准内裤的裤裆粘好。
⑤第五步:把卫生巾的两翼粘在内裤裤裆外面,整理平整。
【微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微课的教学设计02-22
微课的教学设计07-27
小学微课教学设计01-05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12-31
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12-31
获奖微课教学设计02-07
关于微课的教学设计03-18
关于微课的精品教学设计01-19
体育微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3-17
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范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