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6 14:38: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优选)《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选)《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能力目标

  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对残疾人的关爱。

  培养学生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以及明视距离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

  我先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术,让学生明白眼睛是人的最重要的感知世界的器官之一,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拿出需要的东西,感受盲人的生活,来说明眼睛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爱心教育。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将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随后,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并引出了眼睛的调节作用,再讲述近、远视眼的成因。为此我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比较等思维方法,并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研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结合。

  课后学习,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后学习),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

  三、教学要点

  1、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四、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具:

  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PPT演示文稿;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的PPT演示文稿;魔术用的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一)引入:

  1、教师表演橡皮筋魔术,引出眼睛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

  2、我们都有一双眼睛,我们能否想象出,一个一生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如何度过她的每一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拿出你们的圆规直尺,然后谈谈你在黑暗的世界里的感受?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心教育。从而导出眼睛的重要性。

  3、对于我们来说,眼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请你提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

  (二)展开:

  【让同学们公开他们想问的问题。】

  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学生:物体可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结合课件演示,观察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门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

  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中的光屏。

  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使远近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结合课件,讲解眼睛望远时的调节过程)

  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结合课件,讲解眼睛近观时的调节过程)

  讲解明视距离。

  刚才有同学问,近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我想先请眼睛近视的同学谈谈他看远近物体时有什么感受?

  然后,利用PPT课件演示,讲解近视眼的成因,让同学们知道,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远处物体某点发出的光会聚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并利用以前的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让同学讨论如何使原来会聚视网膜前方的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会聚在视网膜上呢?

  在同学讨论后在PPT演示课件上获得与巩固有关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信息。

  通过PPT课件演示,出示20xx年至今的某学校的近视眼人数的统计图表,从而倡议保护眼睛!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总结有关眼保健知识,如长时间看书后,要向远处眺望休息几分钟,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等。

  有同学看见老人串针线时的情景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明老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从而引出远视眼。

  然后,结合课件,通过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比较对比,得到远视眼成因、通过凸透镜矫正的知识。

  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创新探究的问题,见PPT课件

  (三)小结,布置课后学习

  【简略对本堂课作小结后布置课后学习】

  七、课后学习

  1、爱护眼睛,远离近视: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的主题。请到医院、眼镜店、互联网寻找保护眼睛的措施并记录下来,同时要求自己做到。

  2、关心工程:

  你关心你的家人吗?你知道你爷爷(奶奶)有没有得老花眼?你爷爷(奶奶)的老花眼镜的度数是多少?假如你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们自己的老花眼睛度数,你能帮他们测量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101页的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04-29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0-13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2-13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02-13

【热门】《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2-21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03-07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荐)05-06

教案和教学设计12-1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通用15篇)03-15